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纺织品检验方法的分类

纺织品质量亦称品质,它是用来评价纺织品优劣程度的多种有用属性的综合。是衡量纺织品使用价值的尺度。纺织品检验主要是运用各种检验手段如感官检验、化学检验、仪器分析、物理测试、微生物检验等,对纺织品的品质、规格、等级等进行检验,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或贸易合同的规定。纺织品检验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其检验方法的分类情况如下。

一、按纺织品的检验内容分类

按纺织品的检验内容可分为品质检验、规格检验、包装检验和数量检验等。

(一)品质检验

影响纺织品品质的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个方面。用户在选择纺织品时主要也是从这两个方面考虑的。因此,纺织品品质检验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外观质量检验和内在质量检验两个方面。

1.外观质量检验

纺织品的外观质量优劣程度不仅影响到其外观美学特性,而且对纺织品内在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纺织品的外观质量特性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外观质量检验进行分析,如纱线的均匀度、杂质、疵点、光泽、毛羽、手感、成形等检验,织物的经向疵点、纬向疵点、纬档、纬斜、厚薄段、破洞、色泽等检验。纺织品的外观质量检验大多通过官能检验法,评定时,首先对试样作必要的预处理(如调温、调湿、制样等),然后再在规定的观察条件下(灯光、观察位置等),对试样作官能评价,而且这一类官能检验往往是在对照标样情形下进行的。目前也有一些外观质量检验项目已经用仪器检验替代了人的官能检验,如纱线的均匀度检验、纱疵分级、光泽检验、颜色测量、毛羽检验、白度检验等。

2.内在质量检验

纺织品的内在质量检验是决定其使用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纺织品的内在质量检验俗称理化检验,它是指借助仪器对物理量的测定和化学性质的分析。纺织品的理化检验方法和手段很多。内在质量检验的方法包括:物理性能检验(如质量、密度等物理量的测定;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力学性能的检验;隔热、保暖、阻燃等热学性能测定;还有光学性能及声学性能的检验),常规分析检验(包括定量分析检验和定性分析检验等),仪器分析检验(如比色分析、质谱分析、气相色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和生物检验(如微生物检验、生理检验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品检验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多,涉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尤其是在织物的色牢度、舒适性、卫生性、安全性方面的检验方法和标准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二)规格检验

纺织品的规格一般是指按各类纺织品的外形尺寸(如织物的匹长、幅宽)、花色(如织物的组织、图案、配色)、式样(如服装造型、形态)和标准量(如织物平方米质量)等属性划分的类别。

纺织品的规格及其检验方法在有关的纺织产品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规格要求组织生产,检验部门则根据规定的检验方法和要求对纺织品规格作全面检查,以确定纺织品的规格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以此作为对纺织品质量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包装检验

纺织品包装检验是根据贸易合同标准或其他有关规定,对纺织品的外包装、内包装以及包装标志进行检验。纺织品包装不仅是保证纺织品质量完好无损的必要条件,而且也应该使用户和消费者便于识别,这有利于生产企业提高纺织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销售。鉴于包装的重要性,它已被看作是商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商品如服装,其商品包装不仅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具有美化、宣传作用。良好的包装可以吸引消费、促进销售,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出口创汇。不良的包装则会影响运输,造成浪费,引起索赔等恶果。纺织品包装检验的主要内容是:核对纺织品的商品标志,运输包装(俗称大包装或外包装)和销售包装(俗称小包装或内包装)是否符合贸易合同、标准以及其他有关规定。正确的包装还应该具有防伪功能。

(四)数量检验

各种不同类型的纺织品的计算方法和计量方法是不同的,机织物通常按长度计量,纺织纤维原料和纱线按重量计量,服装按数量计量。由于各国采用的度量衡制度上有差异,从而导致统一计量单位所表示的数量有差异,这在具体的检验工作中应注意区别。例如,棉花国际上习惯用包作为计量单位,但每包的含量各国解释不一,美国棉花规定每包净重为480磅,巴西棉花每包净重为396.8磅,埃及棉花每包净重730磅。(注:1磅=0.4536kg)

如果按长度计量,必须考虑到大气温湿度对纺织品长度的影响,检验时应加以纠正。如果按重量计量,则必须考虑到包装材料重量和水分等其他非纤维物质对重量的影响,常用的计算重量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情况:

(1)毛重。指纺织品本身重量加上包装重量。

(2)净重。指纺织品本身重量,即除去包装物重量之后的纺织品实际重量。

(3)公量。由于纺织品具有一定的吸湿能力,其所含水分的重量又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故其重量很不稳定。为了准确计算重量,国际上常采用按公量计算的方法,即用科学的方法除去纺织品所含的水分,再加上贸易合同或标准规定的水分所求得的重量,计算公式为:

主要纺织材料的公定回潮率参见表1-2-1,纺织材料的实际回潮率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测试。

表1-2-1  主要纺织材料的公定回潮率

二、按纺织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分类

根据纺织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纺织品检验可分为预先检验、工序检验、最后检验、出厂检验、库存检验、监督检验和第三者检验等,其具体情况如下:

1.预先检验

预先检验是指加工投产前对投入原料、坯料、半成品等进行的检验。例如,棉纺织厂的原棉检验、丝织厂的试化验和三级试样等。

2.工序检验

工序检验又称中间检验,它是在一道工序加工完毕,并准备做制品交接时进行的检验。例如,棉纺织厂纺部实验室对棉条粗纱等制品进行的质量检验就属于工序检验。

3.最后检验

最后检验又称成品检验,它是对完工后的产品质量作全面检查,以判定其合格与否或质量等级。成品检验是质量信息反馈的一个重要来源,检验时要对成品质量缺陷作全面记录,并加以分类整理,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对可以修复但又不影响产品使用价值的不合格产品,应及时交有关部门修复,同时也要防止具有严重缺陷的产品流入市场,做好产品质量把关工作。

4.出厂检验

对于成品检验后立即出厂的产品,成品检验也即出厂检验。而对成品检验后尚需入库储存较长时间的产品,出厂前应对产品的质量再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尤其是虫蛀霉变、强力方面的质量检验。

5.库存检验

纺织品储存期间,由于热湿、光照、鼠咬等外界因素的作用会使纺织品的质量发生变异,因此对纺织品的质量作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可以防止质量变异情况的出现。

6.监督检验

监督检验又称质量审查,一般由行业专家、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的诊断人员负者诊断企业的产品质量、质量检验职能和质量保证体系的效能。

7.第三者检验

第三者检验一般是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消费团体为维护用户和消费者利益而对产品进行的检验,如商检机构、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所进行的检验均属于这种性质的检验。生产企业为了表明其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也可以申请第三者检验,以示公正。

三、按纺织品检验的数量分类

从被检验产品的数量来看,纺织品检验又分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两种情况。在纺织品的检验中,对织物外观疵点一般采用全数检验方式,而对纺织品内在质量的检验大多采用抽样检验的方式。

(一)全数检验

全数检验又称全检或百分之百检,它是指对批中的所有个体或材料进行的全部检查。全数检验能较为可靠地保证受检产品的质量,在心理上给人以安全感,通过全检可获得较多的质量信息。全数检验适用于批量小、质量特性单一、精密、贵重、重型的关键产品,而不适应批量很大、价廉、质量特别复杂、需要进行破坏性试验的产品质量检验。由于纺织品的质量特性十分复杂,检验项目以破坏性试验为主,所以除外观质量检验可采用全数检验之外,绝大多检验项目都采用抽样检验方法。采用全数检验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尽管全数检验是对全部产品进行逐个检验,但并非是对每个产品的全部质量特性作全项目检验。如果要对受检产品的全部项目作全检,工作量极大,不仅费工费时且检验费用过大,很不经济,有时也难以实现。而在减少检验项目的前提下进行的全数检验,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降低产品的质量保证程度。

(2)采用全数检验不仅使检验的数量增多、时间加长、费用增加、人员增多,而且其自身的检验误差同样也是客观存在的,难免有错检和漏检的情况发生,要完全提出不合格品,有时要经过若干次重复的全检,这样做并不十分经济。

(3)即使检验不带有破坏性,但由于产品的价值低、批量很大,故采用全检会增加生产成本。对那些试验费用昂贵,检验需做复杂的试验分析或是带有破坏性的,一般都采用抽样检验方法。

(4)由于现代化工业生产具有规模大、批量多、要求高、速度快等特点,采用全检有许多不太经济的地方,如要增加检验站、添置检验仪器和设备、增加检验人员等。

(二)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是纺织品检验的主要形式。抽样检验是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取少量个体或材料进行的检验。其主要特点是:检验量少、比较经济,有利于检验人员集中精力抓好关键质量,可减轻检验人员的工作强度,能刺激供货方保证质量,检验带有破坏性的只能采用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必须设计合理的抽样方案,这不仅影响检验的质量,而且也增加了检验的计划工作量。事实上,通过抽样检验确定的合格批中可能混有不合格品,有误判的风险,它所提供的质量信息不如全数检验多。正因为如此,抽样检验的方法及其原理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抽样检验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

实施抽样检验,抽样是十分关键的。抽样也被称作取样,俗称扦样、捡样。抽样是根据技术标准或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方法和抽样工具,从整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小部分在成分和性质上都能代表整批产品的样品。必要时,需对有些样品按规定的方法加工制成小样。从抽样检验的特点来看,抽样必须科学、合理、准确,抽取的样品应具有充分代表性。由于抽样检验是通过对抽取样品的测试、分析、化验,据以对整批产品的质量特性作出评价,并决定是接受还是拒收,所以在抽样检验中,如果抽取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则有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若样品质量低于批的质量,则合格产品被拒收的概率增加,将给生产企业带来损失。

(2)若样品质量高于批的质量,则不合格产品被接受的概率增加,将给消费者带来损失。

图1-2-1所示为两种极端情况。抽样检验误判的概率是客观存在的,要做到完全无误是不现实的,其关键是要把误判的概率控制在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目前国际上比较一致的标准是,生产者承担5%的风险,消费者承担10%的风险,这是比较适宜的。这就需要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的原理加以分析和研究,选出最佳的抽样方案。

图1-2-1 抽样检验可能出现的两种极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