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东)人。十七岁时父母死于饥疫,贫困无靠,曾在濠州皇觉寺为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所部红巾军,从部卒直至红巾军元帅之职。元至正十六年(1356)渡江建立江南政权,后自立为吴国公。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建立明王朝,年号洪武,史称明太祖。著有《高皇帝御制文集》。
钟山云雨[1]
崔嵬万壑玉茏葱,叆叇云浓雨碧松。
千古钟灵佳气盛,几年淮秀瑞光萌[2]。
倚天绝壁参银汉,拔地穹崖构梵宫[3]。
时向望中闲极目,神机造化正鸿濛[4]。
【说明】
朱元璋称帝前后与幕府中文人交往,常讲述经史,亦喜评诗赋诗。其诗多顺口吟就,自然成音,其韵奋发阔伟,铿炳朗,很有气势。
【注释】
[1]钟山:山名,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即古金陵山,汉代称钟山,三国吴·孙权避祖讳更名为蒋山,又名金陵山、北山。东晋又称紫金山。三国时诸葛亮曾赞“钟山龙蟠”。至宋,复名钟山。
[2]淮秀:淮,指淮河南部一带。秀,灵秀。朱元璋率淮东子弟起事,渡江建立明王朝,故称淮秀。
[3]梵宫:寺院。钟山南麓独龙阜,原有蒋山寺,洪武十四年(1381),在独龙阜建太祖陵寝,将钟山旧有寺院统迁于此,合建为一寺,即灵谷寺。
[4]鸿濛:同“鸿蒙”。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释文》:“司马彪云,自然元气也。”这里有未知及变化莫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