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机制分析框架

1.2.1.1 居民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增加机制

由经验分析得出的居民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本书核心概念已对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明确界定为货币化收益,而对于高等教育投资回报中所拥有的非货币化收益,包括消费性收益、社会性收益,虽然其对于高等教育投资决策影响甚大,但由于其难以量化,更重要的是,本书重点不是研究高等教育投资决策问题,所以最为关心的是最能直观反映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的货币化部分,这也是能够量化的一部分,故消费性收益、社会性收益不是本书研究的范畴。增加结论,对其形成理论逻辑,本书运用理论基础中的人力资本理论、投资理论、教育投资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了其内在形成机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分析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时,应该考虑高等教育投资成本分担(缴纳的学费)与补偿原则和机会成本,但由于城乡居民缴纳学费均按照统一标准,故分担成本可视为相同;而机会成本则是由于上大学而放弃就业获得的收入,这个收入可由平均工资收入来衡量,因此城乡居民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机会成本也可视为无显著差异;更为重要的是本书重点不在于精确估计高等教育投资收益值,而在于考察其变化趋势和城乡之间的投资收益差距,因此,在分析和计量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时,可以忽略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分担成本和机会成本,这对于分析高等教育投资收益变化趋势和城乡之间的投资收益差距结果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对于高等教育投资收益增加的机理分析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背景。从奥肯定律关于经济增长带动整个社会就业岗位增加的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投资者的就业收入增长。从经济增长导致对各种资本需求相应增加,从而为资本投资收益增长奠定物质基础的视角,来阐述经济增长扩大对大学毕业生的用人需求,从而有助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增长。从追溯经济高速增长源头的视角,来剖析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等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加收入机会、发挥人力资本功能的作用,从而揭示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增加。

第二,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改革为背景。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通用性视角,指出高等教育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特点,而实行个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市场化改革,将使专用性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得到最大化发挥,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从人力资本产权视角,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改革,能最大程度保证人力资本产权的完备性,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按照自身效用最大化原则使用人力资本。

第三,以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为背景。用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理论,分析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加深,使得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利益不断得到保障,劳动力流动自由程度加强、人力资本配置效率不断提高,从而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和收益的提高,提高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

第四,以高校扩招政策为背景。从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使居民整体投资高等教育机会增加,个人人力资本积累变得更加容易。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在很大范围内都是正值,因此,一般来说投资更高层次的教育比投资更低层次的教育,其投资收益要高。从人力资本累积效应来看,人力资本较高者,“干中学”能力越强,对于个人收益提高越有利。

由这些方面的分析,可提炼出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增加机制——理论假设1: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市场化的改革、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一体化程度加深以及居民高等教育机会的上升,有利于增加居民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