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十九首其五
魏晋:郭璞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
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
圭璋虽特达,明月难闇投。
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
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
有出尘的羽翼渴望到高天上飞翔,有健朗奋迅的腿脚渴望和别人一样远游。
但是因为清澈的泉水之源没有涨水,哪里能容得下可以吞下一条船那么大的鱼出行呢。
圭璋是人前显贵出类拔萃的好玉,可是即使是明月珠这样有皎然之姿的极品遇不上识货的人也没人要。
禾苗嗔怨春天为什么不早点到来,山上的苕菜却哀叹秋天到来的太早。
想到这不禁悲从中来心痛不已,一滴滴眼泪沿着帽带往下流。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这首诗一共十句,前八句均以比喻手法写的。因此,欣赏此诗的关键所在,是理解其喻体和本体的涵义。喻意能清楚明白,诗意也就一目了然了。
“逸翮思拂霄,迅足羡远游。”开头两句起兴,言有才能的人都希望施展其才。“逸翮”,指善飞者;“迅足”,指善行者。善飞者展翅万里,一心想背负青天,直上霄汉;善行者疾步如飞,向往避开浊世,远游天涯海角。但仅凭一身本领,满腔热情能否实现愿望呢?诗人的笔触自然地转到了这个问题上:“清源无增澜,安得运吞舟?”“增”通“层”,“增澜”,即重叠的大波。“吞舟”指能吞舟的大鱼。《韩诗外传》:“吞舟之鱼,不居潜泽。度量之士,不居污世。”这两句是说:清澈见底的水中,没有重重波浪,怎么能游动吞舟大鱼呢?意在比喻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客观条件,合适的环境,同样不能施展才能。接着,诗人继续就人才成长的主观与客观因素的辩证关系,就制约、扼杀人才的诸种因素而发议论。“圭璋虽特达,明月难暗投。”“圭璋”,一种名贵的玉制礼器。古代朝聘之礼规定,壁玉须加上束帛,玉帛同行,才成礼品。而圭璋例外,它无须加帛,可以独行成礼。故有“特达”之说。同时,圭璋又常比喻美好高贵的人品。《后汉书·刘儒传》云:“郭林宗常谓(刘)儒口讷心辨,有圭璋之质。”故诗中“圭璋特达”,又有比喻才德之人不借外助之意。“明月”,一种贵重的宝珠。诗中比喻有才能之人。这句用《汉书·邹阳传》典:“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众莫不按剑相眄者。”这两句阐述的是才与识才,人与环境的关系,结合起来理解就是:有才能的人,即使像圭璋明月一样,秉性高洁,独善其身,但是如果其才能不为人所理解、赏识,那最终还是像明珠在暗中投掷与人,势必为人所拒绝一样,而不得施展其才能。“潜颖怨青阳,陵苕哀素秋。”“潜颖”,指在幽潜之处结穗的植物。“青阳”,春日。“陵苕”,指在高处的植物。这两句是说植物因所处境地不同,有的怨春光姗姗来迟,有的恨风霜匆匆早到。以比喻时机不遇,天施之偏,卑微者恨不能显达,显达者又怨位高易摧,荣华不能长保。讨论的是人才的出身与机遇的关系。贤者不为浊世所容,才能不能在时俗下施展,真是可悲、可愤。“悲来恻丹心,零泪缘缨流。”“缘”,沿。“缨”,系在颔下的冠带。诗人想到这里,不禁为人才的遭遇而悲叹,故恻心落泪,泪沾冠带。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才智之士生不逢时,才不能用的感慨。
游仙诗十九首其六
魏晋:郭璞
杂县寓鲁门,风暖将为灾。
吞舟涌海底,高浪驾蓬莱。
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梦游天姥吟留别)
陵阳挹丹溜,容成挥玉杯。
姮娥扬妙音,洪崖颔其颐。
升降随长烟,飘飖戏九垓。
奇龄迈五龙,千岁方婴孩。
燕昭无灵气,汉武非仙才。
杂县鸟居住在鲁国城门,预示着冬季偏暖将有大风为灾。
果然吞舟大的巨鱼被汹涌的水掀出海底,蓬莱仙山也在大浪中随波逐流。
在如此恢弘的景象中,神仙拂开云层现出身形,天空中满是供神仙们站立的金银之台。
陵阳公手里拿着石脂流丹这样的丹药,容成子拿起玉杯喝酒又放下。
嫦娥引吭而歌,被拍过肩的洪崖这时听得很陶醉频频点头。
他们仿佛在开一个大派对,随着烟雾升降飘摇,在广漠的长之上嬉戏玩耍。
他们的年岁说出来让人惊奇,有些比五龙仙人还要年长,寿命长到一千年过去了对他们来说也只是刚降生的婴儿长成小童的跨度。
燕昭王和汉武帝曾经求仙访道图谋长生,像众位仙人这样生活,却统统不是成仙的材料。
注(源自百度):
1、杂县(音爰):海鸟名,又叫爰居。鲁门:鲁国城门。《茵语·鲁语》略云:“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外三日。展禽曰:‘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风而避其灾也。’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首二句言海上将起大风。
2、陵阳:古仙人陵阳子明的简称。相传子明从鱼腹得书,因知服食之法,服石脂三年成仙。丹溜:即石脂,或称流丹,石流黄之类。
3、容成:也是仙人名。与陵阳子明都见《列仙传》。
4、姮娥:即嫦娥。相传后羿从西王母得到不死药,嫦娥偷吃后逃往月中。
5、洪崖:古仙人名。《列仙传》:“洪崖先生姓张氏,尧时已三千岁。”
6、“升降”句咏宁封子事。《列仙传》:“宁封子者黄帝时人,积火自烧而随烟上下。”
7、九垓:犹“九天”。中央及四正四隅九方之天为九天。
8、五龙: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他们是一父四子。父日宫龙,是土仙;长子叫角龙,木仙;次征龙,火仙;商龙,金仙;羽龙,水仙。
9、《拾遗记》:“燕昭王召其臣甘需曰:‘寡人志于仙道,可得遂乎?’需日:‘上仙之人去滞欲而离嗜爱,洗神灭念,游于太极之内。今大王所爱之容,恐不及玉,织腰皓齿,患不如神,而欲却老云游,何异挽圭爵以量沧海乎?’”
10、《汉武帝内传》:“西王母曰:‘刘彻好道,然形慢神秽,……殆恐非仙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