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证 “猴”字猴不出如皋,却猴到《红楼梦》里去了

《红楼梦》第十四回:凤姐笑道:“便是他们作也得要东西搁不住我不给对牌是难的!”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

第二十四回,宝玉便把脸凑在他鸳鸯脖项上闻那香油气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腻不在袭人之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

“猴”本来是个名词,《红楼梦》这两段里把“猴”作动词用,形容宝玉“快跑”、“蹿”到凤姐和鸳鸯身上去。“猴”在如皋话中也和《红楼梦》一样当动词使用,在如皋话中“猴”有“快跑”的意思。

过去如皋人很少说“跑步”,体育老师带领同学们跑步,老乡们会说:“先生和学生一块儿在‘猴’呢!”又如:“这孩子一放学就‘猴’到东、‘猴’到西!”这些话中的“猴”都是动词,自古以来如皋人一直是这样说的。

第十五回,凤姐笑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岂不好?”外省有些地方也说“这孩子又‘猴’在树上了”或“这个孩子‘猴’在墙上”。

但,这里的“猴”虽是个动词,却是“停歇”“栖息”“等候”的静态意思,没有像猴子一样“快跑”“窜动”的意态,我认为不能把它与当动态动词的方言相联系。

有趣的是把“猴”当动词用,只局限在如皋及附近一两个县,如城往南几十里,本市的林梓镇以南地区,包括一直到长江边的南通市区,“猴”的意思全变了,变化之大,令人瞠目。那里人管“快跑”叫“溜”,与“猴”南辕北辙,不沾一点边。林梓镇以南地区人历来把“猴”当成男孩子专用名词,如:

“你老婆养的是丫头还是猴?”

“养的个猴。”

“恭喜啦!”

林梓镇以南地区男孩取名,字尾都拖个“猴”字,如“猪猴”“狗猴”,即使取名“来福”“来喜”也被叫成“来福猴”“来喜猴”。当然不能排除林梓镇以南地区的猴字应写成侯这种可能。《红楼梦》中的“猴”字用法与如皋怎会一样呢?

把“猴”字当动词猴不出如皋,却猴到《红楼梦》里去了。又一次证明作者是熟悉如皋方言土语的冒辟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