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攀枝花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经验启示

回顾攀枝花建市54年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基本实践及主要成就,我们得到以下几点重要启示。

(一)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

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我们党领导的一条重要战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攀枝花市委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为繁荣发展攀枝花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一些工作对推动攀枝花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批准成立攀枝花市社科联,使全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以社科课题规划、社科课题研究、社科成果评奖、社科知识普及、社科学术交流、社科成果转化、社科刊物编辑等为主的社科基础工作格局正式建立;制定《攀枝花市社会科学奖励条例》(攀委办〔1990〕39号),使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形成制度;印发《关于批转 <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社科联关于确认全市社会科学学术团体业务主管部门的报告>的通知》(攀委厅〔1995〕70号),明确了市社科联对市级社科学术团体的管理职责;印发《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攀委发〔2004〕24号),召开全市社科工作会议,为攀枝花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只有加强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财力保障,注重社科人才队伍建设和社科研究成果运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才能不断健康发展。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要求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哲学社会科学是“耕耘思想”的事业,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导向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问题。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攀枝花市委先后出台《攀枝花市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攀枝花市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引导和管理考核细则》《攀枝花市党委(党组)书记抓意识形态工作专项述职制度》《攀枝花市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的执行办法》,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对全市各级各类媒体、出版物、研究机构、高校课堂、协会社团、讲座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的审查,管导向、管阵地、管队伍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实,牢牢掌握了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话语权和领导权。实践证明,社科界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才能确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途径

社科界是党委、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正确回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党委、政府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时代课题。攀枝花社科界始终坚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例如,“十一五”期间,全市社科研究以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向为重点;“十二五”期间,全市社科研究紧紧围绕攀枝花实施“三个加快建设”和“三个走在全省前列”开展研究;“十三五”期间,紧紧围绕攀枝花“一二三五”总体工作思路和加快推进“一枢纽五高地”建设开展研究,形成了大批应用对策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实践证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上不断推出更多的应用性、对策性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才能使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不竭动力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灵魂。攀枝花社科界在开展社科工作时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从未停止创新性探索。例如,在学会管理方面,创新性开展学会“双评”活动;在重大社科课题研究方面,创新性开展重大课题招标;在社科知识宣传普及方面,创新性开展菜单式宣讲。实践证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才能走出一条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与社会需要的发展之路。

攀枝花市社科联课题组

成员王汉军、谢仲华、谭瑛、余柏汉、刘诗洋、李琳、朱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