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观念决定命运

既然命运的主动权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面对不可控因素时我们就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面对可控变量时我们更可以顺时应势,通过积极地调整某一命运点的位置,调整某一阶段命运线的走向,来实现对自己人生命运的把控。那么,这一系列的调整和把控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总结人生的运动变化规律,我们发现在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的观念。

一、见识+感悟=观念

观念是什么?是看法。我们知道,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缘此形成的看法(观念),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动反应。也就是说,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再加上理解和感悟,就形成了观念。

认识源于见识,没有见识何谈认识?见识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作动词用时,它指的是去接触、见闻、认识客观事物,例如我们常说去见识一下、见多识广等;作名词用时,它指的是见解、知识,例如长见识、有见识等。我们这里主要是用其动词的含义。

见识又可以分为直接见识和间接见识两大类。所谓的直接见识,是指自己亲眼所见、亲自经历的事物;所谓间接见识,是指听到、读到但并非自己亲眼所见、亲自经历的事物。

对于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来说,不论是直接见识还是间接见识的人、事、物,都会在自己的头脑中留下印象,形成看法。这里所说的看法,已经不再单纯是事物的客观状态,而是已经附加上个人主观因素的另一种混合状态。附加上的主观因素包括个人对同类人、事、物的评价、好恶、需求等等。符合个人喜好和需求的,则会多加思考、多有感悟,甚至会反复思考,不断深化感悟;不符合个人喜好和需求的,则会一笑了之,很快淡忘。

我们对任何人、事、物的看法,一定要源于对其有所认识,有所了解。孔夫子曾经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篇》)但是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在内陆平原地区长大的人,从未见过山,也没见过大江大河,就不容易做到真正理解崇山峻岭的博大与巍峨,也不容易做到真正理解江河湖海的浩瀚与灵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法想象和一个人不认识,却能对这个人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看法。当然,这里所说的认识是广义的,而非仅仅是直接的、狭义的认识。比如我们对历史人物、对现代伟人、对当代名人的认识,以及对绝大多数科学知识的认识,就是间接的、广义的认识。

同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一定要源于对这个世界能有所了解、有所认识。“井底之蛙”和“见多识广”,是表述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程度不同的两个成语,而且仅仅是从量级的层面上来说明认识程度的。还有两个成语表述的是另一个方面的考量,“一知半解”,“真知灼见”,说明的则是对世界、对事物了解认识深度上的差别。只有广泛地、全面地了解和认知世界,只有客观地、历史地了解和认知事物,才可能得到或者形成对世界、对事物的正确看法。见识少的人,对世界的看法就不可能全面,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可能准确,对机会的看法就不可能敏感。

所以说,见识是左右看法(即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

但是,光有见识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深刻的感悟,对所谓的见识就可能会熟视无睹。

被评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之一的毛泽东(1893~1976),出生于清朝末期的湖南农村,父亲是地道的农民,母亲是善良的农妇。他9岁上私塾开始接受启蒙教育,17岁考入高等小学后接触了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康、梁进步思想的影响,已经使他的见识有别于那些没有读书的农家子弟了。18岁时,他走进省城长沙。这一年,辛亥革命使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寿终正寝。从韶山冲走进大都市的毛泽东,在省城所接受的教育和所接触的世界,远非在乡村、在县城、在中小城市的见识可比。

走出韶山冲之后,青年毛泽东见识了反动军阀的腐败统治,见识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给中国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接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思想,接触了中国最早一批共产主义者,参加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参加了声讨反动军阀的“驱张”运动,组建了新民学会,组建了湖南共产主义组织。这些见识,这些活动,不断加深了毛泽东对中国命运的思考,不断强化了毛泽东对救国救民的真理以及道路的感悟。他曾伫立在湘江中的橘子洲头,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的喝问。

正是由于毛泽东青年时期的见识和感悟,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共和国的明确观念,使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成为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1921年他28岁时,作为12位代表之一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8年后的1949年10月1日,他在北京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观念产生想法

观念,是指一个人对小到身边事物、大到客观世界的看法。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看法就是一种评价。有了看法之后,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做出相应的判别、取舍。这种判别和取舍,就是一个人在客观世界面前的想法。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喜好和需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量,不会因某一个事物而有大的改变。所以,对一个事物判别和取舍的决定性因素就只有对这个事物的看法了。换言之,我们面对一个事物时的想法,是由我们的看法(观念)决定的。

路边的水果摊是客观的,摊铺上客观存在着的水果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当我们路过时,是想买还是不想买呢?为什么想买,或者为什么不想买呢?如果想买,又是想买哪一种呢?我们为什么选择购买这一种或这几种,而不是选择购买其他那些品种呢?如果决定购买一个或几个品种了,我们又打算买多少呢?为什么是买这么多,而不是更少一些或者更多一些呢?在这里,我们对水果的需求和喜好是基本不变的常量。但是对不同的时令季节该吃什么样的水果,各种水果在当下的价格水平,面前各种水果的品质状况等看法,决定了我们现在的想法:买不买,买哪种,买多少……

在学业面前,我们对知识和人生的看法,会决定我们对学习这一客观事物的想法;在一个熟人面前,我们对他的看法和自己的择友观念,会决定我们对他交往深度和方式上的想法;在一个机会面前,对某些事物及其发展趋势的看法,会决定我们是否把握和如何把握这一机会的想法……。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样的事例,这样的选择,可能经常发生,并且会伴随我们终生。

推而广之,上面关于购买水果的公式似乎可以改写成如下的样子:

可能有些牵强,但还是能比较直观地显示出看法对想法形成的逻辑关系。

三、想法支配态度

人们对于一个与自己人生追求或个人喜好无关的事情,是不会产生想法的。但是,当看到或听到一个与自己人生追求或个人喜好有关的事物时,必然会产生想法。想法一旦产生,必然会产生出相应的言论或行动来。即便是不表态、不行动,实质上也是想法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这里所说的言论和行动,可以统称为态度。反过来说,什么叫态度?态度就是言行。在别人的批评面前,各人的言行表现不一,就会有人评论某某人的态度好还是不好。这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行表现(态度)呢?这是因为他对这样的批评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此不难看出,态度(言行)是一个人思想观念和对某人、某事想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由观念和想法来决定、支配的,也就是说是看法和想法决定和支配着态度。

职场和培训场上常听有人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这种说法不够科学和严密。虽然言论和行动能够导致结果的发生,但这种“态度决定一切”的说法没有更深层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一个女孩在同时追求她的两个男孩子面前,一定会有不同的言行表现,也就是会有不同的态度。即便是两个她都不喜欢,拒绝的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为什么?因为她对两个男孩的看法不同。所以,她的拒绝形式可能会是一个委婉礼貌,一个直截了当。也就是说,她对两个男孩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如果这两个男孩中有一个是她有些喜欢,打算进一步接触了解的呢?那就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情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两个男孩都给她打电话发出看电影的邀请,一定是对不喜欢的男孩表示拒绝,可能会编造出“加班”或“有亲友过生日”之类的善意谎言,甚至还可能是严词相拒;而对她有些喜欢的另一个男孩呢,她则可能是欣然赴约,甚至不惜放下手里的其他事情。这时的她,对两个男孩的态度可谓大相径庭。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她对两个男孩的看法不同。

这里所说的女孩的看法,不仅仅是她对男孩个人的看法,还包含着她思想深处审美观、婚恋观、价值观、人生观乃至世界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所以,我们不能说是女孩的态度决定了一切。相反,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倒是观念(即看法)左右了她的想法,她的想法支配了她或拒绝邀请、或欣然赴约的言行。对这其中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作如下表示:

看法→欲求→言行

亦即:

观念→想法→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的说法混淆了“态度”和“观念”这两个概念,如果换成“观念决定一切”的提法则更准确地揭示了态度的实质性来源。

四、态度促成习惯

在相同的思想观念指导下,一个人会对同类事物产生相同或相近的想法,因而会说出相同或相近的话语,做出相同或相近的动作。这些相同或相近的想法、语言、行为重复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往往会成为一种下意识的东西。这种能在下意识状态下被重复的想法、语言和行为,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它包括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行为习惯。在同一个地区,由于人们相互接触频繁,相互影响,久而久之也会形成一些相同或相近的习惯,被称为风俗或者习俗,比如语言习惯、饮食习惯、服饰习惯等等。

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为什么要多次重复一种相同或者相近的想法、语言或行为呢?

一方面,是来自于多种客观因素的作用。这其中包括亲属、同学、老师、朋友、同事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导引,居住地域的风俗熏染,等等。特别是在一个人的孩童时期,大多数语言和行为习惯是模仿来的。

口吃(说话结巴),绝对是一个很不好的语言习惯。之所以说它是一种习惯,是因为多数人的口吃并不是遗传或者是发育不正常造成的疾患,而是出于对口吃的好奇或者是对口吃人的嘲讽,经常去模仿口吃人的语言状态,结果自己成了一个口吃的人。

有一个女孩,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发现别人吃鱼头时津津有味的状态,十分惊讶地问:鱼头有这么好吃吗?可我家做鱼时妈妈总是事先就把鱼头鱼尾都剁掉扔了啊。回到家里,她就问妈妈,我们家为什么做鱼的时候要把鱼头和鱼尾都扔掉呢?妈妈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反正我小时候你外婆就是这样做的,所以我也就学着这样做了。等什么时候我回去问问你姥姥吧。当妈妈有一次回姥姥家时,就问起了这个问题。姥姥回答说,嗨,这也没什么道理可讲。就是你小的时候啊,家里的锅太小,整条鱼放进去头和尾都会露在外面。没办法,我就把鱼头鱼尾都去掉扔了。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

可见人们有些习惯是客观作用的结果,其中大多是通过模仿养成的。

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来自于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

首先,是来自于个人生存欲求的主观因素。一个人要健康,作息时间就得有规律,吃饭也得定时定量。每天定时就寝,定点起床,久而久之会形成习惯,到该睡觉的时候就犯困,到该起床的时候自然会醒。吃饭定时定量以后,到了饭时就会有饥饿感和进食欲。当我们吃到经过不断重复所形成的饭量习惯时,就会有饱腹感。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因为我们的健康观念在左右着自己的行为,是我们对科学作息及合理饮食的看法在影响着自己的行为,是我们对健康和长寿的欲求在督导着自己的行为。

其次,是来自于个人发展欲求的主观因素。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命运会更好,并可能会给自己设定新的、更高的目标。要实现新的目标,就要做出相应的努力。这样的努力动作多了、久了,就会形成新的习惯。据说,有心理学家做过相应的研究,得出了“一个动作重复21次就会开始形成习惯”的结论。也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当中的所有动作,只有不到10%属于非习惯性的,其余90%以上的动作都来自于习惯。一个新的动作如果能保持重复做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如果能保持重复做3个月,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新习惯。这个论断是否科学并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姑且不论,但最起码它告诉人们,为了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必须要养成新的好的习惯,相同的想法和动作至少要重复多次,甚至是成千上万次。有欲求,自然就会有动力,多次重复依然有人能做得到,他们的人生命运也会因此得以改变。

再者,是来自于个人爱好欲求的主观因素。每个人都愿意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会达到乐此不疲的境界。心理学对爱好给出的定义是:爱好是指一个人特别想认识某种事物或者想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们为什么会喜爱某一项事物?那也是因为他的头脑当中已经形成并储备了对该类事物的看法,进而产生了深入认识该类事物、渴望参与该类事物的想法,所以就会经常思考,就会积极行动。相同的思考或相同的动作多次重复后,习惯便养成了。

五、习惯改变性格

习惯具有十分强大的力量,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甚至可以改变某一动物的天性和本能。曾经轰动世界的印度狼孩,就是说明这个道理的最典型例证。1920年,一位传教士在丛林中发现两个和狼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大的约7、8岁,小的约2岁。送到孤儿院里进行体检表明,两个孩子的身体生物系统和人完全一样,但是她们的行为习惯却和野兽别无二致,用四肢走路并不会双足站立,害怕阳光而白天睡觉,不懂语言也不会发出人类的音节,吃东西完全“狼吞虎咽”,喝水靠舌头去舔。她们的大脑结构和同龄人也没有差异,但智力却十分低下,大孩子长到15岁时只有正常孩子两岁的智力,17岁去世时也只有正常孩子3、4岁的智力。在她们身上,和狼一样的习惯改变了应有的人的天性。

性格属于人的天性的一部分,是一个人在待人、做事等诸多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具有个性特征的气质和风格。性格研究属于心理学范畴,不同的心理学家依据不同的方法把性格划分为很多类别,其中最简单也是最符合客观现实的分类就是分为两大类——内向型和外向型。有人可能会说还有温和型和急躁型的。其实,温和与急躁并不是性格的类型,而是脾气的外部表现,脾气温和的人多属于内向型性格,脾气急躁的人多属于外向型的性格。

人的性格并无好坏、优劣之分。“我爱每一片绿叶”,说的就是无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都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都有成功的可能和幸福的权利。我们这里要说的并不是为了人生的成功和幸福去改变性格,而是要强调习惯的力量之大是足可以使性格受到影响的。按常理,人的性格是极其难以改变的,正像俗话说的那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习惯改变人的性格的现象。

有一位脾气急躁的外向型性格的先生要学习书画,被同学和朋友传为笑谈,认为出不了一两周的时间他就得落荒而逃。没成想,此人虽然性情急躁,但却颇有毅力。刚开始学习时他确实有力气没处使、火气无处发,但是他咬牙坚持着,一周两周、一月两月、一年两年,使平心静气、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成为习惯。后来,他竟然真的学有所成了,书画作品多次获奖,最神奇的是他的性格居然也有了改变,在外向型的活跃基础上增添了一丝内向型的恬静,急躁的脾气也明显地趋向于温和了。

还有一位年纪较大、性格极其内敛的女士,大半辈子都是一副怯生生的模样。她退休后参加了一个知青“荒友”歌舞团,每天都在排练和演出的快乐与忙碌中度过,尽情地舒展自己逐渐成为她的言行和生活习惯,性格也在一天天地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几年下来,当在一次“荒友”聚会时,一些多年不见的“荒友”惊讶地发现,当年整天闷闷不响的那个小姑娘不见了,而出现在眼前的这位女士完全是充满自信和开朗大方的模样。

事实证明,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习惯与性格相辅相成。特定的性格会使人形成某种独特的习惯;因为某种原因而形成的新习惯,也会影响甚至是改变性格的某一方面。比如,一个做事勤奋严谨、待人谦恭真诚的人,一定会有守时的好习惯;反之,一个人如果为了给人以好印象,凡是约人、约事时,都努力做到守时,久而久之便会养成习惯,也会增加其做事勤奋严谨、待人谦恭真诚方面的性格特征。

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遇到某人或某事时会有不同的反应方式和处理方法。这种反应方式和处理方法上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面对的是重大事项,其不同的发展结果,将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列宁(Vladimir Ilich Lenin,1870~1924)曾经说过:“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四卷)。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也曾经做出过如下推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是詹姆斯在100多年前的论断,一直为人们广泛地运用。

六、性格影响命运

言行的无数次重复所形成的习惯是一种有形的力量,可以调整甚至改变性格。性格一旦定型,便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作用力更大,甚至可以大到影响命运的程度。性格本无好坏优劣之分,哪类性格都有其优势。拥有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生命轨迹,亦即拥有不同的命运。每种不同性格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发展方式,也都有迈向成功的可能。性格既无好坏之分,命运也就没有优劣之别了。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具有十分奇特的性格,经常会让人觉得难以与其相处。正是这种怪异的性格,导致了他在刚刚30岁的时候就被驱逐出自己一手创办并领导了9年的苹果公司。如果说性格可以有好坏之分,乔布斯的性格大概不能算是好的,因为几乎没有人喜欢他待人和做事的作风。但也正是由于其性格的与众不同,他不仅在21岁时就与同学合办了苹果公司,他也在离开苹果后立即创办了NeXT电脑公司,后来又收购了Pixar动画工作室,并在11年之后他41岁时重新入主苹果公司。此后的15年里,他凭借自己的性格和作风,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奇迹,把苹果推上了全球计算机和音乐播放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研发、生产、销售霸主地位。

不幸的是,在他48岁时,也就是他回归苹果的第7个年头,他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并且到了晚期。有人说,乔布斯的成就和他的性格有关,他的病也和他的性格有关。这话不无道理。他被诊断出患有绝症之后的初期治疗,也受到了他性格的影响。虽然他的成就让他最后得以享受世界顶级的癌症治疗康复技术,但他还是在56岁的黄金年龄时就告别了他的妻儿、他的苹果和他为之作出巨大贡献的世界。

乔布斯的一生,真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谓成也性格,败也性格!

乔布斯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答案是:习惯。

乔布斯是一个被继父母收养的私生子,继父母的宠爱使他养成了为所欲为的习惯。他想上什么学校,就得上什么学校,不管家里的经济条件如何。这方面的习惯,慢慢地形成了他自认为能创造“现实扭曲力场”的性格。

他生长在硅谷地区,电子行业的兴盛和科研氛围的浓郁使他养成了钻研计算机技术的习惯,上学期间和辍学之初他已经在这方面小有建树,多年的刻苦钻研使他逐渐形成了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性格。

他19岁时,便从刚刚供职不久的第一家公司辞职,只身远渡重洋到印度寻找精神导师。7个月的磨难和修炼中,他经历了东西方文化在他头脑中的激烈碰撞,使他对人生的感悟有了飞跃,帮助他后来形成了一个理念:一定要为人类制造出最好产品,而不是一定要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这是一种奉献的品格,也是一种忘我的性格。

乔布斯的性格,使世界多了一位顶尖级的高人和能人,也使世界很快就失去了一个能够改造这个世界的奇人和伟人。我们该怎样来评价乔布斯的性格和命运呢?一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性格虽然不能决定命运,但性格对命运长久巨大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

七、观念决定命运

综上所述,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主观因素就是这个人的思想观念。

观念→想法→态度→习惯→性格→命运

人们都期望自己拥有不错的命运。但是如果一个人在闯红灯过马路时遭遇车祸,可以认定他的命运真的很不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那是他在遵章守法观念上出了问题。他认为,“红灯停,绿灯行”的规矩是给死脑筋或行为不便的人制定的,自己用不着受它约束。这种思想观念让他经常在遇到红灯时都萌发闯红灯的想法,所以也就有了经常平安闯过去的行动。这样的行动重复多了,使他养成了闯红灯的习惯,每一次都想闯、都要闯。这样的习惯甚至还可能使他形成挑战各种规矩的性格。于是乎,惨祸的发生就变成了迟早的事情。如果他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是另外一种思想观念——严格约束自己,时时遵章守法,惨剧就会远离于他。

其实,在正常情况下命运本无好坏之分、优劣之别。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生命的诞生、存活、终结是一样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一样,是指正常的、普通的和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在世,不外乎三种状态,即生、活、死,大家都是相同的。生,大家都一样,都由父精母卵孕育而成,再由母体十月怀胎后呱呱坠地;活,大家也一样,都是在解决问题,只不过是解决的问题有多有少、有大有小而已;死,其物理和化学形式大家更一样,呼吸停止,心跳停止,代谢停止,脑死亡,生命现象终结。

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命运差别到底在哪里呢?在于感受,在于命运的主体——我们自己对命运的感受上,是由每个人对生命、对人生、对命运的认识和理解不同而导致的。说到底,还是一个观念问题。每个人生命轨迹所依存的先天的、客观的条件千差万别,大相径庭。这些先天的、客观的东西,会导致不同的人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同一个人,也可能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对相同的事物持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哪怕是一奶同胞的孪生兄弟或姐妹,也会出现对人生感受上的差异。

很多男人都有过追求女孩的经历。一般情况下,不论一个女孩有多么好,也绝不可能所有的男孩都喜欢她,都去追求她。为什么?因为大家的看法不同,想法更不同。即使是看法相同,由于想法不同,对这个女孩的态度也不会一样。其实,看法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因此想法就更不能完全相同了。就算是看法、想法相同,言行(态度)也不可能完全相同。不同的言论或行动会导致不同的结果。还是以守时与否为例,如果这个男孩有不守时的习惯,会让被追求的女孩产生反感,认为自己没得到应有的尊重,甚至有些被轻视、怠慢的味道,同时也会认为这个男孩为人不严谨,做事不勤奋。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了。如果男孩不接受教训,不修正自己的言行,慢慢就会养成拖沓懒散的习惯,以后不论是婚恋还是工作,都很难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反之,如果男孩接受教训,以后的事自然也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了。

源于对生命、对人生、对命运的不同看法,会使人们对遇到的人、事、物产生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会支配人表现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事物出现不同的结果;在对待人、事、物时,如果多次甚至长期地重复相同的语言或行动,便会形成习惯;新的习惯可能会改变一个人原有的某一方面的性格;性格具有强大的力量,会持久地深度地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如果是一个领导者,他的性格所影响的甚至不只是他自己的个人命运。可见,决定命运的是观念。

那么,有哪些重要的观念(看法)会决定人的一生之命运呢?

世界观,决定了我们将怎样看待这个世界。

人生观,决定了我们今生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将在一生之中做哪些事情。

“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如果我们能在生命成长阶段将以上“三观”的一些基本问题解决好,那么在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中我们的路该怎么走,事情该怎么做,命运该怎么把握,就都比较容易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