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鸣与反思:《资本论》若干问题探析
- 魏宇杰
- 3306字
- 2021-03-25 01:51:22
三、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理论内涵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流通过程“不创造价值”的特征为依据,指明了两个总量相等的关系。基于这两个相等的关系,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到底具有什么样的理论意义呢?
第一,从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以资本主义的一定发展阶段为历史前提。
正如马克思所说:“把商品价值看作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历史上先于生产价格,是完全恰当的。”[3](P198)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那时的交换只涉及剩余生产和剩余产品,而绝不涉及全部生产和产品”[13](P385)。那时,商品还只是按照商品来交换,而不是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而且,人们生产的目的还仅仅在于“谋生”,而不在于想要把剩余产品变为资本,实现永不停息的价值的增殖运动。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用来交换的剩余产品只是用来获得满足自身生存和其他需要的剩余产品。所以,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交换关系是简单的,从本质上并不涉及剩余价值的增殖运动。
在频繁的、扩大的简单商品交换关系中,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比例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表现出了一种相对固定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麻布的价值无论是表现在上衣、咖啡或铁等等无数千差万别的、属于各个不同占有者的商品上,总是一样大的。两个单个商品占有者之间的偶然关系消失了。”[1](P79)这就是商品本质上按照它们实际价值进行交换的现实表现,并且“不是交换调节商品的价值量,恰恰相反,是商品的价值量调节商品的交换比例”[1](P79)。在这种资本主义以前的现实关系的基础上,利润率的差别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并且没有观念地反映在人们的头脑中,激励人们考虑这种差别所带来的影响。因为,“如果Ⅰ的支出较多,那么,这些支出会由他的商品中一个较大的、补偿这个‘不变’部分的价值部分来补偿……而如果Ⅱ在这方面收回的较少,那么,他必须再转化的价值也就较少”,“在扣除预付的‘不变’要素的价值以后,他们各自会得到相等的价值”。[3](P197)所以,利润率的大小并没有影响到生产者本身的再生产过程,也没有危及他们本身的生存基础。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换不论是从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准备好了历史的条件,即“劳动的客观条件以价值的形式,以独立的价值的形式,与那些已同这些条件分离的、丧失了财产的个人相对立”[13](P497)。“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1](P822)生产资料现在作为资本,不再局限于某个固定的生产部门,而是能够很容易地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外一个生产部门。那些拥有较高利润的生产部门,对资本总是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因为在这些部门中,在同样的周转时间内、在同样资本投入的情况下总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能够进一步有利地推动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再生产过程。然而,随着资本的纷纷涌入,“竞争会降低这个水平”,使得一部分资本将抽出重新寻找另外的具有较高利润率的部门。“而另一生产部门的较低的剩余价值,由于该部门的资本被抽出并由此而形成有利的供求关系”,就会大大提高这些生产部门的价格水平。于是,“在一些部门中价格降低到价值以下,在另一些部门中价格提高到价值以上”[13](P422)。这就是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过程,是一种平均化的趋势,“它使生产价格成为价值的单纯转化形式,或者使利润转化为剩余价值的单纯部分,不过这些部分不是按照每个特殊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比例,而是按照每个生产部门所使用的资本量的比例来分配的”[3](P194)。在这种资本主义的平均化趋势下,随着资本的自由流动,在交换过程中,剩余价值的总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价值的总量也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人们交换中实际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及价值不再是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及价值,而是一种社会竞争下分配的结果。这就是两个总量相等的等式背后所暗示的现实状况。而这种现实的状况是以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为前提的,正如马克思所言:“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则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3](P197)
两个总量相等的等式所暗含的现实状况还不仅限于此,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社会化分配方案中点明了社会劳动生产力在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特殊发展下所产生的不同偏差。对那些具有中等构成的生产部门来说,利润率就等于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等于价值,相当于劳动者在商品中所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商品交换之后得到了在量上相等的补偿。而对那些高构成的生产部门——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能够以较少的可变资本推动较多不变资本——来说,利润率小于平均利润率,但生产价格大于商品价值,这意味着该部门能够获得相比已投入的劳动量更多的价值补偿。与此相反,那些低构成的生产部门中,生产价格小于商品价值,不能够补偿已投入的劳动量。不仅如此,低构成部门不能补偿的那部分价值量恰恰又等于高构成部门所额外获得那部分价值量。这意味着生产力水平高的部门能够以一种“虹吸”的方式获得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部门的价值,并且这种方式被人们普遍称为“等价交换”。而且,生产力水平越高的部门额外获得的价值量就越多,生产力水平越低的部门损失掉的价值量就越少。这种在资本竞争意义上形成的等价交换下的不等价交换,同样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第二,从生产价格到价值的剖析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抽象过程。
从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是马克思在完成本质抽象之后,向现实进发、解释现象的关键一步,马克思讲道:“从表象中的具体达到越来越稀薄的抽象,直到我达到一些最简单的规定。于是行程又得从那里回过头来,直到我最后又回到人口,但是这回人口已不是关于整体的一个混沌的表象,而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了。”[13](P41)可以说,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过程,是从本质抽象向现象具体的转化,但同时,这个转化过程所显现出来的实际现象又进一步遮蔽了真正的本质关系和历史起源——转形的过程同样也是现象遮蔽本质的过程。而两个总量相等的等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为现象与本质之间建立起了互相联系的桥梁——等式一边是关于现象的概念,等式另一边是关于本质的概念。
在转化的第一阶段,不同的生产部门,不管资本的有机构成如何不同,只要为生产产品所预付的资本部分相等,其产品的成本价格总是相等的。于是,成本价格在其现实意义上已经消除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差别了。而利润成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不是量的变化。“实际的量的差别还只存在于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间,而不是存在于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3](P187)即便如此,“因为在利润率中,剩余价值是按总资本计算的,是以总资本为尺度,所以剩余价值本身也就好像从总资本产生,而且同样地从总资本的一切部分产生”[3](P187)。这样,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有机差别进一步在利润率的概念中也消失了。对此,马克思评价道:“剩余价值本身在它的这个转化形态即利润上否定了自己的起源,失去了自己的性质,成为不能认识的东西。”[3](P187)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化形成了一般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概念。“现在,一个特殊生产部门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同商品出售价格中包含的利润相一致,这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3](P187)在资本竞争下,一般利润率一旦形成,利润和剩余价值,就通常不再是相同的量了。这样,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价值概念在这里已经消失”[3](P188),因为对资本家来说,“他看到的不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总劳动,而只是总劳动的一部分,即他已经在活的或死的生产资料的形式上支付的部分,——因而在他看来,利润是某种存在于商品的内在价值以外的东西”[3](P188)。在这里,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概念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生产价格和利润的概念。对应地,在两个总量相等的等式中,我们能够看到一边是消失了的价值概念和剩余价值概念,而另一边是生产价格概念和利润概念;一边是商品内在价值、作为本质规定的概念,而另一边是商品外在表现、作为现象具体的概念;一边是被人们忽视了的作为本质起源的生产过程,而另一边是被人们看作“一切起源”的交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