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仁政的理念与设计

1.仁者无敌

原文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战国时魏侯罃(yīng),晚年称王。魏国都城本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安邑一带),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惠”是他死后的谥号。②晋国: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了晋国,号称“三晋”。这里惠王以“晋国”称魏国。一说:此“晋国”指春秋时期曾称霸诸侯的晋国。莫强焉:没有哪一个比晋国强大。按:魏国在战国初年实施变法而强大起来。③叟(sǒu):这里是对老年男人的称呼。所知:知道的情况。④及:等到。东:在东边。败于齐:被齐国打败。按:魏惠王三十年,魏发兵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国派田忌、孙膑率军攻魏救韩,两军在马陵交战,魏军大败,魏国自此国势衰退。长子死焉:太子死在那场战役中。按:马陵之战中,魏将庞涓自杀。魏太子申的下落有两种说法,《战国策·魏策二》:“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这跟《孟子》的记载相同。《史记》在《魏世家》《田敬仲完世家》和《孙子吴起列传》中都说“虏魏太子申”。大概太子申被俘后遇害。⑤西丧地于秦七百里:西边割让给秦国的土地有七百里。按:马陵之战后,魏国遭到齐、秦、赵三国围攻,魏国反攻秦军,结果被商鞅统帅的秦军打得大败,将军公子卬(áng)被俘。其后魏军又多次败于秦军。魏国被迫割让河西之地和上郡十五城向秦国求和,黄河天险尽归秦国。⑥南辱于楚:南面被楚国困辱。按:据《战国策·韩策》和《史记·楚世家》记载,梁惠王后元十二年(前323年),楚国派柱国昭阳在襄陵打败魏军,夺取魏国八座城邑。⑦耻:对……感到耻辱,以……为耻。愿:希望。比(bì):代,替。壹:全部。洒(xǐ):洗雪。《说文》:“洒,涤也。”之:代词,指代死者蒙受的耻辱。⑧如之何:对这种情况怎么办。⑨方:古代计算面积的术语。“方百里”即每边的长是百里。王(wàng):称王,统治天下。按:《孟子·公孙丑上》:“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⑩如:如果。施:推行,施加。⑪省:简省,减少。刑罚:刑指肉刑、死刑;罚指以金钱、劳役等赎罪。指依照法律对违法者实行的强制处分。⑫薄:使薄,减轻。税敛:税收。⑬易:治,平整。按:东汉赵岐注以“令简易”解“易”;朱熹《孟子集注》认为“易”与“耨”同义,均指清除杂草;清代王引之《经义述闻》则认为“易”乃疾义,“易耨”是说抓紧时机除草。诸说均有未安。耨(nòu):本是古代用来除草间(jiàn)苗的一种农具,类似于短柄的锄头。引申指除草间苗。“易耨”是并列关系,指平整土地和除草间苗两方面的工作。⑭壮者:指成年人。《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有室。”暇日:空闲的日子,农活不忙的时候。修:修习。⑮入:指平时居家。以事:以(之)事,用孝悌忠信来事奉。出:指出外参与社会事务。长(zhǎng)上:官长,上司。⑯制:通“折”,折断。按:“制”字的解释一直存在分歧。东汉赵岐注径以制作义解“制”;清代焦循《孟子正义》指斥赵岐之说“言近于迂”,因而提出“制”通“掣”。这些观点的不妥之处,杨逢彬先生《孟子新注新译》有论证,可参看。我们认为,“制”“折”上古音同义通。“制”本指裁剪衣服,引申为裁割、断开等。《广雅·释诂一》:“制,折也。”《说文》“制”下段玉裁注:“古多假折为制。”(清)王念孙《读书杂志·管子第五·制节》王引之按:“制,读为折。”梃(tǐng):直的木棍。挞(tà):笞击。这里是打斗的意思。秦楚:秦国和楚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坚甲利兵:坚固的铠甲和锋利的兵器。这里指穿着坚固的铠甲、手执锋利的兵器的士兵。⑰彼:指其他的诸侯国,与“我”相对。夺其民时:侵占百姓耕种、收获的时节。按: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极强,当时各诸侯国因徭役、兵役等随意占用农时,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伤害。⑱妻子:妻子和子女。⑲陷溺:陷于阱,溺于水。这里用“陷溺”形容君王暴虐无道,残害百姓,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⑳征:征伐。《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㉑夫(fú):连词,那么,表示下文的内容是以前文所言为条件进行推论、评论。敌:匹敌,对抗。㉒无敌:没有对手。㉓请:表敬副词,表示希望、请求。勿疑:不要疑惑。

译文

梁惠王说:“魏国,从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到了我做君王,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长子死在那场战役中;西边割让给秦国的土地有七百里;南边被楚国困辱。我对此深感耻辱,希望为死难者洗恨雪耻,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道:“土地有百里见方,就足以称王于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减轻刑罚,减免税收,(使百姓)深耕细作、按时除草间苗;成年人利用劳作之余修习自己孝敬、忠信的品性,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那么就能使他们折木棍作兵器,去跟秦楚等国身穿坚固铠甲、手执锋利兵器的士兵战斗了。那秦楚等国侵占百姓从事农业生产的时节,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自己的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常年分离。秦楚等国虐待残害自己的百姓,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会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说,施行仁政的君王是没有对手的。希望大王不要疑惑犹豫。”

解说

“仁者无敌”这一命题,是孟子基于现实观察和深入思考得出的。他看到,当时各诸侯国一方面对本国百姓横征暴敛,敲骨吸髓,导致百姓饥寒交迫,而君王和整个贵族阶层享受着奢侈糜烂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各国君王拼命向外扩张,企图以战争手段占有更多的土地和人民,以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贪欲。这就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孟子认为,君王和国家的设立,原本是为了保障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使百姓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如今这些东西都成为反噬百姓的毒蛇猛兽。他明确主张,不实施仁政的君王,不配拥有社稷百姓;百姓有权利废黜这样的君王,也有权利选择到实施仁政的诸侯国去生活。

孟子设想,在其他诸侯国君王都暴虐无道的情况下,假如有一个君王率先实施仁政,那么一定可以获得本国百姓的衷心拥戴和全力支持。当其他诸侯国的军队试图用武力夺取仁政国家的土地人口时,百姓自然不愿被虎狼暴政所统治,会全都挺身而出,同心同德,不惜牺牲生命抵抗外来的侵略者,以保卫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时,别国百姓认识到仁政国家百姓的生活与自己生活的不同时,一则会向往仁政国家的生活,并想尽一切办法前去投奔;二则不愿为暴虐之君卖命,自然离心离德。两相比较,胜负的结果不战已知。

因此,当梁惠王向孟子请教报仇雪耻的方法时,孟子直截了当地告诉惠王:实行仁政,善待百姓,把魏国建设成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度。这其中的逻辑极为清晰。然而,肉食者鄙。惠王本来就是因为痴迷于大国梦,不顾本国百姓死活,肆意与别国动武,因而遭到其他各诸侯国的围攻;如今他满脑子急功近利的思维,又哪里能领会得了孟子思想的真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