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1.圣人始诞,万物生光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51年,父亲是叔梁纥,母亲为颜氏女徵在,春秋时期鲁国(现山东省曲阜一带)人。据《史记》记载,孔子为宋国贵族之后。其先人本来应即位做宋国的国公,却让位给他的弟弟厉公。孔子父叔梁纥为鲁邑大夫。叔梁纥武力绝伦,以勇猛著称。当时叔梁纥娶了鲁国的施氏,生了九个女儿而无一个儿子。只有小妾生了儿子,名为孟皮,然而跛足,几乎是一个废人。按照古代的宗法要求,这样的儿子是不能继嗣的。于是叔梁纥在晚年又向鲁国的颜氏人家求婚。颜氏家族与叔梁纥一家相距不远,向来交好,颜家又仰慕叔梁纥英勇过人,于是将小女儿颜徵在许配给叔梁纥。时年颜氏女不足20岁,而叔梁纥已过60岁。一年之后,颜氏女给叔梁纥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取名孔丘,字仲尼。关于孔子姓名的来由,一说颜氏女为生儿子而祈求于尼山之下,山丘神灵感召,遂生孔子,乃名为丘。一说孔子出生后头部非常奇怪,中间凹下,四周凸起,就好像山丘环绕一般,因此名之为丘。

关于孔子的身世,太史公加上了略带戏谑的一笔,“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1]。这里的野合,或许是指私通,或许是指责这种年龄差距太大的婚姻。但又如何?也许时人不会想到,这对老夫少妻而生,又传说有“七陋”的婴儿,会如此深刻地影响中国,影响世界,仿佛漫长的黑夜中投射出的一束光芒,万物都为之欢呼雀跃。

2.“吾少也贱”

孔子的少年生活孤苦而贫弱,不足3岁,年迈的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母亲颜氏坚强地支撑家庭,抚养并教育孔子。

孔子出身于士族,其母党也是士族,家中必有祭祀用的礼器。据《史记》记载:“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2]。俎和豆,是古代祭祀中常用的礼器。作为士,必须学礼,孔子身处士族,耳濡目染,以礼为嬉,已经是一位士族家庭中的好儿童。

据《论语》所载,孔子15岁而志于学。至于学习的具体内容已不能详细知悉,但可以肯定,当时的士族普遍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学习六艺,不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而是为了将来能谋得一官半职。因为孔子的祖父孔防叔、父亲叔梁纥都属于上不足以言富贵、下不能同庶民的士阶级,其所业亦即是儒。所以孔子学习六艺为了将来的谋官,也是在情理之中。但自孔子之后,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因为孔子曾对子夏说道:“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3]可见,在孔子看来,为了谋得一官半职而学习“儒”,仅仅是“小人儒”,而为了道义和天下苍生而学习“儒”,才是“君子儒”。

孔子17岁母亲去世,从此彻底孤苦无依,为了生存,不得不急谋出仕。他曾经做过委吏、乘田这样的小官。所谓委吏,是管理仓库委积之事,必料量升斗,会计出纳;所谓乘田,则是负责牛羊放牧蕃息之事,晨夕饲养,出放返系。虽然孔子做委吏时出入明晰,做乘田时牛羊茁壮成长,有过一定的“业绩”,但都不是重要的官职。不过孔子早年身份低微,只配做这样的卑职。这种身份和职位,让孔子学会了很多的手艺和本领。所以,孔子自嘲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4]

3.“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后来,孔子因为管理仓库、饲养祭祀用的牛羊的工作做得很好,渐渐得到了赏识,转而去负责葬礼。在孔子所处的年代,葬礼是最为重要的仪式,要经过50多个程序,因此,精通葬礼程序的人也能称得上是博闻强识的人才。孔子好学不厌,渐渐在当地小有名气,然后“三十而立”,开始授徒设学,凡是15岁以上,带有束脩的弟子,都可以作为孔子的学生。孔子自己也说过:“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5]

虽然孔子在授徒设学方面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他真正的志向是读书做官。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孔子离开鲁国到齐国去谋求官职。孔子跟齐王谈论治国之道,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王虽然赞赏孔子的说法,但因为诸多顾虑,没有任用孔子。孔子在齐国不得志,又返回了鲁国,“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6]。前来求学的人,几乎遍及各诸侯国。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季氏手中,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直到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阳货被逐,51岁的孔子才被鲁国所任用。孔子上任后,一年之内连升三级,顺风顺水。但后来由于朝中的各种矛盾以及国君的腐靡,孔子自感政治抱负难以实现,遂离开了故国鲁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流亡生活。时年孔子已经55岁。

孔子和弟子在各国辗转,经历各种波折,甚至有两次险些丧命。孔子周游各国,宣传自己的学说,但都得不到重用。孔子常常感叹:“天下没有人懂我啊!”既然政治的理想不能实现,精神的理想必须坚守。孔子没有放弃宣传布道,为天下苍生奔走呼号。一个封疆官员在孔子师生经过时,所说的话道破了一切。官员对孔子的学生说道,何必担心你们的老师没有官做呢?“天下之无道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8]

不是战争时候用的金铎,而是质朴至真、发声浑厚、振聋发聩的木铎。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作为清醒着的哲人,抱着知识分子拯救苍生的理想和使命感,遭受着生活上的颠沛流离,但却作为时代的喉舌,发出了教化天下的最强音。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晚年的孔子又一次返回了鲁国。孔子已经68岁,经历了种种波折之后,无力从政,转而将精力放在授徒设学,整理古籍文献上来。孔子创立的私学,对后世影响很大,也培育出众多优秀学生。纵观孔子的一生,有一半的时间用在教育上。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孔子开始收束脩收徒授学到去齐国求仕中间7到8年的时间。这时候孔子所收的弟子很少,但是办学卓有成效,已经在社会上小有名气。

第二阶段,自孔子37岁离开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周游列国之前。这18年的时间内,孔子虽有出仕,但从未停止过传道、授业、解惑。孔子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名气越来越大,追随的弟子也越来越多。除了鲁国的学生之外,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孔子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一些有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

第三阶段,从孔子68岁结束周游列国返回鲁国到他去世的5年时间。这一时期他也发表一些政见,但始终不被重视,于是把精力集中到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这一时期他的学生也很多,并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这几个人后来大都从事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观孔子的一生,以凡俗眼光,可谓穷困潦倒,颠沛流离。孔子提倡并抱有“学而优则仕”的理想,并慷慨赴之,但终其一生未能实现。这是孔子个人的悲剧。但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的幸运呢?如果孔子一帆风顺,在官场春风得意,或许到最后不过是一位油头滑面的臣子,与其后千年来不可记数的臣子一样,被淹没在历史厚厚的积尘之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孔子有不屈的决心和作为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将天下苍生的福祉置于个人悲喜之上,并为中国为世界贡献自己的智慧。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孔子也许不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但他却是一名成功的教育家。如凤凰立于高岗,昂然逸唳,从此霞光出现,余音袅袅,众生追随。

[1] 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317页。

[2] 同上。

[3] 陈国庆、王翼成注评:《论语》,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4] 陈国庆、王翼成注评:《论语》,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5] 同上书,第122页。

[6] 司马迁:《史记》,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319页。

[7] 陈国庆、王翼成注评:《论语》,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8] 陈国庆、王翼成注评:《论语》,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