- 学会成长:爆发式成长的25个思维模型
- 粥左罗
- 4920字
- 2020-12-16 10:30:26
前言 成长有方法,一年抵三年
现今,每个人都必须不断思考一个问题:“我要如何更快地成长?”也许你会说:“我不想那么拼命,也不想跟别人比较。我只想做好自己,做个普通人。”
但抱歉,是否需要更快地成长,不一定取决于你想与不想。
2019年年末,我国16岁至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约为8.96亿。不论你身处哪个行业,从业者可能都是数以百万、千万计。庞大的就业群体数量决定了竞争的激烈性和持续性,我们不可能躲避得了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别人都在成长,而你停滞不前,则注定会被竞争者们远远甩开。
坦率地讲,我们大多数人即使拼命成长,也很难抵达金字塔的塔尖。我们如此努力,也不过是为了拥有一个普通人该有的体面生活而已。
从2010年来北京读书到现在,我已经北漂10年了。在2014年大学毕业时,过上体面的生活对我来说就已经非常艰难了。为了能每月多出几百元的生活费,在工作第一年,我主动放弃交社保和公积金,只能租10平方米的地下室。那年夏天,我和女朋友连整个的西瓜都舍不得买,每次在小区超市只买四分之一个。直到2017年,我收入提高后才整租了自己的两居室,终于过上一个普通人该有的体面生活。
物质压力并不是在一线城市奋斗的人所特有的焦虑来源。在我的老家山东泰安这个四线城市,生活成本也越来越高,某些方面比一线城市还高。
如何实现财富增长,拥有更好的生活?90%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财富是什么?财富其实是成长变现的一种体现。变现之于成长,就像市场上产品的价格相对于价值的波动,有时提前,有时滞后,但将时间轴稍微拉长来看,二者总是大抵相当。成长、让成长变现,是生在这个社会的你我都需要面对的无比现实的问题。
我文笔一般,没有什么情怀,平时在写作中也常常用大白话去讨论这两个问题。如果非要谈情怀,那就是我非常想分享我一路走来的种种思考,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成长和让成长变现的启发。成长的本质是技能提升,它有方法论,也有规律可循,所以我把成长这门技能的知识打磨成了这本书,希望能够对你有实际的帮助。
时间一直在流逝,但你不会自动变“牛”
人生所有美好的结果,都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靠你刻意做出来的。
我有个做滑板文化品牌的朋友,他的工作室经营好几年了,一直没有多大起色,基本上每个月只能做到收支平衡。从去年开始,他开始兼职创业,找了份工作,在工作之余做自己的品牌。他的创业团队很小,就几个人。有一天,他过来找我聊天,表示自己有些困惑,想听听我的真实建议。
我非常佩服他对滑板的热爱、对做自己品牌的执着。他总是说:“我虽然现在做得很一般,但未来大有可为。只要我这样一直做下去,5~10年之后,这个品牌可能会成为一个很棒的品牌。”
我说:“既然你专程过来,那我就说真话了。听到你说的那些,我很支持你、佩服你,但从一个外人的角度看,我完全不相信你。你总是说5年、10年后会怎样,在我看来那都是幻想。”
他问为什么。我说:“你已经做好几年了,有多少变化?你总是说5年后会怎样,那肯定不是第4年的最后一天突变的吧?而是通过一年一年的积累得到的。我问你,你觉得明年会比今年好多少?”
他回答:“感觉明年也不会比今年好多少,毕竟我的时间、人力、资金投入就那些。”
我说:“对啊,时间、人力、资金,等等,大多数变量都不会有大的改变,那么你的品牌怎么就能突然优秀起来?你看你现在的淘宝店,里面就这么点产品,转化率肯定很低。未来你也无法投入大量资金扩充产品,那么,你的淘宝店流量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你淘宝店的生意凭什么就能突然兴旺?最可能出现的结果肯定是,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之后,它还是老样子。”
我们聊了很多,他说自己确实太爱幻想了。
这种现象很常见,比如一个编辑,每天就按部就班地选选文章、排排版、回复下留言,并没有多么努力、刻意地精进写作能力,但他可能会觉得:只要我工作两年,就可以跳槽找份高薪工作了。比如一个人练吉他,每天就练那么一小会儿,根本吃不了苦,一有啥事当天就不练了,但他可能会觉得:再过几年,我弹吉他就很厉害了。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成长会自然发生。而现实是:时间流逝,你还是你,你不会自动变优秀。
你想在未来得到什么,你就要认真地规划行动——从今天开始要怎么一步一步靠近它。时间会给你答案,如果你不去做,最终时间给你的答案就是: 3年过去了,你跟3年前一样,还是不配得到那个结果。
所以,你要行动。人生所有美好的结果,都是靠你刻意行动得来的。
为什么很多人在一个行业里工作了三五年,既没有实现大幅加薪,也没有获得升职,而是整体状态趋于停滞?因为很多人都在追求自然成长,并且寄希望于按部就班的努力工作,认为自己工作两三年后就能变得很厉害了,这绝对是幻想。
时间带给你唯一的变化,就是你每天都在变老,其他的变化都需要你靠行动刻意为之。
高手都在刻意成长,成长是一种不自然的“运动”
有一部拳击题材的电影,叫《百万美元宝贝》。它是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豆瓣评分8.6,我看过3遍。我特别喜欢里面一句台词:“拳击是一种不自然的运动,因为拳击中的每样东西都是逆向的。你要迎着疼痛而上,而不是像有理智的人那样躲避。”每一次看这句话,我都感觉它是那么美。
我一直认为,成长也是一种不自然的“运动”,它是反人性的,你要逆着人性去行动,而不是跟随第一反应去躲避。下面梳理一下我从2014年到2020年的刻意成长路径。
2014年
那年我大学毕业,留在北京继续北漂。我在上大学时修的专业是体育产业管理,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当时,我不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因为大学期间尝试开过淘宝店,为了处理开店失败而积压的货,我摆过地摊,发现摆地摊很赚钱,于是毕业后在不知道做什么工作的情况下,我继续在北京的南锣鼓巷摆地摊。
几百米长的南锣鼓巷里行人摩肩接踵,这就是巨大的流量。我在那里卖明信片和邮票,它们虽然看起来不像这个时代的东西,但是很受年轻人的欢迎,我靠着这个生意一个月可以赚2万元。
很快,不让在南锣鼓巷摆地摊了,我只好去西单大悦城的服装店做店员。那是一家极限运动潮牌集合店,店长是我玩滑板时认识的朋友,这份工作我一干就是8个月,底薪2 300元,加上提成,我一个月的薪水有5 000元左右。
2015年—2016年
机缘巧合之下,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给我介绍了一份新媒体行业的工作:公众号小编。
这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门。其实我在大学期间就接触过新媒体——微博,那时,在身边同学只有几百“粉丝”的时候,我就有几千“粉丝”了,但我根本不知道微博就属于所谓的新媒体,也不知道运营微博可以赚钱,所以根本没当回事,也没有继续做。
2015年8月,我加入了一家创投媒体,做排版、统计数据之类最基础的编辑工作。我摸索了一段时间,了解了这个行业中的几种职业上升路径,再结合我个人的优势特点,给自己定了条最可能成功的路:做最厉害的、写作速度最快的热点写手。
定好了目标后,接下来我就开始执行。一年之后,我已经在创投新媒体圈小有名气,写出了多篇10W+热点爆文。在那时候,这个行业的竞争远没有现在激烈,只要你认真研读一点方法论和传播学,就能快速推出热点事件文章,轻松产出10W+的文章,但是这件事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2017年
大概在2016年年底时,我的月收入已经有2万多元了,我开始非常努力地寻找我的下一个成长突破点。如果我想获得更大的成功,就一定不能仅仅这样写下去。因为这样下去,到最后我还只是在贩卖劳动,一份时间只能被出售一次,我就算再能写,一天写一篇,收入的天花板也是显而易见的。
那时候我拿到了不少offer,薪水都很高,但大部分公司还是想让我过去继续通过写热点爆文涨粉,但那条路我已经摸到天花板了。我最后的选择是升级模式,从自己写爆文、运营公众号,升级为教别人写爆文、教别人运营公众号。
于是,在2017年,我加入了一家新媒体培训公司做内容副总裁,主要负责写课、讲课。那一年,在我个人的极度努力和平台的支持下,从销售额这个数据上看,我成了新媒体行业第一讲师,在圈子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这份工作是我当年的offer中唯一一个不以写作、运营公众号为工作内容的offer,我做出了正确判断。
2018年
经历了2017年的奋斗,在2017年年底,我又在寻找下一个成长突破点,思考如何再次升级。当时我年薪50万元,但看不到更大的发展机会。回看整个新媒体行业的发展历程,我得出了一个判断:尽管在2018年,人人都说红利期已逝,但我仍然有机会。我拿出了一张纸,认真盘点了自己身上所有的“比较优势”,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
2018年3月,我正式辞职,创立公众号@粥左罗,靠着一个人、一台电脑,开启了超级个体之路。
2019年
对我个人来说,起步时做一个超级个体是有必要的,等到一年之后初具资源,再开始正式由超级个体的公司转型。我在2018年年底招了第一个助理,在2019年年初招了第二个,到了2019年5月左右,我才认为时机已到,开始真正着手搭建团队。
2019年6月,我的第一个助理文文因为成长飞快并且做出了很大贡献,人又极其靠谱,成了我的合伙人,负责运营业务,组建了一支很精干的运营团队。同时,我花了半年时间陆续筛选、招聘、培训了一支编辑团队,和我一起做内容和课程。
这一年,我完成了从超级个体到公司团队的转型。
2020年
我在2019年年末花了一个月时间研究、制定了2020年的关键战略。
我们的自有用户体量已初具规模,我们没有花一分钱买流量,每一个用户都是因为我们的优质内容而关注我们的。因此,2020年,我们要搭建出向上生长学院的核心课程体系,完善产品品类,同时并行推进音频课、线上训练营和线下公开课。
截止到2020年5月,我们已有15名正式员工,近10名长期兼职人员;公众号“粥左罗”和“粥左罗的好奇心”共有近百万粉丝;向上生长学院已经有4门爆款课和两个爆款训练营。预计到2020年年底,我们将有超过8门音频课和5个训练营,将完成核心课程体系的搭建。2019年,我们团队完成了2倍的年收入增长。2020年,我们会突破千万年收入。2021年,我们会有更大的想象力。
以上就是对我过去6年多成长路径的简单梳理。你会发现:我几乎平均每年都会让自己升级一次、迭代一次。这样的成长、迭代速度,绝对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绝对不是靠按部就班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它一定是刻意经营、刻意规划的结果。
快速成长的背后,都有一套方法论的支撑。
有人经常问我,你为什么总是能在短短一年内就完成一次很大的升级?其实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你能有意识地以天为单位逼迫自己刻意成长,一年一点儿都不短,它足足有365天之久,365天可以做很多很多事。但如果你不这样逼迫自己成长,一年确实很短,因为你无非是在按部就班中把一天重复了365次而已,你的成长不会有质的飞跃。
学会成长再成长,个人爆发式成长是有一套模型的
李笑来有句话: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句话并不是一个词简单重复三遍而形成的,而是指先学习如何学习,再拼命学习。
我也有一句话:学会成长再成长。这句话的意思是,先要学会如何成长,再拼命成长。
因为成长并非你有意愿就可以做到的,它就像任何一门技能,我们应该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去获得这门技能。如果你没有训练方法,成长就会事倍功半,很多努力是无效的;如果你有训练方法,就会事半功倍,每一份努力都有实打实的效果。
前文讲述了我的刻意成长之路。我成长的每一步背后都有大量的方法依据、决策依据、经营方式的支撑,其中大多数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为了更好地理解成长,我把成长这门学问梳理成了这本书。
在当今社会,成长是每个人的人生关键词。你还在等待成长的自然发生吗?高手都在刻意成长,只有掌握成长的方法与要领,你才能掌握未来的人生。成长的本质是一种技能,它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有规律可循。
人人都知道规划个人成长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但很少有人会真的抽出大量时间来研究和规划。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直是一件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我们每日陷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忙得没能留出时间成长,这是成长最隐蔽的杀手。
这一次,我希望你能借助这本书真正行动起来,抽出一小部分时间,系统地掌握一套成长方法论,先学会成长,再规划成长,最后持续行动。
这本书将从五大版块的25个思维模型开始,讲述爆发式成长的法则,帮助你更快、更好地向上生长,把握人生。希望你在学会成长的同时,也能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粥左罗
回复“成长”,即可获得一份全书精华PPT
(精华内容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