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天恨海圆明园》

Love and Hate in the Summer Palace

北京天桥剧场,2001年12月15日首演于北京,2015年10月15日演于北京天桥剧场(本剧改名为《圆明园》)

编剧:赵大鸣

导演:陈维亚

作曲:赵季平

舞台设计:高广建

服装设计:韩春启

灯光设计:沙晓岚

我认为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是一部非常好的戏剧作品。但事情就是这样奇怪,好作品不一定能有好出路、好命运。舞剧《情天恨海圆明园》就是我一生遇到的最令人惋惜的作品。对我来说,这是我继舞剧《大梦敦煌》之后很重要的一部作品,而且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情感。但它却没有像《大梦敦煌》一样,仅仅演出了几场就销声匿迹了,特别令人惋惜。让我惊喜的是,当这本书要出版的时候,得知该剧改名为《圆明园》,要再次演出于北京。还是那些服装,还是首演的剧院,只能说是上天的安排。

历史上的圆明园对中国人来说永远都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每每提及都让我们不禁思考它对祖国和人民的意义何在。今天,留下的残垣断壁依然在告诫着我们,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危机和警醒。我在做这部舞剧的时候,希望能在这些历史洪流中,发现和复原一些“小人物”的精神世界,在那些不能左右自己命运的人群中,寻找真实的情感和抗争的命运。包括舞剧中的“太监”这个坏人,其实也是有血、有肉、有情的人物。

数年来,我搞的真正舞剧并不多,真能让我动心的也不多。而《晴天恨海圆明园》就是我特别看重、倾注心血的一部,原因有几条:

一是题材本身吸引我。圆明园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每一个中国人不应忘记这段历史,它的废墟就在我们身边,每当看到这些,心中总是隐隐作痛。用舞剧的形式表现这一段历史,会引起我们对未来的思考。

二是圆明园的美已不复存在。它的美只能显现在每个中国人的梦里,表现梦境中的美总是令人神往的,而表现美被粗暴的损毁,也总是能激发人的深刻情怀。

三是人。建造这些美丽园林的人们,是那样普通,那样“无知”,那样粗陋。但就是他们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美。他们同样有如磐石般的意志,如胶似漆的爱情,动人的故事,他们才是历史的主人。就连剧中的反面人物“太监”同样表现出了人性的复杂。他残暴,凶恶,为虎作伥,同时也有对美、对情的渴望。但这一切都在一个大的历史悲剧中化为一股升腾的烈火,烟消云散。

从专业上讲,清戏已经比比皆是,再在舞台上演绎很难有新的突破。而恰恰是这一点,吸引着我迎接挑战。在服装造型上,我使清服更“舞剧化”;在色彩上,我追求艺术的“写实性”;在不同人物的组合中,我强调夸张与象征。总之,它倾注了我真诚的用心。

我一直认为这个舞剧是非常优秀的,整体上表现了当代中国舞剧的最高水平,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舞剧演出很少,但我相信它的未来,因为真情永远能打动人。

就在我审稿的时候,传来了该戏复排的消息,改名为《圆明园》,让我觉得世界上的事情真的是“等待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