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新婚风波(一)

按照看相人算好的时辰,今天李府的大孙子和黑二姑大婚过门的时辰定在了卯时。

斟东灌城距离黑二姑家里也不算太远,按正说接亲的队伍用不了来的这么早。但是自古至今,农村都有个不成文的风俗。

如果算定的结婚日子很高(意思就是这天结婚的人特别的多),尤其是生活在同一个村子的人家,大家就要比着争着起个大早,力求拔个头筹。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看看谁家抢先接到新娘子,在心理上图个吉利。

所以,李府的迎亲队伍早早的就出了斟东灌城。等来到黑二姑家的门口,他们分开人群,叫门的负责叫门。舞狮的,踩高跷的,扭秧歌的,俱安其位,各司其职。锣鼓家什叮叮咚咚敲响起来,好不热闹。

迎亲的队伍中,有人就点燃了鞭炮、二踢脚和爆竹,顷刻之间,呯呯当当,震耳欲聋,还在熟睡中的村里人赶紧穿衣起来看热闹。

好家伙,迎亲的队伍一拉溜排出老长老远的距离,足足有上百人。后来人们私下打听才知道,这次李府真是气派,足够大方,他们派出了九十八个人的迎亲队伍,寓意“接亲就发”。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加上街坊四邻前来看热闹的百姓,整个街巷拥挤不动,简直人山人海一般。

这边还在叫着开门,黑二姑家里,亓嬷嬷正在为黑二姑开脸呢。这可是个细致活,亓嬷嬷灵巧的双手,拉拽着两根棉线,在黑二姑的脸上、鬓角等地方四处穿梭,不停的绞去多余的汗毛。

黑二姑脸上、鬓角等处的汗毛,要比一般的姑娘多点。亓嬷嬷小心的拉拽,心里想着尽量别弄痛了姑娘。但是听到咚咚的敲门声,院子外面震天响的锣鼓,鼎沸的人声,饶是平素里技艺娴熟的亓嬷嬷,一大清早的,她的脸上也冒了细细的汗珠。

有那么几次,亓嬷嬷自己都感觉到棉线把黑二姑的脸皮绞拽的生疼,但是黑二姑却咬紧了嘴唇,一声不吭。为新娘子开脸多次的亓嬷嬷,这次可是从心里佩服了黑二姑。

屋子里面新人的准备很快就收拾停当了,院子里的刘一刀师傅,已经准备好了几桌精美可口的菜肴,旁边的小屋里,几个妇女正在把一个个像元宝一样的水饺下锅呢。

整个小院,香气缭绕,热气腾腾,欢声笑语,响个不停。氤氲起伏的菜香,袅袅婷婷的漫过了低矮的院墙,向着四周飘逸。这个时候,看热闹的人们,迎亲的队伍里,就有人不停的砸吧着嘴,还有人情不自禁的流出了哈喇子。看来,美食的诱惑的确让人很难抵挡。

等到屋中的人打开院门,将接亲队伍的主要人员迎进家里。经过询问,大家才知道,原来李府迎亲的队伍中没有新郎的身影。

带队前来迎亲的,竟然是新郎的叔伯兄弟。摸不着头脑的人们也不敢随便议论。黑二姑的父母心里也咯噔一下,感觉有那个地方不太对劲。

原来,在旧社会广袤的农村,前来迎亲的当天,没有极其特殊的事情,新郎必须亲自带领着迎亲的队伍,将自己的心上人高高兴兴的接回家去。这一天,新郎要当场改口,叫爹喊娘,还要坐在首席上吃饭呢。

难道这是李府的下马威,还是那个地方出了问题?虽然内心忐忑不安,黑二姑的爹娘还是赶紧张罗着带队迎亲的人们坐下来吃饭。

等到众人吃罢了早饭,李府前来迎亲的两个使女便走上前来,小心翼翼的搀扶着黑二姑上了花轿。等到新人上轿,迎亲的队伍开始吹吹打打,向着斟东灌城里走去。

黑二姑乘坐的花轿,是一顶描金绣花八个人抬的大花轿。

说起轿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无论在宫廷剧中,还是从旧时的电影、电视中,经常可见轿子的踪影。但是说起轿子的一些常识,可能多数人不懂。有的人即使知道一点,也是一知半解,凤毛麟角罢了。

关于轿子的知识,笔者也借机恶补了一下,这里借花献佛,顺便与列位共赏。

轿子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交通工具。有人说,轿子是一种不用车轮的车,这话不无道理。

《隋书·礼仪制》记载:“今辇制像轺车而不施轮,用人荷之。”没有轮的“车”,用人抬着走,这便是轿子。

据史书记载,轿子的雏形远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尚书·益稷》中,记述了大禹治水时自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这“四载”中,就包括最原始的轿子。

对此,《史记·夏本纪》中也有类似的记载。1978年,在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开掘的春秋战国古墓中出土了三乘肩舆(轿子的古名)。它们制作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说明此前,肩舆已经有了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从先秦到两晋时期,统治阶层主要乘车外出。虽说当时的轿子还不很流行,但是皇室贵族中的一小部分群体还是越来越喜欢使用轿子。

晋朝顾恺之在他所画的《女史箴图》中,就生动描绘了西汉成帝与班婕妤同乘一驾肩舆的情景。

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有一幅《步辇图》,画的就是唐太宗乘坐轿子。图中,唐太宗端坐在一乘“步辇”上。由两个宫女抬着,四角还有宫女扶持。

《旧唐书·玄宗纪》载:唐玄宗一次欢宴百官于上阳东州,醉者赐以床褥,“肩舆而归,相属于路”。一时乘肩舆者很多,然而乘轿毕竟是皇上的恩赐,轿子还不是社会通用的交通工具。

轿子作为一种较大普及的交通工具,始于宋朝。在张择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北宋京城汴梁大街上,就有许多人乘轿子出游。

这些轿子同汉唐时期的轿子大同小异,仍两人抬杠,但选材精良,以硬木为主,上雕花纹飞龙,造形美观。样子和近代见到的大致相同。

南宋时,轿子的使用更进一步推广。《宋史·舆服志》中说:“中兴东征西伐,以道路阻险,诏许百官乘轿……”。

到了明朝中后期,连中小地主也“人人皆小肩舆,无一骑马者”(明顾起元《客座赘语》)。

明清以后,轿子发展为四人抬或八人抬。王公贵族之所以宠爱轿子,是因为坐在这种特殊交通工具上,无车马劳顿之苦,还略有颠簸起伏之意,悠然自得,安稳舒适。

清朝文人王渔洋有诗道:“行到前门门未启,轿中安坐吃槟榔。”这时,轿子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重要代步工具。

古代的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或显轿,一种是上帷子的暖轿,又称暗轿。

不同的官品,轿子的形制、帷子的用料、颜色等方面都有严格区分。如明清时期,亲王坐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三品以上大官可用银顶,皂色盖帏。一般官吏,得用蓝呢或绿呢作轿帷,所以有“蓝呢官轿”“绿呢官轿”之称。至于一般的地主豪绅,只能用黑油齐头、平顶皂幔的轿子。

另外,轿子按其用途不同,也有种种不同的名字:皇帝后妃乘坐的是装饰豪华的辇,皇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叫作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花轿。

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间多为二人抬便轿,官员所乘的轿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

如清朝规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四品以下只准乘锡顶、两人抬的小轿。

至于皇室贵戚所乘的轿子,则有多到10多人乃至30多人抬的。此外,乘轿还有一些其它规定,处处显示着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但是到了清朝后期,国家羸弱,吏治腐败,很多规矩也就不是那么严格讲究了。

今天黑二姑乘坐的,就是八个人抬的娶亲大花轿。旧时的结婚讲究明媒正娶,但凡丈夫家里条件过得去的,必须要用花轿迎娶。过去的老娘们吵架时,经常有这么一种口头禅“老娘可是你明媒正娶,用八抬大轿抬进家门的。”

闲话少叙,书归正题。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前后排开了一长溜,两旁还有跟着看热闹的人群,一路说说笑笑,向着斟东灌城里走去。

这一去吉也凶也,祸福难料。我一边写着,各位继续推荐打赏,耐心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