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纺织品的色牢度检测

第一节 概述

多姿多彩的纺织品是经印染加工之后而获得各种色彩效果,它可以满足人们对纺织品色泽的消费需求。颜色是可以相互混合的,颜色混合可以是颜色光的混合,也可以是染料的混合,这两种混合方法所得的结果却不相同,纺织品印染加工一般采用染料的混合方法。

印染纺织品在其使用过程中将会受到洗涤、摩擦、光照、汗渍、熨烫、化学药剂等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有些印染纺织品还将经过特殊的整理加工如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砂洗、磨毛等,这就要求印染纺织品的色泽相对保持一定牢度。通常,我们把印染纺织品在染整加工或在服用过程中,抵抗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而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称作“色牢度”。色牢度反映了染料(颜料或其他着色剂)本身及其与纤维间的结合对环境因素作用的稳定性,它是评价印染织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消费者所关心的质量问题之一。

一、影响纺织品色牢度的因素

染料在纤维上的色牢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化学结构,此外,纤维的种类与色牢度的关系也很大,同一个染料在不同的纤维上具有不同的染色牢度,例如,靛蓝在棉纤维上的耐日晒色牢度并不高,而在羊毛上却很好。除此之外,色牢度还与染色方法、工艺条件、上染情况、染料浓度及染料在纤维上的分散程度等也都有一定的关系。

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可能引起颜色变化的因素有热定形、机械作用、酸碱及各种化学整理剂等。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颜色变化的因素包括风吹、日晒、雨淋、摩擦、汗渍、洗涤、熨烫、汽蒸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染料分子的结构被破坏,或者部分染料(颜料)脱离纤维,从而引起颜色彩度、色相、明度变化的现象,称为变褪色现象。变褪色现象严重说明染色牢度不好。而且,脱落的染(颜)料有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

所以,在纺织品出厂之前,要进行各种指标的检测,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二、评价纺织品色牢度的指标

根据所受条件不同,色牢度用多项指标来表示,例如,染整加工过程中的耐升华色牢度、耐缩绒色牢度等,使用过程中的耐光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耐水洗色牢度、耐酸斑/碱斑色牢度、耐升华/熨烫色牢度、耐氯色牢度、耐海水色牢度、耐刷洗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气候色牢度等指标。

其中,以检测耐光、耐皂洗和耐摩擦这三项色牢度指标为主。耐光色牢度的评定采用8级制,8级表示耐光色牢度最好,1级表示最劣,其评定以蓝色羊毛标样为比较标准。耐皂洗与耐摩擦色牢度的评定一般采用与标准灰色样卡比较法。灰色样卡分变色灰色样卡(又称原样褪色样卡)和沾色灰色样卡(又称白布沾色样卡)。变色灰色样卡是用作检测变色的样卡(符合GB/T 250-2008);沾色灰色样卡是用作检测沾色的样卡(符合GB/T 251-2008)。两种样卡均为五级九档制,数字越大表示牢度越好。评定等级以灰卡色差程度与布样相近的一级作为该布样的牢度等级,如果其色差程度正好介于样卡的两级之间,可评为中间等级,如3~4级。

根据印染织物的用途不同,对色牢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窗帘布经常接受日晒,因此,对印染织物的耐光色牢度要求高,其他色牢度是次要的;而作为夏季的衣服面料,除了要求有较高的耐光色牢度外,还需要有好的耐皂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等。

三、评价纺织品色牢度的观察和照明条件

评定色牢度的观察和照明条件规定:评级可采用晴天且光线稳定的北窗光线或标准光源,样卡置于评定者左方,试样在右方,布与样卡应放在同一平面上,眼睛离布面距离保持30~40cm。

如图1-7-1所示,入射光线、视线与织物布面的角度有两种观察条件:第一种,光源的照明垂直于试样表面,观察方向与试样表面呈45。角,表示为0/45;第二种,光源的照明与试样表面呈45。角,观察方向垂直于试样表面,表示为45/0。

图1-7-1 观察角度

四、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取样

色牢度检测取样应在距布匹两端2m,离布边5cm以上处剪取。

印花布应包含全部颜色,如果在一块试样中同一部位的各种颜色无法取全时,可以分别取数块同样大小的试样,使各种颜色都能取全。

五、纺织品色牢度的检测取值

当试验项目需要试验多次时(如耐摩擦色牢度等),应以其中最低等级的一块布样代表该样布等级。

印花布的各种颜色应以最低等级作为代表,并要求各色都试以及要求有整幅代表性。如果实际等级低于1级标准时,仍评为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