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喧闹的声音自学校平台花园的上空传来。
傅良涛一直狂奔,不时地往上张望,他听到自己的声音朝上大喊道:「你们在干什么?停下来!不要这样……」
傅良涛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而回应他的,只有充斥在耳畔的呼吸声。
阿泽突然出现在前方不远处,眼青脸肿的颓然半跪在地上,血污在他纯白的校服上点染成团。
阿泽…阿泽……要救阿泽……
傅良涛的行动被这个念头所支配,想方设法要靠近阿泽却又不得其法。
不,不对……不是这里,也不该在这里……
嘭!
一张书桌于傅良涛的跟前从上方轰然降下,在着地的一瞬间支离破碎,其中一个细小的部件迎面破空而来……
傅良涛赫然惊醒,猛地睁开了眼睛,睡房的天花板跃入眼帘,才惊觉除了充斥在耳畔间的呼吸声是真实的,其余的一切都尽是虚幻。
汗水浸湿了傅良涛身上的汗衫,萦绕在鼻端的汗臭和身上汗水黏糊的感觉,使傅良涛莫名地有些烦躁。傅良涛两眼发直地看着天花板,梦中的情境在脑海中回放。
傅良涛感觉已经许久没有想起这些久远的往事了,不明白忽然又再梦到的原因。
是因为李秉德和周穆清这两宗案件吗?
傅良涛不期然想到了周妈妈那些吃不完的红烧肉、周茂行盛怒之下的双眼,以及骆晓雯在他面前痛哭的模样,这使傅良涛的心顿时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然而,在傅良涛心里,这两宗案件和从前所发生的事基本上毫无关联,性质也根本完全不一样。在傅良涛看来,李秉德和周穆清跟许静嘉对门的张婆婆一样,理直气壮地对不相干的人抱持过度的关注。即便以「朋友」这两个字取代「不相干的人」,显然也并不是这过度关注的合理理由。
至于,许静嘉……
傅良涛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用了三两分钟的时间快速地冲了个澡,然后便下了楼开始了晨跑。
傅良涛下楼的时候,天还是漆黑一片的。当傅良涛在街道上跑了好一会儿之后,晨光渐现,傅良涛身上早已又是大汗淋漓,心情也随之舒畅了不少。傅良涛没有停下,沿路经过了小区的便利店、室内室外运动场……傅良涛开始在心内整理思路,重新分析李秉德和周穆清这两宗案件的案情。
在李秉德和周穆清手机上发现的木马程式,以及李秉德的外遇事件证明,作案者有搜集受害人的私人讯息和相片的习惯。
而洛孟凝和秦向文昨天下午完成的电子数据分析报告中,却并无提及找到有关李秉德和周穆清的电子证据,甚至还显示许静嘉并无蒐集两人资料的习惯。更为吊诡的是,相反地,周穆清的日记,和种种电子证据均显示,李秉德和周穆清两人均反过来会蒐集有关许静嘉的动向和相片。
到底是许静嘉另有电子装置?适当地做了掩饰?还是作案者另有其人?
在正式开展网络骚扰之先,作案者应该已经以木马程式,对李秉德和周穆清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监控。之后,才透过监控期间所搜集的资料,对李周二人展开具针对性的网络骚扰。
想到这里,傅良涛又加快了脚下的速度,晨间青草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让傅良涛感觉思路清晰了不少。
作案者倾向以骚扰手段,使李周两人陷于恐惧和极大的不便之中。针对李周二人的手机分析报告显示,李周二人在死前已少有亲近的朋友,与家人间的关系亦深受影响。
李周两案之间相似的作案手法、同出一源的木马程式,均显示作案者是同一个人。
综合两宗案件的作案手法,作案者的行为模式无疑是高调的,似乎没有隐藏其行为的打算。以古老的木马程式入侵璞瑜公司的网络,被发现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以作案者的技术也并非没有更隐秘的方法可用。如果这一点,尚可以将作案者的目的理解为将李秉德推进更深的深渊,那么对周穆清下手又该要如何解释?
根据作案者对李周二人的了解程度,作案者不可能不知道周穆清的哥哥是警察,而且还是反黑的帮办。如果将周穆清逼得紧了,警察立案调查事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此外,在李秉德和周穆清的手机里,那没有彻底删除的木马程式和完整的日志档案都必然会成为有力的电子证据,作案者却都予以保留。
这一点在傅良涛心里,也是一种高调。
因为发现木马程式的残余部分后,调查人员誓必会追查到,木马程式的外壳是在李周二人死后才被删除。
傅良涛透过这种种细节,彷佛感受到对方的呼唤。
来吧……有本事,就顺着这些证据来抓我吧……
试问,这不是挑衅又是什么?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全国暴力犯罪分析中心(NCAVC)及其附属机构,曾根据临床心理学家A. Nicholas Groth针对不可描述暴力犯罪的研究,发展出行为为本动机分类系统(Behavioral-based motivation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这个系统其后逐渐被应用至分类其他的犯罪行为,包括电脑及互联网相关的犯罪。
在这个系统中,李周两案作案者的高调行为被定义为作案者有轻视执法部门的倾向,清楚了解自己的能力而无惧被认出。甚至,作出这一系列犯罪行为的作案者更可能不合常理地做出一些令自己会被抓的事情,行为中会透露出想要被捕的讯息,例如像之前保留完整的日志档案那般,故意留下关键的线索。
犯下这一类犯罪行为的作案者,其动机不一定是想要伤害受害者,普遍只为透过控制受害人恢复自信或自我价值,同时证明作案者自身的掌控、力量、控制、权威及身份。他们会因为所犯的犯罪行为越多,随时间渐长而建立更多的自信。
然而,就作案者攻击李周二人所用的迅猛手段来看,似乎与这一类型的动机有所矛盾。
而「高调」这一点,也偏偏跟许静嘉在人前所展示的形象相反。透过那些音讯档案和来电所透露的讯息,傅良涛认为,如果许静嘉是作案者,相较于寻求认同感、建立自信和展示权力,许静嘉的动机应该更倾向于愤怒报复,这动机也与攻击李周二人的迅猛手段更为符合。
可是,这样一来,便无法解释作案者故意留下线索的动机是什么。
许静嘉朴实随意的打扮自然是不张扬的表现……傅良涛的脑海中忽尔闪过那些从李秉德笔电中,抢救回来的图像档案。在那些相片中,许静嘉的衣着打扮紧贴时尚潮流,与傅良涛接触过的许静嘉截然不同。
想到许静嘉的表里不一,让傅良涛忽尔又有些不确定起来。
随着傅良涛重新回到小区的便利店,太阳不知从何时开始已经高悬天空。傅良涛开始减慢脚下的速度,直至完全停下。他微微弯着腰喘息,看着汗水一点一点地滴在地上,心里同时升起了一个疑问。
许静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