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金山村今与昔

2.1 改造前的金山村

金山村是一个典型的湘南古民居建筑群,就像一颗“沧海遗珠”,在湘南边境上沉睡许久。村里的古民居因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居住要求而被闲置,部分倒塌,无人管理。走在古民居巷道中,炊烟袅袅的几户人家只有老人的身影,难免让人心感凄冷。

2.1.1 金山村原貌

金山村背靠山群,处于农田环抱之中。在村庄西北边有两座水库,源山水库和麻花垄水库,隔壁村庄有一座刘家岭苗子门水库。源山水库与刘家岭水库的水流穿过金山村的农田后,在东面的入村主干道交汇,流向东北边的村庄。水库滋养着金山村和农田,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地质灾难,使得村庄不断壮大,村落文化流传至今。

村庄整体风貌现状

金山村房屋布局密集,村中心为祠堂和古民居群,村民基本上生活在村庄外围。在村庄西北边有经济产业,引入两个外来企业新修建的建筑物,分别是“龙腾生态园”的仿古建筑和“龙腾花卉产业园”的钢结构厂房。

2.1.2 村头

村头主干道约800米,主干道两旁为大面积的农田,目前主要种植水稻,部分用地闲置。村中心广场设计得较为生硬,缺少人性化的景观空间,村头现有的景观绿化缺乏亮点。

村头现状

2.1.3 水资源

村西北山上有两个水库,水质较好,春夏季水量较大,秋季水量开始减少,冬季为枯水期——部分区域呈现缺水状态。农田中部有一条由西南—东北方向的水渠,水量较大,水质良好,清澈见底。

2.1.4 祠堂

1)叶氏家庙敦本堂

叶氏家庙敦本堂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整栋建筑由朝门和家庙构成,家庙为面阔三开间两进深和一天井组成的平面空间,总建筑面积为178平方米。敦本堂在金山村的所有祠堂里建筑整体尺度偏小,但建筑的雕梁画栋、古风古韵和祠堂保存的完整度是其他祠堂无法与之媲美的,在整个汝城县别具特色。目前,敦本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朝门,便会被门楼上端的鸿门梁雕刻所吸引。鸿门梁为三层镂雕,双龙戏珠樟木梁,图案结构对称。云水纹环绕,层层相扣,木雕技艺极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中厅的后壁为全落地三开间木板墙,正中大门背面饰云龙腾飞图,气势磅礴,靠下端的红色底板上书写着16对32条“报条”。记载着叶氏子孙外出做官人员的姓名和官职,以激励后人。后厅面积相对较小,神龛用于供奉祖先牌位,为五对精雕隔扇,保留至今。敦本堂是金山村祠堂中比较久远的古祠堂,也是修复痕迹最小、保存最完整的古祠堂,风格古朴,雕刻精美,布局别具匠心。

敦本堂中厅现状

2)卢氏家庙叙伦堂

“楚国之南皆为名家,家声远播耿朝纲。”是宋太宗赵光义为嘉奖卢氏先祖的丰功伟绩所赐的诗,则卢氏家庙的叙伦堂又称“南楚名家”。

卢氏家庙叙伦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面阔三开间三进深和两天井组成的平面空间,总建筑面积为367平方米。站在叙伦堂的前坪可以看到高平屋饰重檐彩绘歇山顶,做工精细的如意斗拱,侧墙为三重封火墙。额枋题鎏金阳文“南楚名家”榜书大字,整体给人形制雄伟、气势非凡的感觉。叙伦堂是金山村祠堂中体量最大的祠堂,位于金山村正中心,也是人流量最多、利用率最高的一个古祠堂,是金山村的“名片”之一。

叙伦堂门楼现状

3)李氏家庙陇西堂

李氏家庙陇西堂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由门楼、前厅、后厅和天井构成,为面阔三开间两进深的平面空间。陇西堂坐南朝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为204平方米。相较于金山村其他祠堂,陇西堂的整个建筑体量比例适中,长、宽、高的尺寸比较协调。门楼为单檐歇山式青瓦布顶,三重封火墙,鸿门梁三层镂雕双龙戏珠,图案左右对称。梁枋正中刻着“李氏家庙”,走进祠堂,可以看到神龛柱横梁上悬着“陇西堂”匾额。据说,当年李世民登基后,诏令天下,天下李氏为一家,不分派系,同为陇西籍,供奉“陇西堂”,陇西堂因此得名。有李氏家族居住的其他地区也可以看到有祠堂取名为“陇西堂”。金山村的陇西堂近几年经过翻新,修复痕迹比较突出,整体上颇为干净、整洁。

陇西堂门楼现状

4)李氏家庙别驾第

李氏家庙别驾第也属于李氏家族,位于金山村的田心组,始建于明朝晚期,总建筑占地面积为191平方米,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从外观看,体量形态类似卢氏的叙伦堂,门楼同样有如意斗拱,歇山式屋顶青砖墙体和三重马头墙,只是空间的组织形式不一样,由朝门、大厅和明堂组成。家庙为面阔三开间三进深和一天井组成的平面空间,经过朝门进入祠堂大厅,可以看到石柱雕刻成竹节状,这是明代祠堂的典型特征。明堂设木隔扇门神龛,神龛里面供奉李氏祖先主牌。该祠堂的使用率不高,管理不够完善,祠堂前坪甚至内部随处可见鸡鸭走动,整体环境有些脏乱。

别驾第门楼现状

5)叶氏家庙大夫第

叶氏家庙大夫第始建于明末清初,位于金山村上叶家中心位置,坐西南,朝东北。该祠堂是金山村所有祠堂中体量最小、风格最朴实的祠堂,硬山顶,砖木结构,双重马头墙,为面阔三开间两进深和一个天井组成的平面空间,总建筑面积约143平方米。整个建筑没有过多的雕刻装饰细节,因年久失修,部分木结构已损坏。

大夫第门楼现状

2.1.5 传统民居形式

金山村保存完整的古民居,保留了明清时期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古民居皆为硬山顶,形制方正坚实,整体简洁、明朗,给人稳重、踏实且端正之感。建筑形式分为青砖青瓦和夯土墙青瓦两种形式:砖瓦是以青灰色为主调,色彩清淡而精美;夯土墙以浅黄色为主调,色彩明朗而朴素。有些青砖房古民居使用砖雕、石雕、木雕,雕刻精美,工艺精湛。

夯土墙古民居

古民居

2.1.6 金山村原貌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1)古祠堂文化丰富,且保留得较为完整,但目前祠堂仅作为家族承办红白喜事之用,人们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较差,且介绍和宣传较为简单。

(2)村庄内新老建筑混杂,新建建筑的风格杂乱无章,缺乏整体感,影响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

(3)村庄内保留了大量古民居,建筑布局密集,内部空间功能老旧、阴暗潮湿,无法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古民居使用率不高,缺少管理,部分倒塌严重。

(4)村庄周围有大量土地,杂草丛生,未能充分利用。

(5)虽有一条由西北边山上流下来的溪水横穿村落中心,但这部分溪水仅作农田灌溉之用,且清澈的溪水流经村庄之后,已成为一条浑浊的臭水沟,上面漂浮着大量塑料垃圾。

(6)村庄的主干道景观过于单调,入村感受过于平淡。

青砖古民居

古民居设计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