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距人于千里之外

原文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有知虑乎?”曰:“否。”“多闻识乎?”曰:“否。”“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孟子·告子下》)

注释

①乐(yuè)正子:东汉赵岐注说是乐正克,姓乐正,名克,应是鲁国的大夫。为政:主政,管理国政。②寐(mèi):入睡,睡着。③公孙丑:孟子弟子。④强:坚强有力。⑤知(zhì)虑:智慧和谋略。⑥闻识:知识;学问。⑦奚为:为什么。⑧好(hào):喜欢。⑨优:充裕。⑩况:何况。⑪苟:假如。⑫四海之内:天下,这里指称全国各地的人。轻:以为轻,觉得轻易。⑬訑(yí)訑:听别人意见时不耐烦的声音。⑭予:我。既已:已经。⑮颜色:脸色。距:排斥,拒绝。这个意思多写作“拒”。⑯谗(chán):说别人的坏话,诬陷和挑拨。谄(chǎn):奉承。面谀(yú):当面恭维,当面用不实之辞奉承人。⑰居:相处。

译文

鲁国想让乐正子管理国家政事。孟子说:“我听了这消息,高兴得睡不着觉。”公孙丑问:“乐正子坚强有力吗?”答道:“不。”“有智慧谋略吗?”答道:“不。”“见识广博吗?”答道:“不。”公孙丑疑惑地说:“既然这样,您为什么会高兴得睡不着觉呢?”孟子道:“他这个人热爱仁善。”“热爱仁善就够了吗?”孟子道:“热爱仁善,治理天下都绰绰有余,何况治理一个鲁国呢?假如热爱仁善,那么全天下的人都会乐意不远千里地前来,把仁善告诉他。假如一个在上位者根本不喜爱仁善,那么他就会说:‘呵呵,这些我早就知道了。’呵呵的那种腔调脸色足以把人拒绝在千里之外了。士人止步于千里之外,那么喜欢进谗言和吹牛拍马、阿谀献媚的人就会迅速把上位者包围起来了。跟喜欢进谗言和吹牛拍马、阿谀谄媚的人混在一起,国家要治理好,可能吗?”

解说

善指人们心中认为善良和美好的属性。好善,是对一切善良和美好的事物充满热爱、积极追求,包括善性、善人、善言等。好善以对仁善的明确认识为前提,特别是能够清晰地区分善与恶的界限。孟子用“好善”来评价乐正子,认为具有好善品性的人物当政,必然以惩恶扬善为己任,从而引领鲁国社会向善。孟子坚信善性深植人心,一个社会的善性需要依靠道德建设来成就,这种善性既是抽象的,又是非常具体的。缺少善性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戒备、相互利用、相互争抢、相互撕咬,如同回归到原始丛林的生存状态,这样每个成员无法获得幸福,社会的维系也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孟子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因此主张人性善,并努力证明,崇尚和张扬善性才是真正合乎人性的。这样的善性,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宗教属性。

文中的“善”,前辈时贤多解作“善言”,认为此章的章旨主要说明,为政首先要欢迎好的批评和建议;国人若都愿意把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告诉为政者,治理好国家就不成问题了。反之,如果为政者以傲慢的态度对待善言,那么正直的人望而却步,奸邪小人就乘机占据高位。仔细体会整章字句,感觉这样的理解在文义上总有滞碍不畅之处,问题的关键是把“善”确认为指称善言,这不太符合孟子使用“善”字的常规。孟子称“好善”,包括向善之心和为善的行为举措。对于在上位者来说,好善大致等同于行仁政。行仁政则必将吸引贤明正直之士前来效力,不行仁政则奸邪之徒、宵小之辈便有了上位的机会。所以评判一个权力机关的道德品性,就看什么样的人得志获势,什么样的人沉默隐退,也就很清楚了。孟子认为,当权者的品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为政的成败,当权者以高傲怠慢的态度对待贤明正直之士,表明他骨子里拒斥仁善之人、仁善之言,因为仁善之人、仁善之言必然是求真求正的。谗谄面谀之人专以逢迎献媚为事,极易讨得对方欢心,但却不会把做好事情放在心上,这样的人出人头地,只会乱政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