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
- 肖宇
- 15字
- 2021-04-09 14:53:42
第二章 大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认识
新学期开始,小明满怀憧憬地走进自己向往已久的大学校门,并积极报名参加各项活动。但入学不到两个月,小明就感到了压力、疲惫和迷茫。他发现,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优点和别人相比不值一提;自己努力参与社团活动,却说不清楚究竟在忙些什么;再加上选拔实验班失败、竞选班委失败等一系列挫折事件,小明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一遍遍地问自己:“我是个一无是处的人吗?这四年就这样平淡地度过吗?四年后我又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呢?”这些问题压在小明心上,让他寝食难安……
小明是对自己的定位、自己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困惑,而这些困惑其实是关于自我认识的问题。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囿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困惑中,最后像小明一样寝食难安。
正确地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就是尝试回答这些问题的开始。
一、自我意识
个体的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体的自我意识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童年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它会随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变化而不断提高和完善。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觉察和体验。从概念来讲,它包括三个层次:第一种层次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觉察与认识,比如对自己身高、体重等方面的认识;第二种层次是个体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第三种层次涉及个体的周围环境,包括对自己担任的社会角色、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关系的认识等。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依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按意识的内容来划分,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按意识的观念来划分,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按意识的形式来划分,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1.从内容上划分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生理状态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包括对自己身高、体重、外貌等身体方面的认识,以及对温饱饥饿、劳累疲乏的体验和评价。比如,个体认为“我很高挑”。个体对生理自我的认知会随着个体生理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
(2)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核心内容,指个体对于自己心理活动、个性特点以及心理品质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包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思维感知、兴趣爱好方面的认识。比如,个体认为“我是一个喜欢音乐、思维敏捷的人”。
(3)社会自我。
社会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与外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包括个体对于自己在周围客观环境及各种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地位、权利、义务、责任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相互关系的认识等。比如,个体认为“我是学生会的干事”。
2.从观念上划分
(1)现实自我。
现实自我是个体基于自己目前的立场和现状,对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认知。个体所探寻的是自我的真实状态和剖析“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当一个同学经常积极发言,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
(2)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是个体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将来的自己产生的想象和认识。理想自我不仅是个体想要达到的形象,也是个人追求的目标。个体所探寻的是“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理想自我必须建立在现实自我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一个从小喜欢唱歌的人,希望自己长大后成为一个音乐家,这就是基于现实自我下较为合理的理想自我。
(3)投射自我。
投射自我也叫镜中自我,指个体在想象中认为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探寻的是“在别人眼中我是什么样的人”。个体的投射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当这种差异过大时,个体容易产生自卑或是自负等不良情绪。比如,有的女生虽然身材健康,但是由于内心的投射自我认为“其他人眼里的我很胖,他们都在背地里嘲笑我”,从而产生自卑。
3.从形式上划分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从认知层面出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方面的认识。其中进行客观而准确的自我评价是自我认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集中反映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指从情感层面出发,是伴随个体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在感受,是个体关于“我是否能对自己满意”的问题,包括了自尊感、自卑感、自豪感、内疚感等。其中自尊感是自我体验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3)自我调控。
自我调控是指从意志层面出发,个体对自身心理和行为进行主动支配与掌握的过程,是个体关于“我如何才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的问题,包括了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其中自我控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大学生“知道却做不到”,就是因为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
二、自我认识
随着身心的发展,个体也不再满足于仅仅只是接受对自己的觉察和体验,而是尝试着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主动对自己进行探索。
1.自我认识的含义
自我认识是个体的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进行认识与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会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身心特征并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
自我认识与自我意识的不同之处在于:自我意识是自发的,而自我认识是自觉的。相对而言,自我意识在某个阶段是静态的(从长期、整体上看是动态的),而自我认识作为个体的有意识探索,是一个动态过程。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觉察和体验,而自我认识是个体为了更好地对自己进行观察和了解而进行的一种努力。自我认识的结果,一般都包括了自我意识所包含的内容。
2.自我认识的内容
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的自我形象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它不仅要求个体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特征,还要求个体能客观地认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只要是个体可以获取的、有关自身心理过程与状态的信息,都可以作为个体观察和思考的材料,从而进一步提升对自己的认识。我们可以从独特性、社会属性、愿望与动机、成长历程这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认识。
(1)自我的独特性。
个体的心理状态在情感指向、动机呈现与选择等方面具有稳定性,这也让人具备了可以和其他人区分开来、可被识别并让别人记住的特征。比如,小明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人,小芳在情感上很依赖他人……但是,个体的心理特征会随着其所处阶段的不同而不断变化。随着个体身心的发展,个体会结合自身的经验,在主观能动性的带动下,对自己做出反思、激励等调整与改变,不断丰富其生物独特性和经验独特性。
了解自己的独特性,就是要了解自己面对事情时的反应模式、情感倾向性(包括对人与对己的)、与人的大致关系和在人群中的位置等。了解自己的独特性有助于个体取长补短,在面对事情时做出更好的选择。
(2)自我的社会性。
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时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我们可以是父母的儿女或老师的学生,我们也可以是竞争对手、恋人等。不同的身份代表我们在群体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我们享受该角色带来的便利,也要承担该角色的责任与义务。
了解自己的社会性,就是要尝试了解:在与别人互动中,我们该如何表现?我在某种社会角色下是否满足了对方的期待?我与别人的关系如何?我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等等。
(3)自我的愿望与动机。
在我们对自己了解的表象之下,其实还潜藏着很多别人不知道、我们自己也不知道的东西,它们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我们的决定。我们要确定自己真正的愿望和动机,这可以帮助我们坚定自己的想法和信念,更好地规划人生道路,勇往直前。
自我的愿望与动机是关于“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的问题。它可能隐藏在一些看似无关的念头或者情绪的背后,也可能是一种很清晰的信念。比如,小明内心坚定地想要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因此他做好了读研读博的人生规划。虽然他曾收到一份不错的工作邀请函,但是他依然决定努力考研,这是因为他对于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愿望非常强烈。
(4)自我的成长历程。
研究表明,早期的成长经历对个体社交能力、心理状况、人际关系和智力能力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当个体长时间身处某种环境中,会耳濡目染地习得一些社会规则、礼节及成员之间情感互动模式,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这些都是成年之后的心理特征的基础。
虽然家庭教养方式、童年成长经历对个体的行为模式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对自我成长历程进行认识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将自己的问题归结为过去经历,消极地认为一切已经无法挽回,自己无能为力。我们追根溯源,把这些经历与当下的发展现状和心理特征结合起来,不是为了寻找理由,而是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积极的改变。
链接: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早期发展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将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即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接受——拒绝)和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控制——容许)。依照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教养方式可分为四种:权威型(接受+控制)、专断型(拒绝+控制)、放纵型(接受+容许)和忽视型(拒绝+容许)。
权威型:权威型是一种高控制且在情感上偏于接纳和温暖的教育方式。权威型父母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待儿童,及时热情地对儿童的需要、行为做出反应,尊重并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权威型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自力更生、自我控制、应对压力、有目标地行动、获取成功的理想、与人配合的态度以及对生活充满好奇等性格特征。
专断型:专断型是一种高控制且在情感上偏于拒绝和冷漠的教养方式。专断型父母极其严格,情感上很少考虑儿童自身的要求与意愿,常以冷漠、忽视的态度对待儿童,并会使用体罚的威胁手段来控制孩子。专断型的父母会使得孩子恐惧、忧虑、消极、脆弱、情绪反复无常和做事缺乏目标等。
放纵型:放纵型是一种在情感上抱以积极肯定,但是缺乏控制的教养方式。放任型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会完全纵容孩子的所有想法,即使他们还不具备做决定的能力。放任型父母对儿童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忽视或接受的态度,很少发怒或者训斥儿童。放任型父母会让孩子变得叛逆、不能自立、具有较强的冲动性和攻击性、没有目标且缺乏责任感、合作性差、很少为别人考虑、自信心不足。
忽视型:忽视型是一种在行为上对孩子缺乏控制,情感上也缺乏关爱的教养方式。忽视型父母对儿童缺乏最基本的关注,且容易流露厌烦、不愿搭理的态度,有时甚至到了虐待的程度。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会有较强攻击性,很少替别人考虑,对人缺乏热情与关心,在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的问题。
虽然父母在孩子人生最初六年的育儿方式并不能完全决定我们成人后的性格,但他们的确在我们成长过程和行为塑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孩子可以接受和忍耐父母所有的错误,但如果父母长时间忽视或过度保护孩子,会给孩子造成持久的负面影响。有时候父母过度地渴望成为完美父母,会花大量时间考虑“怎样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且特别在意自己的方式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但是这种长期的担心反而会引发问题,因为他们的孩子会感受到自己必须成为“完美的孩子”的压力。
小结: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觉察和体验。按意识的内容来划分,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按意识的观念来划分,自我意识可以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按意识的形式来划分,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认识是个体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而努力的主观过程。自我认识的内容可以包括自我的独特性、自我的社会属性、自我的愿望与动机、自我的成长历程等。
思考题:
1.为了弄清楚“我是谁”,你做了哪些努力?获取了什么信息?
2.你的“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与“投射的自我”之间差异有多大?对此你的感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