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奇:从特区到自贸区
- 谢国平
- 3246字
- 2021-04-03 04:29:34
五
当中国人开始思考对外开放时,外面的世界已经或者正在发生哪些新的变化?让我们的视线稍稍转移一下,看看大洋彼岸一个叫硅谷的地方正在发生什么。
1971年,中国内地的人们还在高呼以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的口号时,年轻的美国科学家特德·霍夫研制出了第一个真正的微处理器,取名为“4004芯片”。他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2 250个晶体管。同一年,美国英特尔公司把4004芯片与一块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一块只读存储器芯片和一块寄存器芯片等,制成一个4位微型计算机MCS-4。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
之后,微型电子计算机开始在美国迅速发展,迅速地形成了一轮新技术革命。
197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市桃树广场饭店,美国的县及地方政府官员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第一个演讲者是稚气未脱的年轻人、一位计算机迷。他演讲的题目为《计算机的解放》。他放了第一张幻灯片,太阳正在一块巨石上冉冉升起,第二张幻灯片是巨石上放着一台阿尔泰8800微型计算机。他告诉听众,计算机正开始普及,讲演结束时,他大喊道:去掉计算机的神秘色彩!计算机属于全人类!
沉默了几秒钟后,全场起立鼓掌喝彩长达5分钟。
掌声其实是给新一轮技术革命的。
小小微处理器撼动全球,计算机以难以想象的力量开始影响到人类各个领域。人类开始进入信息社会,年仅34岁的霍夫因此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有影响的七位科学家之一”。
而变化最大的,或者说财富增长最快的,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来自加州《电子新闻》的记者唐·赫夫勒,依据半导体中的主要成分硅,给了这个狭长地带一个好听的名称——硅谷。
小小微处理器给硅谷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19世纪中叶,成千上万的淘金者涌向旧金山,自20世纪70年代起,大量怀着梦想的年轻人涌向硅谷。硅谷不仅仅是美国,也是全世界发展最快、最为富有的地区之一。
这个狭长地带,诞生了惠普、英特尔、苹果、雅虎、思科、谷歌等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也诞生了乔布斯、戴尔、杨致远、葛洛夫等伟大的企业家。他们的创业传奇,他们的暴富故事被人广泛引述,哦,高科技原来如此神奇,创业原来如此浪漫。
在硅谷最经典的创业传奇要数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1976年4月1日,21岁的史蒂夫·乔布斯与26岁的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在自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公司。公司的名称是由偏爱苹果的乔布斯定下的。后来流传开来的就是那个著名的商标——一只被人咬了一口的苹果,而他们的自制电脑则被顺理成章地追认为“苹果I号”。
之后,苹果公司先后推出了苹果计算机以及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深刻地改变了信息技术业、娱乐业乃至人类的生活方式。
“苹果”的神奇,也就是硅谷的神奇。
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诞生了一大批的百万、千万、亿万富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比尔·盖茨。1975年,还是大三学生的他走出了哈佛校园,开了一家软件公司,之后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年后,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再看看中国台湾。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开始谋求经济转型,改变以轻工业为主的结构。在比较了美国的硅谷、马萨诸塞州18号国道以及日本的筑波三个高科技区的发展模式后,台湾最终选定拷贝“硅谷模式”,建立高科技园区。当时,美国斯坦福大学副校长、被誉为“硅谷之父”的费雷德里克·特曼教授建议,应该吸引移居美国的台湾工程师回去创业,就像硅谷曾经从东海岸吸引工程师一样。
于是,1980年12月,在台湾“清华大学”和台湾“交通大学”旁边,开设了新竹科学园,占地面积2 100万平方米,以引进高科技产业、生产高科技产品为主,形成集成电路、电脑及周边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等六大产业,成为带动台湾整个高科技产业的主力。新竹被誉为台湾的“硅谷”。
台湾新竹能够成功,不能不提一个人物,这就是有台湾“科技教父”之称的李国鼎。李国鼎曾经在台湾当局担任要职。1977年,正在美国讲学的李国鼎意识到,未来社会,原料工业将趋于能源密集型,设备制造业将趋于技术密集型,最终产品工业则趋于知识密集型。李国鼎由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将台湾从工业社会推向信息社会,最终得以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成为影响力覆盖全球的先进经济体。
没有李国鼎,台湾新竹可能仍是一片宁静的茶园。
可惜,这时大陆对此还没有足够的认识,直到1983年后,才被新技术革命震醒过来。
新华社资深记者、也是那时关于新技术革命报道的主要撰写者之一张可喜后来回忆道:“也就是从1983年开始,日本的‘新产业革命’论和美国‘第三次技术革命’或‘第四次工业革命’论等在我国逐渐引起政治、经济、科技等各界的高度关注。自6月开始到年底,新华社主办的《经济参考报》不断发表有关世界新技术革命的稿件,总量多达310篇。”(28)
在这一轮的新技术革命中,中国又落后了。
这也是一个历史的遗憾。1977年9月29日,邓小平刚刚恢复工作不久,在会见英籍作家韩素音时说:世界科学技术在60年代末期70年代初期有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各个科学领域一日千里地发展,一年等于好几年,甚至可以说一天等于几年。……如果不拿现在世界最新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创造条件,努力奋斗,恐怕就没有希望了。”(29)
历史有其局限,毕竟这时的中国最重要的事情是让人民吃饱饭。
(1)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 在深圳为《谷牧回忆录》出版发行座谈会上的发言:《常识·中庸·“明白人”——谷牧次子刘会远忆父亲》,2009年11月18日。
(3) 徐瑗:《不看不知道——访原国家轻工部部长杨波》,载《追寻1978——中国改革开放纪元访谈录》,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1978年西行记》,载第一财经日报社编著:《中国的出路》,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5) 《广东改革开放的开局——王国全访谈录》,载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广东改革开放决策者访谈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破冰》(第一集)《中国如何迈出改革开放第一步》,2008年。
(7) 《广东改革开放的开局——王国全访谈录》,载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广东改革开放决策者访谈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 《广东改革开放的开局——王国全访谈录》,载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广东改革开放决策者访谈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 董滨、高小林:《突破:中国特区启示录》,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10) 山旭:《向西看,向东看》,载《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47期。
(11) 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2) 朱玉:《对外开放的第一块“试验田”——蛇口工业区的创建》,载《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期。
(13) 谷牧:《谷牧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4) 谷牧:《谷牧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5) 陈炎兵、何五星:《中国何如此成功?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层重大决策纪实(1978—2008)》,中信出版社2008年版。
(16) 陈枫、段功伟:《谷牧:开放前夕率团赴欧“侦察”》,载《南方日报》2010年8月24日。
(17)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8) 于光远:《我从南斯拉夫归来》,载《于光远改革论集》,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版。
(19) 山旭:《1978:邓小平和他触摸的世界》,载《瞭望东方》周刊2008年第47期。
(20)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1) 邓小平:《实行开放政策,学习世界先进科学技术》,载《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2) 沈宝祥:《胡耀邦与华国锋》,载《同舟共济》2009年第11期。
(23)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4)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5) 晓何:《情系特区改革的王震》,载《炎黄纵横》2009年第1期。
(26) 张树军:《中国历史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实录》,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8年版。
(27) [德]卡尔·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8) 张健:《第一生产力:新技术革命惊醒中国》,载《经济参考报》2008年10月10日。
(29)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