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先清除脑中的固化思维

再来讲一个案例吧。L先生今年60多岁了,学摄影完全是想为晚年退休生活找点事情干,用他的话说:“除了去跳广场舞,中老年人也想有精神上的追求。”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他脑子里对摄影的认知和大部分同龄的摄影爱好者们都差不多:喜欢拍风光,不喜欢拍人文;喜欢审美愉悦的摄影作品,不喜欢情绪阴暗压抑的作品;喜欢所谓“做减法的摄影”——画面干净空灵,有一些禅意(图1-9),因此对构图干净整洁、画意十足的照片很追捧。

【图1-9】《诗意的北京街头》,黄煜彬/摄影。极简禅意的作品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其实也有一套可以被快速模仿的法则。

在看了他的一些旅行摄影作品后,我觉得他其实并不太适合拍摄风光,因为他拍出来的大部分风光摄影都没有什么鲜明的特色(图1-10),色彩感觉和构图控制都比较保守,反倒他的一些街头抓拍的人文摄影体现出了他的独特视角(图1-11)。于是,我建议他可以先从多观看优秀的街头人文摄影作品开始,除了拍摄风光以外,偶尔在旅途中也可以尝试着去拍一拍人。

【图1-10】《乌本桥》,L先生/摄影。合格的作品,但总感觉平淡了一点。

【图1-11】《缅甸信仰》,L先生/摄影。对前景脸部的大胆处理,体现了摄影师出色的观察力与构图能力。

街头人文摄影并不好拍,难的并不是技术方面,而是首先得有一双敏锐识别复杂空间和秩序的眼睛,为此我建议他甩开笨重的单反相机,更不要用什么长焦镜头拉近被摄物,而是拿一台小型的广角定焦镜头微单相机来训练,我甚至还建议他可以用手机来拍摄。他照做后反馈有两点困惑:1.广角镜头让他无法远距离偷拍,想拍摄下画面他只能被迫靠近被摄者,这让他感到很不好意思。2.他感到自己这样拍出来的作品构图很混乱,会把一些无用的背景也拍进去。

为了解除他的困惑,我给他讲解了用广角镜头拍摄与用长焦镜头拍摄的差异。长焦镜头拍摄的街头影像会有一种写真的味道,过度虚化的背景和小景深对空间的营造是不利的(图1-12)。相反,广角或标准镜头则能利用前景的夸张变形反衬出画面中的中景和远景,从而构置出复杂的空间秩序(图1-13)。关于认为广角镜头拍摄出的作品构图混乱,则是因为初学者总习惯用美术的平面思维去定义摄影作品,摄影的构图要区别于美术,应该努力展现出三维空间的复杂特性,是重新构建秩序,而不是简单做减法。

【图1-12】《棋迷》,张有进/摄影。这张照片是用长焦镜头拍摄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更像是特写,背景完全没有参与到画面的空间营造中来。这张照片更像是肖像特写,强调的是被摄内容,对复杂空间没有形式感的探索。

【图1-13】《街头》,[荷]威廉·侨克(Willem Jonkers)/摄影。用广角镜头拍摄的街头人文显然更有张力,更广的焦段迫使摄影师要离近被摄者,参与画面而不是在远处偷拍。

通过学习,L先生开始明白自己之前被许多固化的摄影思维束缚住了,认为拍人就必须长焦镜头,拍风光必须广角镜头,拍建筑必须横平竖直……这些教条的观点让他每次拿起相机大脑中第一个浮现的不是被摄物带给他的感受,而是自己有没有遵守这些摄影法则。我告诉他其实摄影的类型非常多,判断对错的标准也很多元,创作的时候以自己的感受为第一要义,放轻松去享受此刻的拍摄,别被学到的知识给弄得紧绷绷,这样绝对拍不出好的作品。写到这儿我想起行业内比较流行的一种拍摄大场景精准对焦的法则:将对焦点放在画面三分之一处,以达到最佳的大景深和焦点控制,有的学生就真的拿尺子分毫不差地遵循这个法则。这种架势让我感觉自己有时候不像一个教授摄影的老师,而更像一个教数学的老师。

最近L先生去了一趟捷克(图1-14),拍回来的作品很精彩,画面放弃了那些条条框框的思维限制,他的街头人文有一种超越他这个年龄的自由与生动。放下了偏见,这些作品体现了L先生独有的观察和放松的状态,张张与众不同,从这些照片中能感受到摄影让他快乐,学习成果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中得到了呈现。

【图1-14】《捷克之行》,L先生/摄影。作者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非常轻松,他已然忘记了诸多条条框框,这是摄影最佳的状态。

此刻,你心中都有哪些根深蒂固的摄影认识呢?你需要做的是拿出一个本子,写下对摄影的认识,不要过多思考,就写你的第一感受;也不需要长篇大论,一些短小的词汇就行,比如:

漂亮的、美的

瞬间的

抓拍好,摆拍不好

很真实

拍漂亮的女性

器材很重要

亲近大自然

艺术

和绘画接近

……

上面这些答案是学员心中最常见的关于摄影的描述,如果你写下的答案也差不多,那么恭喜你,你具有和大部分人差不多的学习起点,不过可别高兴得太早,接下来我想说的是:你需要保持警惕了,因为你对摄影的误解也同样很深。

说得更直白点,上述这些摄影认知很可能才是你拍出好作品的障碍。当你认为摄影应该是这样的就只会把目标定位成如此:错误认为摄影就必须是美的,所以绝对不会去拍摄任何看上去不美的事物(图1-15,大部分的初学者普遍对丑的忍耐力很低,稍微写实一点的纪实作品都会引起其反感与不适),这就造成了当下风花雪月的糖水片泛滥,作品毫不接地气,无病呻吟;错误认为摄影只能是抓拍的,而不能是摆拍的,所以就绝对不会干涉被摄者让其配合自己来完成画面,这造成许多摄影人偷拍成瘾,根本不会顾及被摄者的感受;错误认为摄影像绘画一样才是摄影的终极形态,于是拼命让照片看上去像绘画,不惜后期给照片添加水墨画和铅笔画等特效(图1-16),结果东施效颦,失去了自我的本质属性,让摄影倒退到画意摄影画意摄影被认为是摄影在发展初期所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摄影的一种美学。在这个阶段中的摄影师都呈现出相似的创作风格,即努力让自己的摄影作品看上去更像绘画。学术界对画意摄影阶段普遍持两分法,积极一面认为它是摄影术诞生后摄影进行自我探索的必经之路,但同时也要看到摄影与绘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媒介,无限模仿绘画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时期。

【图1-15】《看这一边》,[南非]彼得·雨果(Pieter Hugo)/摄影。这组作品拍摄的都是患有白内障的弱势群体以及得了白化病的黑人。不美的肖像一直以来都引起观看者的争议。

【图1-16】很多摄影爱好者都喜欢把摄影作品用后期软件处理成这种绘画效果,如果深入学习后则发现这在软件中人人都可以轻松一键搞定,技术含量并不高。

其实,许多初学者一开始也并不是如此,学着学着就被带偏了,大的摄影氛围让他们误以为摄影就应该如此,别人既然都这样拍,那么我如果不这样拍可能就是错的。摄影学习应该回归理性,特别是对于广大摄影爱好者而言,既没有谋生的压力又没有与同行的竞争,创作应该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可看看大家拍出来的片子,千篇一律,完全盲从。很多学生在按快门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按快门完全是由别人带动的无意识行为,别人怎么拍自己就怎么拍,在这样的前提下能拍出好作品的概率几乎为零。

不光如此,更多人盲从拍摄后其摄影行为也就终止了,照片拍完不挑选、不整理、不编辑、不打印输出、不观看,只是一股脑全拷贝到电脑里,或是过几天因为存储卡满了而一键格式化,这让摄影只停留在按快门的阶段,快门按下去后这张照片也意味着寿终正寝。如果这样,摄影就真的成为锻炼身体的一项体育运动,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它的成本太高了,一根跳绳才20块钱,可一套摄影器材少则两三万,多则几十万,为了拍照还要买一堆附件,甚至还需要配备一辆可以长途旅行的SUV汽车,大家这是图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