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篇

第一编 亲历伟大的浦东开发

【本编导读】“浦东赵”讲浦东故事

1984年,赵启正从航天部上海广播器材厂调任上海工业党委副书记,随后又担任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上海市副市长,1993年初兼任浦东新区管委会主任,全力投入浦东开发。

虽然1990年中央就宣布了浦东开发的决策,成立了协调相关三区两县和处理有关浦东开发问题的办公室,启动了开发工作,但大规模的开发工作尚未全面展开,也没有在这块土地上设立相应的党政领导机关。为了落实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关于浦东开发讲话的精神,上海市决定在1993年1月建立浦东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加快浦东开发开放的步伐。

当时不论是国际环境还是国内形势,都十分严峻。国际上,“八九”政治风波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制裁”还在延续,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大多持怀疑观望态度。许多西方媒体说,浦东开发是政治口号,不是行动。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则预言,浦东开发可能是个“波将金村”。当年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有个宠臣叫波将金,他造了一个只有外墙的村庄来欺骗女皇。“波将金村”也成了一个国际大骗局的代名词。

国内经济下滑,增长乏力,“姓社姓资”的争论不绝于耳,舆论界有人强调“反和平演变”,主张改革开放“不要冒险”。

浦东的现状也不容乐观。黄浦江两岸似乎是两个世界,虽然上海的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面,是各省市中的纳税大户,但1993年浦东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4亿元人民币,除了发工资和补贴幼儿园、中小学之外,所剩无几。市区黄浦江两岸的交通全靠落后的轮船摆渡,甚至发生过上班时间浦江大雾陆家嘴轮渡拥挤踩踏死伤乘客70多人的严重交通事故。

赵启正到了浦东,从调查研究入手。他广泛听取国内外专家对浦东开发开放的意见。在黄浦江边著名的和平饭店与一家美国航空公司总裁会谈时,总裁面对黄浦江问赵启正,浦东在哪里?到浦东去是上高速还是坐飞机?

赵启正豁然顿悟:浦东开发,关键就在这里,必须让世人了解浦东,认识浦东,才能吸引国内外的资金、人才和智慧,打通浦东开发的瓶颈。

他提出了一个口号:“以经济为体,以外事为刃”,又提出“站在地球仪旁思考浦东开发”。通过对外宣传,吸引世界各地企业家来浦东投资发展,凝聚世界的智慧为浦东所用。为了制定浦东核心陆家嘴金融中心规划,在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400万平方米的高层建筑,让世界级的银行、跨国公司总部、商贸机构、酒店、购物和文化中心入驻,他请来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的规划师和中国的规划师一起设计方案,各显神通。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他坚持大力引进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杜绝夕阳产业和污染环境的项目。在资金极端匮乏的年代,浦东谢绝了巨额投资的“诱惑”,把动迁3500户居民腾出的土地植树种草,为中心城区保留了一块绿肺。他力排众议保留了一栋优秀的历史建筑,留住了城市的文脉。由上海设计师博采众长制定的规划建设起来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成了上海的标志性建筑。集现代办公楼、豪华五星级酒店、商业会展、高档宴会、观光、娱乐、商场等综合设施于一体的上海金茂大厦,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超过了浦西老外滩27幢大楼的总和。随后兴建的上海中心楼高632米118层,居世界第三高,建筑面积达43万多平方米,成为上海和中国崛起的象征。

赵启正全力以赴,“向世界说明浦东,说明上海”,他诚恳的态度、务实的作风,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听他说浦东一所民办中学想开法语课,就派来了两名法语教师。日本实业家和田一夫听了他对上海前景的介绍,把连锁零售企业“八佰伴”的总部迁到了浦东,位于浦东的上海第一八佰伴商场1995年12月20日开张营业,当天有107万消费者进入商厦参观购物,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提出在浦东建设“东方大港”的大胆设想,如今浦东洋山深水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一。清末民初著名上海作家陆士谔1910年曾发表小说《新上海》,畅想在浦东举办世博会,在黄浦江上造大桥,地下修地铁,浦东发展得像浦西一样繁华。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整整100年后,世博会果然在上海举办,黄浦江上的大桥和地铁也顺利通车。赵启正把这些历史和现实说给中外来宾听,听者无不惊叹。

邓小平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提议“再造几个香港”,如今上海的经济规模已经远远超过香港,成为中国与世界对话的城市。1990年,浦东的经济体量不到上海的十分之一,到2010年,已占到上海的25%,是1990年两个上海的规模,产业结构更是今非昔比。浦东不但像浦西一样繁华,道路宽阔,绿树成荫,万商云集,而且其中央商务区陆家嘴成为堪与纽约的曼哈顿、伦敦的金融街、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东京的银座、香港的中环比肩的现代化城市中心。

因为赵启正无论在什么场合开口言必浦东,说得清晰而生动,他被国外媒体赠与了一个雅号——“Pudong Zhao”(浦东赵)。

作为主持浦东新区早期建设的领头人,赵启正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1998年初,赵启正离开上海,奉调入京担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他的任务从“向世界说明上海、说明浦东”,变成“向世界说明中国”,又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第一新闻官”,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