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一醉解千愁
首都的夜如流水一样,霓虹灯随处可见,可谁又知道这座繁荣发达的城市让多少人付出了多少心血呢!
“在你这不胖都没天理了,每天就是吃,休息,吃休息。”余男瘫坐在沙发上,满脸幸福,“要不是我和你不合适,我真想把你娶回家,让你给我做一辈子饭。”
谢楠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打趣着说道,“谁说你们不合适的,我就觉得你们俩很合适啊!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吴京洗了碗筷之后从厨房出来,“你们就别开洛声的玩笑了,两个女的也好意思欺负人。”
“你没听说过吗?女人流氓起来就没有男的什么事了。”洛声玩笑着说道,“今天谢谢你了,麻烦你帮忙收拾桌子还帮忙洗碗。”
“都是应该的,”谢楠得意地说道,“以前在家他十指不沾阳春水,今天看到你在厨房大显身手,想必心里不是滋味了吧!”
“哪有,我只是吃的太多了,要运动运动。”吴京有几分不好意思。
洛声站了起来,“我记得上次洛曼给了我几罐好茶叶,我还没喝过,今天正好你们在这,我去拿来大家尝尝。”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较多的争论,但华夏是茶树的原产地,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近现代考证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能确认华夏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山区是茶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提起茶,不得不提起一个古人,唐代的茶圣陆羽,他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
是陆羽穷尽一生,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又遍稽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当时《茶经》一问世,即风行天下,为时人学习和珍藏。
《茶经》的内容十分详尽
一之源,概述中国茶的主要产地及土壤、气候等生长环境和茶的性能、功用。
二之具,讲当时制作、加工茶叶的工具。
三之造,讲茶的制作过程。
四之器,讲煮茶、饮茶器皿。
五之煮,讲煮茶的过程、技艺。
六之饮,讲饮茶的方法、茶品鉴赏。
七之事,讲中国饮茶的历史。
八之出,详细记载了当时的产茶盛地,并品评其高下,记载了当时唐代全国四十余州产茶情形,对于自己不甚明了的十一个州的产茶之地亦如实注出。
九之略,是讲饮茶器具何种情况应十分完备,何种情况省略何种,野外采薪煮茶,火炉、交床等不必讲究;临泉汲水可省去若干盛水之具。
最后,陆羽还主张要把以上各项内容用图绘成画幅,张陈于座隅,茶人们喝着茶,看着图,品茶之味,明茶之理,神爽目悦,这与端来一瓢一碗,几口灌下,那意境自然大不相同。
陆羽的《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华夏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俭的真实反映。
以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
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
想到陆羽这个人,洛声不禁又陷入了回忆中。
据史书记载,陆羽是一个弃婴,《唐国史补》、《新唐书》和《唐才子传》里都对此都毫不隐讳。
依稀记得是公元733年深秋的一个清晨,洛声与竟陵龙盖寺的智积禅师路过西郊一座小石桥,忽闻桥下群雁哀鸣之声,走近一看,只见一群大雁正盘旋在一个男婴的上空,似有保护之意。
当时的洛声想要从鬼神之说探求自己的身体身世之谜,所以对这样的场景分外感兴趣。
男婴让严霜冻得瑟瑟发抖,看着一只大雁落了下来,用自己的翅膀护卫着一个男婴。智积禅师和洛声商讨之下决定把他抱回寺中收养,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陆羽。
那座石桥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古雁桥“,附近的街道称“雁叫街“,遗迹今犹在。
“好香啊!这是什么茶?”余男好奇问道。
“是黄山毛峰,”洛声按照饮茶的规矩倒出三杯,“据说还是特供的呢!你们尝尝看。”
“洛声你不喝吗?”吴京看只有三杯茶下意思问道。
余男在一边轻轻笑了笑,“洛声这个人从来只喝白水,不喝其他的。不知道这是什么怪癖。”
“我倒觉得挺好的,”谢楠在一边微笑着说,“这样的人老老实实的,才能让朋友和亲人放心啊!谁都不会担心他喝酒出什么意外,对吧!”
吴京知道谢楠的话里有话,只能配笑着说道,“没办法,社会大环境。在现在,如果你出去和人谈工作谈事情不把对方喝倒了那就是你的问题,事情也没那么容易办啊!”
“不知道这股风气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唉。”余男叹了一口气,“什么事情谈事情都是饭桌上说话,酒杯里论高低,真是太没意思了。”
洛声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这种事情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
华夏的社会是个人情社会,生活在这里面,每天为了生计,交际应酬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可以的话,谁不想每天平静淡然地生活呢!
在酒桌上醉生梦死,笑脸相迎,都是为了各自的生活罢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容易,有时候也能一醉解千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