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插竹亭逸事

承南京文友诸荣会先生来信示知,江苏省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在校园内恢复重建了九百多年前宋代的古迹插竹亭。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应邀书写了插竹亭匾额;根据著名学者、散文家林非先生推介,请我为这处名胜古迹撰写一副对联。

江苏是我的旧游之地,无论是苏南、苏北,许多县份我都去过,大都市更不必说了;但溧水尽管离南京不过百余里,却未曾涉足。过去读清代文学大家、《随园诗话》作者袁枚的传记,记得他曾在溧水当过县令。虽然为时很短,却是官声、民望卓著。他的父亲从广西来到溧水县,担心儿子年轻,不谙吏事,便隐匿姓名,到民众中私下进行了解、访查。听到的反映都是:这个年少的袁知县,可是个好官呀!一位女子甚至说:“吾县袁知县政若神明。”父亲听了,大喜过望,遂安下心来,入住县衙官舍。传记里说,一些文人更是踵事增华,常常以袁枚断讼、判案故事附会为小说。

若是再往前追溯一下,北宋末期词学大家、被王国维先生推尊为“词中老杜”的周邦彦,也在这里当过县令。任职三四年间,留下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文。其中最有名的是那首《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有如下的名句:“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说来凑巧,溧水县这所中学所修复的古迹“插竹亭”,就恰恰与周邦彦有直接关系。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周邦彦到溧水做县令。旧时代官员初到任上,循例都要拜访当地一些名门巨室、耆旧乡绅。这天,他就来到分龙岗,看望俞氏望族。听主人介绍,四十二年前,先祖插竹枝以护花,结果,竹枝成活,长得十分茂盛。当地都视为奇迹。周邦彦听了,认为这是吉祥之兆,建议主人修亭以为纪念。三年后,亭子建成,周邦彦写了《插竹亭记》一文,对俞氏家族寄托了厚望。果然,十年过后,俞家后人俞栗便中了头名状元。从此,插竹亭也就成了当地一处胜迹。但是,后来便渐就倾圮了。

去年,遗址所在地——溧水县第一初级中学,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励后学追慕前贤往哲之积极进取,在校园西南角重建了插竹亭,立碑纪胜。本校的校友、编辑家诸荣会先生撰写了《碑记》,备述恢复古迹插竹亭的颠末。在此基础上,我又题写了一副对联:

佳话记当年亭以竹名留胜迹

文风开此代校因史显育贤才

事情原委已经交代清楚了,文章本可以就此打住,忽又记起流布已久的关于周邦彦的一桩逸闻:他在汴京时,和才貌双全的名妓李师师常相过从,两情相悦。这天,他正在妓院和李师师缱绻风流之际,突然听说徽宗皇帝驾到,他见外出逃避已来不及,便就势藏匿在床下。

只听皇帝进得门来便说:“江南进奉一种新下来的橙子,非常鲜美。我带来给你尝尝。”于是,李师师就用纤纤玉手把它剥开。吃过之后,皇帝又和李师师在轻柔的幔帐、袅袅的炉香之间,相对调笙,情谈款叙。不觉已到深夜,于是,李师师又以无限关切的口吻,又促、又劝、又留,曲折有致。

这一切,都被周邦彦听得真真切切。皇帝走后,他便带着吓出的一身冷汗,填写了一首《少年游》词,备述当时的亲见亲闻:“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两天过后,徽宗皇帝又来这里,命令李师师为歌一曲,李便唱了这首词。皇帝听得明白,惊问“何人所作”,李不敢隐瞒,据实以告。徽宗怒不可遏,回到皇宫后,便找丞相质问:“听说开封府监税官周邦彦,课税无力,职事废弛,为什么不拿下来法办?”丞相不敢怠慢,赶紧差人查处,不料,查处过程中发现,课税成果最优异的就是周监税官。但是,既然皇帝有话,管他绩效如何,都得一样处置。结果,周邦彦就无辜遭贬了。

整个事件经过,在南宋张端义的《贵耳集》中也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尽管后来经过王国维的考证,认定此说属于误传,但当地民众还是“宁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并凿凿有据地说:周邦彦贬到哪里去了呢?就是到了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