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70年:来自全省21个市州的调研报告
- 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2899字
- 2021-04-16 12:29:27
一 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70年概况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历程,前三十年属于初步发展阶段,哲学社会科学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社科研究和社科普及活动较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神州大地生机勃发,思想理论战线异常活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大江南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去研究、探索、总结。伟大的时代,丰富的实践,呼唤着社科事业有一个新的发展。中共自贡市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我市社科事业发展,于1983年12月正式成立自贡市社科联。
(一)组织机构历史及其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机构不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宣传、普及工作主要集中在市委党校。
1952年,“中共自贡市委党员训练班”建立,这是中共自贡市委党校的前身。1956年9月21日,中共自贡市委在自流井区北苑,正式建立“中共自贡市委党校”。1967年5月,因“文化大革命”市委党校机构瘫痪,培训工作被迫中止。1975年11月,中共自贡市委在北苑(现党校所在地)建立“中共自贡市委党员训练班”,为县一级单位的常设机构,行政编制23人,设临时党委。1977年7月,“中共自贡市委党员训练班”改为“中共自贡市委党校”,配备兼职校长、常务副校长。1986年,创办校刊《自贡党校》,后改为《盐都论坛》。党校职工人数发展到100多人,其中专职教师增至40多名。1989年,建立四川省委党校函授学院自贡分院。
1983年9月初,中共自贡市委成立“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筹备组”,负责筹建“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筹备组由周更新担任组长,颜月皎、杨杰勋为副组长,曾新元为成员。
1983年12月26—28日,自贡市社科联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见图1、图2)。大会通过了《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市社科联第一届理事会理事31人,常务理事9人。周更新当选为会长,颜月皎、杨杰勋、宁永康、古代学、曾正武当选为副会长,曾新元当选为秘书长。
图1 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大会现场
图2 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成立大会合影
1988年4月1日,市编委自编发〔1988〕25号文件,确定社科联为县级行政单位,编制增加为5名,设立了专职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等职位,标志着我市社科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年12月28—29日,市社科联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市社科联第二届理事会理事53人,常务理事13人;钟历国当选为社科联主席,颜月皎、陈文刚、古代学、黄先勤、陈金武当选为副主席,李绿容当选为秘书长,敬源凌当选为副秘书长。
1992年6月9日,更名为自贡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0年10月,市委决定建立中共自贡市社科联党组,任命彭南为党组书记,肖乾贵、阙向东为党组成员。
(二)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历史及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自贡市思想理论界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开展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各类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应运而生,先后成立了哲学学会、计划学会、历史学会、财会学会、商业学会等11个学会,个人会员达数百名。
截至1988年12月,市级学会从市社科联成立时的11个发展到39个,个人会员由几百人发展到5000多人。
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批新兴学科学术团体相继成立,学术团体的数量及个人会员人数大幅增加,市级学会达77个。同时,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市社科联及时会同市委组织都、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社科类社团管理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进一步规范了自贡市社会科学学术团体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部分学会也随着原挂靠单位被撤销、合并,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6大学科66个学会,个人会员近30万人,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布局比较合理、科研实力比较雄厚、开展活动比较丰富的良好局面。
从组成结构来看,自贡市哲学社会科学队伍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从分布来看,社科类事业单位人员约占总数的10%,各学会、协会、研究会会员约占85%,党政部门工作者约占5%;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社科工作者占22.46%,36至45岁的占35.34%,46至59岁的占37.1%, 60岁以上的占5.1%;从学历、职称上看,专科以上学历占72.59%,中级以上职称者占39.24%;从学术层次上看,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以及自贡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从学科分布上看,涉及马列、党史、党建、哲学、经济理论、应用经济、政治学、法学、历史学、文学、新闻学、图书、情报与文献、管理学、教育学等23个学科门类。
(三)社科阵地建设历史及其现状
社科联成立后,为更好地开展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1988年创办了《自贡社联通讯》《自贡市社会科学动态》。许多学会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继创办了刊物,如财会学会、井盐史研究会、教育学会、商经学会、企管协会、农经学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城市科学研究会、税务学会、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群众文化学会等,这些学会刊物为我市社会科学工作者相互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推动了学会工作的开展。
1991年2月15日,市社科联综合性理论刊物《社科天地》正式创刊。《社科天地》创刊初期为季刊,16开,80页,每期约12万字,设有《重要讲话》《对策研究》《领导科学》等10多个栏目。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从1994年起,《社科天地》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并对栏目作了一些调整。改刊后的《社科天地》为大16开,48页,每期约7万字,会刊质量不断提高,并积极与省内外132个市州社科联开展相互交流,对提高自贡的知名度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除了会刊《社科天地》外,还有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井盐史研究》和《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2家公开出版的学术性理论刊物,有市委党校的《盐都论坛》等多家内部刊物。
2008年,《重要成果专报》创办,主要分送四大领导班子和相关决策部门。2012年,自贡市社科联门户网站建立,2016年网站进行改版升级,并建立自贡市社科联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加大了自贡社会科学及其研究成果的宣传力度。
打造科普、科研平台,扩大社科阵地。一是建立各类社科普及基地,广泛开展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现已建成省级科普基地2个,即四川省盐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民俗灯文化普及基地;市级科普基地7个,即自贡市孝道文化科普基地、自贡市群众钢琴文化普及基地、自贡市地方特色文化对外传播普及基地、自贡市知识产权教育普及基地、自贡市民俗灯彩文化创意科普基地、社会群体心理健康科普基地、自贡市群众文化社科普及基地。二是建立各类研究平台,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开展社科理论研究。市社科联先后与四川轻化工大学(原四川理工学院)、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共建市级研究中心6个,分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产业转型与创新研究中心、民俗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心、自贡市运动与健康创新研究中心、自贡市党的建设创新研究中心。此外,还建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分别是“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和“川酒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