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得民心者得天下

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注释

①桀、纣:夏桀和商纣,二人都因暴虐无道而导致王朝被覆灭。②斯:于是,就。③所欲:希望的事物,愿望。与:替。聚之:指把众心之所归聚合在一起。按: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形成君民上下同心同德的凝聚力,就要由为政者把符合大多数人利益和想法的生活愿景汇聚起来形成共识。④所恶(wù):憎恶的事物。尔:罢了。⑤归仁:归向仁义之道。犹:好像。就:走向,趋向。下:低下之处。走:奔向,趋向。按:这个意义旧读去声。圹(kuàng):旷野。⑥为(wèi):替,给。渊:深水塘。驱:驱赶。獭(tǎ):水獭,一种善于游泳和潜水的兽类,以鱼类和青蛙、水鸟为食。丛:丛生的树木。爵(què):通“雀”,小鸟。鹯(zhān):鹞鹰类的猛禽。⑦汤、武:商汤和周武王。商汤伐灭夏桀,建立商朝。周武王攻灭商纣王,建立周朝。⑧无王(wàng):不要成就王业。已:语气词,相当于“矣”。⑨艾:艾草,茎叶可制成艾绒,供灸疗用。⑩苟:假如。畜(xù):积蓄,收藏。按:艾叶采摘后保存一年以上称陈艾,尤以存放三年到五年的陈艾为最佳。⑪忧辱:忧患耻辱。⑫陷:掉进去,坠入。⑬《诗》:《诗经》,下面的引文出自《诗经·大雅·桑柔》。⑭其:指朝内君臣。何:怎么,哪里。淑:美善。⑮载:乃,则。胥:相,互相。溺:陷于灭亡。清代陈奂《诗毛氏传疏》:“言今之为政者,不能以礼治国,即不能以善治国,将相入于溺亡也。”

译文

孟子说:“夏桀和商纣失去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他的人民。之所以失去了人民,是因为失去了他们的心。取得天下有正确的途径:得到天下的人民,就能得到天下。得到天下的人民有正确的途径:得到人民的心,就能得到人民。得到民心有正确的途径:人民希望得到的,就为他们把符合大多数人愿望的想法汇聚起来(形成全社会的共识),而他们所不喜欢发生的情况,不要强行施加给他们,如此而已。这样的话,百姓归向仁义之道,就好像水由高处向低处流,野兽奔向旷野。所以替深水塘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树丛把小鸟赶来的,是鹞鹰一类的猛禽;替商汤和周武王把民众赶来的,是夏桀和商纣。如今天下的君王如果有喜爱仁道的,那么其他各国的诸侯都在替他驱赶民众,他即便想不成就王业,也做不到了。如今想要成就王业的,好比病了七年之久,需要用三年的陈艾来医治;如果不加收藏,那就永远得不到。同样,假如不立志于仁道,那就只能一直处在忧患之中,遭到各种耻辱,最终陷入灭亡的境地。《诗经》里说:‘为政者们怎能变好呢?他们将相互拽着走向灭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解说

失其民,是失去了本国民众的支持,孟子用“失其心”加以申说,民众对为政者的德性和统治方式充满怨恨,感到绝望,这就意味着为政者失去了民心。那么,怎样做才能得民心?孟子对此作了分析说明:“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众之所欲,不是简单地指满足衣食无忧的生理需求,包括没有战乱的太平生活,更包括公平正义的社会秩序,吏治清廉,轻徭薄税,不扰民祸民等。反之,社会毫无公平正义,贪官污吏横行,欺凌压榨平民百姓;民众承受沉重的徭役赋税,痛苦不堪,遇到天灾人祸便无所依赖,走投无路。这些都是民之“所恶”。如果任由民之“所恶”成为常态,整个国家就必然陷入孔子所说的“分崩离析”的状态,“民有畏心曰分,欲去曰崩,不可会聚曰离析”(《论语·季氏》孔安国传)。民众对权力者充满恐惧,对未来不敢有任何长远的预期,因而想要离开祖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同时为政者在道义上彻底丧失了让民众与自己同心同德的可能性。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也可以看作孟子仁政思想的抽象表达。孟子相信,如果君王能够遵从这样的执政理念,一定能获得民众的衷心拥戴和支持;反之,实行暴政则等同于自动把民众赶到敌对一方。此消彼长,仁政国家就一定能做到无敌于天下。道理很简单,民众都希望生活在政治清明、经济繁荣、能够安居乐业的国度,而实行仁政的国度必然拥有这样的社会环境。孟子设想,假如某个诸侯国率先实现仁政,那么其他诸侯国的百姓将扶老携幼、想方设法地前去投奔,这个诸侯国必将发展壮大起来。他说,历史上周文王正是通过实行仁政,使周国从偏居西北一隅的小国迅速兴盛到足以征服庞大的商王朝;而商纣王倒行逆施,民心尽失,虽然掌握着更大的权力资源和数倍于周军的武力,却无力与周国抗衡。由此说来,民心的向背决定国运的兴衰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被无数客观事实反复证明了的历史法则。然而,当时的君王都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结果便是内外忧患持续不断。孟子预言,最终的结局必然是“陷于死亡”。战国历史发展到最后,确实验证了孟子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