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家吧,受伤的内在小孩
- (美)约翰·布雷萧
- 16295字
- 2023-05-17 17:36:06
第1章 受伤的内在小孩如何给你的生活制造污点
心理创伤积久未愈之人,说话无关紧要,做事适得其反,无力解决问题,还会承受与当下无关的负面情绪。
——哈维·杰肯斯(Harvey Jackins)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竟能做出如此幼稚的举动。都40岁的人了,还又吼又叫,大发雷霆,把妻子和儿女吓坏了。我随即钻进汽车,丢下他们。帕德雷岛的假日旅行虽然刚过半,我本人却孤零零地待在一家汽车旅馆里,感到羞愧难耐,十分孤独。
我试图回想事情的来龙去脉,想搞清楚自己一走了之的原因,却一无所获。脑子好乱,好像刚从噩梦中醒来。其实,我最渴望的就是拥有温馨有爱的家庭生活,可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在度假期间大动肝火了。我曾经发过脾气,但还从未扔下家人一走了之过。
那一刻,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天哪,我真是太可恶了!我到底是怎么了?
帕德雷岛上的那件事发生在1976年,我父亲在一年前去世了。自那以后,我逐渐意识到自己为什么时而大发雷霆,时而又封闭自己。在帕德雷岛上的那次愤然离开之后,我获得了重大线索。在一家破旧的汽车旅馆里,我找到一间房间并坐了下来。在孤寂与羞愧交织的情绪中,童年的种种记忆清晰地浮现在眼前。那是一个圣诞节前夕。那时的我才11岁左右。我躺在黑乎乎的房间里,用被子蒙着头,不愿同我那深夜才回来而且还带着些许酒气的父亲说话。是他毁了我的圣诞节!我想惩罚他!但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我不能把内心的愤怒吼出来,尤其是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因为那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抑的愤怒持续发酵,犹如一个毒疮,在我那布满霉斑的心中化脓溃烂。它就像只困在地窖里的饿犬,越发饥肠辘辘,怒气冲天。在大多数时间里,我能看管好它。我为人和善,是一个你从未见过的好爸爸。直到有一天,我再也无法忍受心中的愤怒,一瞬间,就变成了“恐怖伊凡”。
我慢慢意识到,自己假期里的大吼大叫以及抛下家人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自发性年龄退行。当我突然变得脾气暴躁,不肯与家人沟通,变相折磨他们的时候,我正退回到小孩子的状态。那时的我,把所有的愤怒埋藏于心,只能通过小孩子特有的惩戒方式(不理家人)来宣泄这种情绪。成年以后,在我不与外界沟通来往的时间段里,我感觉自己就像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形单影只,满腹羞耻。
现在,我终于明白:一个人在幼年时期,若发展受阻,情感受限,尤其是内心的愤怒与委屈得不到合理释放时,他的内心就会隐藏一个充满怨气、布满创伤的“小孩”。这个“内在小孩”会时不时冒出来,迫使成年人做出不理智的行为。
起初,成人身体内一直隐藏着一个小孩的这种观点看起来很荒谬,但这恰好是我要提出的观点。我深信,过去那个被忽视、被伤害的内在小孩是给成年人带来苦痛的主要根源。如果我们不去拯救他、守护他,他就会进入我们的成年生活制造污点。
我喜欢运用助记公式,所以就借助单词“contaminate”(污染)来说明受伤的内在小孩通过哪些途径来破坏我们的成年生活。以“contaminate”一词的每一个字母所扩充出来的单词代表了受伤的内在小孩破坏成年生活的一种途径。(本章结尾处的问卷,有助于确定你的内在小孩的受伤程度。)
C(co-dependence):共依附
O(offender behaviors):侵犯行为
N(narcissistic disorders):自恋型人格障碍
T(trust issues):信任问题
A(acting out/acting in behaviors):情绪的异常外显/内显行为
M(magical beliefs):魔幻思维
I(intimacy dysfunctions):亲密关系失衡
N(nondisciplined behaviors):缺乏管教的行为
A(addictive/compulsive behaviors):成瘾行为或强迫性行为
T(thought distortions):思想扭曲
E(emptiness(apathy, depression)):空虚(冷漠、抑郁)
共依附
我把“共依附”定义为一种以遗失身份为特征的疾病。共依附患者会脱离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欲望。请思考以下案例:伯尔维利亚听男友说完工作中的烦心事之后,彻夜难眠,原因是她整晚在为他的烦心事而烦恼。她所感受到的是他的感受,而非她自己的感受。
马克西里恩被谈了半年的女友甩了,这让他想要自杀。他坚信,只有女友爱他,他才会有价值。实际上,马克西里恩没有自我价值,而自我价值源于自身。他拥有的是其他人的价值,而其他人的价值取决于他们自身。
乔丽莎的丈夫问她晚上要不要出去玩。她犹犹豫豫的,最后勉强答应了。他问她想去哪儿。乔丽莎说:“随便吧。”然后,她的丈夫带她去了维京人烧烤店,还看了一部名为《斧头杀人魔之卷土重来》(The Return of the Ax Murderer)的惊悚电影。可整晚下来,她感觉糟糕透了。接下来的整整一周,她都噘嘴生气,不愿理会她的丈夫。她的丈夫问她:“你这是怎么了?”她说:“没什么。”
乔丽莎是个“甜心”。大家都说她人好。其实,她只是做做样子。她一直都在装模作样。对她而言,装好人不过是她虚假的自我。她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或者想要什么。她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份。
52岁的雅可比和他26岁的秘书有了婚外情,已持续两个月了。他为此到我这来寻求心理咨询。雅可比告诉我,他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做这种事。他是教堂的元老,道德维护委员会的委员,还曾是全市扫黄行动的决策者。其实,雅可比只是上演了一出符合宗教戒律的“假戏”。他对自己的性冲动全然不知。多年的自我压抑最终还是被性冲动突破了。
比斯科恩嫌他妻子太胖。为了避免他的朋友们说闲话,他很少带妻子露面。他并没有意识到他和妻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只是一味地认为,妻子的长相会影响别人对他男子汉气概的评判。他的合伙人比奇洛包养了一个情妇。比奇洛定期测量她的体重以确保其身材不走样。比奇洛也是一个缺乏自我认识的人。他同样认为,情妇的体重决定了他的男子汉气概。
欧菲莉亚·奥立芬特强烈要求她的丈夫买一辆奔驰,并坚持保留“河谷乡村俱乐部”的会员资格。实际上,奥立芬特一家已经债台高筑,只能靠一个又一个的发薪日苟活。他们花了大把精力同债主周旋,维持有钱人的形象。奥立芬特确信,她的自尊得靠体面的形象来维持。她的内心缺乏自我意识。
上述例子都反映了共依附问题。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人们之所以依赖外在事物是为了获得一个身份。
不正常的家庭系统会助长共依附。举个例子,酗酒家庭中的每位成员都会变得共同依赖酗酒者的酗酒行为。因为酗酒会危及大家的生命安全,所以家人总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心理学上称之为“过度警觉”)来应对压力。应对压力本质上讲是个短暂过程,时间绝不能过长。一个人若长期处于酗酒行为所带来的痛苦中,就会漠视内心的感情、需求和欲望。
孩子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一个良性的情绪调控模式,从而学会认识自己内心世界所发射出的信号。他们也同样需要借助外力来辨别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思想。如果生长在一个充满暴力(滥用化学物品、精神折磨、肉体损伤、性侵害)的家庭中,孩子就会把注意力全部用来应对外部压力。久而久之,他们就无法从心里产生自尊。孩子一旦缺乏健康的心理,就只能放任自己去外部环境寻求满足。这就是共依附,一种内在小孩受伤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共依附行为表明,这个人的童年需求未曾得到满足,导致他不清楚自己是谁。
侵犯行为
我们通常会认为,内心隐藏着一个受伤小孩的人往往和气、沉稳、隐忍,其实不然。受伤的内在小孩是大多数暴力事件和残酷行为的罪魁祸首。希特勒童年时期饱受他虐待狂父亲(一名犹太地主的私生子)的毒打和羞辱。成年后的希特勒又以最极端的方式把这种恶行强加到数百万的无辜民众身上。
我想到了我的来访者道森。他来我这里咨询婚姻问题的时候,是一家夜总会的门卫。他提到,本周早些时候,他打坏了一个人的下巴。道森气急败坏地描述了那人是如何惹他动手的。实际上,激怒道森的,只不过是那人在他面前故作强硬罢了。在我给道森做心理辅导的整个过程中,他多次出现那样的激动情绪,总认为是对方的过错。侵犯者不会为他们的所作所为负责。
在交谈中,我逐渐明白:道森其实常常处于恐惧中,每当他感到恐惧时,他就会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情。那时,他的父亲一直对他暴力相向。每次在他父亲发完火之后,他都吓得直哆嗦。做一个担惊受怕的自己是无法获得安全感的。道森于是认同了他父亲的“自我”,变成了他父亲那样的人。因此,但凡出现类似童年时的暴力场景,昔日的恐惧和无助就会涌上心头,迫使道森变成他那暴虐的父亲——把父亲给他造成的创伤转移到他人身上。
侵犯行为,这一人类毁灭的主因,源于童年时期所遭受的暴力和没有化解的虐待苦痛。这个往昔受过创伤的无助小孩最终会成长为一名侵犯他人的成年人。为了理解这点,我们得知道对幼童施加的各种虐待(尤其是身体虐待、性侵害和情感重创),实际上会促使他变成一个侵犯者。精神分析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将这一过程命名为“认同侵犯者”。对孩子而言,身体虐待、性侵害和情感重创极为可怕,以致他在受虐期间无法保持自我。为了熬过苦痛,孩子不得不抛开自己的身份认同感,转而认同侵犯者的身份。贝特尔海姆主要在德国集中营的幸存者中展开相关研究。
在工作坊最近举办的一个活动中,一位来自纽约的治疗师举起了手。她说她是犹太人,并细述了她母亲在纳粹集中营里的可怕遭遇。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纳粹守卫怎样对待她母亲,她母亲就怎样对待她——朝她吐唾沫并从她3岁起骂她是犹太猪。
相对而言,性侵者可能更令人不安。这些性侵者多半在童年时期遭受过性侵。他们对其他孩子实施性侵实际上是在重演他们童年时期所遭受过的性侵。
尽管大多数侵犯行为源于童年,但不一定都源于受到虐待。一些侵犯者在父母的过度溺爱和迁就下被“宠坏”了,以至于他们感觉自己高人一等。这些被惯坏的孩子会认为,他们理应受到众人的关照,而且他们不可能犯错。他们丧失责任感,老是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他人。
自恋型人格障碍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得到无条件的关爱,至少刚开始是这样的。如果不能从公正开明的父母或者养育者的眼中得到真实的反映,孩子就无法认清自己。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要先成为“我们”,然后再成为“我”。我们需要从别人面部的真实反映中了解自己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是重要的,我们是值得认真对待的,我们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喜欢。我们也同样需要确定养育者对我们的爱是可以依靠的。这些都是我们健康的自恋需求。如果这方面的需求没得到满足,我们的“自我意识”就会遭到毁坏。
被剥夺了自恋需求的内在小孩会对疼爱、关注和关怀产生无限的需求,不论多少,总得不到满足,从而干扰其成年生活,妨碍成年后的人际关系。被剥夺了自恋需求的成年孩子,他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这种需求本质上是孩子的需求,因为孩子一直需要父母,所以这是出于天性而并不是出于选择。孩子的需求是种依赖需求,即需要依赖另一个人来满足的需求。因此,成人只有通过宣泄这种依赖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失落感,才能治愈内在小孩。在此之前,这个饥渴的小孩会不停地追寻童年时期没有得到的关爱和自尊。
被剥夺了自恋需求的成年孩子会呈现出多种需求:
他们渴望人际交往却在这方面屡屡受挫。
他们永远在寻求能满足其一切需求的完美爱人。
他们会变为成瘾者(试图以成瘾行为填补自己在精神上的空虚,尤以性成瘾和爱情成瘾最为突出)。
他们追寻物质和金钱以获得价值感。
他们成为表演者(演员和运动员),因为他们需要不停地获得观众的崇拜和仰慕。
他们借助子女来满足他们的自恋需求。(他们幻想着子女会永远陪伴他们,永远关爱他们,永远尊敬他们,永远仰慕他们。)他们想方设法地从子女身上获取他们无法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的爱和特别的赞美。
信任问题
当养育者不可信赖时,孩子便会对外界产生一种深深的不信任感。世界似乎成了一个充满敌意和不可预知的危险地带,迫使他们一直保持警惕和控制力。他开始认为:“如果我能掌控一切,就没人能趁我不备之时伤害我。”
一种近乎疯狂的控制欲由此产生,而控制成了一种成瘾行为。我有一位来访者就非常害怕失去对事物的掌控。他每周工作100个小时,不授权给任何一个人,理由是他不放心他们办事。直到溃疡性结肠炎恶化入院,他才来找我咨询。
我的另一位来访者因为她的丈夫刚刚提出离婚而心烦意乱。她把丈夫给她汽车装的电话更换了品牌,这成了压垮她们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她的丈夫抱怨说,不管自己怎么尽心为她做事,总得不到她的肯定。她只会去改变他所做的一切。也就是说,她要掌控一切才会感到痛快。
疯狂的控制欲会引发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毕竟,没有谁愿意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亲近。亲密关系需要双方接受彼此原本的样子。
人一旦出现信任问题,也会在信任他人方面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放弃所有的控制,傻乎乎地听信他人;另一种则是离群索居,将周围的人挡在其建筑的高墙之外。
正如成瘾问题专家帕特里克·卡恩斯(Patrick Carnes)所言,一个从来没学会过信任的人,会误把强烈的感受当作亲密,把迷恋当作关心,把控制当作安全。
人生中的第一个成长任务是建立基本的信任感。我们必须明白他人(妈妈、爸爸和外面的世界)是安全可靠的。这种基本的信任感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整体感悟。如果我们能信任全世界,我们就能学会信任自己。信任自己意味着你能信任自己的力量、知觉、理解、情感和欲望。
孩子从可靠的养育者那里学会信任。如果他们的爸爸妈妈稳定可靠,信任他们自己,那么孩子也会信任他们并能学会信任自己。
情绪的异常外显/内显行为
情绪的异常外显
为了理解受伤的内在小孩如何以异常的行为向外呈现尚未满足的童年需求和尚未抚平的心理创伤,我们得明白情绪是我们生命中的首要驱动力,是促使我们保护自己并使自己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生命燃料。(我喜欢把单词“emotion”写成“E-motion”,意思是流动的能量。)这是一种基本能量。我们的愤怒促使我们保护自己。生气时,我们会表明立场,变得“斗志昂扬”,用愤怒来守护和争取自己的权利。
恐惧促使我们逃离危险,审时度势,提醒我们危险近在咫尺,大到无法抗衡,从而促使我们采取逃离和回避的行动来保护自己。
悲伤则促使我们流泪。流泪是一种情绪上的自我净化体验,有助于缓解心中的痛苦。我们可以通过悲伤来宣泄心中的失落感,把情绪释放出来。我们一旦无法宣泄悲痛,就无法摆脱过去的羁绊,所有与悲痛和创伤有关的情绪就会随之冻结。这种情绪在尚未得到化解和宣泄的情况下,会不停地寻找突破口。由于得不到合理宣泄,它就只能通过不正常的举动释放出来。这被称为“情绪的异常外显”。我以前的来访者玛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玛吉的父亲是个酒鬼,动不动就发火打人。玛吉曾目睹过父亲对母亲恶言恶语,拳脚相加。在她的整个童年里,这种场景屡见不鲜。从4岁起,玛吉就成了母亲的贴心小棉袄。母亲每次被父亲毒打后,就会蜷缩到玛吉的床上,紧紧地挨着她,不住地发抖、呻吟。有时候,父亲还会大吼大叫地追打母亲。这让玛吉十分害怕。对家庭中的任何一位成员暴力相向都会惊吓到其他成员。暴力的目击者也是暴力的受害者。
玛吉在童年所需要的是宣泄内心的惊恐和悲伤。然而,她却找不到可以抚慰她的人去帮助她释放内心没能表达出来的苦痛。长大后,她便一直在寻找可以扮演她慈爱父母的人。她来找我的时候,已经历过两段残酷的婚姻和许多其他的虐恋。她从事什么职业呢?她是专门向受虐妇女提供治疗服务的咨询师!
玛吉是在以异常的行为向外呈现出她的童年创伤。她照顾受虐妇女,却又与施虐男人交往。她照顾别人,却无人照顾她。童年时期没有得到释放的情绪能量只能通过“异常外显”这种仅有的方式发泄出来。
异常外显,也叫异常再现,是受伤的内在小孩摧毁我们的生命所采取的最具破坏力的方式之一。玛吉的故事正好戏剧性地呈现了内在小孩强行重复过去的举动。玛吉心里那个受伤的孩子喃喃道,“也许这次我能做对”“如果我各方面都优秀,能达到爸爸的各种要求,他就会重视我、疼爱我”。这只是孩子的魔幻思维,而不是成人的理性思考。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事情就清楚了。情绪的异常外显行为还表现为:
对他人重施暴力。
做一些我们承诺不对孩子做的事,说一些我们承诺不对孩子说的话。
自发性年龄退行,如乱发脾气、噘嘴等。
不合时宜地叛逆。
执行理想化的家长规则。
情绪的异常内显
把过去遭受到的虐待施加在自己身上,这被称为“情绪的异常内显”。“情绪异常内显”之人在童年遭受到了什么样的惩罚,之后就会以同样的方式惩罚他们自己。我认识一个男人,他每犯一个错误就会惩罚自己、怒斥自己:“你这个白痴,怎么这么蠢?”我还好几次碰见他用拳头打自己的脸(他母亲在他小时候就是用拳头击打他的脸)。
源于童年的情绪如果没有得到合理释放就会反过来伤害现在的自己。乔就是个例子。他父母从他小时候起就不准他表达愤怒。他对他母亲感到十分愤怒,因为她从不准许他为自己做任何事。每当他要开始做事,母亲就会插手说道,“还是让妈妈来帮助你这个慢吞吞的小家伙”或是“你干得真棒,但还是让妈妈来帮你吧”。即使乔成年了,他母亲仍然替他做着他能自己动手做的事。乔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完全顺从父母,表达愤怒是有罪的。于是,乔就把愤怒的矛头指向自己。结果,他感到沮丧、冷漠、无能,无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情绪能量向内释放会导致严重的生理疾病,包括肠胃疾病、头痛、背痛、颈部疼痛、肌肉高度紧张、关节炎、哮喘、心脏病及癌症。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是情绪的异常内显的另一种形式。有人会借意外事故来惩罚自己。
魔幻思维
孩子的思维是一种魔幻思维,不太会区分虚幻和现实。带有迷信色彩的谚语“踩到裂缝,你妈背痛”就反映了这种魔幻思维。魔幻思维是指孩子不切实际地幻想某些言语、姿势或者行为能够改变现实。不正常的父母常会强化孩子的这种魔幻思维。如果你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对于别人的感受负有直接的责任,就是在把魔幻思维教给他们。常见的说法有:“你快要了你妈的命了!”“看你做的事——你妈难受极了!”“这下你满意了吧?你爸快被你气炸了!”还有一种说法也会强化这种魔幻思维,即“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我记得有位来访者在32岁以前已经结过五次婚。她认为婚姻可以解决她的所有问题。只要她找到了“对的”另一半,一切问题都能得到圆满解决。这种想法是魔幻、不现实的,暗示着某件事或者某个人能够改变她的处境,而她无须做出任何努力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孩子具有魔幻思维是很自然的事,但如果因为依赖需求未得到满足使孩子受伤,那他就不能真正长大。即使成年了,他依然会受到内在小孩的魔幻思维的干扰。
另一些不健康的魔幻思维如下:
如果我有钱,我就会好好的。
如果所爱之人离开我,我会活不下去,或者迈不过这道坎。
一纸文凭可以把我变聪明。
只要我“努力”,世界就会给予我报酬。
“等待”终将收获美好。
小女孩会听到充满魔法的童话故事。灰姑娘被教导:要在厨房里等候一个男孩带着合脚的水晶鞋到来!白雪公主被教导:只要她等的时间足够长,王子终会到来。这个故事在字面上看是在告诉女人:她们的命运竟取决于一种等待,等待着一个喜欢亲吻死人的家伙在合适的时间里披荆斩棘而来。这可真不是什么美好的画面!
小男孩也在童话故事里学会魔幻不实的期望。许多故事会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总有一位与之般配的佳人,是他们必须去寻觅和找到的。在寻觅过程中,他必须长途跋涉,穿越幽暗的森林,征服可怕的巨龙。最后,等他找到她时,他就会彻底明白确实有一位与之般配的佳人等待着他的到来。(不确定自己所娶之人是否为与之般配的那个佳人,是男人会在教堂圣坛上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原因。)
男人的命运往往被魔法豆或者魔力剑等神秘事物所主导。他甚至会和一只青蛙结伴同行。如果他能鼓足勇气亲吻那只青蛙,青蛙也许会变身成一个公主。(女人听到的青蛙故事则是另一个版本。)
对于女人而言,魔幻思维是等待自己的白马王子;而对于男人而言,魔幻思维则是不断追寻心仪佳人。
我知道,童话故事通常采用象征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缺乏逻辑性,就像梦境一样,通过意象来表达意义,大多象征性地讲述了对于男性身份或者女性身份的求得。如果成长过程顺利,我们终究会超出内在小孩对这些童话故事浅显的理解,领悟到其中的象征意义。
但我们的内在小孩如果受伤的话,他就会一直停留在故事的字面意思上。而成为成年孩子的我们,则满怀魔幻的想法等候和/或者追寻“从此以后我们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完美结局。
亲密关系失衡
许多成年孩子都害怕在被卷入(engulfment)和被抛弃之间徘徊。有些人害怕关爱太多不自由,而离群索居、终生独身。有些人则因为害怕落单而拒绝走出有毒的结合。绝大多数人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不定。
我的来访者赫基默的恋爱模式是:先疯狂地爱上一个女人,一旦亲密起来,他就立马抽身而出,形同路人。他逐步收集到的“一系列指责”,无非就是有关个人生活习性的琐事,但赫基默往往会针对这些琐事挑起争端,与那个女人发生口角,以致对方不理他,生气一两天。之后,他们又重归于好,爱得更加炽烈,爱得更加疯狂,心与心贴得更近,直到赫基默再次爱得喘不过气来,他就会挑起新一轮的争吵,借机疏远对方。
46岁的雅典娜已经有15年没有和男人约会过了。她的“真爱”在一场车祸中死亡。她声称自己从此不再接触其他男人,以示对已故男友的忠贞和怀念。其实,雅典娜只和他交往了3个月。而在她的整个成年阶段,她没有和任何一名男性发生过性关系。她唯一的一次性经历来源于儿时继父对她长达5年之久的性侵害。雅典娜在她那受过伤害的内在小孩周围筑起了钢筋铁墙。她用对已故男友的回忆来抵制与其他任何人形成亲密关系。
另一位受过我治疗的女士已经在索然无味的婚姻中坚持了30年之久。她的丈夫是一个沉溺女色的性成瘾者。她所知道她丈夫出轨的次数就有6次(有一次还被她捉奸在床)。当我问她为什么还要维持下去,她的回答是她“曾经爱过”她的丈夫。这个女人误把依赖当作了爱。她两岁时,就遭到了亲生父亲遗弃,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她那“标榜为爱的依赖”根植于她对被抛弃的极度恐惧。
在以上所有案例中,核心问题是受伤的内在小孩。
受伤的内在小孩会破坏一个人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原因在于他没有意识到真实的自我。孩子受到的最大伤害莫过于对真实自我的排斥。父母如果否定孩子的感情、需求以及欲望,就是在排斥孩子的真实自我。这时,孩子就不得不建立起一个虚假的自我。
为了相信自己是被关爱的,受伤的孩子会按照他人期望的方式去表现。多年来,这个虚假的自我不断成长,在家庭系统的需求和文化里的性别角色的作用下变得更加强大。渐渐地,虚假的自我取代了真实的自我而成为一个完整的自我。其实,他忘记了一点:虚假的自我只是顺应行为的产物,是按照他人所写剧本演的一出戏而已。
人如果没有自我意识,就无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连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又怎能与他人分享你自己?连你都不认识真实的自我,别人又怎会认识你?
一个人要树立强烈的“自我意识”,方法之一就是为自己构筑起牢固的界限。正如国家的界限有防护作用一样,身体界限能够保护我们的身体,并在有人靠得太近或者试图以不恰当的方式触碰我们时,向我们发出警报。性界限能够确保我们在两性关系上不受侵犯。(性界限脆弱之人往往会在不愿意的情况下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情绪界限能划清楚出自己与他人在情绪方面的界限,并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情绪何时关乎自己,何时关乎他人。理智界限和精神界限则决定了我们的信念和价值观念。
忽视或者虐待行为会伤害孩子并侵犯他的个人界限,迫使他们对被遗弃或者被卷入产生恐惧。一个了解自己的人不会害怕被情感卷入。一个具备自我价值感和自信的人不会害怕被遗弃。但如果没有强烈的个人界限意识,我们就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很难开口拒绝,也不清楚自己的想法。这就会严重影响到亲密关系的建立。
性失衡会大大加剧亲密关系失衡,而机能不健全的家庭会对子女的性发展产生危害。造成这种危害的原因是:家里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两性相处模式;父亲(母亲)对子女的性别感到失望;父亲(母亲)轻视、羞辱自己的孩子;父亲(母亲)忽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依赖需求。
格拉迪斯的父亲从没回过家。他是一个工作狂,几乎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不在的日子里,格拉迪斯只能幻想出一个父亲来陪伴她。她现在处在第三段婚姻中。由于她对男人的想法总是不切实际,所以没有一个男人能达到她的期望。
杰克儿时看到母亲面对父亲对她的辱骂总是忍气吞声。长大后的杰克全然不知如何与女人建立亲密关系。他倾向于挑选被动、温顺的女人,然后很快对她们失去“性趣”。因为他鄙视她们,正如他鄙视自己的母亲一样。他最为满意的性体验是手淫,在这种体验中幻想女人在性爱中饱受屈辱。
许多孩子都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性别感到失望。比如:爸爸想要一个男孩,妈妈却生了一个女孩;妈妈想要一个女孩却生了一个男孩。于是,这个孩子开始对自己的性别感到羞耻。这可能导致他今后在性方面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屈从型的情绪异常外显。
孩子遭受父母的轻视与羞辱之后,往往会受到刺激而成为性施虐狂或者性受虐狂。朱尔斯的母亲是一名未经过治疗的乱伦受害者。她从未走出受虐的阴影,心里全是怒火。朱尔斯亲近母亲,不可避免地内化了母亲对男人的愤怒。之后,他变得嗜性成瘾,收集了一大堆黄色书刊和视频。只要幻想着被一个像母亲一样的强势女人虐待和羞辱,他的性欲就会一下子激发出来。
家长需要制定严格的指导方针来保证孩子完成每个成长发展阶段的成长任务。如果孩子在某个成长发展阶段不能得到相应的满足,他的成长就会停滞在这个阶段。比如:孩子在婴儿期未能得到口部的满足,就会停滞在口欲期。这种情况在性行为上可能表现为对口交的痴迷。
受困于学步期的孩子常常会表现出对臀部的迷恋。这种对某个生殖部位的迷恋被称为“性客体化”。“性客体化”会让人把其他人看作满足主体性欲的生殖器官。
性客体化会伤害到真正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要求两个完整的人把对方当作独立个体来重视。许多共依附的夫妻会过度关注某个身体部位,沉溺于性生活。他们受伤的内在小孩只知道这一种亲近方式。
缺乏管教的行为
管教(disciplin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disciplina”,在拉丁文里意为“教导”。通过管教,我们可以教导孩子如何过上更加富足而美好的生活。正如M.斯科特·派克(M. Scott Peck)所言,管教是减少生活苦难的一种方式。从中不难看出:教导孩子说真话、延迟满足、对自己诚实、对自己负责,这些都能增加生命中的喜悦和快乐。
孩子需要父母在自律方面做好榜样,而不是在那里一味说教。他们会从父母的实际行动中学习,而不是从他们的空口白话中学习。当父母不能以身作则时,孩子会变得缺乏管教。当父母管教太过严苛(但自身又未能做到)时,孩子就会变得一板一眼。
缺乏管教的内在小孩游手好闲、磨磨蹭蹭、及时行乐、叛逆任性、固执己见、做事冲动而不加思考;被过度管教的内在小孩则为人死板偏执、过于克制、唯命是从、取悦他人、充满了羞耻感和内疚感。然而,绝大多数内心潜藏着一个受伤小孩的人会处于缺乏管教和管教过度之间。
成瘾行为或强迫性行为
受伤的内在小孩是导致成瘾问题和成瘾行为的主要原因。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酗酒。我的父亲也是一个酗酒者。在我小的时候,他不管是在身体上还是情感上都抛弃了我。这让我感觉自己对他来说毫无价值可言,不值得他在我身上花时间。因为他从不在我身边做好行为示范,所以我从来不会去亲近他,也从未体会过被一个男人疼爱和珍视的感觉。所以,我也从来没有像一个男人那样真正关爱过身为男人的自己。
早在十三四岁时,我就跟其他没有父亲管教的孩子厮混在一起。我们喝酒嫖妓,以此证明我们是男子汉。15~30岁之间,我酗酒,染上了毒瘾。1965年12月11日,我把酒和毒品都戒掉了,但我的成瘾行为依然存在——我不停地抽烟、工作、吃饭,跟上瘾了一样。
我坚信,我之所以酗酒是受到了基因遗传影响。尽管看似有大量证据表明酗酒根植于遗传,但这并不足以说明遗传是导致酗酒的唯一因素。如果真是这样,所有酗酒者的孩子岂不是都会去酗酒?显然不是这样的。我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酗酒。我用了25年研究酗酒者和吸毒者,在此期间,我用了15年专门研究青少年吸毒者。我发现,尽管有些化学药品能令人很快上瘾——我曾看到有的青少年吸食强效可卡因,短短两个月就上瘾了,但没有一个人是纯粹的药物成瘾。在研究过程中,我总能发现一个共同因素,那就是受伤的内在小孩。他的不满足是所有成瘾行为或强迫性行为背后的根源。以我自己为例,当我不再酗酒,我会转向其他方式来调节情绪。工作、吃饭、抽烟就跟患上了强迫症一样,这还是由于在我内心深处那个受伤的小孩无法得到满足。
和其他来自酗酒家庭的子女一样,我也曾遭受过情感上的抛弃。对于孩子来说,抛弃意味着死路一条。为了满足自己两个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父母安好、我有价值),我开始扮演母亲情感上的丈夫和弟弟的家长。能够帮助母亲和他人让我感到自己的存在有价值。不管是从别人口中还是在自己的心中,我都相信父亲是爱我的,只是他沉溺于酒精没有精力去表达出这份爱,而母亲则是圣洁完美的。所有这一切都掩盖了我的极度自卑(一种有毒的羞耻感)。我旧时的核心材料由选择性认知、被压抑的情感及错误信念构成。这个核心材料变成了一个过滤器,而我生命中所有的新体验都经由它来过滤解读。这个内在小孩最初还能调适他自己,使我得以熬过了童年。但对于成年来说,这个过滤器却令我难以生存。30岁那年,快是我酗酒的第18个年头了,我最终还是被送进了奥斯汀州立医院。
一旦意识到受伤的内在小孩是强迫性行为和成瘾行为的核心,我们就能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成瘾行为。成瘾行为与任意一种危害生命的心境改变之间存在着一种病态的关联。摄入性成瘾(ingestive addictions)是最为猛烈的心境转变剂。酒精、毒品以及各种食物,都具备可能造成心境改变的化学潜能。许多其他方式也能改变情感,造成心境改变。在此,我想说一下活动成瘾、认知成瘾、情感成瘾以及恋物成瘾。
容易使人上瘾的活动包括工作、购物、赌博、色情以及宗教仪式。实际上,任何一种活动都能用于改变人的情感,改变手段是转移注意力。
认知成瘾是一种逃离情感的有力手段。我过去是一名大学教授,曾有好几年活在自己的思考里。思考是逃离情感的一种手段。所有成瘾行为都包含了思考这一元素,即所谓的痴迷。
情感本身就容易使人上瘾。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就是个发怒狂。发怒,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能掩盖我的痛苦和耻辱的屏障。当我发怒的时候,我会感到自己强悍有力而不是软弱无能。
大家也许都碰到过害怕成瘾的人。这类人倾向于把小问题严重化,凡事往坏处想。他们整天担惊受怕,把人都要逼疯了!
有些人沉溺于悲伤或者悲痛中。他们好像不是心里有悲伤,而是让自己成了一种悲伤。对于悲伤成瘾之人来说,悲伤已然成为一种存在状态。
最使我害怕的是那种喜悦成瘾者。他们是一群被迫表现得笑容可掬,兴高采烈的乖乖男和好女孩。他们的笑容似乎冻结在脸上,没有一点变化。他们也从来不会觉得有什么事情是不好的。他们甚至笑着告诉你他们母亲去世的噩耗。这真叫人毛骨悚然!
普通事物也可以让人上瘾。金钱就是最为常见的致瘾“物”。其实,任何事物都可以俘获人心,成为心境改变之源。
绝大多数成瘾行为,不管有何种遗传因素,其核心都是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而这个小孩一直处于饥渴和不满足的状态。只要在成瘾者身边待上一小会儿,就能从他身上看出这些特质。
思想扭曲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把儿童称之为“认知异客”,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异于成人。
孩子喜欢把事情绝对化。这种思维特性表现在“全有或全无”的极端判断上。如果你不爱我,那就是恨我,没有折中;如果我的父亲遗弃了我,世上所有的男人也都会遗弃我。
孩子没有逻辑思维能力。这点体现在人们所说的“情绪推理”中。如果我感觉是这样的,那事情必定是这样的;如果我感到愧疚,我绝对是一个差劲的人。
孩子需要建立起健康的思维方式以学会区别思想与情绪——去思考情绪,去感受思考。
孩子会以自我为中心去思考问题,这点体现在他们会认为所有事情都是在针对他们。如果爸爸没抽出时间陪我,那就说明我表现不好,我有问题。对于大多数的虐待行为,孩子会以这种方式去理解。以自我为中心是孩提时代的自然状态,并非预示着道德上的自私自利。孩子只是不能充分理解别人的观点而已。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依赖需求得不到满足,他在成年后就会受到内在小孩的思维方式的干扰。我常常听到一些成年人以这些受到干扰的幼稚的思维模式谈论自己的看法。认为“美国绝对正确”或认为“美国绝对错误”就是体现绝对化思维的典型例子。
我认识几个由于情绪思维而陷入经济困境的人。他们觉得,想要某种东西就是买这种东西的充足理由。如果孩子不能学会如何把情绪和思想区分开,他们成年后就常会把思考当作逃避痛苦情绪的方式,但这看起来就像是把他们的头脑和他们的内心区别开来。这种思想扭曲的两种常见模式是普遍化和细节化。
普遍化就本身而言并不是一种扭曲的思维方式。一切抽象的科学要求我们懂得如何使特殊现象普遍化,如何去抽象地思考。只有当我们用普遍化把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情感分离开时,普遍化才会变得扭曲。比如,许多在学术上富有天赋的人却很难打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
有一种真正扭曲的普遍化,叫作“严重化”。当我们对未来做出一些抽象的假设时,可能会把情况想象的过分严重。“要是我退休的时候,社会保障系统里没剩下钱该怎么办?”这就是在把事情往坏处想,从而引起了自己的恐慌。由于这些想法只是纯粹的假设,并不真实,这么想的人其实就是自己在吓唬自己。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就会经常这样思考问题。
和普遍化一样,细节化也是一种重要的理性思维能力。考虑细致而周到并没有什么错,但如果细节化的目的是让我们暂时忘掉自身的疼痛感,就会扭曲我们生活的现实。苛求完美的强迫性行为就充分说明了,我们通过纠结于琐细事务来逃避我们内心的无力感。
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自我中心思维的例子比比皆是。最近,我在飞机上无意中听到一对夫妇的谈话。妻子在看杂志,了解这条航线的度假安排。看着看着,她就无意冒出了这么一句话,她一直想去澳大利亚旅游。丈夫一听,竟然大发雷霆:“你究竟想让我怎么样?我都快被工作累死了!”妻子仅仅是想去澳大利亚,但丈夫心中受伤的那个小孩竟就此认为妻子是在埋怨他财力不足。
空虚(冷漠、抑郁)
受伤的内在小孩对成年生活的干扰还包括表现为空虚感的轻度慢性抑郁。抑郁的产生是由于内在小孩舍弃真实的自我而被迫摆出一副虚假的自我。舍弃真实自我就等同于在心里留下了一块空缺。我把这个空缺称为“心灵的空洞”。当一个人丧失真实的自我,就会与他自己的真实情感、真实需求和真实欲望脱节。他所体验到的只是虚假的自我的感受。例如,“脾气好”就是虚假的自我的常见构成要素。一个“脾气好的女人”从不会表达出愤怒或者沮丧。
一个人如果有一个虚假的自我,就会去演戏,而真实的自我却从不在场。一位处于恢复阶段的患者曾这样描述:“这就好比我站在岸边看着生命之河流逝一样。”
感到空虚是慢性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空虚之人会为失去真实的自我而一直伤感下去。所有成年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体验到轻度的慢性抑郁。
冷漠则是空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身为心理咨询师,我时常听到成年孩子抱怨他们的生活看起来是多么的枯燥乏味,没有意义。他们觉得生活是空虚的,搞不懂其他人为什么活得那么起劲。
荣格派精神分析师玛丽安·伍德曼(Marion Woodman)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女人,想在罗马教皇驾临多伦多时一睹其真容。为了拍到罗马教皇的真身,她带了一套复杂的摄影装备来到现场,她一直在摆弄设备。直到教皇从身旁经过,她才拍到了一张真人照。实际上,她错过了目睹教皇真容的机会!照片洗出来后,她要拍的人的确在图片上,但她却没能在现场亲眼见到。她没有身处体验之中。
当内在小孩受伤时,我们会感到空虚和抑郁,生活处处散发着一种不真实的气息。我们虽身处其中,却没有存在感。这种空虚会衍生出孤独。因为我们从来不展现出自己的真实一面,所以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地存在过。即使被众人仰慕依附,我们依然感到孤独。这种感受充斥了我的大半个人生。不管身处怎样的群体之中,我总能当上领导,让众人围绕在我身边,仰慕我、夸赞我。然而,我却从没感觉到与他们中的任何一位能够心灵相通。记得有一个晚上,我正在圣托马斯大学做讲座。讲座主题是有关雅克·马里顿(Jacques Maritain)对托马斯主义罪恶说的解读。我讲起这个内容来滔滔不绝、妙语连珠。演讲结束时,观众都站起来,热烈欢呼。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我巴不得结束自己内心的空虚、孤独,甚至还有自己的生命!
这段经历也同样说明了受伤的内在小孩如何利用自我中心意识来抹黑我们成年后的生活。成年孩子只关心自己。他们的空虚感就像慢性牙疼,长期折磨着自己。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疼痛之中,他所能想到的一切都关乎自己。来访者的这种自我中心意识常常搞得心理治疗师非常恼火。我曾对同事说,哪怕我浑身着火冲出办公室,来访者却依然会淡定地问道:“您有空吗?”
受伤的内在小孩所使用的这几种干扰方式几乎涵盖了人类的各种心理枷锁。我希望你能由此明白,受伤的内在小孩会给你的成年生活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为了帮你进一步明确受伤的内在小孩可能会给你带来哪些伤害,请以“是”或“否”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内在小孩受伤程度测试问卷
这部分的问题将使你对你的内在小孩的受伤程度有个大体了解。在第二部分,我会针对各成长发展阶段提供更为详细的怀疑指标测验。
A.身份
1.一想到要做新的尝试,我就会感到焦虑和害怕。
是________否________
2.我是一个取悦者(老好人/甜心),没有自己的身份意识。
是________否________
3.我是一个叛逆者。置身冲突会使我浑身有劲。
是________否________
4.我觉得自己的内心深处有问题。
是________否________
5.我喜欢囤货,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掉。
是________否________
6.作为男人/女人,我觉得自己是不称职的。
是________否________
7.我对自己的性别身份感到困惑。
是________否________
8.我在坚持自己的立场时会感到内疚,从而会委曲求全。
是________否________
9.我很难开始做新的事情。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0.我很难结束自己手头的工作。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1.我很少有自己的想法。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2.我一直在批评自己的不足。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3.我认为自己罪大恶极,担心下地狱。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4.我是一个死板而又苛求完美的人。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5.我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一件事能办好。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6.我实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7.我被迫成为一位超级成功人士。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8.我觉得自己在性事以外的其他方面无足轻重。我很担心,如果自己不是一个好情人,就会被排斥和抛弃。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9.我的生活很空虚,我大部分时间会处于抑郁状态。
是________否________
20.我真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也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和对其他事物的看法。
是________否________
B.基本需求
1.我不清楚自己身体上的需求。我不知道何时困,何时饿,何时会有性冲动。
是________否________
2.我不喜欢被人触碰。
是________否________
3.我常在不愿意的情况下与他人发生性关系。
是________否________
4.我曾有过或现在有进食障碍。
是________否________
5.我沉溺于口交。
是________否________
6.我很少知道自己的感受。
是________否________
7.我生气的时候会觉得丢脸。
是________否________
8.我很少生气,但一生气就是暴怒。
是________否________
9.我害怕别人生气,我会尽可能地去制止别人生气。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0.我哭的时候会觉得丢脸。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1.我害怕的时候会觉得丢脸。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2.我几乎从不表达自己的不快情绪。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3.我痴迷于肛交。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4.我痴迷于性施虐/性受虐。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5.我为自己的身体机能感到羞耻。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6.我被睡眠障碍所困扰。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7.我会花大把时间看黄色书刊或影碟。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8.我曾在性方面以冒犯他人的方式暴露自己。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9.我有恋童倾向,我担心自己将来可能真会做出这种事来。
是________否________
20.我认为食物和/或性是我最大的需求。
是________否________
C.社交
1.我基本上不信任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
是________否________
2.我曾经或现在与一个有成瘾问题的人有婚姻关系。
是________否________
3.我在人际交往中有强迫症状和控制欲。
是________否________
4.我是一个有成瘾问题的人。
是________否________
5.我性格孤僻,害怕与人交往,尤其害怕与权威人士交往。
是________否________
6.我讨厌独处,我会想尽办法避免这种情况。
是________否________
7.我发现我所做的都是别人期待我做的事。
是________否________
8.我会不惜一切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
是________否________
9.我很少拒绝别人的建议,我觉得别人的建议几乎是一道必须遵守的命令。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0.我的责任感太强。我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更容易些。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1.我通常不直接拒绝别人,总是巧妙地婉言拒绝或者消极应付。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2.我不知道如何解决与他人的冲突。我要么制服对方,要么不予理睬。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3.遇到不解之处,我几乎不会去请求他人予以澄清。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4.我常常猜测别人话语的意思,并根据我自己的猜测予以回应。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5.我从不觉得跟自己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很亲近。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6.我把爱情和怜悯混为一谈,容易爱上我怜悯的人。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7.如果有人(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犯错,都会遭到我的取笑。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8.我很容易屈服,并听从团队的指挥。
是________否________
19.我很好强,并且非常输不起。
是________否________
20.我最大的恐惧就是被人抛弃,所以我会想尽办法维系住一段关系。
是________否________
在上述测验中,如果你的答案“是”有10个或超过10个,你就需要努力做一些改进,仔细阅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