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2017-2018)
- 孙仁金 董秀成 王文澜
- 4744字
- 2020-06-24 23:18:09
二、国际宏观环境及对中国石油流通业的影响
(一)2017年国际政治环境分析
2017年国际政治混乱而繁忙。多国大选、政权更迭、战乱不断、恐怖袭击频发,世界格局开始从一国独大走向多强制衡。
1. 多国大选、政治格局面临改变
(1)英国脱欧及首相大选。
2017年上半年一项大事件就是英国脱欧和之后的脱欧谈判。英国脱欧程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离婚”谈判,处理英国退出欧盟的事宜;第二阶段是建立新的经贸合作安排,重构英国与欧盟的关系,换言之,“先破后立”。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软脱欧”,“硬脱欧”则影响深远:脱欧必然导致脱欧情绪蔓延,这是对欧盟的沉重打击,一旦欧盟分崩离析,将导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对英国本身而言,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分裂势力将利用英国脱欧的契机,争取重回欧盟的怀抱,必然导致英国政治形势的动荡,成为地区不稳定的因素;经过几十年的一体化,英欧经济已高度融合,利益相互交织,英欧在商谈建立新的经贸关系时能否互谅互让,有予有取,世界都在等待。
6月9日英国大选结果揭晓,特雷莎梅领导的保守党获得318个议员席位,虽继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但议席无法达到过半数所需的326席,英国出现“悬浮议会”。按照惯例,此种局面可由筹组联合政府、组建少数派政府或重新选举三种方式来解决。由于本次大选是去年6月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后举行的首次大选,选举结果将对英国政局走势和“脱欧”进程产生重要影响。
(2)德国总理大选。
当德国大选在9月24日尘埃落定,默克尔如普遍预期的那样有望开启第四个总理任期后,人们对欧盟的未来发展反而又多添了一份忧虑。从大选结果来看,两大执政党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不如人意,而几个小党普遍崛起,尤其是德国选择党异军突起,不仅如期越过了5%的门槛,使得德国联邦议院首次有右翼民粹政党占位,而且取得了12.6%的得票率,成为议会内的第三大党。眼见德国这样一个稳健和反思型国家无法对右翼民粹政党的侵袭“免疫”,无疑会再次鼓舞欧盟其他国家的右翼民粹主义势力,从而为欧盟未来的不确定前景平添一层阴影。不仅德国选择党将来会在联邦议院里毒化有关德国欧洲政策的讨论,使得各党无法在欧洲政策上达成共识,而且也必须看到,默克尔新政府自身的行动能力也将受到限制。
(3)法国总统大选。
随着代表中间派的“前进”运动候选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法国——这个站在欧洲十字路口的国家翻开了新的一页。2017年的法国大选,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从多位重量级候选人在初选阶段出局,到轮流执政的社会和共和党候选人未能进入第二轮,再到极右翼和极左翼在选战中的突出表现,此次大选给法国留下了一道深刻的历史痕迹。在欧盟危机重重、反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的当下,此次法国大选对欧洲政治、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不言而喻。从表面看,欧盟暂时止住了离心倾向,但深层次的民粹主义泛滥、极端主义沉渣泛起、恐怖主义虎视眈眈,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法国领导人和其身后的欧盟政客。
(4)其他国家和地区大选情况。
韩国总统选举:随着文在寅当选韩国总统,这个被大国环绕的国家迎来了新的时期。韩国的主要危险来自于他的北方邻国,三八线上的剑拔弩张,使得它无时无刻都得紧随美国的步伐,但这样又会进一步加剧地区局势的紧张,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死结。因引进萨德问题,中韩之间矛盾重重;因岛屿争端、慰安妇问题,韩日之间彼此防备、互不信任。文在寅的各种内政外交政策不同于前任政府,而是在国内各方势力之间、各大国之间寻求一种战略平衡,但这一目标实现起来难度不小,将考验其政治智慧。
泰国总理选举:泰国总理巴育上将表示,将在2018年11月举行大选,具体选举日期将在2018年6月宣布。随着选举日期的一步一步临近,泰国内各势力必将掀起新一轮的博弈,红衫军、黄衫军、泰军方、南方州府分裂势力将会以何种形式影响政治格局,大家拭目以待。泰国作为东南亚地区重要国家,中国“一带一路”战略重要节点,它的一举一动势必影响着东南亚地区的稳定。
日本众议院选举:安倍首相解散众议院提前大选,执政联盟以压倒多数获胜。获胜之后,日本势必在修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同时与中国等域内国家在东海、南海等热点问题上的纷争,会愈发朝不确定的方向发展。
在非洲,因其沉重的历史、尴尬的国际市场定位、纷乱的种族关系和无孔不入的各方势力,其选举往往并不代表着希望与安定,而有可能是持续的动荡和不宁。非洲依据政治、民族、宗教等因素大体可划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这两块区域。北非地区是世界能源供应板块中重要的一员,也是阿拉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来,域内国家始终遭受政治动荡、经济停滞、恐怖主义横行的威胁,甚至战乱不断、民生凋敝(利比亚)。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虽有一定发展,但国内依旧存在政局不稳、反政府组织层出不穷、社会贫穷、安全形势持续恶化的困境。
2. 战乱不断、恐怖袭击频发、国际安全形势严峻
(1)中东战火频仍。
中东地区主要焦点有两处,一是反恐战争:斗争的各方包括以叙利亚、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和俄罗斯为代表的叙利亚政府军与伊斯兰国恐怖分子、伊拉克政府军与伊斯兰国恐怖分子、以美国为首的反恐联盟与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库尔德武装与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同时牵扯在内的力量还包括以色列、海合会(意见不一)、土耳其以及多如牛毛的反阿萨德武装。各方势力及其代理人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形成极其复杂的军事关系网。进入2017年之后,由于俄罗斯的强力介入,叙利亚战场形势逐渐明朗,伊斯兰国已如强弩之末,各方势力态度已经日趋明朗,叙利亚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冲突势必会成为今后战场的主导,而库尔德独立运动也牵扯各方的神经,总之,叙利亚这块苦难的土地上,局势的动荡依然会持续下去。二是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成员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战争:沙特与伊朗这两个中东地区大国在也门胡塞武装这个问题上,多番交手;以沙特为首的多国联军在战场上始终没有取得优势,战争还会持续下去,中东依旧处在不安与动荡之中。
(2)非洲内乱不断。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非洲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随之而来不仅有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还有持续不断的动荡。据不完全统计,非洲各国发生的政变共有200余次。进入2017年,非洲的动荡依然持续,利比亚各方之间的纷争依旧持续、索马里依然危机四伏、苏丹南部和达尔富尔地区依旧不平静、南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依旧严重对峙、肯尼亚仍然受到恐怖主义和国内政治集团对立的威胁。作为世界重要的能源供应地,非洲局势严重影响着国际市场。
(3)欧洲、北美及其他地区恐袭四起。
欧洲国家紧靠中东,时刻受到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威胁,而欧洲难民危机持续和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回流必然加剧欧洲遭受恐怖袭击的概率。美国的高压反恐政策使得输入性恐怖袭击日趋减少,但独狼式恐怖袭击却时有发生。
3. 世界格局开始从一国独大走向多强制衡
(1)美国依然是第一强国。
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依然稳居世界第一,但其影响力和控制力却在逐渐下降。新任总统特朗普依旧没有清晰地阐述其亚太战略,使得美国在亚洲的盟友们疑虑重重;而财政经费的捉襟见肘,使得美国不断收缩其战略要点,把盟友推到亚太地区争夺的第一线,部署萨德系统就是这种战略收缩的集中体现。不过从长远来看,欧洲和中东依旧是其战略的中心,武力、欧洲盟友、石油和美元是维持其霸权的有力保障。
(2)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发展。
欧洲的衰落:进入新世纪的欧洲,主体民族人口比例不断降低,随着近期中东、非洲移民的大量涌进,民粹主义倾向愈发明显;而经济的持续不景气,又造成离心化倾向有了更大的市场,各种分裂势力死灰复燃,英国、法国、德国都不能幸免。作为整个欧洲家长的欧盟步履维艰并时刻受到美国政策的影响。
俄罗斯的挣扎:作为世界传统强国,俄罗斯自乌克兰危机以来始终受到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制裁,国际原油价格暴跌,造成其收入急剧减少,货币贬值、经济陷入困境,而北约的东扩又严重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安全空间。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俄罗斯一方面加强与中国的原油合作、扩展市场,另一方面利用输欧天然气为筹码与欧洲各国讨价还价;军事上与伊朗合作直接介入叙利亚危机,坚守在中东最后一个战略据点。自年初以来,俄罗斯在经济上有所起色,军事上叙利亚战场逐步向好,但其外部压力始终没变,会继续在挣扎中前进。
日本的愿望: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日本的经济也呈现不断复苏的迹象,这也给了安倍政府突破和平宪法的底气。日本究竟会走到哪一步,一方面取决于日本民众,另一方面取决于美国的态度。日本的梦想是成为正常国家,它必然会在这条修宪的道路上笃定地走下去。
印度的梦想:作为除中国之外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印度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而它的体量会支撑它实现这个梦想。但是其内部错综复杂的政治派系、与北方邻国的领土纠纷、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势成水火,都会对它的发展埋下阴影。
(3)中国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无与伦比的生产能力。她的一举一动都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而内部的深化改革,又不断地为这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在现有的逆全球化的浪潮中,经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继续保持自身可持续的健康,同样是摆在国家领导人面前的难题。
(二)2017年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1. 世界经济保持复苏势头,下半年向好态势愈加明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年以来第一次在年度中间提高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从3.4%调到3.5%,尽管只是0.1个百分点的增加,但是它反映了全球经济的走势。回顾过去几年,在年度中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几次下调全球的经济增长率,而2017年是多年来第一次在年中上调全球经济增长率。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但动力依然强劲。中国国民经济全面企稳,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欧洲各国经济低速运行,但对扩大宽松表示谨慎。联合国发布《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增长趋强,中国贡献约占三成。
2. 地区经济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
美国的税改、缩表和加息政策不明朗,对世界经济影响有待观察;欧洲正在逐步走出欧债危机的影响,但欧元区各国国内经济政策的不一致性会对欧元区的复苏造成怎样的影响还未有定数。中国一直面临提振实体经济的压力,去产能、去杠杆、去泡沫化、减轻对房地产的依赖,振兴东北、产业升级、引领创新型经济,机遇与危机并存。2017年以来原油价格持续回升,已在55—60美元之间徘徊。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经济下行风险增大。
(三)2017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中国石油流通业的影响
1. 世界政治格局的不稳定加剧国际石油流通市场和油品价格波动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短期来看,特朗普上任后的施政走向可能改变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政治格局,给投资者带来不确定性。长期来看,特朗普青睐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但美国原油产量回升将使石油市场再平衡之路遇阻,不利于油价回升。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排除特朗普上台后会采取一些抬升油价的举措。例如特朗普反对伊核协议,对朝鲜政策前景堪忧,不排除对伊朗石油行业和朝鲜制裁,从而加剧国际石油市场和油价波动。
2. 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成品油需求温和增长、成品油价格上行
2017年,全球经济延续缓慢复苏,经济增速从2016年的3.1%提高至3.2%,但存在美联储加息、英国脱欧继续发酵、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等风险因素,同时低油价对需求的边际拉动效应将继续减弱。2017年世界成品油需求继续温和增长,比上年增加130万桶/日,与2016年增幅基本持平,非经合组织国家仍将是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
全球经济复苏,中国经济积极向好,中国国内原油、成品油需求旺盛。各国一系列环保政策的出台,势必会增加相关企业的制造成本,会推动成品油品质的提升和成本的增加,造成成品油价格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