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学习与成长

第十三章 学习是一生的任务

人类之所以是地球上最为智慧的动物,当然首先是源于人类的生理结构,尤其是人类的大脑,但更为重要的是源于人类的学习能力及过程。其实,在多数人看来,学习不是一件什么轻松的事情,多数人并不喜欢。但是,为什么人类还必须要学习呢?原因很简单,只有两个字:需要!

一、学习是人生的需要

人类虽然是最智慧的动物,但同时又是自我生存能力最弱的动物。同其他动物相比较,唯有人类是从出生伊始就必须要通过学习才能生存的。其他的动物,靠其本能便可生存,便可成长,便可走完一生。有很多动物一出生,几乎就具备了一生所需要的全部能力:一出生便会站立,没几天便会行走或飞翔,稍大一点点就会觅食,再大一点点便可自己生存了。它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生活领地,不用父母操心给找工作、买房子;它们可以找到自己的配偶,也不用学习什么性知识就会繁衍后代,更不需要父母操心给找对象、办婚礼、带孩子;它们可以自力完成后面的一切,不用社会给解决就学、就医、养老等问题。可是人类却不行:吃东西要学(襁褓期吃奶除外),说话要学,走路要学,连穿衣服都要学,接着还要学将来做事所需要的那些五花八门的所谓知识。所以说,学习首先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

学习是一个人成长的需要。可能是人类的生存周期比其他动物长,也可能是人类想从这个世界获得的东西比其他动物多,所以人类的成长期就被安排得极其漫长——20多年。所谓成长期,一方面是身体的成长,另一方面则是能力的成长。身体的成长,是为了能够挑起未来几十年的生活重担;能力的成长,是为了能够挑起未来几十年的人生重担。能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学习中来。当然,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并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或者书本里。孔子说,他是“三十而立”。也就是说,他成长的过程是30年。这样的千古圣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芸芸众生呢?学习的最基本目的是成人、成才,而成人和成才恰恰也是成长的结果。所以说,学习是成长的需要。如果不学习,这20几年、30年我们干什么去呢?再者说,如果不学习,我们又能干什么呢?另外,走出校门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还必须进入社会大学再进修、深造几年,才能将已经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且获得一些新的更加有用的知识。这就是很多用人单位更希望聘用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人员的道理所在。

学习也是一个人发展的需要。在这个世界上,作为一个单体的个人,很多能力远不如一些动物。在陆上,论进攻能力,我们远不如虎豹豺狼;要入地,我们还比不过一条蚯蚓“游刃有余”;要下水,即使是会水的人也比不过鱼鳖虾蟹;要上天,我们既无羽毛又没翅膀,更比不过燕雀鹰隼。但是,人类却成了这个世界的主宰。为什么?就是因为人类比所有动物都更有智慧。靠着这不断升华的智慧,人类制造出狩猎工具和各式武器,可以囊括虎豹豺狼于笼中,但从未见哪只老虎能制造出笼子并且把人关进去;人类也挖掘出了山体、海底隧道,制造出了地下铁路和地铁列车,可以穿行于高山峻岭之下或江河湖海之底;人类还制造出了巨轮、潜艇,既可以漂游于波峰浪谷之间,又可以深潜于水下海底;人类更制造出了飞机、飞船,飞翔的高度可以超过最善飞的鸟类无数倍,甚至飞抵月球和火星。这些智慧从哪里来?靠学习,靠研究,靠传承,靠超越,一步步地发展到了今天的水平。只要地球不毁灭,人类就还将继续发展下去,所以后来人还是得学习。就算是我们不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我们总得要融入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现实吧?对不起,那还得学习。就以当今社会而言,我们如果不学习,就不知互联网为何物,就不会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就不懂网购、刷卡,那就肯定无法跟上时代进步的节拍。个人的所谓发展,就是在超越自我、超越前辈、超越他人的路途上前进。如果我们自己的知识积累没有增加,能力没有增强,超越就是一句空话,发展也就没有可能。

学习还是一个人幸福的需要。人的成长也好,发展也好,其实都是为了自己和全人类更加幸福。人生的目的也是为了追求幸福。但是,认识幸福需要知识,创造幸福需要能力,感受幸福需要品位。知识和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来获得,品位也需要通过学习来提高。

我们经常会出现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状态。为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学会要全面地、历史地去看问题。如果能多学习一些历史知识和时事政治,多了解一些自己家庭的历史,可能感觉就不一样了,就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人生事物中认识幸福、发现幸福。比如我们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里,最大的幸福就是远离战乱之苦。如果我们感受不到这种幸福,那就看看中国的历史,看看当今的世界。前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是无数怀着共产主义理想的仁人志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但是却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70年后解体,变成了一大堆独联体国家。今天的乌克兰便是其中的一个。2015年1月24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的马里乌波尔市一居民区突然遭到不明来历的炮火袭击,53栋楼房受损,当时就有30人死亡,另有93人受伤,其中40人伤势严重。和那些在睡梦中失去生命的乌克兰人相比,再和在战火硝烟笼罩多年的中东地区相比,难道我们还感觉不到自己正在享受着难得的幸福么?

同时,所有的幸福都是需要去创造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创造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不论是在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之中,还是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之中,我们都可以体验到创造的艰辛与快乐。能有这种体验,那就是幸福。如果我们的创造有了成果,不管成果是大还是小,我们又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幸福。可是,不论是创造什么,都需要有能力。不学习,不实践,能力从哪里来?切记,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幸福既是被创造出来的,也是被感受出来的。人无高低贵贱之分,品位也没有高雅低俗之别。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品位。不同的品位,只是表明人们对相同事物的认知角度、程度有所差异;但不同的品位,也使不同的人在相同事物面前感受到的幸福度有很大差异。曾经备受调侃的咖啡和大蒜之比较,不能说品咖啡就高雅,更不能说嚼大蒜就低俗。只能说是不了解、不喜欢咖啡或大蒜的人,在这个问题上远没有了解、喜欢的人品位高。如果经过学习、研究和实践,了解了之后,说不定就会喜欢上饮咖啡或者吃生蒜,甚至还可能上瘾。

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当我们学到了原来不懂的东西,甚至能够通过长期的学习而变外行为内行,所能体验到的那种惬意不可言表;当我们通过学习以及思考和感悟,解除了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上的困惑,所能体验到的那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般的觉醒,要远远胜于任何物质上的收获;如果再能将自己获得的知识分享给他人,用自己增长的能力贡献于社会,那我们就一定会体验到“不亦乐乎”的欣慰。

二、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思是说,就算是有好吃的鱼肉,不吃是不可能知道它的味道有多么美;就算是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怎么可能知道它有多么的深刻。因此,是通过学习才使我们知道自己的知识还很缺乏,是通过教授别人才使我们知道自己还有很多困惑。只有知道了自己的知识不足,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继续去学;只有知道了自己还存在着很多困惑,才能鞭策自己努力成为博学之人。所以说,教授知识和学习知识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增长才干的。

学而知不足,是一个客观规律。对“学而知不足”这句千古遗训,可以有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是说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够多,通过学习才发现了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则是说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够用,也是通过学习才发现的。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理解,都证明学习是一件没有尽头、没有止境的终生任务。

学习的过程,有如吃烧饼的故事。说是有一个人饿了,去买烧饼充饥。连吃了5个大烧饼还是觉得没吃饱,于是又买了1个。吃了第6个烧饼后他终于觉得吃饱了,但是也后悔了。他感觉买前面5个烧饼的钱白花了,要是早知道第6个烧饼能让他吃饱,直接买第6个多好啊,既省事,又省钱。学习,更是一个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过程。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那些知识。可是,为了能学会后面最有用的知识,必须要先把一些基础知识学会。最常见的学而知不足的表现,是在后面的学习中发现前面的知识没学好,基础没打牢。小学的基础不牢,中学的课程就很难学好;初中的基础不牢,高中的课程就更难学好。有些人其实足够聪明,智商一点也不比别人低,但可能就是因为小学阶段过于贪玩,该学的东西没有学好,所以到中学以后有很多问题理解不了,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好成绩了。到大学以后,有些同学很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认为既有趣又有用,因此轻淡了基础课的学习,结果是基础课没学好还不算,专业课自然也就学得稀松平常了。这些现象都说明,越是学习才能越发感觉到知识海洋的浩瀚辽阔。当一个人坐在自己的房间里时,并不会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可是当我们伫立在大海岸边时,才发现原来自己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的。在知识的海洋面前,也是一样。在学习更多的、更高深的知识时,我们自然会感到原来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多。

宋词大家陆游曾撰写过一副联子:“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幅对联一直被历代师长用作劝勉学生和所有青年人要勤奋学习的警世箴言。应试教育的结果一定是要进考场的。所以,考试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应用。有一则小笑话,说有一名学生在考试时偷偷地带进考场一本教科书,在答题时偷看被监考老师逮个正着,便问这名考生为什么要违犯考场纪律。该生幽默地回答道:老师,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这不是到了用书的时候了么!很多学生“平时不用功,考试就发蒙”,这是人们经常都能够看到的情景。当然,我们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甚至可以说完全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学习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进而获得能力,以便走上社会以后能够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为自己、为家庭、为民族、为社会、为祖国做更多的事情。当一个人走出校门时,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环境。在这个阶段和环境中,要接触很多在课堂上没有学过的新知识,要面临和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这时,很多人都会产生一种感觉:原来在学校学习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一件事情!可是有很多人就连这最容易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好,又怎么可能做好那些不容易的事情呢?只有到这个时候,人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原有知识不够用、做事的能力不够强的滋味。

据说有学生曾问爱因斯坦:您已经是物理学界空前绝后的大师,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了,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地学习呀?爱因斯坦拿起笔,在纸上画出了套在一起的一大一小两个圆圈。他对提问的学生说,假如你的知识量是这个小圆,周长比大圆短,说明你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小,即使有问题也可以在大圆里得到解决。而我呢,知识量好比是这个大圆,圆周要比你长很多,说明与未知领域的接触面也会比你大很多,有了问题都不知道找谁去解决,所以必须得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探索才行啊!这个故事说明,即使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也是学无止境的。“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刘开:《问说》)其实,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清代散文家刘开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知识不可能只被一个人所独占,而学习又是没有边界、没有尽头的。那么,在研究学问的过程中,怎么可以缺少提出问题这样的环节呢?这与孔子所提倡的“不耻下问”是高度契合的。刘开的这段话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学而知不足”、“学无止境”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客观性。

三、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好学、善学,最终成为影响世界的至圣先师,这与其对学习的独特认识是分不开的。他曾向当时的大音乐家师襄子学琴,用10天学了一支曲子之后还在不停地练习。师襄子说:差不多了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只学会了曲谱,还没掌握技法呢。又练了几天,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技法,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悟到乐曲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呢。接着又练了几天后,师襄子说:你已经表现出了乐曲的思想情感,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体会到作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继续又练了几天之后,师襄子说:听你弹奏,感到好像有一个人正在严肃地进行思考,他还不时地抬起头来,遥望远方,关注未来。孔子立即兴奋地答道:经老师一点拨,我仿佛看到了作曲者。他有高高的身材和黑黑的面庞,正在深邃地凝望,一心想着德化四方。除了周文王,还能有谁是这样的呢?师襄子高兴地说:你说对了。我的老师告诉我,这支乐曲的名字就叫《文王操》啊!

学与思相结合,是孔子一直秉持的理念。思考是学习的延伸和深化,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篇》)即只是“依样画葫芦”地被动学习,不善于独立思考和深入思考,知识就不会变成自己的,反倒可能是越学越糊涂,越学越迷惘;但如果光是一味地空想要做什么事情,却不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那疑惑也就更多,更危险。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接受知识和主动地思考问题是同等重要的,不可偏废。学而不思有局限,思而不学更麻烦。前者的结果可能会变成书呆子,因为“尽信书不如无书”;而后者的结果更可怕,因为将办不成事或者办错事。所以孔子后来又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篇》)意思是说,我曾经整天地不吃饭,整夜地不睡觉,一直在思考,也没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呢。这是对“思而不学则殆”的进一步说明。

所谓思,就是思考,就是对知识等资讯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即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消化吸收。这和我们的饮食过程很是相像。我们摄取食物和饮品,要的是里面所包含的营养成分。但是,除了水以外,其他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又不能直接为我们的身体所利用,必须要在胃肠中消化——分解,透过小肠壁吸收进血液中,然后在随着血液循环的过程中合成为人体所需要的物质。说得形象和直接一些,虽然我们吃进去的是动物肉,但是我们的目的是要在自己的身上长出人肉来。我们的学习,就好比是就餐进食;先哲们强调的思考,就好比是消化、分解、吸收及合成。对知识的记忆,就如同是消化;对知识的分析,就如同是分解;对知识的理解,就如同是吸收;对知识的创新,就如同是合成。在上面所列举的孔子学琴的故事中,学会了曲谱,掌握了技法,这都属于对知识的消化和分解;而领会理解了乐曲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则是对知识的吸收,以后再演奏《文王操》时所表达和宣泄的就已经是自己的思想情感了;当演奏乐曲时能在头脑中树立起周文王的形象来,那则是经过重新加工和演绎之后的合成与再创造了。

与学习有相辅相成作用的思考形式有很多种,比如:

形象思考——通过在头脑中将所学知识形成静态或者动态的图像,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形象化的理解;

逻辑思考——根据某些概念、法则、定理或公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将其系统化、条理化,找出因果关系和内在规律,将感性认识提纯为理性认识;

发散思考——将所学知识放在一个更大的场中,找到更深刻的前因,分析得出更多的和可能更好的结果,并用更多的关联信息来论证思考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逆向思考——对结论反推回到起因,看是否能够还原,过程是否可逆,或者找到与结论相反、相对的概念,通过反归纳法来进行逻辑推理,验证知识或结论的正确;

演绎思考——顺应某一发展趋势,演化出多种可能,从中优选出最为科学合理或者最符合自己心愿的路径和结果;

换位思考——多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将构成事物或结果的矛盾方面进行换位,或者将自己同事件中的人物进行换位,看是否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来。

总之,学习和思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有如人的手心和手背,没有哪个方面都将不成其为手。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也曾说过:“知性无感性则空,感性无知性则盲。”(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这里的知性,可以理解为理性。虽然康德比孔子晚了2200年,但他的观点还是和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惊人的一致,或者是受到了孔子学说的影响也未可知。但由此可见,不论种族、地域和年代有多大差异,学习和获得知识的基本规律是相同的。一些人之所以连并不复杂的知识都学不会、记不住,就是因为学习与思考没有结合起来,更没有做到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

四、活到老只能学到老

人类的特殊属性,决定了人的一生都必须学习。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法则。有些人貌似不喜欢学习,其实是不喜欢在课堂上中规中矩地被管制、被约束的被动学习形式,或者是不喜欢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在人的一生中,不论是否喜欢,也不论是否主动,大家都在坚持不懈地学习着。年少时的学习,是为了长大以后会做事情;前边做的事情,是在学习做后面事情的能力;年老时的学习,大多是为了跟上时代的脚步或者是为了颐养天年阶段的充实。所以,活到老也就必须得学到老,别无二路。

漫长的人生,是要分为几个阶段的。如果在每个阶段中,都能把该阶段的主要事情做好,这一生基本上是会很有成就的。30岁之前的儿童、少年、青年时期,是人生的学习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而且,如果不喜欢在课堂里学习,而是想去做其他的事情,那也得学习,只不过是变换了学习的方式而已。这个阶段,是人生最重要、最宝贵、最有效的学习时期,是在为人生进行知识方面的储备。所以,不论是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把对青少年的教育列为重要发展战略。家庭,会拿出最多、最好的资源来,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为了孩子的学习,父母可以省吃俭用或东挪西借来解决经费问题,或者可以放弃工作、生意等事情来陪读,或者为了能获得一个重点学校的入学资格而不惜血本购买“学区房”。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昔时“孟母三迁”的故事了。而国家呢,更是把人才培养作为民族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制订纲要,投放巨资,强化基础,培训师资,哪怕是战争和动乱状态下,也要尽量保证青少年的学习。那么,作为身处青少年阶段的个人,该怎么做呢?可以说是别无选择,只有学习,而且还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否则,怎么能对得起父母、师长?又怎么能对得起国家、民族?更为严重的是怎么能对得起自己?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也!

纵观人生各个阶段,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最幸福的时期,所要做的主要事情——学习也是最容易做和最容易做好的。因为除了学习之外,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不用自己操心。当今多数家庭的子女在读书阶段基本上是吃穿不愁,去学校学习的教室、课本、教师国家都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要学的东西不但专门有人教,而且他们还生怕教不会我们。这个时期要学的东西也都是现成的,都是前人经历过并总结出来的,我们只要把这些东西理解、记住就OK了,并不需要再进行创造。相对比以后人生各阶段所要面对的所有事情,这个阶段真是太简单、太容易、太幸福了,只可惜有很多青少年朋友对此不理解、不认同、不接受,所以蹉跎了一去不返的金色年华。

“观念决定命运”!抛开教育制度、教学体系、师德师风、师资水平等客观因素之外,青少年个人的学习观念是一直在起主导作用的主观因素。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为什么学的问题;另一个是为谁学的问题。如果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帮助青少年解决这两个问题方面上不作为、延迟作为或者无效作为,会使一部分青少年自我形成偏颇的学习观念,还会连带形成不恰当的学习兴趣和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现在许多家长都喜欢搞学前开发,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教给孩子很多东西,但并没有解决好青少年的学习观念问题。其实,从学前开始对孩子进行正确学习观念的渗透和引导,甚至是灌输,解决好为什么学和为谁学的问题,远比教他们认字、算数、背古诗要重要得多。再说如果在学前教孩子太多应该在学校里学习的东西,他们将因为已经会了而上学以后课堂上不注意听讲,一两个月就可能养成厌学或者狂傲的坏习惯,这是很可怕的。

不论如何,都应该让孩子进入小学5年级之前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

为什么学?就是为人生而学!因为学习是一个人生存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幸福的需要!拒绝学习,就是拒绝人生。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拒绝人生,所以,好好学习就是天经地义的了。

为谁学?就是为自己而学!先不要说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要教育孩子先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好再说。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事情都解决不好,其他的那些所谓的“为”,就都是空话、大话和假话了。

在这两方面,好多孩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错以为自己在为父母学、在为老师学。因为有些父母想让孩子去实现他们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因为班级的升学率与老师的职称、工资、奖金密切关联。可悲的是,好多家长自己青春年少时都没有解决好为什么学和为谁学的问题,20年之后却想这样去要求子女,确实是有些底气不足,而且也难得要领、难以奏效;而大多数老师“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呕心沥血,却因被蒙上名、利的阴影,客观上影响了他们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有效引导。因此,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途径是在小学1至4年级的教材中进行灌输和渗透,再辅之以家长和老师的引导。5年级以后,学生开始进入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并开始多发叛逆性思维和行为,引导的难度会增加很多。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孔子的这段话,将他自己的人生划分为6段:

“十有五而至于学”,不是说他15岁才开始学习,而是说到15岁时才解决了为什么学和为谁学的问题,立下了要学出“名堂”来的坚定志向。如果孔子是在6至8岁开始学习的,那么他解决这两个问题大约是用了7至8年的时间。

“三十而立”,是说他又学了15年之后,到30岁能在社会上自立了。也就是说,学习是一个人在自立之前的准备工作,一般情况下要到30岁左右才能完成。这里所说的自立,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能工作、能挣到自己的生活费就算自立了,而应理解为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四十而不惑”,说的是他到40岁时才弄明白了人生的一些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不再迷惑。那么,他的这些问题都是怎么解决的呢?除了学习,恐怕没有第二条路径吧?

“五十而知天命”,说的是他到50岁时知道了“老天”对自己命运的安排,知晓了自己人生命运的走向和走势。那么,他老人家又是用什么办法知道“天命”的呢?估计也不会有谁告诉他,应该只能靠感悟,即通过学习和实践对人生命运的感悟。

“六十而耳顺”,说的是他到60岁时才感到自己终于成熟,标志是听到各种各样意见都觉得顺耳了,特别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了。那么,像他这样的圣人怎么到60岁才成熟呢?那是因为人的成熟必须要经过足够的学习和历练,不到一定的年龄就没有机会经历那么多的事情。经历,就是一个学习和感悟的过程。所以人们常说,经历就是财富。人生到了60岁以后,开始逐步进入老年阶段。按常规,或者是在工业文明时代以前,这个年龄段以上的人应该是心无旁骛、颐养天年了。但是,在那还很蛮荒的春秋时代,孔子虽已成熟到“耳顺”的境界,但还是没有停下学习和工作的脚步。他59岁时,还带领弟子们奔走于卫、曹、宋、郑、陈等国,继续推广他的仁政主张,继续教授学生知识。62岁时,他和弟子们曾被困于陈蔡的山野之中,绝粮7日,后被楚国派兵救出,才得以免于一死。他64岁时又回到卫国。

“七十而从心所欲”,说的是人到了70岁以后就可以不再做必须做的事情,而是可以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68岁时被迎回鲁国,5年后病逝。正是他利用了70岁前的10余年时间继续修炼自己,所以才能到70岁以后进入“从心所欲”的自由王国。但是,他也深深地懂得,虽然可以“从心所欲”,但还是不能违背自然法则和社会准则的。

孔子对自己30岁至60岁的阶段分析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是告别了学生时代,只要还活着,就依然还要与学习相伴。经过2500年的世事变迁之后,这样的情形似乎比古代更明显了。今天的青年人步入社会之后,不论是做什么工作,都要进行再学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还得进行进修深造,“充电”、“续航”或更新知识;如果是“跳槽”换工作、换环境,都要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或者是熟悉新的环境和工作程序。到了30岁、35岁,如果担负一定领导责任了,那就还得学习如何辅导和帮助更年轻的同事,学习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学习怎样团结和带领团队进军更高的工作目标。

有人在网上提出了一个新说法,说大学本科的4年制已经变为40年制了。言外之意是说,凡是读完本科的人所从事的工作,都是必须终生学习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IT专业,而且其普及度已经远远超出了该专业范围内的人员本身。可以说,当今社会凡是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人,都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IT的专业圈子,手机制造商和app研发商都成了人们继续学习的老师。

近些年,很多有了一定事业基础的老板们不惜重金去学企业管理,上“国学班”,读MBA,就很能说明问题。像孔夫子那样的贤哲圣人尚且是到了40岁才能“不惑”,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倘若能够做到“五十而不惑”就应该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最可怕的是,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地走到“黄泉路口”还没有实现“不惑”,哪还能有后面的“知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等境界呢?近年被“双规”、判刑、枪毙的那些贪官污吏们,论学历个个都是大本、硕士或博士,论年龄多是50岁到60岁的“熟男”、“熟女”,可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好“不惑”的问题,结果是锒铛入狱甚至人头落地。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学、真思、真行,以为学习的那些有关信仰、理想、道德、法律等知识,都是用来教下属、蒙群众的,而自己却深陷于权势之惑、虚名之惑、钱财之惑、色欲之惑,无法自拔,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而对于芸芸众生的“草民”来说,信息爆炸铺天盖地,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竞争激烈不进则退,不学习、不提高终会被时代所抛弃。

古代圣贤尚且需要活到老、学到老,那么今天的老年人是不是还需要学习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2003年4月的《光明日报》和新华网都报道过德国一位老太太70岁获得硕士学位、79岁获得博士学位的事迹。这位老人名字叫做约翰娜·玛克丝。她的博士论文就是论述老年人学习问题的,题目为《如何度晚年——学习使老人永远充满活力》。中国也是如此。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老年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据记载,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86岁时开始使用电脑,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设了自己的博客。他头顶“著名经济学家”的桂冠,却在晚年开始学习写作散文,自诩为“21世纪文坛新秀”。到90岁时,他已出版了75部著作,其中就有他晚年创作的5部散文集。晚年的于光远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在电脑上学着、写着、玩着、快活着。他立志要在100岁生日之前,完成一生出书100部的目标。

在民间,60岁以后能够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同时,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大量历史的和现实的事实都证明,老年人也需要学习,学习是一个人一生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