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舜德书院鉴藏书法作品一百幅

我们这代人遭遇了雾霾,也遭遇了书法艺术的困境。科技进步和时代变迁客观上造就了人们的书写短板,提笔忘字是常有的状态。实力书家却在世人不经意之中逐一故去。处在艺术品市场行情高涨的时间窗口,征购这些作品实际上是一个两难抉择。余今生能够结缘这些作家和作品,已属不易和万幸。

本书定名为《翰墨经典颂虞舜》,内容涵盖开院盛况、建设回眸以及我对书院生存发展的初步构想,还从书院鉴赏珍藏作品中遴选百幅,用以公开出版。这些作品覆盖了二十九幅碑刻作品、三幅木刻作品,从市场上精心征购的作品,以及收购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百联迎春”系列作品。事后看来,其中作者绝大多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这不是我征集作品时的刻意所为。但坦率地说,中国书法的高水平人才大多还是在中国书法家协会这个饱受诟病的营垒之中。

就本书作品排列顺序而言,与舜德书院关联度高的作品排列在前。它们的先后取决于书写内容的时间顺序,而不是书法家本身名头或者社会影响的大小。大量作品是按照职业类聚、学术群体、地方组合等角度安排。本章在文怀沙、张继、沈鹏、中石、孙伯翔的作品后,分别以篆隶草行楷五体书法知识链接形式加以补充,在韩天衡作品后增加了印学知识链接,方便读者在艺术欣赏中感受各具神韵的特质。在所有作品作者中,有费新我、启功、刘炳森、姚奠中、王学仲、李立等多位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相传舜帝驾崩后化为凤凰,余亦相信这些大家在天的那边依然活着,并且见到过凤凰。

舜德书院成立协商治理委员会,坚持国学为基础、艺术为特色的同时,发挥市场运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挖掘书院初步具备的馆藏、展览、创作、教育和交易等基础功能。舜德书院艺术委员会的成立,将对书院重大艺术活动提供关键性的支撑。凡是加盖“舜德书院鉴藏”印(张继先生制)的作品,在任何条件下不得流出书院。据此假以时日,就可以聚沙成塔了。

舜德书院收藏了一些中国绘画作品,诸如人物、花鸟、山水等国画作品均有涉及。鉴于笔者本人的局限,倾向于首先以书法形式直接表达舜文化的丰富内涵。在文化阐释方面,窃以为书法较之绘画艺术更有可操作性。故此,书院即便要增加绘画艺术的比重,也只能以歌颂湖湘文化的山水、人物为主要对象。至于其他艺术品种,例如古董陶瓷、现代名画等,本人没有鉴别真伪的能力,因此不准备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