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塗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战国时魏侯罃(yīng),晚年称王。因其将魏国都城从安邑迁至大梁,所以又称梁惠王,“惠”是谥号。②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于国:对于国家。尽心:竭尽心思,用尽心思。焉:于是,在国家上。耳:句末语气词,罢了。③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地区。凶:荒年,庄稼收成不好或绝收。河东:指魏国占有的黄河以东地带。按:黄河流经今山西、陕西之间,成南北流向,黄河以东称河东。粟:指粮食。④亦然:也是这样。⑤察:考察。如:像。⑥加:更加。⑦好(hào):喜好。请:请允许我。喻:比喻。⑧填然:拟声词,像战鼓咚咚敲响的声音。鼓之:击鼓,擂响战鼓。按:古代作战,击鼓是开始进攻的信号。⑨兵刃:兵器。既:已经。⑩弃:丢掉。甲:铠甲。曳(yè):拖着。走:跑,逃跑。⑪或:有的人。步:举足两次为步,相当于今天的两步。作为量词,六尺为步。止:停下来。⑫以:凭借。笑:讥笑。百步:指跑了百步的人。何如:如何,怎么样。⑬直:副词,只是,只不过。是:这,指代“五十步而后止”。⑭如:如果。此:这一点。指代上文五十步和百步都是逃跑的道理。无:通“毋”,不要。望:期望。⑮违:违背。农时:指适宜于从事耕种、收获的时节。胜(shēng):尽。不可胜食:吃不完。⑯数(cù):细密。罟(gǔ):网。洿(wū):不流动的水。洿池:池塘。⑰斤:古代一种砍削的工具,类似于后代的镢、锛等。斧斤:斧头和镢等砍伐工具。以时:按照一定的时节。古人认识到人类应遵从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不应无节制地攫取,从而破坏了万物生长的规律。如《淮南子·主术》说:“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材木:可作木材的树,木材。⑱是:这。指代上文“不可胜用”“不可胜食”的情况。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供养家人。按:在这个意思上,“养”旧读yàng。丧(sāng):办丧事,为死者举行殓奠殡葬等礼仪。死:指死去的人。无憾:没有遗憾。⑲王道:以仁义治天下的方略。⑳五亩:约合今一亩二分多一点。五亩之宅:五亩大小的宅院。按:古代井田制规定,一井九百亩,八户人家,一夫一妇受私田一百亩,公田十亩,八家合为八百八十亩,余二十亩,每家二亩半,用于建田中庐舍;另外在村邑里授每家住宅地二亩半,两处合为五亩。下文说“百亩之田”,即指私田。㉑树:动词,种植,栽种。桑:桑树。按:桑叶是蚕最重要的天然食料,蚕丝是古代衣物的主要原料,所以古人极重视桑树,家家种桑。㉒五十者:五十岁以上的人。衣(yì):穿。帛:丝织品的总称。按:丝帛质料的衣服保暖性能更好,所以古代规定只有贵族和年老的人可以穿丝帛衣服。一般平民穿麻布做的衣服。《礼记·王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㉓豚(tún):小猪。彘(zhì):猪。按:古代小猪一般不允许杀食,但祭祀时需要用到,所以这里“豚”和“彘”并列在一起说。畜(xù):养。无失其时:指不要错过家禽家畜繁殖的季节。也就是不能滥用民力,让老百姓有充分的时间去饲养繁殖家禽家畜。㉔夺:侵占。指统治者因徭役、兵役等占用农时。㉕庠(xiáng)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申:反复陈说。㉖颁白者:指因年龄大而头发花白。负:背。戴:用头顶着。负和戴大概是古人外出时携带重物的方式。㉗黎民:众民,百姓。王(wàng):称王,成就王业。未之有:未有之,没有过这样的情况。㉘狗彘食人食:狗和猪吃人的食物。按:这是指庄稼丰收的年景,人们肆意挥霍浪费。检:约束,限制。按:或说“检”通“敛”,收聚。《汉书·食货志》引此句作“不知敛”。此句与下句“不知发”相对。孟子主张,政府必须发挥自身的调节功能,在丰年粮食价格便宜的时候,尽量收聚民间的余粮作为储备,防止灾荒和战争等不时之需。在发生灾害出现大面积缺粮情况时,要及时开仓救济百姓。㉙塗:道路。这个意义也写作“涂”“途”。莩(piǎo):饿死。饿莩:指饿死的人。按:塗有饿莩,指灾年发生饥荒。发:打开。这里指打开官府的粮仓赈济灾民。㉚岁:收成,年景。㉛是:这。指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塗有饿莩而不知发”的做法。何异于:跟……有何区别。㉜无:通“毋”,不要。罪:怪罪,认为……有过错。㉝斯:连词,于是。至焉:至于是,来到这儿。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自己的国家,也算是尽心尽力了。河内地区遭遇荒年,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地区,又把河东地区的粮食运到河内去;河东地区遭遇荒年,我也会这样去做。考察邻近国家的政事,没有一个国家像我这样花费心思。可是邻近国家的百姓并没有比魏国更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比别国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就请允许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吧:战鼓咚咚地擂响了,双方的兵器交上了手,这时有士兵丢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出去一百步才停住脚,有的逃了五十步就停下了。拿自己只逃了五十步作资本,去讥笑那些跑了上百步的人,大王觉得怎么样?”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逃了不到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孟子说:“大王要是明白这个道理,那就不要期望魏国的百姓比邻国更多。只要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进入池塘捕捞,鱼鳖一类的水产就吃不完;斧头和镢等砍伐工具按照一定的时节进入山林砍伐,那么木材是用不完的。粮食和鱼鳖一类的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能使百姓供养家人、为死者送葬都不会有任何遗憾。能够做到供养家人、为死者送葬都不会有任何遗憾,这是以仁义治天下的开始。五亩大的田宅,种上桑树养蚕,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狗、猪一类的家禽家畜的饲养,不要错过它们繁殖的季节,那么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一百亩农田,不要侵占农时,那么有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谨慎地搞好学校教育,反复地告诉人民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道理,那么头发花白的老年人就不会背着、顶着东西行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穿丝织品、吃肉,一般百姓也可以不挨饿受冻,这样却不能称王于天下的,是从来没有的。狗和猪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出面加以约束;路上有因饥饿倒毙的人,却不知赶紧打开官府的粮仓赈济灾民。当出现大量人口饿死的惨状时,君王却说:‘不是因为我的缘故,是年景不好。’这种做法跟用刀把人杀死,却说‘不是我的缘故,是因为兵器’,又有什么区别呢?大王不要把过错推诿给年景,那么天下的百姓就跑到魏国来了。”

解说

梁惠王认真总结自己作为一国之君的业绩,感觉自己还算是尽心尽力的。比如在救灾工作上,确实做了能做的所有事情。由国君主动出面动员移民,让灾区的百姓离开家乡,到没有受灾的地区去讨口饭吃;又发动没有受灾的地区百姓拿出粮食救济受灾地区的百姓。既然自己对待政事如此尽心尽力,那么魏国百姓应当感激涕零,歌功颂德,让自己明君圣主的名声广播宇内;其他国家的百姓愿做惠王之民,应当扶老携幼,纷至沓来。然而,仔细考察的结果,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使惠王感到不解和困惑。

孟子反复宣称,只要施行了仁政,就如何如何。比如他说:“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途,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说,只要建立了政治清明、社会公正、国泰民安的人间乐土,就足以吸引别国的人才、百姓、商贾、游客等蜂拥而入,根本不需要通过血腥的军事手段争夺人口。

那么,为什么在惠王尽心尽力的情况下,魏国并没有出现孟子所描绘的景象呢?孟子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否则,他反复宣扬的仁政学说就会给人留下攻击的把柄。

孟子一向善于运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来深入浅出地说明抽象复杂的道理。他听了惠王的问题,马上就举出战争中的一幕场景:在双方白刃相搏的关头,有士兵胆怯了,丢盔弃甲地逃离了战场。假如有人凭借自己只逃了五十步,去嘲笑逃了百步的人,这显然是人们不能认可的。对此,惠王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两者的本质相同,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由此,我们大致可以明白孟子的观点了:惠王与其他诸侯国的君王相比,其施政理念并无本质的不同,只是程度上的差异罢了。

梁惠王的苦恼,有自我评价的准确性问题,也有如何施政的理念问题。治理好一个诸侯国,应遵从怎样的政治理念?建立怎样的治理体系?从而达到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些问题,对于当时大部分君王来说,其实都还是混沌模糊的。

孟子巧妙地使用战争的比喻,让惠王明白了一个基本道理:有时两件事物虽然存在程度上的差异,但可能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魏国的政治现状跟其他诸侯国相比,便属于这种情况。换句话说,惠王虽然在政事上花了些心思,但并不意味着他在魏国实施了仁政。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仁政呢?既然惠王最关心的话题是怎样才能使一个诸侯国成为人人向往、争相移民的乐土,所以孟子便紧紧围绕这个话题来阐述他的仁政思想。

孟子指出,使百姓能够实现“养生丧死无憾”的生活目标,便是仁政的基本条件。他看到当时各国诸侯为了争雄称霸而滥用民力,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破坏,所以特别强调“勿夺其时”“不违农时”,力劝统治者不要穷兵黩武、征战不休,而应以仁义之心对待百姓,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从而保障维持生活的基本需要。

孟子向惠王描绘了一幅小农经济生活的美景:给每家五亩宅院,周围种桑养蚕,让五十岁以上的人都穿上丝棉衣;让每家都适时养鸡喂猪,使七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吃上肉;给每家一百亩农田,并且让农民有充分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数口之家丰衣足食。在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问题之后,对他们进行教化,使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

孟子所描述的情景,并非遥不可及的远大梦想。然而,当时的社会现实却是与这样的情景背道而驰的。一句“非我也,岁也”,极形象地揭示出,当时君王及其整个官僚机器根本没有把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他们贪得无厌,颟顸无能,毫无社会责任感,更缺少对国家发展的深远思考。

表面上看,惠王可谓勤政爱民。按照当时的情形,他没有去跟别国君王比烂,就算得上是好君王了。他死后能获得“惠”的谥号,足以说明其生前的作为是被充分肯定的。谥法规定,“爱民好与曰惠”,“施勤无私曰惠”,“淑质受谏曰惠”,“宽裕不苛曰惠”,“兴利裕民曰惠”,“德威可怀曰惠”,诸如此类。无论哪一条,都可令后人钦慕敬仰。然而,孟子看到,在惠王的治下,魏国竟然存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塗有饿莩而不知发”的现象,其他诸侯国的君王如何作为,也便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