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及技术应用
-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
- 4568字
- 2020-08-29 00:16:59
第七节 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一、主要技术内容
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是指将工业废渣制作成建筑材料并用于建设工程。工业废渣应用于建设工程的种类较多,本节主要以粉煤灰块砌筑施工和加气块施工为例。
二、施工技术及要点
1.粉煤灰砖砌筑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前准备工作
①粉煤灰砖在进场时要达到28d养护强度标准,进场后要分规格、分垛堆放,同时对粉煤灰砖外观进行检查,对长宽超出±3mm,高度超过+3mm,小于-4mm的砖不得上工作面,因粉煤灰砖吸水率比普通黏砖小,因此要提前浇水,勤浇水。
②砌筑前要熟悉图纸,对底皮砖要提前摆砖,并制定皮数杆,并对操作者下达有针对性的技术交底、砌筑样板墙(包括转角、丁字头的组砌),操作者应了解粉煤灰砖的施工方法。
2)粉煤灰砖砌筑
①砌筑前清理干净基层,并按设计要求弹出墙体的中线、边线与门窗洞位置,并在墙的转角及两头设置皮数杆、皮数杆标志水准线,砌筑时从转角与每道墙两端开始。
②砌筑每楼层第一皮砖前,基层要浇水湿润然后用1∶3水泥砂浆铺砌,砌筑方式采用梅花丁砌筑,在转角处采用“七分头”组砌,砌筑当中的“二寸碴”用无齿锯切割粉煤灰砖,解决模数不符处砌体组砌问题。
③构造柱、圈梁窗台板处的砌筑,由于粉煤灰砖比普通黏土砖多半层高度,施工时宜采用先三退、后三进的方法留置罗汉槎,在圈梁位置与窗台板处满丁满条砌两皮砖,解决粉煤灰砖孔多、混凝土振捣不实及混凝土浪费问题。
④每块砖砌筑时要对应皮数杆位置,在墙体转角和交接处同时砌筑,每块砖砌筑时要错缝搭接,不得有通缝现象,砌上墙的砖不得进行移动和撞击,若需校正则应重新砌筑,在砌筑完之后,要及时将砖缝进行清理,将砖缝划出深0.5mm深槽,以便抹灰层与墙体粘结牢固。
⑤灰缝的控制,粉煤灰砖灰缝控制在10mm左右,这样有利于页岩多孔砖与页岩标砖的模数相符,砌体横缝砌筑时满铺砂浆,立缝采用大铲在小面上打灰,砖放好之后再用填灰的方法。
⑥砌体的砌筑高度,应根据气温、风压对墙体部位进行分别控制,一般砌筑高度控制在1.8m左右。
3)墙体与门窗框的连接
门窗框应在门窗洞口两侧的墙体上下位置,每边砌筑蒸压灰砂砖。
4)墙体暗敷管与各种箱体的留置
在砌筑前提前对水电安装进行研究,定出将页岩多孔砖的孔用电钻打,达到穿管要求,然后在砌筑时,由施工人员将管留置在墙体内,各种箱体的洞口,在箱体背部根据厚度差补砌页岩多孔砖与页岩标砖,箱体上部砌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在电门与插座洞口处用预先切割好的粉煤灰砖砌筑留出洞口。
5)构造柱与圈梁
构造柱与圈梁支模加固采用在墙体砌筑时在横竖缝处的构造柱尺寸,每50cm预埋410mm的PVC套管,圈梁沿长度方向每1.5m预埋ϕ10mm的PVC套管,在支模时将穿墙螺栓放入进行支模加固。
6)质量验收和检验方法
①粉煤灰砖及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要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试验报告。
②砌体水平缝的砂浆饱满度,净面积不应低于90%,竖向灰缝饱满度不小于80%,砌体不得有瞎缝、透明缝和通缝。
③砌体的轴线偏差和垂直度,以及一般尺寸的偏差要符合《砌体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标准。
2.加气块施工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包括放线、立皮数杆、湿润楼面)→排砖撂底→砌砖→随放拉结筋→钢筋绑扎、支模→混凝土浇筑→自检及评定→质量验收。
加气块墙一般尺寸允许偏差见表2-23。
表2-23 加气块墙一般尺寸允许偏差
2)隔墙施工技术要求
①加气块进场后由试验员按规定进行取样,同时检查外观、规格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尺寸偏差:长度、宽度、高度一等品时均为±3;长度、宽度合格品数为±3,高度合格品数为+3, -4),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工程上。现场砌块应按规格、密度等级、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分批码放整齐,地面平整,码放高度不得超过1.5m。混凝土空心小砌块用手推车水平运输,装卸砌块严禁碰撞、抛扔,应轻拿轻放,要排列整齐,堆放场地应有防雨、防潮及排水措施,砌块的龄期应大于28d。
②制备砂浆:砂浆的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采用Mb5.0的砌筑砂浆。应采用重量比、水泥计量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砂子计量精确度控制在±5%以内的砌筑砂浆。砂浆搅拌时,先倒砂子、水泥,最后加水,搅拌时间以2min为宜。用灰槽存放砂浆,保证砂浆的和易性,砂浆稠度为70mm。砂浆应随拌随用,拌成后3h内使用完毕,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③加气块施工前将楼面清理干净,剔除表面灰浆,每层楼层要在地面弹出墙身线,及门窗洞口位置线,经复核符合图纸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砌筑隔墙时,按墙宽尺寸、砌块的规格尺寸进行排列摆块。不够整块的可以割锯成需要的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
④基座要求:为保证填充墙底部踢脚面层做法不空不裂,墙底部先砌三皮实心砖,高度为200mm。
⑤与结构墙、柱拉结筋采用植筋法进行施工。
3.墙体砌筑
①立皮数杆(采用30mm×40mm木料制作,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mm为宜,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确定底部实心砖、拉结筋间距、门顶过梁、水平系梁、窗台、砌块皮数的高度。每层开始时从转角处或墙定位处开始,用大铲铺灰均匀,安装加气块时放平、放正,每层均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砌块平整度。砌筑时为便于铺放砂浆,施工砌筑必须遵守“反砌”方法,即砌块底面(盲孔)朝上。砌筑时应满铺满挤,上下错缝,搭接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且不应小于90mm,转角处相互咬砌搭接。
②加气块不宜浇水,如天气干燥炎热时,可在砌块上稍加喷水湿润。砌砖时砌体上下错缝、咬槎、搭砌,严重掉角的砌块不宜使用。留槎时应留斜槎,留槎高度不得超过1.2m。砌块砖墙应拉通线砌筑,并应随砌随吊、靠,确保墙体垂直、平整。
③砌体水平、垂直灰缝厚度为10mm。大于30mm的垂直缝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砌体灰缝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填满砂浆,水平灰缝饱满度按面积计不得低于80%,垂直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80%,砌筑时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每砌一皮砌块,就位校正后用砂浆灌垂直缝,随后进行刮缝,将多余砂浆用大铲刮平,收回灰斗内,找零采用蒸压灰砂砖或加气块。
④收顶:砌体收顶与结构顶板、梁相交时,施工时间应在下部砌体沉实后(至少间隔7d)方可进行,收顶采用蒸压灰砂砖斜砌的方法,砖块必须逐块敲紧挤实,填满砂浆(见砌筑法)。
三、质量标准
①砌块和原材料、技术性能、强度、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②砂浆强度等级达到设计要求,用标准试模制作试块,每一检验批和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制作试块一组(每组6块),用于检验28d的砂浆强度。试块强度等级不得低于设计强度,同一验收批的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的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③砌筑错缝搭砌符合规定,不得出现竖向通缝,压缝尺寸达到规范要求。
④转角处、交接处同时砌筑,砂浆密实,砌块平顺,砌体垂直,不得出现破槎、松动,临时间断处应留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⑤构造柱、水平系梁、抱框、过梁的设置、拉结筋根数、间距、位置、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四、新建建筑热计量设计
1.一般规定
为实现热用户行为节能,新建居住建筑的热计量设计应合理选择户内热计量方式。居住建筑户内热计量方式包括:户用热量表法、热分配计法等。
1)户用热量表计量及分摊方法
户用热量表测量出的每户供热量可以作为计量热费结算依据,也可以通过户用热量表测量出每户的供热量,测算出各个热用户的用热比例,按此比例对建筑物或热力站总热量表测出的总供热量进行户间热量分摊。
2)散热器热分配计分摊方法
经修正后的各散热器热分配计的测试数据,测算出各个热用户的用热比例,按此比例对建筑物热量表测量出的建筑物总供热量或热力站热量表测出的总供热量进行户间热量分摊。
2.建筑物热计量设计
①新建建筑物应在各热力入口设计安装热量表,也可以在单栋建筑物的总供暖管道设计安装一块热量表作为建筑物的热计量依据;建筑用途、类型、围护结构相同、建筑物内热计量方式一致的新建多栋建筑,可以在总供暖管道设计安装一块热量总表作为多栋建筑物的热计量依据。
②新建建筑物应设计专用房间作为建筑物热计量表室,地下室净高应不低于2.0m,前部操作面净宽应不小于0.8m。也可在室外管沟入口或楼梯间下部设计小室作为建筑物热计量表室,表室净高应不低于1.4m,前部操作面净宽应不小于1.0m,室外管沟表室应有防水和排水措施。
3.户内热计量设计
①分户水平双管或带跨越管的单管散热器系统、分户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可选择热量表法。
②垂直或水平双管系统、带跨越管的单管系统户内热计量可选择热分配计法。
③以建筑物热力入口热量总表进行热费结算的,应采用相同的户内热计量方法,所采用的热计量装置类型应相同。
④热计量装置设计和选型应满足下列要求(适用于集中供热全系统)。
热计量装置的选型应将设计流量作为额定流量。
热计量装置的流量计宜设计安装在回水管上。
热量表的测量结果要求具备较好的一致性。
热计量装置上游应设计安装过滤器,以保证热计量装置正常运行不受系统管道内垢片、铁锈等杂质的影响。
热计量装置的设计安装位置应满足热量表上游侧直管段长度为5倍管径以上,下游侧直管段长度为2倍管径以上。
热计量装置的配对温度传感器所采用的电缆导体截面和长度应按相同要求进行设计,传感器的电缆线在出厂后不得修剪。
热费结算的热计量装置,应满足《热量表》(CJ128-2007)标准,生产企业应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
热费结算的热计量装置准确度应高于3级,宜具备热计量数据的远传功能及存储200天以上日供热量的存储性能。
⑤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计量装置的相应性能参数进行如下规定。
计算仪的性能参数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保护等级、温差范围、灵敏度、通讯功能、记录间隔、供电方式、电池使用寿命等。
连接方式、长度等。
温度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包括:温度测量范围、温差分辨率。
⑥热分配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热分配计的产品和安装方法应符合《电子式热分配表》(CJ/T260—2007)和《蒸发式热分配表》(CJ/271—2007)产品标准。
采用蒸发式热分配计或单传感器电子式热分配计时,散热器平均热媒设计温度不应低于50℃;采用蒸发式热分配计时,不同的采暖季节应使用不同的蒸发液体颜色。
热分配计的使用和维护,应尽量减少对用户的干扰。新建建筑室内应在每组散热器入口设计安装恒温控制阀,以实现室温可调。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在户内系统入口处设计安装自动控温的调节阀,实现分户集中温度调控,其户内分集水器上每支环路上宜设计安装手动流量调节阀。
⑦户内热计量设计选用恒温控制阀应符合以下要求。
垂直单管加跨越管系统可设计采用低阻力两通型恒温控制阀,也可设计采用三通型恒温控制阀;垂直双管系统宜设计采用有预设阻力功能的恒温控制阀,以消除垂直失调。
采暖系统处于设计工况下的正常流量时,恒温控制阀不应产生噪声,不应因阻塞而导致水流不畅通。
恒温控制阀应具有带水带压清堵或更换阀芯的功能(运行管理人员可使用专用工具进行操作)。
恒温控制阀产品质量和安装方法应符合《散热器恒温控制阀》(JG/T195-2007)标准,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技术监督部门出具的性能检测报告;其调节特性曲线应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
⑧新建建筑热计量设计所选用的散热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整栋建筑散热器的形式应保持一致。
钢制和铝制散热器不应在同一供热采暖系统中应用。
散热器不宜设置散热器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