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崭露头角

日子晃晃悠悠过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就被家人告知可以去上学了,其实还是满开心和紧张的。那年我七岁,但是说来也奇怪,我和弟弟在户口上差一岁,可我们确是同一年入学的,不同的是我上的是一年,弟弟上的是育红班。

好像是我上学的时候没有育红班所以直接上了一年,我上学后又开设了育红班(类似学前班),所以弟弟比我小一岁就去那上学了。

村里就一所小学在山上,离我家有二里地远,每天早晨都是我牵着弟弟的手去上学。从我家出发走过一条小胡同上大道,简直走到村里中央的位置,就是大家没事聚集闲唠嗑的地方。

这里是村子的热闹场所,有个人家开的小卖店,还有大队宣传事情收取信件办公的房子。路过这里不远有村人的水田地(种稻子)和旱田地(种苞米),上一个坡再简直走路过几户人家就到学校了。

我和弟弟背着妈妈做的小书包,各自去到教室,中午会去统一热饭的地方领自己的饭盒。偶尔没带饭家长会给一块钱,可以在学校里开的卖东西的地方,买个面包或干脆面。我很少光顾这里,自从上学后就成了乖宝宝一枚,学业方面几乎再没让家长操过什么心。

我一年级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她是外村的人,每天骑车从外村来我们村教学。她长得很漂亮,个子高高的,瓜子脸,画淡妆,是我在那个时候见过的最美丽的人。她说话很温和,在我印象里从没批评过我。我因为个子矮,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坐在第一排,听课还是十分认真的。

我们村算是很幸运的了有所小学,其它村的孩子都要走更远的路来我们村上学,所以每天的二里地依然让我不觉得累。离学校近的同学中午会回家吃饭,大一些的时候我也曾中午跑回家吃过饭,然后再跑回学校。

那时候没有手表,都是自己估算时间来回,也算是一种不错的体验。遗憾的是我后来小学毕业没几年小学就黄了,我们村的孩子去上学,就得走很远的路去别的村子念书了。

一年级都学了些什么已经没什么记忆了,a、o、e和十个数字肯定学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就是那时我对语文的记忆。掰着手指头学查数,不够了真想把脚指头也算上,出入学真是什么笑话都出过。

那时候学的浅,数学和语文是主要的学科,英语在那个年代小学是不开设的。我们都是上了初中后才开始增设这门课程,所以在那个年代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学不好英语的。

原因也很简单,错过了英语发音启蒙的年龄,大了后舌头开始发硬,发音就不那么纯正。再赶上青春期的孩子,不太愿意拉下脸来反复纠正口语,所以一旦开始不顺利,一部分人就会厌恶这门课程。甚至不能在这门课上下功夫,导致有的孩子就因为学不好这门课程,硬可辍学也不想再去读书了。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我身边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例子。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现在的我还没有这个烦恼。因为一年级开设的课程少,学业没有那么重,还是有很多课外时间嬉戏的。

“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打电话,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这个游戏是学校老师第一个带领我们玩的游戏,小小的身子一个个一本正经的蹲好,谁也不敢偷看。可心里却又都揣着好奇到底会扔在谁的后面?大家互相挤着眼睛传递着信号,一个个都咧嘴笑个不停。

手拉手一起放学,从教室门口走到学校大门口,然后别的村的小孩从校门口就和我们分手了。本村的小孩都羞涩的拉着同学的手再送走山上的小孩,只有山下的小孩才是一直拉着手走到最后的。

每天清晨迎着朝阳,闻着一路的草香,看着长得喜人的庄稼,和弟弟手牵手去上学。傍晚踏着晚霞,听着归巢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看着袅袅的炊烟放学回家。

这一切是如此的美好!山村的山好,水好,景色好,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