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序

十几年来,资产证券化一直都是热门词汇,经济、管理、金融等专业人士自不必说,就是那些对社会时事和热点稍有关注的人,都会有意无意感受到资产证券化的影响力。然而,由于中国资产证券化起步较晚,其在中国并没有真正得到大众甚至是金融专业人士应有的重视与充分的研究。资产证券化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历史进程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经济乃至社会,甚至可以被视为一种变革性的社会现象。本套“结构化金融与证券化系列丛书”,全面引进美国主流的结构化金融与证券化的专业教材,涵盖广泛且不失深度,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相信有助于国内读者熟悉和了解资产证券化这一最具创新、最为复杂也最有激情与挑战的金融工具。

资产支持证券在美国的金融体系里,被视为固定收益市场的一部分,与美国国债、市政债券、公司债券一起,构建了规模巨大的固定收益市场。按其规模,资产支持证券的总额仅次于美国国债。固定收益市场的发展大大推动了美国直接金融体系的发展。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按照基础资产类别分为抵押支持证券、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债务担保证券(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人士按照所受监管不同,将其分为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

从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历史来看,尽管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有很多原因,但是大体可以归为两类。

一是市场无形的手。美国原本直接金融体系就相对发达,在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之初,就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国债、市政债、公司债等为主体品种的极具深度与广度的固定收益市场。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增长黄金时代的来临,各类经济主体对金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金融创新的源动力。同时,美国居民的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占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稳定下降,更多的资金通过保险、基金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美国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使得很多国家持有了巨额的美元,这些美元也以投资国债、股票、公司债券等形式进入了美国资本市场。金融体系中积聚的资金为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二是政府有形的手。美国政府利用金融手段支持个人住宅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成立了两家“政府资助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为以合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抵押支持证券提供担保,将联邦政府信用注入产品,消除了抵押支持证券产品的信用风险,大大提高了这类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另外,房利美和房地美为合格的抵押贷款设立了一系列条件,提高了整个产业链条的标准化,大大增强了产品的流动性。从发展之初至今,抵押支持证券占所有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比例一直维持在80%以上的规模,成为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中流砥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日渐加强,在社会融资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功能齐全并具备一定规模的金融市场,就无法支撑这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甚至社会稳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银行间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固定收益市场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惯例,培育了扎实的投资者群体。所有这些,为中国资产支持证券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中国的国情来看,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原有的金融体系面临着转型的考验。在我国债券市场跨越式发展的同时,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却障碍重重,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资产证券化与结构化金融作为融资创新安排,企业通过资产而非自身信用融资,或许能够化解金融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债务难题。

总之,资产证券化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收益兼具。对于这类新生事物,我们不应当下一个简单的是非优劣的定论,而应该沉下心来,认真研究这些事物的特性与本质,努力做到在实践过程中扬长避短;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改良与创新,如此才会真正有益于中国资产证券化乃至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