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讨论 安迪·格鲁夫的学习方法:没有假装学习,只有真实对撞
安迪·格鲁夫是对我自己而言非常重要的学习榜样之一,甚至很多时候我认为他是最重要的那一个。在我们这些科技互联网行业工作者最早学习管理技能时,格鲁夫恰好出现在我们面前。他是全球知名的战略大师,为业内分享了很多实用的管理方法与技巧,他的管理方法在硅谷科技产业中被广泛使用,我们也跟着学习。他是我想学习借鉴的“实干的学习派”和“学习的实干派”。
我偶尔会向人说起格鲁夫的学习故事,在讲述格鲁夫的故事给“90后”听时,有人建议说,现在的“90后”没经历过个人电脑的巅峰时期,不一定认识格鲁夫,你提及的他面对癌症的个人故事,大家恐怕也不会有共鸣,当时人们关注他这段经历,多多少少是因为他是“商界名人”。
但不管怎样,从格鲁夫的学习经历中,我的确学到极多,其中的很多学习方法和管理方法我现在还在用。最重要的是,对我自己而言,从他那儿,我知道了我们这些工程背景出身的人,该如何更好地学习。我反复读格鲁夫写的每一本书,仔细读哈佛教授写的格鲁夫传记,模仿他的学习方式。接下来,我就通过三个故事说说我记住的格鲁夫的学习方式,看看他是如何走过一次次学习之旅的。
在第一个故事中,格鲁夫是典型的学霸。从小时候开始,他似乎总在进行不可能的学习。1957年,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匈牙利,作为难民来到美国。这时,他几乎只会蹩脚的英语。他想办法进了纽约城市大学,但学习并不顺利,老师点名他都听不出来是在叫他的名字。
对此我们长话短说,毕竟语言问题对格鲁夫这样的学霸不是什么大难题。他最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了化学工程博士学位,成为仙童半导体公司的一名工程师。在工作中,他再次尽显学霸本色。钻研起技术来,他是好手。虽然他的博士专业是化学工程,研究流体力学,但出色的学习和钻研能力让他很快成为半导体领域的专家。工作之外他还在大学讲课,在1967年出版了一本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专著《半导体器件的物理与技术》。在之后很多年里,这本书都是大学的经典教材。
如果格鲁夫的学霸人生一直沿着这样的路径发展,那也没什么特别的,我们最多说,格鲁夫有强烈的学习意愿,他也善于学习并成为顶级专家,我们都认识不少这样的人。
问题是,当你要学习看似不相关的东西时,你还有这样的意愿吗?你还能学会并成为顶级专家吗?比如,你是文科背景,大学里可能学过一点儿高等数学和编程,但现在的工作要求你必须学编程和数据分析,你会有什么反应?
在接下来的第二个故事中,格鲁夫遇到了源自实干世界的学习挑战。芯片界两位顶级大师罗伯特·诺伊斯和戈登·摩尔是格鲁夫视如恩师般的人物,他们创办英特尔时,拉上格鲁夫一起,让他成为第一名员工,也可以说是第三位创始人。不过,他们安排格鲁夫说:“你不能再负责技术研发了,你去负责芯片的生产管理。”
在新的芯片公司,格鲁夫的职责变了。格鲁夫意识到,这三人中的确只有年轻一点儿的他可以做这件事,他必须去学习管理,包括工厂管理、生产管理、团队管理。
以芯片生产管理为开端,格鲁夫开始了可能是在科技产业里最辉煌的关于管理的自我教育。我们来看他的学习成果:一、他最终成为英特尔的董事长、CEO,带领英特尔走向辉煌;二、他提出了战略转折点等观点,迄今为止,他仍可能是世界上排名前50位的管理大师、战略大师;三、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是,他孜孜不倦地向整个科技产业讲解具体管理技巧。夸张点儿说,整个科技产业的经理人都是他的学生,他总结的高产出管理方法是上一代科技产业经理人的必备工具。他发明的目标管理最终变成了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方法,在谷歌、雅虎、亚马逊等公司发挥作用,现在更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公司必备的管理工具。他的管理学习成果连起来是:他领导了优秀的公司,他创造了管理理论,他传播了管理实践。
格鲁夫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有目标感强的学习意愿与专业的学习能力。
格鲁夫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变了,自己必须去学习管理,跟工作一起成长。格鲁夫曾经在日记里说,世界上有三种人:一是根本不适合自己工作的人,是次品;二是勉强能完成现在的工作,但无法与工作一起成长的人;三是那些有着成长能力的人。格鲁夫是第三种人。格鲁夫在认识到自己新的学习目标之后,后面要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格鲁夫以专业的方式学习。格鲁夫把管理的实践当成了一个专业来学习,就像当年他研究流体力学、半导体、芯片工厂管理一样。他的学习过程很漫长,也很复杂,这里不一一详述。总之,他学习了管理的多个细分领域的知识,并达到实践大师的境界。哈佛教授理查德·泰德罗在为格鲁夫写传记时这样评价:“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精通不同的领域。”
格鲁夫的第三个学习故事很个人化、很特别,他为了自己的生命去钻研,即便是自己完全不懂的领域也努力学透,这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我们来看看,格鲁夫是怎样在一个特殊领域运用自己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的?
当医生告诉你“你长了一个肿瘤”,你会有什么反应?
肿瘤有三种治疗选择:手术、放疗、冷冻。当医生告诉你“手术最有可能除掉肿瘤”时,你会有什么反应?
我们多数人,恐怕就听从医生的建议,毕竟医生是专家。
当格鲁夫面对这样的艰难选择时,他有怎样的反应呢?
1995年,格鲁夫被诊断出癌症。后来,他在一本书的附录中详细
地讲了这段经历。简单地说,格鲁夫当时的反应是,把癌症当成一个专业来学习。
格鲁夫白天打电话预约更多的权威医生做进一步的诊断和咨询,晚上研读大量医学论文,总结论文里的数据,对不同文章中的数据进行比较。他还通过听肿瘤医学会议的录音报告来学习。
格鲁夫这样说:“这些学习让我想起,年轻时就是这样学习半导体知识的。”当他钻研时,他逐渐认识到,不同的医学专业都在强调自己的治疗方法有效,但相互冲突。差不多花了一年时间,做了大量的调研,格鲁夫变成了一个准医学专家。
在治疗时,格鲁夫自然还需仰仗顶级的医疗专家,但他了解,每个专家都有自己的偏见或偏好。他认为,自己需要学习,需要拥有足够的知识,以做出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选择。在面对人生的难题时,格鲁夫的处理方式跟他一直以来的学习模式是一样的,即系统地学习一个专业,让自己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格鲁夫详细写下几种可能的选择,列出了用来判断的数据指标,写下判断的条件。最终,他做出性命攸关的抉择:他选择放疗。1995年的治疗很成功,21年后的2016年,格鲁夫在79岁时去世。
提到在治疗过程中的经验之谈,格鲁夫说:“做做调查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别把任何人的话当成圣经。最好的方法是做比较性的工作。”我的朋友、碳9加速器的创始人冯新老师说:“那些引领世界的精英,即使得病了,他们的反应也会跟普通人被动等待医生的摆布不同。自我驱动型人格的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和控制欲会让他们走向自主探究的道路。”
如果仔细看很多厉害的名人,我们会发现,他们也跟格鲁夫相似,不是停在一个狭窄的领域里面,而是持续地学习,成为一个又一个跟自己的工作或生活有关的细分专业领域的专家。现在,知识、技能、环境在更快地迭代,我们更需要有这样强烈的学习意愿和专业的学习能力。
以上就是格鲁夫的三个学习故事,如果再提炼精简一下,从格鲁夫的学习故事中,我学到的学习关键词是“学透一个领域”。如果需要,我们就应去钻研、学透彻、使用。如果可能,我们应努力地把自己所学教给别人,教会他人,我们自己会觉得更透、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