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故事 国际表达:赵启正新闻传播案例
- 贾树枚解读
- 2764字
- 2021-03-25 14:13:29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节录)
“两会”花多少钱
美国之音记者:我想请问发言人,每年开“两会”花多少钱?
赵启正(以下简称赵):我很少在这个会议上被别人难住过,花多少钱我还真不确定,既要保持大会顺利进行,够满足会议需要,又要尽量节约,我想钱还是不少的。请允许我会后一两天内给您发个邮件告知您。[7]
严重的食品安全犯罪可处死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请问新闻发言人,近些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对比较突出,从牛奶、面条,再到鸡蛋、大米等,给广大人民群众制造了一定的恐慌,甚至给某些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局面什么时候能控制,老百姓吃得放心的这种愿望什么时候能够实现?
赵:最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出台了一项很引人注目的法律,也就是关于法律的修改,废除了十几种死刑罪,但是增加了一种大家十分支持的死刑,食品犯罪最严厉的可处死刑,说明中国政府各部门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必须在法律情节上更加严厉。
食品安全犯罪可处死刑是一种威慑,更重要的是和食品安全有关的各部委更要加强日常工作,他们正在这样做。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工商部门正在加快完善相关的配套法律,加大执法力度,对打假和对消费品质量监督力度也在加强,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监管。但是也会有少数不讲诚信、丧尽天良、不惧怕法律的奸商,还需要强有力的舆论监督,在座的各位也都有监督的责任。
我们的公共外交是向世界说明中国
人民网记者:前不久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原主席李查德·卢格对中美公共外交进行了对比,他说中国目前的公共外交发展非常“迅速”,作为中国公共外交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您对此有何评论?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全国政协在公共外交方面的主要工作。谢谢。
赵: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原主席李查德·卢格说中国的公共外交发展很快,要超过美国了,其实我们公共外交花的钱、做的事才刚刚开始,并没有超过美国。公共外交在中国并不是刚刚开始,以前我们的民间外交都做得很好,只是公共外交这个词汇最近被大量使用,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对外国公众说明本国情况,以取得外国群众对本国的理解和支持。在早期的公共外交中,广大的公众是受众,以电台、电视或其他的方式对外国公众讲解,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间往来的方便,互联网的发展,公众现在不仅是受众,也成了公共外交的参与者。
在中国,公共外交有三方面来参加,由政府主导,民间团体、社会组织、精英人士是中坚力量,普通公众也适当参与,这也是外交的基础。各国公共外交的定义大同小异,但做法却大有不同,有的大国的公共外交气势汹汹,要说自己的国家多好,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甚至干涉其他国家。而中国与此不同,我们是向世界的人们说明中国自己,说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发展、内外政策,回答人们对中国的疑问。中国近两年举行的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都是中国公共外交的大舞台,不仅中国利用这个舞台表达中国自己,外国人也利用这个舞台来表达他们,而我们政协在这个当中,做了很多事前、事中的研究工作。
我们还办了《公共外交季刊》,每期目前发行1万份以上。我们举行了“21世纪论坛”,邀请了一些国家的重要人物进行了国际研讨,来表达中国,倾听他们的意见。我们还多次在北京、上海召开了公共外交的研讨会。
政协把研究、普及和实践公共外交作为一项任务。我们有这样的基础,政协已经同世界上128个国家、239个机构、13个国际或区域性的组织建立了长期的联系。
附:赵启正说到做到,让谁羞赧?(节录)
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