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理解并接受摄影之美

开始学摄影的时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好照片的范式,并希望自己也能够拍出这一类风格的作品。许多初学者也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审美判断:喜欢哪类摄影,不喜欢哪类摄影,因此,他们必然会向自己喜欢的那类摄影学习,模仿它们。可问题来了,正因为审美力的不足,许多初学者心中想要达到的目标很可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目标,更可能会是一个错误的目标。试想,如果目标错了,那么再努力也不可能抵达目的地。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先来看一张Z先生所拍摄的照片吧(图2-14)。这张拍摄于福建霞浦的摄影作品有着特别强烈的国画韵味,从作品的名字《画意霞浦》中就能感受到作者有意让自己的作品向中国画的风格靠近,营造水墨画的虚幻意境。

【图2-14】《画意霞浦》,Z先生/摄影。

对于这张照片我的评价是表面上看挺漂亮,可并不是初学者一开始学摄影的努力方向。也就是说,Z先生虽然很努力,但学习目标并不正确,这导致他再勤奋也可能拍不出真正的好照片。

想拍出美的照片没有错,但照片不能只有美。我给Z先生简单讲述了摄影美学的发展历程:摄影从摄影术诞生到20世纪初期都处于画意摄影的时期,在这半个多世纪中摄影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努力模仿绘画,当时的画意摄影延续了沙龙摄影“沙龙”原为法语Salon一词的译音,原指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是有闲阶层用来会客与鉴赏艺术的场所。后被运用到摄影美学领域,特指一种倡导风花雪月,脱离现实,故作风雅,唯美画意的影像风格。倡导的美学特征,强调用暗房制作,人为制造虚焦、朦胧,甚至不惜用在底片上手工涂抹等手法让摄影作品看上去更像高雅的古典油画(图2-15)。之后画意摄影从欧洲传入东方,出现了郎静山中国著名摄影师,生于1892年,卒于1995年,浙江兰溪人,一生酷爱摄影与中国传统艺术,是将中国传统国画原理应用到摄影创作的第一人,对中国摄影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样的先行者,他也是采用暗房拼贴的手法让摄影作品看上去像中国山水画(图2-16),我们把他的这种创作手法称之为集锦摄影所谓集锦摄影,也是一种暗房手法,是将多张照片的某个局部拼合组成一张照片,与今天的后期合成原理类似。最早被郎静山运用到摄影创作中,来达到中国国画散点透视、高山流水的画意效果。,但必须要看到,画意摄影师并没有找到摄影最本体的语言。试想,如果一幅摄影和一幅绘画看上去一模一样、难以辨析,那么为什么不去画画而是搞摄影呢?难道就因为摄影更容易实现这样的效果吗?

【图2-15】《少女》,[法]罗贝尔·德玛西(Robert Demachy)/摄影,1895-1896年。

【图2-16】《山间楼宇》,郎静山/摄影。

Z先生在听完我的讲述后,很快就回答说:“摄影和绘画还是不一样的,摄影比绘画要真实,正是因为这种真实太真实了,所以反倒不美,我才故意想让它美一点,用后期把作品处理成绘画的模样。”

我说:“你的这种想法是许多摄影人的心声,但这也说明你的内心依旧认同绘画之美,不认同摄影之美。真实就不美吗?这种思维本身就需要再讨论。作为摄影师的你要开始慢慢学会欣赏摄影之美即真实之美才行,否则一切摄影行为都没有合理的逻辑了。”

我接着说:“画意摄影发展到晚期在德国出现了新客观主义摄影新客观主义摄影属于新客观主义运动的分支,意在表明坚决放弃在沙龙中长期占主宰地位的画意主义摄影,开始以直观的、不矫揉造作的现实世界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从题材的选择上,新客观主义摄影更多地注重现实中具有丰富细节的影像;在拍摄的手法上,努力展现其丰富自然的影调和清晰的细节,而舍弃后期的暗房特技加工制作。(图2-17),在美国出现了摄影分离派通过努力使人们认识到画意摄影不是艺术的陪衬,而是表达个人的一种独特手段,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独立于绘画之外。摄影分离派是画意摄影最后一个团体。摄影分离派的出现为摄影找到了自身的语言,从此,摄影彻底进入了现代主义时期。,从这两个名词的字意上你就能大体感受到20世纪初期艺术家们的努力方向——摄影师要客观地记录真实世界,让摄影从绘画的审美附庸中分离出来。摄影应该是摄影,不应该像绘画,否则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图2-17】《蘑菇局部》,[德]阿尔伯特·伦格-帕契(Albert Renger-Patzsch)/摄影,1930年。

我给Z先生看了新客观主义的代表摄影师卡尔·布劳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德国摄影艺术家,生于1865年,卒于1932年,以其丰富而独特的植物肖像作品而闻名,作品风格追求极致的真实还原于现实,但却往往给人以异化的抽象效果,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摄影方式,为后来“类型学摄影”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以及摄影分离派中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美国现代艺术之父,生于1864年,卒于1946年。他不光是一位伟大的摄影家,更是一个摄影教育家和艺术先行者,是他把欧洲的画意摄影引入到了美国,并且启动了画廊展示空间、杂志、提携优秀的年轻摄影师等一系列摄影活动,是摄影分离运动的先驱和灵魂。(图2-18)和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美国摄影家,生于1886年,卒于1958年,是美国摄影分离派的重要成员,他的作品安静典雅,古典而不失现代性,像一首首安静的诗歌,特别是《青椒》家喻户晓,成为现代主义摄影的绝佳代表。的一些晚期作品,之后说:“布劳斯菲尔德的这些静物摄影没有做过多的人为加工(图2-19),他经常捡拾一些枯萎和不被人关注的微小植物,这些花花草草在他的真实还原下自觉地展现出了别样的美感,大自然本身的美超越人为的矫揉造作,不是吗?被真实还原的植物反倒散发出建筑一般抽象的美感,这就是被许许多多人所忽视的真实之美,它来自于观察与客观记录。而韦斯顿的那张著名的《青椒》(图2-20)没有人说它不美,但你看到韦斯顿其实也没有做什么暗房的拼贴加工或者故意的柔化虚焦,这个青椒甚至和我们每天吃的青椒没有任何区别。摄影也要追求美,这没有错,所不同的是摄影之美应该建立在对现实的客观记录上,不要和绘画一样。”

【图2-18】左图《春雨》(1905年),右图《希尔顿》(1935年),[美]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摄影。可以感觉到斯蒂格利茨创作生涯早期作品与晚期作品的巨大差异。

【图2-19】《自然的艺术形态》,[德]卡尔·布劳斯菲尔德/摄影,1932年。

【图2-20】《青椒》,[美]爱德华·韦斯顿/摄影,1930年。

“的确,我也认为《青椒》这幅作品很美,它和我拍摄的《画意霞浦》的确很不一样。”Z先生想了想说。

我接着说:“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美学,表现语言都不一样。就先说构图吧,你这张作品的构图是国画的散点式构图,照片中没有一个现实的透视点。再看光影,也几乎没有现实的光影,我判断不出是什么时间段拍的,因为没有物理的自然光照射,被你后期滤镜都做没了。再说影调,因为你后期做了大量的Photoshop处理,导致照片充满了黑白的铅笔线条,没有了对真实水面的描绘。虽然这种绘画式审美的作品也很漂亮,但毕竟我们不是画家,我们是摄影师。在学习摄影之前我们要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摄影观:一是要明确摄影之美与绘画之美是非常不同的;二是要明确摄影师是做摄影的,不是画画的,我们要尽力展现摄影自身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