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客流计划的编制依据

客流计划是实现旅客运输计划的技术性计划,是在系统分析客运需求、细分客运市场、选择铁路客运目标市场的基础上编制出来的。其编制的依据必须考虑客流规模和结构的历史统计规律、计划期内客运需求变化趋势以及运输企业经营、组织过程和营销分析等资料。

一、客流调查资料

客流调查是了解客运需求、预测客运量的过程,是编制客流计划的基础。根据客流调查资料,可以掌握客运量的变化和发展情况。对于大批团体客流和节假日客流,可通过专门的客流调查直接确定流量和流向,从而为制订计划客流提供可靠的资料。

铁路常用的客流调查方法和内容,包括综合调查、节假日调查、日常调查和专题调查。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发展和运输市场竞争加剧,铁路运输企业越来越重视客流调查。其调查的目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既包括总公司组织全路性质的定点、定线的客流调查,也包括各铁路局进行的各类区域性的客流调查。其中结合新线开通运营、新型客运产品和服务的推广以及开行方案优化等有针对性的专项客流调查越来越多,这样有利于运营决策的科学化,为铁路客运产品目标市场的选定提出依据。

铁路客流调查工作一般依托车站和列车进行,车站组织的调查所涉及面更广,内容也更丰富,对客流计划的制定更有参考意义,以列车为依托的调查,只是作为市场细分和各子市场需求差异等方面的参考。

1.车站客流调查范围的划定

客流起始点即为路网中的各车站,每个车站均按统一的原则划定其客流调查的区域范围。车站客流调查范围可分为直接吸引范围及间接吸引范围两种。前者是指车站所在地及其附近地区被车站直接吸引的城市和居民地点的总区域而言,这个区可用垂直平分线法划出它的大致范围,如图3-2-2所示,图上FGHI包围的地区就是D站的几何吸引范围。

用垂直平分线法划出的吸引范围,还需考虑地形、地貌等条件,对旅客由各经济点、工业点、居民地至D站的距离、旅费、在途时间、方便程度等因素要进行具体分析,经过修正后,最后确定吸引区的边界。间接吸引范围是指车站直接吸引范围以外,由其他交通工具的联系而被间接吸引的较远地区的城市和居民点的总体区域而言。间接吸引范围按最短通路原则划定。

图3-2-2 直接吸引区示意图

2.铁路定点、定线客流调查

针对全路范围内指定的重点调查车站进行定点客流调查,各铁路局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调查的车站,增加的车站报中国铁路总公司备案。由各铁路局选择本局所担当的旅客列车进行定线客流调查,调查的列车要覆盖不同等级、不同方向,同一列车要兼顾不同席别。原则上每年调查的车次要相对固定,使之具有可比性。

调查内容包括:旅客成分和旅行目的;旅客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印象;不同运输距离、旅行时间与旅客选择交通方式的关联度,旅客对不同运输要素的偏好程度;旅客对客运服务质量和站车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购票渠道的方便性、旅客对票价的接受程度等。各铁路局可结合本局实际和客流特点,增加调查内容,布置调查重点。

调查样本数量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根据比例确定。各铁路局根据本局客流实际,可增加站、车调查问卷数量,但为保证全路样本比率,要严格按照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定数量上报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格式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统一制定,各铁路局自行印制,存档期为一年。

二、客运统计报告资料

旅客运输统计报告资料,是掌握旅客运输变化规律的重要资料。根据统计资料,可以分析历年来实际客流的流量、流向及其变化规律和增长率,可以查明旅客运输的季节性波动。对旅客运输统计资料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前面所描述的分析旅客需求结构,为设计和优化运输产品做准备;二是从精密统计的角度,按照铁路客货运输统计规则系统分析运输计划中的各项指标。目前这两个方面分别由运输部门和统计部门共同完成。

通过分析各方向、各次列车乘车人数的统计资料,可以确定各区段列车的利用情况。旅客运输统计报告资料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旅客运输部门掌握的日常统计分析资料

车站根据售出客票记录,分直通、管内编制售出客票报告(月报)及退票报告(月报)等精密统计资料,上报铁路局统计部门,并根据各次列车上下车人数业务统计资料,按日、旬、月,分车次、去向统计发送旅客及中转旅客的客流量。铁路局根据车站报告可以掌握各次列车座席利用率,有计划地组织日常运输。通过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可以提供:分省市县、路局、站段别客票发售及客流交换情况;分线路、区段、距离别客流情况;分车次、站别、席别上车人数及能力利用情况。根据统计资料的汇总比较,可以分析客流变化的规律,作为确定计划客流的参考。

2.由统计部门编制的客流统计资料

车站和车务段根据售出客票记录,分别按照直通、管内编制售出客票报告(月报)、退票报告(月报)及区段票、代用票(包括乘降所上车票据)一起报铁路局统计部门,主要是统计工厂。再由统计工厂根据各站的售出客票报告、退票报告和铁路局内交换资料(输入和通过客流)编制有关统计报表,具体内容如下。

(1)旅客发送量及票价统计表(客报-1)。本表是表示各客运营业站(乘降所)、铁路局和省、市、自治区的旅客发送情况,包括列车的补票人数、车站的补票人数和退票人数。有人售票乘降所人数统计为站售票,无人售票乘降所人数统计为补票人数。根据自局客运发送资料及外局交换资料编制,本表为月、年报。

(2)旅客运输量及周转量统计表(客报-2)。本表是表示各铁路局旅客运输量、周转量及平均行程的完成情况。根据自局客运发送资料和各局交换的资料编制,按管内、直通(输出、输入、通过)分站别售票、补票、退票、合计填列旅客人数、周转量、平均行程,本表为月、年报。

(3)分界站旅客输出输入及通过统计表(客报-3)。本表是表示铁路局间旅客去向及各局间分界站输出、输入及通过旅客人数。根据自局发送资料和各发送局交换的资料编制,本表为月、年报。

(4)区段平均旅客密度统计表(客报-4)。本表反映铁路营业线上各区段平均旅客密度。根据本局资料和外局交换资料编制,本表为年报。

(5)旅客运送距离统计表(客报-5)。本表是按照运送距离别,分席别反映旅客运送量和周转量,是作为了解和研究旅客行程情况的依据。根据自局旅客发送加补减退资料编制,本表为月、年报。

(6)旅客中转量统计表(客报-6)。本表反映车站和列车上以电子售票方式办理中转手续的分担当局别车次别旅客运送情况。根据本局车站电子售票、车内电子补票信息编制,本表为月、年报。

(7)主要干线分线别旅客运输量统计表(客报-7)。本表反映全路主要干线的旅客运送量、周转量及平均行程的情况。根据自局客运发送资料和各局交换的资料编制,本表为月、年报。

(8)分车次别席别旅客发送量周转量及票价统计表(客报-8)。本表是反映铁路局分车次、担当局、席别的旅客运输情况。根据自局发送资料和异地售票资料结合调度命令编制,本表为月、年报。

(9)分站别车次别担当局别旅客发送量及公免人数统计表(客报-9)。本表是反映各营业站、乘降所分车次别担当局别的发送、公免旅客运送情况。根据本局发送资料和异地售票交换资料编制,本表为月、年报。

三、客运业务及营销统计资料

随着铁路信息化的发展,基于客票系统的客流原始信息所衍生出来的铁路客运业务及营销统计分析资料越来越成为制定客流计划的参考依据。与客流精密统计资料相比,铁路客运业务及营销统计分析资料具有信息全面、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等优势。这对客流计划制定、列车运营计划调整愈发频繁,以及客运产品和服务愈发突出其竞争性等十分有利,所以客运业务及营销统计分析资料在客流计划编制时越来越重要。

客流业务及营销统计资料的来源及分析均依托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完成,其信息源的输入全部来源于铁路客票系统,保留了客票信息的所有内容,尤其是实名制购票以来,其客流的信息统计分析可以具体到列车别、产品别、子市场别等的客流时空分布、结构等,基本可以满足客运组织、日常优化调整决策要求。

1.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简介

2005年在铁路规划了“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基本技术方案,2010年广铁集团路局营销系统首先进行了现场试点,其后2011~2012年各路局陆续建设了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该系统是以客票系统为基础,逐步分离完成。该系统采用独立的服务器,不占用客票系统资源,从而保证了两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1)系统功能

该系统功能有四个特点:一是功能丰富,在满足一般客流查询、分析的同时,还提供了地理信息系统展示、系统管理、客流调查、决策支持等丰富的功能;二是服务对象广泛,可以满足铁路局、直属站段和车站相关人员的客流查询、分析需求;三是客流信息完整,包含中心服务器上的生产数据以及关于“列车”的更多信息,如列车始发、终到、沿途和担当的全程各类数据;四是系统信息及时,从实时数据查询功能中可以得到客票销售和列车密度表等实时信息。

图3-2-3、图3-2-4为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界面图及功能图。

该系统的数据管理子系统能够实现对客票系统业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其分析评价子系统则可以进行日常分析和专题分析。日常分析包括站段分析、列车分析和线路分析。专题分析用于节假日、特定列车以及复用共用、预警分析,包括实时分析、预警分析、复用共用、18点分析等内容。

(2)系统的数据流

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数据传输流程如图3-2-5所示。铁路局级客票系统将运能和存根汇总每日上传给铁路总公司级客票系统及铁路局级营销系统;铁路总公司级营销系统从客票系统直接实时复制基础数据,而客票系统则将运能和存根汇总上传营销系统;铁路局级营销系统实时复制同级客票系统的基础数据、席位、存根及余票信息;铁路总公司级营销系统每日下传通过、返程、担当数据给铁路局级营销系统。外局营销系统与本局营销系统共享席位实时统计数据。铁路局级营销系统的数据包括基础数据、交易类数据、席位类数据、余票数据、调令类数据、其他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运用于运能、发送量、客流等主题模块。

图3-2-3 铁路局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主界面

图3-2-4 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功能图

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的数据源不仅包含了其中心服务器上的生产数据,同时包含了始发列车、担当列车、沿途、终到的全程数据,并能以多种图表形式展示数据。该系统在各路局的实施,使得数据流通更为方便,数据统计查询不再局限于路局和部分大站的分析人员,可以为路局、直属站段和车站相关人员提供查询、分析等功能。

图3-2-5 系统数据流

2.客运业务及营销客流统计资料

客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为铁路旅客运输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最为及时和翔实的客流信息资料,成为铁路客运资源调整、资源分配方案制定的技术支持。具体可以从车站、列车和线路别等各角度表达客流状态。

站段分析主要包括站段概况、站段运能、站段运量及客流分析等;列车分析是针对旅客列车运输情况进行,包括开行概况、列车运能、列车运量及全程分析等;线路分析则用于分析线路、区段、分界口的运输指标,包括线路概况、过口人数、区段密度等。如表3-2-1至表3-2-5为部分车站、列车、线路别的客流统计与分析表的示例。

客运业务及营销统计资料对于编制年度计划、季度或月度计划及日常工作计划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既有开行和运行方案的条件下,依据市场需求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运力,如改变列车编组、加减列车数量等决策的重要依据。

总之,通过客流调查,结合旅客运输精密统计报告资料和铁路客运业务及营销统计分析资料的综合分析,即可了解吸引地区客流产生与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可为编制客流计划提供一定的原始资料。这些情况不仅是编制客运长期计划、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编制旅客列车运行图,掌握日常客流变化和改善客运设备,进行客运基本建设的必要资料。

需要说明的是,客流调查只是为编制客流计划提供了一定的原始资料,还必须对调查来的情况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客流在各个时期是怎样依附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此外,还必须根据历年来实际客流的变化规律和增长率及客流统计资料,综合社会调查后,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推算。

表3-2-1 车站旅客发送量分车次统计表(单位:人)

注:上车人数=发送人数+中转人数+公免人数

表3-2-2 旅客列车发送量统计表(单位:人)

表3-2-3 分界扣各次列车通过人数统计表(日均)

注:实际定员为客票席位库中的定员数据,根据始发局唯一席位号统计;分界口为局间分界口,分界口上车人数归为过口人数。

表3-2-4 区段各次列车密度统计表(日均)

表3-2-5 列车各区段密度统计表(日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