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盐文化(第9辑)
- 曾凡英
- 13304字
- 2024-11-02 05:15:27
第二篇 盐文化与传播
川滇盐文化比较研究 (1)
食盐是中国古代的战略资源,关系着国计民生。其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类型的食盐生产、运销,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盐文化”。四川和云南作为中国井盐的两大主产区,共同形成了独特且丰富多彩的井盐文化。虽然同为井盐文化,但因川盐与滇盐在生产条件、生产规模、生产技术、生产工具、运销方式、销区等方面的不同,川盐文化与滇盐文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相似性为两省开展盐文化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差异性无疑又使川滇盐文化合作更具潜力。加强川滇盐文化研究与运用的协作,将有利于构建盐文化理论和学科体系,推动盐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一方面,食盐向来是国家管控的对象,因而有着一定的政治属性。食盐作为大宗商品,与市场紧密联系,是影响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因素,因而又是经济领域中的核心商品。另一方面,伴随着食盐生产、运销历史的发展演变,又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盐文化,食盐无疑又有了文化属性。盐文化作为与酒文化、茶文化同样独特的文化,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而川滇盐文化作为井盐文化的代表,既是中国井盐的衍生物,又是中国井盐发展史的历史见证。它的存在,使历史上的井盐发展史与今天我们的生活有了对接,使我们古老盐产区的文化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浓浓的盐味。因此,对川滇盐文化进行全方位、系统的比较研究,对于挖掘井盐文化的丰富内涵、凝练井盐文化的独特特征、构建井盐文化的理论体系、推动井盐文化的产业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并有利于推进对中国盐文化的整体研究。
一、川盐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一)川盐文化的主要内容
悠久的盐业发展史,赋予了四川盐文化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既包括了与川盐有关的盐井遗址、建筑、生产工具、生产技术、运销工具、盐运道等物质型盐文化,又包括了饮食、习俗、盐业思想等精神型盐文化,还包括了盐法等制度型盐文化。
1.物质型川盐文化
一是盐产品中的盐文化。因生产工艺不同,川盐分为花盐和巴盐两种。巴盐是成块的盐饼,食时需捣碎;花盐是粒盐,可直接食用,因其色质纯白,故又称“雪花盐”。花盐有火花、碳花;巴盐有火巴、碳巴、柴盐。因花盐的工序复杂,且加工成本要比巴盐高,所以花盐的产量远低于巴盐,价格也远高于巴盐。
二是盐业生产技术中的川盐文化。盐的生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自贡井盐是川盐的代表,其生产程序最为关键的是两大步骤:盐井的开凿与维护和从卤水到成盐的加工。前者包括确定井位及其维护;后者主要体现为三个环节,即汲卤、输卤、煎盐。除此之外,还涉及盐业生产的工具和技术革新。“在自贡主要靠牛推动木质大车汲卤,然后用竹笕输卤或人力挑卤进灶房。……用豆浆提纯后烧至起盐花即达到饱和浓度,将该水倒在盛起来的盐上,是为沥水,这样可以去除盐里的杂质,并且还可以增白。”(4)
三是遗址类川盐文化。位于“川盐古道”上“因盐而兴”的历史遗迹种类较多,古镇类建筑有距今1700年历史、位于云阳的云安古镇,宫殿云集,素有“九宫十八殿”之称(5),是三峡地区盐文化的代表;距今6000年历史,位于渝、湘、鄂三省接合部的大溪古镇,被认为是中国最古老的集镇之一,是该区域盐文化的代表。神庙类的建筑有四川资中罗泉镇的盐神庙和曾经俯瞰千帆竞发盛况的自贡王爷庙;盐商会馆首推陕西籍盐商于清乾隆年间费时16年建成的西秦会馆,“无论从建筑本身,还是历史意义而论,都可将其称为自贡盐业历史的标志性建筑”(6)。这些建筑,不仅折射出了当时人们的生存和活动状态,也体现了盐文化和建筑文化的高度融合,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均不容忽视。此外,还有被称为“世界奇观”的天车,至今仍然生产的古盐井(如东源井、燊海井等),曾经繁华的古盐运道、盐运码头(如自贡仙市古镇釜溪河上的盐运码头和被称为“盐运第一滩”的艾叶古镇的西场盐运码头等),皆是川盐文化的重要载体。
2.制度型川盐文化
清代初年,由于战争的破坏,市场对盐的需求减少,四川布政司填发小票,准许商人到场买盐,就近发卖。“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于清廷对大、小金川用兵,需款孔急,开始实行零星余盐交商代销办法,规定每斤征银1厘8毫,每票(水票6500斤)征银11.7两。”(7)至雍正年间,川盐产量不断增加,于是改行官引商销的引岸对口销售,即按照各地人口数额,配给引盐,各自招商前往运盐,购回本地销售,是为“引岸制”。后咸同年间,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阻遏了淮盐的北运,咸丰三年(1853年),清廷实施“川盐济楚”政策,并一直持续至1876年。该政策的施行,使川盐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战争等原因的影响,专商引岸制也随之旷废,光绪三年(1877年)川督丁宝桢奏请改革盐法,实施官运商销制度。盐运制度由专商引岸制向官运商销制演变,以及“川盐济楚”政策的实施,都是川盐制度型盐文化的精髓。
3.精神型川盐文化
川盐文化中的精神文化,不仅体现在民间的节日、庙会、戏曲艺术等活动中,还反映在文学作品中,更与我们的日常饮食息息相关。
一是节庆中的川盐文化。在三峡的产盐地区有着丰富的会节活动,如猎神会、财神会、火神会、绞葓节等。在自贡地区,比较盛行的活动有观音会、东岳会、娘娘会、王爷会、上地会、文昌会、城陛会、单刀会、川主会、雷神会、牛王会等。这些会节活动,表现出了人们对能够保佑井盐业兴旺发达的井神、火神等神灵的崇拜,是川盐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二是戏曲艺术中的川盐文化。川剧是我国古老的传统剧种之一,其与盐文化关系密切,如自贡川剧的戏台多置于盐业会馆和盐神庙的对面,呼作“万年台”,许多盐商亲自参与戏台建设。随着川剧“资阳河道”的戏曲中心向自流井转移,川剧界中也自然形成了“不到自流井唱戏,算不了戏中仙”的说法。
三是文学作品中的川盐文化。古代文献当中就记载着巴人祖先廪君与盐神的传说:“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8)除文献记载外,一些与盐有关的诗词歌赋也丰富了川盐文化的内涵,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忠州创作的诗句“卖蔬市近还家早,煮井人忙下麦迟”(9)、明代富顺知县李真的《古井咸泉》(10)、清代诗人刘慎知的《富荣场景诗》(11),这些都是对自贡盐业生产的生动描述和反映。
四是饮食习俗中的川盐文化。四川的饮食文化与井盐文化联系紧密,如“盐帮菜”是自贡地区有代表性的地方菜系分支,历来有“吃在四川,味在自贡”之说。此外,水煮牛肉、富顺豆花等菜更是闻名海内外。
(二)川盐文化的特征
川盐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开采方式和生产技术、历史悠久的盐运、规模众多的盐业遗址、多样化的传统习俗等,使其盐文化有其自身的特征。
1.川盐文化具有空间范围上的拓展性
巴人是四川盐业的重要开拓者,故川盐也称“巴盐”或“盐巴”。巴国(12)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盐立国的国家,其经济支柱完全依赖“盐”,他们用盐向邻国换取自己所需的物资,巴人因此“无粮无织”却衣食无愁。《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13)巴人对外的物物交换行为,使得他们以盐致富,达到不耕而食、不织而衣。这种物物交换开辟出了原始的贸易通道——“川盐古道”。可见,川盐从一开始就有广阔的运销地域,其文化有对外拓展性和辐射能力。
任乃强在《四川上古史新探》中指出:“川盐成了秦岭和伏牛山脉以南,整个汉中盆地、四川盆地、两湖盆地和鄂西地区的食品珍宝。”(14)事实上,川盐还运销至云贵高原。川盐因其产量大、质量优,其运销突破了四川本省,向外延伸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川盐古道”盐运网。“川盐古道”空间范围以川东(包括重庆在内)为中心,辐射我国中心地带,横亘中国西南大片地区,跨越川、鄂、湘、黔、滇等多个省份,带动了我国华中、西南大片地区范围内的人类交往与流动,使通过盐运古道向外拓展的川盐文化具有了联系不同文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川盐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多元性
川盐长时期行销于我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穿越在川、鄂、渝、湘、黔等广大地区,串起了包括土家、侗、苗、羌、布依、彝族等众多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在这段历史进程中,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水陆交通条件和运输方式的影响,既形成了穿越崇山峻岭的“盐运山道”、纵横峻岭峡谷的“盐运水道”、悬挑临江绝壁的“盐运栈道”,又形成了特定的民居聚落、庙宇宗祠、宗教石刻、王城遗址、江河渡口、风雨廊桥,还形成了与盐文化延伸区当地文化相结合的各种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川盐文化呈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与此同时,这些不同时期形成的盐业遗址、盐运古道、盐俗,既反映了川盐历史的悠久,又体现了川盐文化在时间上的传承关系,即川盐文化有着历史的厚重感。
3.川盐文化具有开放性、共容性
从历史上来看,川盐运道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以盐运为主的商贸之路,是一条众多商品、多种文化相互碰撞的古商道,这一特征在四川境内的盐运道和川盐入滇古道上更具代表性:川盐省内运道和川盐入滇古道多处与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川滇藏“茶马古道”(如沿滇西北的川盐入滇古道,主要是由滇西北进藏的古驿道,即现在所说的“茶马古道”的西线。这条古道可以分为两段:一条是由盐井镇到阿墩子段的路线,另一条是由德钦到中甸的一段(15))以及滇铜运京古道(如金沙江畔的黄草坪即现在的永善黄坪,是滇铜改运水路、川盐改运陆路的重要码头)多有重合,盐、丝、茶、马、铜在同一古道上相汇,共同谱写出了多元文化交流史。从这一视角来看,川盐文化的开放性、共容性特征是极为明显的。
二、滇盐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一)滇盐文化的主要内容
与川盐一样,悠久的盐业发展史,赋予了云南盐文化多样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
1.物质型的滇盐文化
一是盐产品中的滇盐文化。史书中关于云南食盐产品的记载,最早的当为“颗盐”:“蛮法煮盐,咸有法令。颗盐每颗约一两、二两,有交易即以颗计之。”(16)从记载中可知,云南早期生产的食盐有一定的形制,而且是作为货币使用。事实也如此,如位于现在景谷县境内的香盐井、抱母井和茂篾一带的小井等,自清代起至民国年间,生产的都是小方块盐,每块重40克左右,同时亦有时兼作货币使用。(17)同时,云南还大规模生产特有的锅盐,并出现了“盐平”(18)这一称谓,其生产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而与四川式样相同的筒盐,在云南则居于次席。
二是遗址中的滇盐文化。云南大姚石羊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白盐井盐课提举司提举汪丞默与朱起祥、徐文彩进行了改建,于1610年建成。石羊文庙建筑群于199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白盐井文化的重要载体。2012年,黑井盐业遗址中的大井盐井、明清古盐井群、复隆盐井等作为禄丰古盐井群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此外,还有大理云龙县的诺邓井遗址、顺荡井遗址和洱源县的乔后井遗址等。
三是货币中的滇盐文化。唐代,樊绰在《云南志》中就有关于云南以盐为币的记载。(19)元代,马可·波罗在《建都州》中说:“至其所用之货币,则有金条,按量计值,而无铸造之货币。其小货币则用盐。”(20)明代纂修于景泰六年的《云南图经志书》之《楚雄府》说:“黑盐每块重二两,军民交易皆用之。”(21)清代,《(康熙)元江府志》说:“贸迁,昔多用贝,今易以土盐,彝民甚便。”(22)云南盐币的出现,使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食盐具有了货币的功能,极大地丰富了云南盐文化的内涵。
2.制度型滇盐文化
国家对云南特殊的盐法与云南运销体制的演变,构成了特殊的制度型盐文化。清初云南“唯各井章制不一,时有更变”(23),主要是以商包、商销的方式为主。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食盐的官运、官销制度在云南确立,并一直延续至嘉庆五年(1800年)。嘉庆五年受“压盐致变”(24)的影响,云南改革了盐法,其核心在于“灶煎灶卖,民运民销”(25)。嘉庆新制的核心精神虽未能在清朝后期延续,但无疑为云南盐法改革留下了值得后人学习的经验。
明清以来,云南不行部引,“按井定额,照额给票,由商贩认票行运”(26)的以盐引(27)代替部引的运销制度,无疑是中央政府给云南制定的特殊盐业政策,现在可以看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盐票便是这一历史政策的见证。
3.精神型的滇盐文化
一是诗歌民谣中的滇盐文化。清代武陵人胡蔚在《团盐谣》中写道:“正余征盐八百万,不关井卤唯关薪。尽道团盐白于雪,那知团盐红若血。” (28)记载了滇盐生产的艰辛。民国时期,盐丰县知事赵淳的《购薪》诗:“近山伐木已无声,樵采艰辛渡百里。增价购来真似桂,灶中何以足煎享?”(29)描述了薪柴的缺乏对煎盐的不利影响。这些诗歌、民谣,不仅是研究滇盐产、运、销等情况的另类佐证,其本身也是非常宝贵的盐文化。
二是民间习俗中的滇盐文化。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民族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文化差异较大,在食用和使用盐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怒族、彝族、普米族有喝盐巴茶的习俗,傣族喜爱用盐腌肉及腌制各类蔬菜。云南三大著名火腿——宣威火腿、鹤庆火腿、诺邓火腿,就是分别利用黑井盐、乔后井盐、诺邓井盐腌制而成。(30)此外,还有一些关于食盐的节日,如云南大姚县石羊镇有“开井节”,昆明有“盐王会”,西双版纳的磨歇也有祭祀盐神的活动等。这些盐业风俗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代表。
三是传说中的滇盐文化。《南诏野史》记载:“楚雄县之黑井、琅井为佳。蒙氏时洞庭龙女牧羊于此,羊忽入地掘之,盐水出,故名白羊井。今称白井。若黑、琅二井,因黑牛与狼舐地知盐,故名以狼为琅,取音同也。”(31)在《滇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李阿召,大理人。居七局村,所养之黑牛饮池中,肥泽异常,因得卤泉,报蒙诏开之,是为黑井”(32)。民间传说中的盐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习俗,其价值是不可忽视的,“云南的民间传说浩如烟海,但我们通过深入的研究,不难看出其中许许多多的传说与整个云南盐业的利用、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33)。
(二)滇盐文化的特征
1.滇盐文化对地方文化有很强的影响力
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些市镇的形成或名称的来源与盐关系密切。因盐而兴的典型代表是黑井镇,正如《烟溪赋》云:“兹维黑井,曩号烟溪……彼其时,溪之名虽未著,井之源业已开,食用取资,固蒸〔烝〕黎之利赖,作咸润下,实天地之胎胚。”(34)白盐井古镇的形成亦是如此,《(乾隆)白盐井志》云:“人以煎盐为业,办课用于滇省。”(35)民国盐丰县、盐兴县的设置与命名不单是一种美好的期望,还昭示了该地区食盐产量的丰盈。盐津县原名为盐井渡,因曾设渡于城北产盐之地——盐井坝而得名,而其县政府所在地——盐井镇之名称,也与镇北半公里处曾有盐井有着直接的关系。
2.滇盐有着特殊的“双重身份”
滇盐不仅是流通于市场的重要商品,而且在云南历史上曾长期作为货币使用。盐币在云南历史上的流通至迟始于唐代,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皆有记载。其流通区域以云南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特别是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为主。(36)滇盐以商品和货币(37)两个身份同时介入了云南地方经济生活,这无疑是其一大特色,也是云南盐文化的一大亮点。
3.滇盐文化的域外特色
历史上,越南、缅甸海盐曾经大量进入云南边岸,《新簒云南通志》引李经羲奏:“又复西邻缅甸,南接越南,两处私盐,率皆价廉质美。民间唯便利是图,趋之若鹜,以故沿边之永昌(今保山地区及德宏州)、顺宁、临安(今红河州)、开化、广南等府属,直为海私灌输地。”(38)上述云南边岸都留下了外国海盐文化的痕迹(如清代缉私营的设置地马关、广南、腾冲、龙陵等)。而以回族人为主的云南马帮也参与了外国海盐运入云南的活动,“及至十八世纪末叶,云南回回〔回族〕商贾的经商区域,已从西藏的边境穿过印度阿萨姆邦(Assam)、缅甸、泰国和老挝,延伸至中国西南省份四川、贵州和广西”(39)。这些马帮北抵青藏高原,运去茶、盐等商品,运回皮货等特产;南达中南半岛,运去茶、丝绸、瓷器等商品,运回珠宝、香料、海盐等特产。
另一方面,在云南盐文化中也能够看到受域外文化影响的例子,如大理云龙顺荡井附近的墓葬群,其最大的特点是所有墓碑正反面皆有碑文。其中,正面碑文为中文,背面碑文为梵文。从碑文内容来看,当地从事盐业生产的民众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较大。这些域外因素的存在,为云南盐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
三、川滇盐文化的比较
从前述来看,川滇盐文化同为井盐文化,有着诸多相同之处。然而,由于自然环境、盐业资源分布、生产技术、盐业运销区域、交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川滇盐文化又有着不同之处。
(一)相同点
1.川滇盐文化都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
无论是川盐还是滇盐,都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有着悠久的盐业发展史。不管是物质层面的盐文化,还是制度和精神层面的盐文化,都承载着川滇盐业的一段历史,或者说是对某一时期盐业开发、生产、运输、销售历史的见证。更可贵的是,川滇盐业发展史都是连贯的,有着时间上的传承性。而这种盐业历史的传承性,无疑使川滇盐文化更凸显出了它们的历史感,这也是川滇盐文化的核心内涵,为打造盐文化品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川滇盐文化在生产技术、生产流程、盐产品上具有相似性
四川和云南同属井盐区,历史上都以卤水为主要原料,以打井汲卤为主要开采方式,以铁锅煮盐为主要煎制形式。就生产流程而言,基本上都要经过汲卤、煎盐、去杂、晾晒、成盐等工序。就盐产品而言,其种类也大致相同,主要以花盐和巴盐为主。
3.川滇盐文化都具备物质型、制度型、精神型三个层面的完整体系
从前述来看,四川和云南都保存有大量古盐井和一些与盐有关的建筑、市镇、道路、码头。在盐运制度、盐法上都有文献和碑刻等资料的见证。同时,两地还留存有内容丰富的诗词歌赋、节日、民俗、传说。也就是说,川滇两省都具备了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构建完整的盐文化体系的基础,有利于推动井盐文化理论和体系的建设。
(二)不同点
1.川滇盐文化在生产技术上有差异
就井盐生产技术而言,川盐明显高于滇盐。
滇盐盐井较浅,“井似池而深,中有卤泉自涌”(40)。采卤水则“其汲卤也则以罐,十六罐为一背,每罐六斤”(41)。在制盐燃料方面,滇盐完全依赖柴薪煎盐,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了“移卤就煤”(42)的燃料革新。
川盐开采技术早在宋代时就很先进了,史载“早在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在川南、井研、荣州一带,发明了圜刃锉和冲式顿钻技术”(43)。16世纪以后,“百丈以上的深井相继出现,卤水浓度增加,一些产量大的盐井开始采用畜力推汲卤水”(44)。清代,竖立在井口的木制井架——天车已经成了各盐场的象征。制盐燃料方面,“嘉靖中,自流井初煎盐卤,鹾务需威(远)煤孔亟”(45)。也就是说,四川早在明代时就已经开始用煤炭作为煎盐燃料了。到嘉庆、道光时期,“天然气得到开发”(46)。可见,四川在制盐燃料方面先后经历了明代的煤炭革命和清代的天然气革命,使川盐制盐燃料革命与能源革命挂钩,大大拓展了川盐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川盐文化的意义。
2.川滇盐文化在盐运工具和运销方式上不同
因川滇两省地理条件的不同,两省的盐运工具和运销方式都存在差别:云南盐运古道基本上是陆路,主要依赖人背马驮。四川盐运古道既有陆路,又有水路,因此,川盐运销方式除了人挑马驮,还有大规模的船运(47),故而有昔日“千帆竞发”的历史画面。
3.川盐文化的辐射范围更广
在中国的引岸制之下,滇盐只行销本省,不能外销。与滇盐的狭小市场相比,川盐通过“盐运山道”“盐运水道”和临江绝壁之上的“盐运栈道”,除行销本省之外,还通过鄂西的利川、恩施、宣恩、咸丰、鹤峰、来凤,东进湖北江汉平原,南入湖南湘西;再由龙山、桑植、吉首、凤凰、里耶、矮寨,东进洞庭湖流域,南入贵州,并曾经远及云南。(48)这条盐文化线路被学者称为“中国内陆最重要的文化沉积带”(49)。这与川盐文化沿该文化线路一路辐射有着莫大的关系。
4.滇盐文化中有独特的新内涵
与川盐文化相比,滇盐文化中还蕴含着独特的货币文化和域外文化。正如前述,历史上滇盐不仅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身份出现,而且长期作为实物货币——盐币流通。(50)换言之,在云南货币发展史上,盐币曾扮演了重要角色。盐在云南盐业史和云南货币史上的双重身份,使滇盐文化与货币文化相衔接,无疑丰富了滇盐文化的内涵。
另外,清代以来,越南、缅甸海盐以私盐形式大规模侵入云南边岸,大批云南马帮也在南亚、东南亚一带通过贸易带入海盐。外国海盐进入并流通于云南市场,势必与滇盐在销区市场方面发生争夺战,两种盐的碰撞,必然会引发两种盐文化的碰撞。同时,一些外国人到云南盐井从事盐业生产和滇盐外运的历史事实(51),也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滇盐文化的域外特色和内涵。
四、加强川滇井盐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川盐和滇盐同为井盐,是中国井盐的两大代表。作为同一种盐类,川盐文化和滇盐文化有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从理论构建层面讲,只有先构建起完整、系统的中国井盐文化理论体系,才能有利于推动整个中国盐文化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从盐文化的运用层面来讲,要做好井盐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需要两地盐文化研究者和从业者加强经验交流。而要做好井盐文化的产业化,则更需要取长补短,先进帮带后进。换言之,就是要求两地学者和政府部门、企业一定要树立大井盐文化意识,共同推动川滇两省大井盐文化建设。
1.达成共识,共同推进盐文化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工作
盐文化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构建,是进一步提升盐文化研究水平、推进盐文化学科建设、引领盐文化产业化的“火车头”,也是深化盐文化内涵建设的客观需求。然而,要构建完整、系统的中国盐文化理论和学科体系,首要工作就是要海盐文化、井盐文化、池盐文化三大盐类文化研究者高度重视自身盐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工作;然后在各盐类自身文化理论的构建基础上,通过相互交流、整合和提升,共同推动中国盐文化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从这个层面上讲,加强川滇盐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井盐文化理论体系,无疑对促进井盐文化内涵建设及推动中国盐文化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可喜的是,已经有一些学者认识到了盐文化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构建的重要性(52),这为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盐文化理论和学科体系构建指引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交流,共同挖掘井盐文化内涵,提升井盐文化的品质和影响力
盐文化是20世纪末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现在已经广为学者所接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界定和挖掘其内涵,通过内涵建设来提升盐文化的品质和影响力,无疑是盐文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幸运的是,曾凡英、宋良曦两位学者在盐文化内涵探讨方面已经为我们奠定了基石(53),可以引领我们进行下一步的拓展性研究。但是,正如曾凡英所言,“我们不得不从一种更广阔的视角,把盐作为一种内涵丰富的人类文化现象来重新审视”(54)。的确,只有从更为广阔的研究视角来分析盐文化,才可以全面、系统地认识其内涵:从历史上看,一是川滇井盐都有着上千年不间断的发展史,其所衍生出的盐文化都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感,有着积淀下来的历史内涵。二是盐本身又是一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有着本源的经济内涵。三是盐是历史上各个时期国家管控和征税的对象,而川盐对国家财政的重要贡献,以及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对滇盐的争夺,使得川滇盐都具有一定的政治属性,说盐文化有政治内涵也不为过。四是历史上川滇军阀的发展都曾与井盐密切相关,盐文化中也包含着一定的军事内涵。五是,作为广义上的盐文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无论是挖掘井盐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内涵、经济内涵、文化内涵,还是蕴含在其中的政治内涵、军事内涵,都需要川滇盐文化研究者加强交流,共同通过井盐文化的内涵建设,进而提升其品质,扩大其影响力。
3.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川滇盐文化产业化发展
盐文化研究的核心工作,应当是围绕盐文化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盐文化产业化的重大实践问题来展开。对于理论研究问题,前面笔者已经讲了自己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也要认真思考“盐文化如何更好地实现产业化”这一重大实践问题。事实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家都很清楚,就是要求我们的学术研究一定要做到“历史与现实的贯通性”(55),即立足盐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盐文化形成的源头——历史来探讨盐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为盐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就今天而言,在盐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方面,川滇两省都做了有益的尝试,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当然,两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盐文化产业化规模偏小、水平不高、创新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两省共同搭建起兼容盐文化研究学者、相关政府部门(盐务局、文化局、旅游局)、盐业企业一起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共同推进川滇盐文化产业化发展。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能够达成大井盐文化共识,立足于大井盐文化研究,势必会将我们的视野引向更为宏大的中国盐文化。这样,通过大井盐文化、大海盐文化、大池盐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共同构建盐文化的理论体系,揭示出丰富而独特的盐文化内涵,一定会使“建立盐文化学科的设想”(56)变成现实。而且,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为盐文化产业化群策群力,盐文化未来的产业化道路必将前途远大。
[参考文献]
[1](南朝)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唐)樊绰.云南志补注[M].向达,校,木芹,补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3](明)杨慎.南诏野史[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4](明)刘文征.(天启)滇志[M].古永继,校点.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5](清)沈懋介.(康熙)黑盐井志[M].李希林,点校.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6](清)郭存庄,等.(乾隆)白盐井志[M]//故宫珍本丛刊(第228册)《云南府州县志》(第3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7](民国)龙云,卢汉,等.新纂云南通志[M].赵藩,周钟岳,等,纂,李春龙,牛鸿宾,点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8]云南省志盐业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盐业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9]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盐业志[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
[10]宋良曦,林建宇,黄健,等.中国盐业史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11]曾凡英.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47-52.
[12]赵逵,杨雪松,张钰.“川盐古道”文化之线路研究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314-317.
[13]黄俶成.中国盐文化的弘扬与研究趋向[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95-102.
(1)项目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民国云南盐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YWHZB17-01)之阶段性成果。
(2)赵小平(1975— ),男,甘肃天水人,博士,云南大学研究生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史、盐业史。
(3)胡月(1991— ),女,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经济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经济史。
(4)钟文.盐文化与民众的物质生活——以四川省自贡地区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4(4):183-188.
(5)赵逵,杨雪松,张钰.“川盐古道”文化之线路研究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314-317.
(6)赵逵,张钰,杨雪松.“文化线路”视野下的“川盐古道”[M]//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文化线路遗产的科学保护论文集,2009.
(7)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盐业志[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144.
(8)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86)[M].北京:中华书局,1974:2840.
(9)钱忠联,马亚中.剑南诗稿校注1(卷六)[M].钱忠联,校注.陆游全集校注1.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392.
(10)宋良曦,林建宇,黄健,等.中国盐业史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31.
(11)自贡市贡井区志编纂委员会.自贡市贡井区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402.
(12)古巴国位于今渝东、鄂西地区,距今5000余年。
(13)方韬,译注.山海经·大荒南经(卷十五)[M]//中华经典藏书.北京:中华书局,2012:241.
(14)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27.
(15)德钦县志编纂委员会.德钦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124;云南省中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中甸县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622.
(16)樊绰.云南管内物产(卷7)[M]//向达,校,木芹,补注.云南志补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102.
(17)云南省志盐业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盐业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88.
(18)“盐平”亦称为“盐块”,是滇中元永、黑井、阿陋、琅井等盐场生产的略呈半圆形的实心锅盐。为了便于搬运,又多以大锯锯成二至四块,故而又称为“块盐”,“每平重约100~125千克”(《云南省志·盐业志》第114页)。
(19)樊绰.云南管内物产(卷7)[M]//向达,校,木芹,补注.云南志补注.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102.
(20)(意)马可·波罗.建都州[M].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第116章).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82.
(21)陈文,等,修.楚雄府(卷4)[M]//云南图经志书.昆明: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翻印,1998.卷2《武定府》、卷3《镇源府》亦有以盐为币的记载。
(22)章履成.风俗[M]//刻本.(康熙)元江府志(卷1).云南省图书馆据北京图书馆馆藏,1714(康熙五十三年).
(23)(民国)龙云,卢汉,等,修.盐务考一·沿革一[M]//赵藩,周钟岳,等,纂,李春龙,牛鸿宾,点校.新纂云南通志(卷147).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143.
(24)当时由于灶户和政府一味地追求增加食盐产量,出现了食盐产大于销、积压严重现象。从嘉庆二年三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开始,滇西的蒙化、太和、邓川、赵州、云南、永北、鹤庆、浪弯、楚雄、大姚、元谋、定远、禄丰等地因官府压盐而引起社会动乱,又称“滇西盐案”。
(25)龙云,卢汉,等,修.盐务考三·运销[M].赵藩,周钟岳,等,纂,李春龙,牛鸿宾,点校.新纂云南通志(卷149).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214.
(26)同⑦.
(27)盐引分为300斤的大引(又称照票)和50斤的小引。小引是根据云南小商小贩众多而特别实施的。
(28)郭存庄,等.艺文(卷4)[M]//(乾隆)白盐井志//故宫珍本丛刊(第228册)《云南府州县志》(第3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77.
(29)郭存庄,等.艺文(卷4)[M]//(乾隆)白盐井志//故宫珍本丛刊(第228册)《云南府州县志》(第3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77.
(30)云南省志盐业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盐业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146.
(31)杨慎.南诏野史[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180-181.
(32)刘文征.方外志(卷17)[M]//古永继,校点.(天启)滇志.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580.
(33)黄培林,钟长永.滇盐史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263.
(34)(清)沈懋介.(康熙)黑盐井志[M].李希林,点校.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282.
(35)刘邦瑞.修理白井路道德政碑[M]//(清)郭存庄,等.艺文//(乾隆)白盐井志(卷4)//故宫珍本丛刊(第228册)《云南府州县志》(第3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6)赵小平.历史时期云南盐币流通探析[J].盐业史研究,2007(2):13-19.
(37)云南流通的盐币有其固定形制,并加盖官印,与历史上国内其他一些地区市场上曾出现过的食盐作为实物进行“以物易物”交换情形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38)(民国)龙云,卢汉,等,修.盐务考一·沿革一[M]//赵藩,周钟岳,等,纂,李春龙,牛鸿宾,点校.新纂云南通志(卷147).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202.
(39)[英]Andrew DW福布斯.泰国北部的滇籍穆斯林——秦霍人[J].姚继德,译.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2):86.
(40)(民国)龙云,卢汉,等.盐务考三·制造方法[M]//赵藩,周钟岳,等,纂,李春龙,牛鸿宾,点校.新纂云南通志(卷149).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209.
(41)同①.
(42)详见云南一平浪盐矿档案室一卷宗《关于张冲对“移卤就煤”工程的设计、意见及省政府的批复、电话、架设、运输、石工价格、移灶设计等文件》(1933年9月4日到1935年4月25日永久卷)。
(43)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省志·盐业志[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3.
(44)同④4.
(45)(清)陈汝秋.(乾隆)威远县志(卷二)[M].乾隆乙未刊.三费局藏版.
(46)同④5.
(47)运盐的主要是根据水道情况制造的独特的“歪屁股船”。
(48)赵逵,杨雪松,张钰.“川盐古道”文化之线路研究初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2):314-317.
(49)张正明.总序[M]//苏晓云,等.土家族研究丛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0)赵小平.历史时期云南盐币流通探析[J].盐业史研究,2007(2):13-19.
(51)如大理州文管所、云龙县文体局于2000年7月9日立的“云南顺荡火葬墓群碑”,就有印度人至云龙各盐井从事盐业生产和向国外贩运滇盐的记载。
(52)曾凡英.再论盐文化[J].盐业史研究,1998(1):24-32;曾凡英.盐文化的理论与历史地位[J].自贡师专学报(综合版),1998(2):3-11;曾凡英.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47-52;柴继光.也说盐文化[J].盐业史研究,1998(4):47-48;宋良曦.中国盐文化的内涵与研究现状[J]//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成都:巴蜀书社,2008;黄俶成.中国盐文化的弘扬与研究趋向[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95-102.
(53)曾凡英.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47-52;宋良曦.中国盐文化的内涵与研究现状[M]//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成都:巴蜀书社,2008.
(54)曾凡英.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47-52.
(55)林文勋.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初探[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138.
(56)曾凡英.盐文化的内涵与特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