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攀枝花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基本实践

(一)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推动社科联组织机构建设

1.攀枝花市社科联的建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攀枝花市一些群众性的社科学术团体发展起来,为了加强对全市社科学术团体的领导、管理和协调工作,攀枝花市委对建立全市性的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给予了大力支持。1983年4月,市委宣传部向市委提交《关于传达贯彻中发〔1982〕48号文件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精神的请求报告》,建议尽快成立渡口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和渡口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以加强本市的社会科学工作。1984年5月,市委宣传部向市委正式呈送《关于建立渡口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和渡口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的请示报告》。此后,市委宣传部与有关部门进行了沟通,由于同时建立两个机构有一定困难,市委宣传部提出分两步走的方案,即先成立社科联,以后再建社科所。1984年12月5日,市委宣传部向市委提交《关于成立渡口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的请求报告》。1985年1月21日,市委三届62次常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市委宣传部的报告,正式批准成立渡口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并确定了社科联的人员编制与经费供给关系。与此同时,市编委印发了《关于同意建立渡口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的通知》(渡编发〔1985〕14号),明确:“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建立渡口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是在市委领导下的全市社会科学学会、研究会、协会联合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为独立县级事业单位,由宣传部代为管理。编制3人。所需经费,由市财政局拨给。”

经过前期的筹备工作,1985年5月14日至15日,渡口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成立大会召开,宣告渡口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正式成立。1987年1月23日,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渡口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相应更名为攀枝花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1989年8月15日,攀枝花市社科界第二次代表大会确定将“攀枝花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更名为“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的建立

为促进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攀枝花市委宣传部于1987年2月24日向市委提交《关于建立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筹备组的报告》,3月16日,市委四届24次常委会议讨论,审议同意了该报告,4月17日,市社科联与市委宣传部向市编委提交《关于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编制等问题的请示报告》。市编委于1989年5月17日印发《关于建立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的通知》(攀编发〔1989〕34号),明确:“给市社科联增加行政编制2人,同时建立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目前暂不独立,与社科联为一套人员两块牌子。”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后,一直与市社科联合署办公。

3.攀枝花市社科联的发展

自1985年5月14日成立以来,攀枝花市社科联共召开七次代表大会,攀枝花市社科联机关经过两次机构改革。截至2019年6月底,市社科联机关设办公室、学会学术部和规划评奖办(挂攀枝花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攀枝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牌子)3个职能部、室,机关参公事业编制8名,后勤事业编制1名。

1)攀枝花市社科联历次代表大会情况

市社科界第一次代表大会(渡口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成立大会)于1985年5月14日至15日召开(见图2)。大会听取了市社科联筹备工作的情况报告,审议通过了《渡口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章程》,讨论决定了市社科联1985年工作要点。大会选举产生了市社科联第一届理事会理事(33人)和常务理事(23人),选举李翠贤为市社科联第一届理事会主席,阴温、孙本先、王树钧、胡昌绪、罗心权为副主席,鲁正元为秘书长,聘请张伯希为名誉主席。

图2 攀枝花市社科联成立大会

市社科界第二次代表大会于1989年8月15日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市社科联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新章程确定将“攀枝花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更名为“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大会选举产生了市社科联第二届理事会理事(79人)和常务理事(24人),选举李翠贤为市社科联第二届理事会主席,谭学虹、罗心权、洪宝书、阴温、华铁平、李增山、胡昌绪为副主席,审议通过张绪成为副秘书长。会议还表彰了1985—1988年度先进学会和学会先进工作者。

市社科界第三次代表大会于1993年11月26日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市社科联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新章程对社科联的性质、宗旨、任务、会员的权利和义务、理事会的任期等方面进行了修改,并增添了第六章《附则》。大会选举产生了市社科联第三届理事会理事(72人)和常务理事(23人),选举吴登昌为市社科联第三届理事会主席,罗心权、李自宝、洪宝书、赫正友、刘新会、陈奎彦为副主席,审议通过王惠兰为副秘书长。会议还表彰了1989—1993年度先进学会和学会先进工作者。

市社科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于1998年12月22日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市社科联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修订后的《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大会选举产生了市社科联第四届理事会理事(78人)和常务理事(25人),选举邹吉祥为市社科联第四届理事会主席,罗心权、李自宝、洪宝书、赫正友、刘新会、张宽洪、周金榜为副主席,陈志光为秘书长,审议通过王惠兰为副秘书长。会议还表彰了1994—1998年度先进学会和学会先进工作者。

市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于2004年5月26日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市社科联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修订后的《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大会选举产生了市社科联第五届理事会理事(77人)和常务理事(25人),选举肖立军为市社科联第五届理事会主席,杜非、吴宏放、李尚志、李福君、项建国、王斌、杨君为副主席,李燕为秘书长,审议通过王惠兰、肖昌福为副秘书长。会议还表彰了1999—2003年度先进学会和学会先进工作者。

市社科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于2010年10月27日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市社科联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修订后的《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大会选举产生了市社科联第六届理事会理事(77人)和常务理事(25人),选举沈钧为市社科联第六届理事会主席,杜非、王玖斌、田川、吴宏放、李燕、李尚志、项建国、谢玉先为副主席,刘之丁为秘书长。大会还对攀枝花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作者进行了表彰。

市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于2016年3月15日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市社科联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七界理事会理事(65人)和常务理事(27人),选举沈钧为市社科联第七届理事会主席,杜非、王玖斌、毛崇相、牟飞、李胜、陈宇波、苗新艳、胥刚为副主席,谢仲华为秘书长。

2)攀枝花市社科联机关两次机构改革情况

第一次机构改革。1997年2月3日,中共攀枝花市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攀委厅〔1997〕26号),明确市社科联机关设置2个职能部、室,分别为办公室(挂攀枝花市社科规划评奖办公室牌子)和学会学术部,机关事业编制7名,机关后勤服务事业编制1名。市社科联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和协调所属各社科学会、研究会、协会工作,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对全市性社科学术团体进行审查和管理;组织和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促进学术交流;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科学知识,开展决策咨询服务工作;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向党和政府反映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关心和维护社会科学工作者及社科团体的合法权益;受市委、市政府委托,组织开展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负责制定全市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拟定全市重点社科研究课题,并组织实施;编辑出版全市性社科理论刊物《攀枝花社会科学》;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次机构改革。2002年3月21日,中共攀枝花市委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 <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攀委办〔2002〕44号),明确市社科联机关设置3个职能部、室,分别为办公室、学会学术部和规划评奖办(挂攀枝花市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攀枝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公室牌子),机关事业编制8名,机关后勤事业编制1名。市社科联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和协调所属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工作,受市委、市政府委托,对全市性社科学术团体进行审査和管理;受市委、市政府委托,负责制定全市社会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全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申报、评审立项、鉴定验收和课题管理工作;受市委、市政府委托,组织开展全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活动;组织、指导重大的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活动,促进社会科学学术交流;普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科学知识,开展社会科学咨询服务工作;编辑出版全市性社科理论刊物《攀枝花社会科学》;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向党和政府反映社会科学界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社会科学工作者及社科团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科学学术团体之间、理论工作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之间、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加强社科人才队伍培养

一是在市级层面,制定出台人才引进、稳定、培养的政策措施。2010年以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及市级主管单位先后制定(修订)了《攀枝花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管理办法》《攀枝花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管理办法》《攀枝花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管理办法》《攀枝花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攀枝花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管理实施细则》《攀枝花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稳定培养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攀枝花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攀枝花市“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攀枝花市储备人才管理办法(试行)》《攀枝花市“十三五”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攀枝花市“十三五”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攀枝花人才新政七条》《攀枝花市市级财政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攀枝花市优秀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实施细则》《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倾力推进“四个加快”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服务工业经济发展的措施》,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支撑体系,不断扩大人才基数、优化人才结构、发挥人才作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二是攀枝花市社科联与攀枝花学院等社科人才集中的单位签订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合作协议,加强对重点学科和中青年社科人才的扶持力度,每年在课题立项和课题经费上为攀枝花学院等单位的中青年社科人才给予重点扶持。

三是办好《攀枝花社会科学》等社科理论刊物,大力宣传推介攀枝花市社科人才和他们的科研成果。近年来,《攀枝花社会科学》刊物先后推介了李胜、蒋秀碧、谢军、崔朝晖、张旭辉、荆永月、周官强、罗莲、代发君、冯国权、黄彪、朱云生、代俊等一批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在全市引起较大反响。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社科规划及研究工作

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攀枝花市社科联成立后,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开展课题立项研究工作,形成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攀枝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1.攀枝花市社科联成立初期(1985—1990)

时值我国“七五”期间,市级社科学会和市社科联对社科研究工作日益重视,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日趋活跃,研究工作取得初步成效。1987年,市经科社发展研究会参与编制“攀枝花市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战略纲要”及34个分战略规划,通过省级评审验收,获得好评;市金融学会参与编制《攀枝花2000年地方工业发展战略规划》,并为攀枝花市电网规划进行了论证咨询服务。1988年,市社科联承担了市政府下达的国土规划的一个二级综合课题《攀枝花社会事业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并负责完成该课题的11个三级课题和专题规划的协调任务。从1989年开始,市社科联对社科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统一领导和统一规划。1989年8月8日,市社科联以市科委的文件正式确定了11个社科课题,其中经济类4项、政治思想类1项、社会类2项、文化类3项、其他1项,分别下发到市委政研室、市委党校等单位,市社科联安排研究经费共1.62万元。1990年2月,市社科联印发《1990—1995年攀枝花社会科学研究题目》,共有综合类、经济类、政治思想类、社会类、文化教育类研究课题76个。5月25日,市社科联下达了1990年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0项,分别下到市委企业政治部、市委政研室、市委党校、市委讲师团、市委统战部等10个单位,市社科联共安排研究经费2万元。

2.“八五”期间(1991—1995)

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实行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级管理。1991年,市社科联制定了《攀枝花市社会科学发展“八五”规划》(攀委宣发〔1991〕22号),明确了“八五”期间需重点攻关的22个课题研究方向。五年间,全市共下达重点课题30项(1991年10项,1992年5项,1993年4项,1994年6项,1995年5项)、二类课题7项(1992年3项,1993年1项,1994年2项,1995年1项)。这期间的一些应用性研究成果紧密结合攀枝花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不少对策建议被采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市社科联在抓好全市重点课题和二类课题的同时,积极组织各学会开展重点课题(即三类课题)研究。这期间,市财政学会、市纪检监察学会、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市工运理论研究会、市金融学会、市职工思想政治研究会、市律师协会、市股份制企业协会、攀钢思政研究会等学会、协会、研究会,都根据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制定了年度课题计划,确定各自的重点研究项目。

“八五”期间全市社科课题研究呈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更加紧密结合攀枝花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切实加强应用性研究;二是课题的广度和深度有所突破,既有研究本市的课题,又有跨地区的区域性研究课题;三是科研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相结合,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课题质量不断提高。从1993年起,市社科联实行重点优秀课题成果评选,对完成得好的课题给予适当的奖励。

3.“九五”期间(1996—2000)

1996年,市社科联下达《攀枝花市国有地方工交企业亏损调查》《攀枝花市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研究》《攀枝花市城市道德建设研究》《跨世纪科教兴攀战略工程实施纲要研究》等4项全市社科重点研究课题,市委党校申报的《国有大型企业党的建设研究》被列为全省“九五”社科研究项目。1996年10月,市社科联草拟了《攀枝花市社会科学发展“九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全市社科界和有关方面的意见,并经市社科联常务理事会讨论修改,于1997年5月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文件(攀委办〔1997〕15号)印发各县(区)、市级各部门贯彻实施。攀枝花社科联成为全省首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社科研究规划的市州社科联。规划纲要列出了“九五”期间攀枝花市的34个重点研究课题,经申报和评审,共有28个课题立项,其中重点课题23项,一般课题5项。1999年,增设“九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1项。2000年,增设“九五”社科规划重点课题2项。至2000年底,全市“九五”社科规划课题全部完成。

4.“十五”期间(2001—2005)

2001年4月,市社科联围绕西部大开发和攀枝花“十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制定了《攀枝花市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并于2001年6月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文件(攀委办〔2001〕6号)印发各县(区)、市级各部门贯彻执行。“十五”期间,全市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结合攀枝花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十五”社科规划关于全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指南,分科社、党建、经济、教育文化、综合等6个方面,共29个重点研究课题,其中攀枝花市经济问题研究设置了15个重点课题。经申报和评审,市社科联于2001年12月下达全市“十五”社科规划课题27项,2003年增设滚动课题1项。2002年,完成“十五”社科规划课题10项。2003年,完成“十五”社科规划课题18项(含当年增设滚动课题1项)。全市“十五”社科规划27项课题和2003年增设的1项滚动课题全部提前完成。2004年,市社科联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下达完成“十五”社科规划项目2004年滚动课题4项。2005年,下达完成“十五”社科规划项目2005年滚动课题5项;通过招投标方式下达并完成市级重点研究课题2项。“十五”期间的社科规划课题,进一步突出应用对策性研究,一些应用性对策研究成果被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采纳,为攀枝花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十五”期间,市社科联积极组织各大专院校、党校和科研单位申报省级项目,共有2项课题获准立项。攀枝花学院、市委党校等科研单位组织了校级课题研究,并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和课题的资助。部分市级社科学会如市统计学会、市财政学会、市审计学会、市工运理论政策研究会、市检察官协会、市档案学会、市国际税收研究会、攀钢政研会等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了本学会的课题研究,形成了省、市、学会、单位课题相结合,以研究市级课题为主的多层次社科研究体系。

5.“十一五”期间(2006—2010)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下达社科规划课题60项。其中,2006年下达完成年度社科规划一般课题7项,完成公开招标重大课题2项;2007年下达完成年度社科规划一般课题7项;2008年下达完成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9项;2009年下达完成一般课题5项;2010年下达完成重点课题13项,一般课题16项。

“十一五”期间,攀枝花学院2项课题被立为省社科联市州课题(2006年1项,2008年1项)。2008年,市社科联课题组承担了省社科联下达的1项委托课题《攀枝花“8·3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关问题研究的调研报告》,该课题于2009年11月经省社科联评审同意结项。时任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市长刘晓华对该调研报告做出批示:“该课题研究及时、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全市加快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请各县(区)、市级相关部门认真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确保灾后重建任务提前完成。”

6.“十二五”期间(2011—2015)

“十二五”期间,着重围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全市共下达完成社科课题59项。其中,2011年下达完成重点研究课题2项,一般课题5项;2012年下达完成一般课题4项;2013年下达完成一般课题7项;2014年下达完成一般课题19项;2015年下达完成一般课题22项。

2012年,市委宣传部李燕申报的课题《攀枝花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被省社科联列为省社科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市州项目);2013年,市委党校李真申报的课题《文化产业英语人才建设与成都市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研究》被省社科联列为省社科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市州项目);2015年,市社科联杜非申报的课题《农村大龄男青年择偶难问题研究——以攀枝花为例》被省社科联列为省社科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市州项目);2015年,市社科联课题组还完成了省社科联课题《中国城市康养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以攀枝花为例》的研究工作。

7.“十三五”期间(2016—2019)

全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围绕康养产业、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供给侧改革、三线建设文化等社会、经济和时政热点开展研究。截至2019年6月,全市共下达市级课题157项(见表1)。其中,2016年,下达并完成一般课题35项;2017年下达完成一般课题27项;2018年下达完成一般课题35项;2019年下达市级社科规划重点课题12项,一般课题48项。

表1 攀枝花市社科规划立项课题一览表(1985—2019)

2016年,市委党校陈宇波申报的课题“协商民主视域中的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被省社科联列为省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市州项目),市社科联课题组完成“全面小康视域下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精准扶贫途径研究”“攀枝花市城市贫困人口同步小康对策研究”2项省社科联课题。2018年,市级社科规划课题“三线精神体现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入选攀枝花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

(四)建立制度,科学评选,不断推出社科优秀成果

攀枝花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始于1986年。1990年,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攀枝花市社会科学奖励条例》(攀委办〔1990〕39号),规定攀枝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从此形成制度。2017年3月9日,攀枝花市社科联向市委报送《关于调整攀枝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时限范围的请示》,经市委同意,将攀枝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由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整为每三年进行一次。截至2018年年底,攀枝花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已连续开展了十三次(见表2)。

表2 攀枝花市历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情况一览表

在开展攀枝花市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的同时,攀枝花市社科联还积极推荐全市优秀社科研究成果参加了四川省第二次至第十七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共获得省政府三等奖33项,获省社科奖16项。

(五)紧跟热点,加强引导,有力推动社科学术活动

1.组织召开社科理论研讨会(座谈会)

攀枝花市社科联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紧密联系攀枝花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紧紧围绕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组织开展理论研讨和学术交流活动。

1985年5月至2003年12月,攀枝花市社科联组织开展(或联合开展)的比较有影响的社科理论研讨会、座谈会主要有:1986召开的发展渡口市立体农业理论讨论会;1987年召开的关于“城乡经济一体化”专题理论探讨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健全企业经营机制”理论讨论会、“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加强政治体制改革”座谈会;1991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1992年召开的解放思想系列研讨会;1993年召开的纪念毛泽东100周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研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1994年召开的学习《邓小平文选》系列研讨会;1995年召开的“攀枝花精神”与爱国主义理论研讨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1996年召开的邓小平党建思想座谈会;1997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理论社科界学习十五大精神系列研讨会、邓小平“一国两制”理论与香港回归座谈会;1999年召开的全市社科界揭批“法轮功”座谈会、马克思主义哲学报告会;2000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界“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开发”座谈会、攀枝花市社科界学习江泽民关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四个如何认识”重要思想座谈会、“西部大开发中的攀枝花”研讨会;2001年召开的“东部发展快,我们怎么办”座谈会、攀枝花市社科界揭批“法轮功”座谈会、纪念建党80周年理论研讨会、走进WTO形势报告会;2002年召开的“学习贯彻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促进思想大解放,推进新跨越”各界人士座谈会、攀枝花市社科界学习江泽民“5·31”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各界人士贯彻落实攀西资源开发会议精神座谈会、攀枝花市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理论研讨会;2003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理论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

2004年1月至2019年6月,攀枝花市社科联组织开展(或联合开展)的比较有影响的社科理论研讨会、座谈会主要有:2004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纪念邓小平100周年诞辰理论研讨会、攀枝花市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2005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纪念建市四十周年理论座谈会、攀枝花市县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攀枝花旅游发展论坛、攀枝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攀枝花市“学包头、促发展”理论座谈会;2006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界学习《江泽民文选》座谈会、攀枝花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界人士座谈会、攀枝花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2007年召开的“金沙江文化研究”理论研讨会、笮山若水理论研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理论研讨会;2008年召开的推进攀枝花“四个倾力打造”理论研讨座谈会、人事编制理论研讨会、攀枝花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2010年召开的攀枝花市建市四十五周年理论座谈会、纵深推进“四个倾力打造”重点课题理论研讨会;2011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理论界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座谈会、建设幸福攀枝花理论研讨会;2012年召开的影响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根源研讨会、攀枝花市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2013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界“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座谈会;2014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2015年召开的纪念常隆庆诞生110周年暨《常隆庆在攀西之研究》出版座谈会;2016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社科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2017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座谈会;2018年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座谈会。

2.组织开展社科理论征文活动

攀枝花市社科联成立以来,组织开展(或联合开展)的比较有影响的社科理论征文活动有:2004年举办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攀枝花工业大发展”征文活动、攀枝花市县域经济发展论坛理论征文活动;2005年举办的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征文活动;2006年举办的攀枝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征文活动;2007年开展的“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理论征文活动;2008年开展的“攀枝花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研究”理论研讨征文活动、攀枝花“8·30”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关问题研究理论研讨征文活动、“攀西阳光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征文活动;2009年开展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理论征文活动;2011年开展的攀枝花市“十二五”时期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对策研究理论征文活动、建设幸福攀枝花理论征文活动;2012年开展的攀枝花城市形象塑造对策研究征文活动、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征文活动;2013年开展的“我为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征文活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征文活动;2014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文活动、三线建设理论研讨征文活动;2015年开展的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践行“三严三实”征文活动;2016年开展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征文活动;2017年开展的攀枝花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主题征文活动、攀枝花市家规家风主题征文活动、攀枝花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主题征文活动;2018年开展的“我为文明城市献一策主题”征文活动。

3.引导市级社科学会开展学术活动

攀枝花市社科联成立以来,积极引导全市社科学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社科学术活动。

1985年5月至2003年12月,全市社科学会开展的比较重要的社科学术活动主要有:1994年,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市《资本论》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学习《邓小平文选》的专题座谈会,市工运理论政策研究会开展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工会工作主题研讨会,市档案学会承办的川滇九市、地、州档案协作会;1995年,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召开的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研讨会,市股份制企业协会召开的股份制经济理论研讨会,市纪检监察学会召开的反腐倡廉理论研讨会,市《资本论》研究会、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联合召开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讨会;1996年,市律师协会承办的川滇八市、地、州律师工作协作会和四川省法学会民法、经济法研究委员会、国际经济法研究委员会学术讨论会,市粮经学会承办的省粮经学会成都片区第二次理论研讨会;1997年,市税务学会承办的四川省国际税收研讨会;1998年,市工运理论政策研究会召开的工运理论研讨暨成果发布会,市纪检监察学会召开的全市标本兼治反腐倡廉理论研讨会,市股份制企业协会召开的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座谈会;1999年,省委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攀枝花分会、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市《资本论》研究会召开的中国五十年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攀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召开的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座谈会和批判“法轮功”座谈会,市审计学会召开的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专题学术交流会、企业审计学术专题研讨会,市检察官协会召开的检察改革笔会,市秘书学会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办公室工作研讨会,市股份制企业协会召开的企业改革与股份制理论研讨会,市档案学会召开的档案管理现代化技术发展趋势学术报告会;2000年,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联合市委党校召开的“西部大开发与攀枝花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市哲学学会召开的西部大开发的哲学思考理论研讨会,市档案学会举办的“档案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服务与发展”专题学术讲座,市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召开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与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市金融学会召开的“东部发展快,我们怎么办”研讨会;2001年,市纪检监察学会举办的纪念建党8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市企业管理协会、市企业家协会开展的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市《资本论》研究会、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分会召开的党的作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2002年,市审计学会开展的西部大开发中解放思想与审计工作关系之研究理论研讨活动,市秘书学会召开的攀枝花市实现城市现代化献计献策学术研讨会,市工运理论政策研究会开展的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建立职工民主管理制度专题研讨;2003年,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市哲学学会、市《资本论》研究会召开的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

2004年1月至2019年6月,全市社科学会开展的比较重要的社科学术活动主要有:2004年市哲学学会、市经济学会、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市秘书学会等召开的学习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研讨会;2005年9月,市纪检监察学会举办的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理论征文和研讨活动;2007年盐边县大笮文化研究会召开的笮山若水理论研讨会;2009年,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十九冶政研会联合举办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题征文和理论研讨活动;2010年,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召开的攀枝花市建市四十五周年理论座谈会;2012年,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召开的影响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思想根源研讨会;2015年,市纪检监察学会开展的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践行“三严三实”理论研讨及征文活动;2016年,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主题理论研讨及征文活动;2017年,市观赏石研究会和市老科协石文化专委会在四川省首届“金沙江论坛”召开期间举办“观赏石、苴却砚”展览;2018年,市检察官协会在攀枝花学院开展的模拟法庭和禁毒防艾滋研讨座谈会。

(六)明确导向,服务群众,不断拓展社科宣传普及工作

1.开展社科理论培训

攀枝花市社科联成立初期,社科知识宣传普及的主要方式是组织开展各类理论培训。1985年,市社科联与市委宣传部组织干部参加辽宁《共产党员》刊授党校第二届理论学习班学习,建立了渡口分学区,有546人参加培训并获得毕业证书。1986年2月,市社科联与市委宣传部、市讲师团联合创办渡口市干部理论教育刊授学校,成立渡口市干部理论教育刊授学校校务委员会,市社科联负责校务委员会的管理工作,有2475名在职干部参加了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培训,提前完成了干部正规化理论教育的任务,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扬。1988年3月,市社科联经市科委和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建立攀枝花市社科智力服务部,接办了原市社科联与市委宣传部、市讲师团合办的辽宁刊授党校理论大专班的工作,并建立了辽宁刊授党校函授工作班,又承办了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培训中心行政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函授大专班工作站,共有2000多人参加学习。1989年7月,市社科联批准成立攀枝花市统计信息咨询服务部,作为市社科联智力服务部的成员单位;1989年8月,市社科联又批准开设社科智力服务部教科仪器技术咨询和修理服务处。市社科联还利用各社科学会人才荟萃、知识密集的优势和特长,组织社科学会大力开展社科知识普及和咨询服务活动。1986—1990年,各市级社科学会共举办各类培训580期,培训87600人次,开展各种咨询服务162次,服务对象达35250人次;开展各种知识竞赛20余次,参加竞赛的有6500人次,并派送200余人到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学习。

2.配合攀枝花市委宣传部做好理论宣讲

攀枝花社科界作为全市理论宣讲的主要力量,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做好理论宣讲工作,为宣传中央、省、市委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例如:2001年,市社科联积极组织并参与市委深入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宣讲团的组织宣讲工作;2002年,市社科联和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组成市委十六大精神宣讲团;2003年,市社科联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组建市委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2004年,市社科联组织宣讲人员参加全市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2005年以来,市委党校、攀枝花学院、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选派社科理论专家参加了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各项重大理论宣讲活动。

3.结合“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开展社科知识宣传普及和咨询服务

1996年,首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开展;1997年,首届“三下乡”活动在全国开展;200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每年5月第三周为科技活动周,首届科技活动周活动同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自“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三下乡”和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启动以来,攀枝花市社科联坚持将开展好三项活动作为社科普及工作的重点,每年都组织各社科学会和社科工作者深入乡村、社区、学校等开展社科宣传普及活动,通过咨询服务、讲座、知识竞赛、制作科普展板(挂图)、赠送科普资料(书籍)等多种形式开展社科知识宣传普及。尤其是最近几年,市社科联持续开展“科普进校园”和“科普进乡村”活动,受到广大在校学生和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见图3、图4)。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市社科联及全市社科学会在开展社科知识宣传普及活动中设立社科普及咨询服务点200多个,接受咨询服务45000多人(次),举办各种讲座3000多场,制作科普展板(挂图)2300多幅,分发科普宣传资料80000多份,赠送社科书籍、社科理论读物11500多册,累计受教育250000多人(次),投入科普宣传经费450000多元。

图3 攀枝花市社科联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

图4 攀枝花市社科联开展科普进乡村活动

4.利用《攀枝花社会科学》等刊物开展社科理论宣传

《攀枝花社会科学》是攀枝花市社科联的会刊,也是攀枝花全市性的社科理论刊物。从创办之日起,市社科联就将《攀枝花社会科学》作为社科普及的重要阵地,开辟科普栏目或出版专辑,刊登科普文章,宣传科普知识,如开辟理论学习专栏、法律等专栏,编发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等专辑。截至2019年6月底,《攀枝花社会科学》已累计出刊107期,刊载社科理论文章1600多篇。除《攀枝花社会科学》外,全市还有《攀枝花史志》《攀枝花工运》《攀枝花新论》等社科理论刊物,最多时达到30多种,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保留的社科理论刊物还有10多种,这些社科理论刊物也刊登了大量的科普宣传文章,对宣传普及社科知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整合全市社科力量编印社科普及读物

社科普及读物是开展社科知识宣传普及的重要载体,攀枝花市社科联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社科普及读物的编印工作,编印党的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的标准、世界贸易组织知识、防震减灾知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文明城市创建宣传资料等单页科普宣传资料数十种;翻印《依靠科学、战胜非典》《新农村食品卫生知识》等科普手册3000多册;组织专家编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读物》《攀枝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料汇编》《市民·环境·建设与保护》等科普读本,印刷数量达20000多册;资助出版《大思路: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思维方法》《大创造:跨世纪的创造思维》《中国彝家第一村》《常隆庆在攀西之研究》等科普专著。

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市档案局、市委党校、市政协学习文史委等单位也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编辑出版了大量社科普及读物,在全市引起较大反响的有《改革开放中的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攀枝花史稿》《中国共产党攀枝花历史大事记》《攀枝花开发建设史料摘编》《攀枝花开发建设大事记》《从神秘走向辉煌——攀枝花开发建设史话》《留在大裂谷的记忆》《金色攀枝花》《钒钛之都攀枝花》《攀枝花之路》《攀枝花英才谱》《攀钢之路》《攀钢生产建设史》《建设攀枝花的人》《攀枝花市情》《筑城——攀枝花下的三线人》《攀枝花50年:建设者回忆录》《方毅与攀枝花》《攀枝花历史人物》《发展视域中的文化》《攀枝花地名故事》《攀枝花100问》《攀枝花大观》《攀枝花之最》《百年巨匠常隆庆》等数十部科普专著(见图5)。

图5 攀枝花市部分社科普及读物

6.开设“攀枝花市民讲坛”

“攀枝花市民讲坛”是由中共攀枝花市委宣传部、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攀枝花市图书馆承办的大型公益性讲座,面向广大市民。讲坛于2007年8月开讲,初期名为“攀枝花讲坛”,从2013年5月起更名为“攀枝花市民讲坛”。讲坛每周末定时开讲,内容以传播攀枝花本土文化为主,兼顾文学、教育、历史、艺术、经济、法律、农业等。目前,“攀枝花市民讲坛”已经成为攀枝花市的公益性文化品牌和四川省文化惠民品牌,2015年12月荣获首届四川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截至2019年6月,讲坛已累计举办500多期,为攀枝花社科知识宣传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七)规范管理,热情服务,全面夯实社科学会工作

1.推动社科学会发展

1985年5月攀枝花市社科联成立时,全市正式建立的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共有16个。按照《关于学术团体审批权限的通知》(川宣发〔1985〕28号)规定和中共攀枝花市委的委托,攀枝花市社科联负责全市社科学会的审批和管理工作。通过市社科联的大力推动,截至1985年年底,全市社科学会增加到40个,之后又先后获批成立了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市经科社发展研究会、市史志学会、市哲学学会、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市《资本论》研究会、市供销合作经济学会、市审计学会、市金融学会、市中专思想政治工作学会、市计划经济学会、市卫生思想政治工作学会、市检察学会、市群众文化学会、市财政政策研究会、市逻辑学会、市律师学会、市工运理论研究会等一大批市级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先后吸收攀钢新闻工作者协会、攀钢统战理论研究会、攀钢职工教育研究会、攀钢影评学会、矿务局党建工作研究会、十九冶统战理论研究会、攀钢劳动人事学会等企业学会为团体会员。截至1990年年底,全市社科学会达到70个(包括区、县学会和大企业学会),其中市级学会42个,大企业学会16个,区县学会12个,会员近20000人。在70个社科学会中,经济类学会23个,政治类学会24个,综合类学会11个,教育类学会7个,基础类学会5个。学会会员50%以上具有高、中级职称,40%以上具有中专学历和初级职称,各级在职领导干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1991年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对社会团体的逐步清理规范,相继有一些社科学会成立或申请注销。

截止到2019年6月底,全市性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共有29个,分别是攀枝花市律师协会、攀枝花市群众文化学会、攀枝花市审计学会、攀枝花市税务学会、攀枝花市图书馆学会、攀枝花市档案学会、攀枝花市金融学会、攀枝花市纪检监察学会、攀枝花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攀枝花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攀枝花市地方志协会、攀枝花市会计学会、攀枝花市企业联合会、攀枝花市统计学会、攀枝花市统战理论研究会、攀枝花市检察官协会、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学会、攀枝花市教育学会、攀枝花市心理学会、攀枝花市粮食经济学会、攀枝花市工人运动理论政策研究会、攀枝花市企业家协会、攀枝花市财政学会、攀枝花丝绸之路研究会、攀枝花市警察协会、攀枝花市国际税收研究会、攀枝花市教育助学发展研究会、攀枝花市观赏石研究会、攀枝花市医疗保险研究会。其中,以攀枝花市社科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有6个,分别是攀枝花市地方志协会、攀枝花市检察官协会、攀枝花市教育学会、攀枝花市心理学会、攀枝花市教育助学发展研究会、攀枝花市观赏石研究会。

2.加强社科学会管理

1985年攀枝花市社科联成立以后,按照《关于学术团体审批权限的通知》(川宣发〔1985〕28号)的规定和中共攀枝花市委的委托,统一审批、管理、协调和指导全市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的组织、管理关系比较协调,市社科联及各社科学会的整体功能发挥较好,为攀枝花的开发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95年8月15日,中共攀枝花市委办公厅、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批转 <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社科联关于确认全市社会科学学术团体业务主管部门的报告>的通知》(攀委厅〔1995〕70号),再次明确为了加强全市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的指导、协调和管理,繁荣发展全市社会科学事业,全市性社会科学学术团体(含大企业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委托市社科联统一审查、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履行对社会科学学术团体进行审查、管理和业务指导的职责。今后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等,应先向市社科联报送有关材料,经市社科联审查同意后,由市社科联出具审查意见书面文件,依法定程序向民政部门申请办理审批、核准、注销登记等事宜。按照要求,市社科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市民政局的沟通协调,每年都按要求做好社科学会的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和年检初审等工作。

为了加强对所属社科学会的管理,充分发挥学会在繁荣发展攀枝花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001年5月,市社科联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共攀枝花市委办公厅、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批转 <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社科联关于确认全市社会科学学术团体业务主管部门的报告>的通知》(攀委厅〔1995〕70号)精神,以及《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制定了《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经市社科联四届五次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下发各学会执行。《暂行规定》对学会政治方向、组织机构及学会主要任务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使学会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2005年3月,市社科联重新制定了《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2001年5月印发的《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暂行规定》。2018年7月,市社科联再次对《攀枝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并以攀社联〔2018〕24号文印发市级社科学会执行。

攀枝花市社科联还十分注重学会经验交流工作,积极组织市级社科学会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如:1996年6月25日,攀枝花市社科联组织召开攀枝花市社科学会经验交流会;2014年,攀枝花市社科联组织部分市级社科学会参加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第25次工作会议,在此次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工作会上,攀枝花市医疗保险研究会被授予“全国先进社科组织”荣誉称号,攀枝花市工人运动理论政策研究会论文《劳模精神在三线建设城市——攀枝花的影响分析》参与会议专题研讨,并收录进大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专辑。

(八)拓宽稿源,提升质量,办好《攀枝花社会科学》刊物

《攀枝花社会科学》(季刊)是攀枝花市社科联的会刊,创办于1985年5月18日,创刊初期名为《渡口社联》,为不定期的铅印内部刊物,发送市内各学会、各有关单位并向全省以及全国一些地、市、州社科联交换。1987年《渡口社联》更名为《攀枝花社会科学》。

《攀枝花社会科学》刊物先以资料收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学术研究为主,设有《学习与思考》《调查与研究》《理论与实践》《改革与探索》《动态与信息》《工作与研究》等栏目。截至2019年6月底,已累计出刊107期,共刊载社科理论文章1600多篇。刊物每期印数500册,内部发送于市内各社科学会和有关单位,与国内一些市、地、州社科联及科研单位建立刊物交换关系,被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四川省社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攀枝花市图书馆等单位收藏。该刊物注重原创性和本土化,重点刊登有关攀枝花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的文章,这些文章促进了学术交流,传播了攀枝花市开发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新经验,展示了攀枝花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成果。

(九)社科激励机制建设

1.制定《攀枝花市社会科学奖励条例》

1986—1987年,经市委领导同意,攀枝花市社科联组织开展了攀枝花市第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在全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为了推动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形成制度,市社科联顺势而为,草拟了《攀枝花市社会科学奖励条例》, 1990年5月17日,中共攀枝花市委办公厅、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攀枝花市社会科学奖励条例》(攀委办〔1990〕39号)。该条例明确规定全市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评奖活动每两年进行一次。成果奖励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者由市委、市政府颁发奖励证书。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评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进行,由市社科联负责组织实施。设立市社会科学奖励基金。该条例的制定使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进一步调动了全市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繁荣和发展攀枝花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促进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调整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数量和奖励经费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社科优秀成果的质量和加大奖励力度,2008年,攀枝花市社科联向市政府报送专项请示,建议调整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数量和奖励经费。经时任市政府领导同意,从攀枝花市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开始,调整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项数量和奖励经费:将奖励项目数量压缩到70项;增设特等奖2项,奖励标准为5000元/项;一等奖奖项数目调整为8项,奖励标准为3000元/项;二等奖奖项数目调整为20项,奖励标准为1500元/项;三等奖奖项数目调整为40项,奖励标准为800元/项;取消社科奖。

3.开展学会“双评”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增强学会活力,发挥学会作用,表彰与鼓励先进,推动全市社科事业发展,市社科联于1989—2004年间先后开展了四次学会“双评”活动,即评选全市先进社科学会和学会工作积极分子。

1989年,市社科联开展了第一次学会“双评”活动,评选1985—1988年度全市先进社科学会和学会工作积极分子,市教育学会、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20个学会被评为先进学会,陈文意、赵登金等71名同志被评为学会工作积极分子。1989年8月15日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对先进学会和学会工作积极分子进行了隆重表彰。

1993年,市社科联开展第二次学会“双评”活动,评选1989—1993年度全市先进社科学会和学会工作积极分子,市金融学会、市财政会计学会等29个学会被评为先进学会,欧天相、王成柱等75名同志被评为学会工作积极分子。1993年11月26日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界第三次代表大会,对先进学会和学会工作积极分子进行了隆重表彰。

1998年,市社科联开展第三次学会“双评”活动,评选1994—1998年度全市先进社科学会和学会工作积极分子,市工运理论政策研究会、市少先队工作学会等31个学会被评为先进学会,谭孝洪、杨开连等64名同志被评为学会工作积极分子。1998年12月22日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界第四次代表大会,对先进学会和学会工作积极分子进行了隆重表彰。

2004年,市社科联开展第四次学会“双评”活动,评选1999—2003年度全市先进社科学会和学会工作积极分子,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市档案学会等24个学会被评为先进学会,万建华(女)、甘立涛等63名同志被评为学会工作积极分子。2004年5月26日召开的攀枝花市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对先进学会和学会工作积极分子进行了隆重表彰。

2005年以后,由于国家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等原因,市社科联未再开展学会“双评”活动。

市社科联还积极推荐市级先进学会和学会工作积极分子参加省社科联开展的先进市(州)社科联、先进学会和学会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2003年以来,市统计学会、市纪检监察学会、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市国际税收研究会、市档案学会等学会先后被评为全省社科系统先进学会,张敏、万建华、周晓波等人被评为全省社科学会先进工作者。

(十)特色工作

1.实行攀枝花市重点社科研究课题公开招标

为深入开展应用性对策研究,优化社科资源配置,促进公平竞争,推动联合攻关,提高社科研究成果的质量,提升攀枝花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水平,2005年6月,攀枝花市社科联和市委宣传部联合举行了攀枝花市首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公开招标。公开招标课题共两项:“攀枝花市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和“攀枝花市钛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每个课题给予3.5万元的研究资助经费。两项课题都是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对攀枝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题面向全市招标,共有5个课题组前来应标,最终郑庆生课题组和董生杰课题组中标。2005年底两项课题研究报告通过评审。在攀枝花市历史上的首次社科重点课题公开招标,极大地调动了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充分展现了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2006年至2007年,攀枝花市又连续两年开展了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公开招标。从2008年起,由于课题研究经费等方面原因,未再继续开展市级社科研究重点课题公开招标工作。

2.编印《攀枝花市社科重要成果专报》

为推动社科成果转化,发挥社会科学服务决策、服务社会的功能,攀枝花市社科联从2005年起开始编印《攀枝花市社科重要成果专报》(简称《成果专报》),主要内容是摘编全市重要社科研究成果的主要观点和对策措施,呈送攀枝花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和市级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市社科联编印的多期《成果专报》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成为攀枝花市社科优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