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学生人格发展

第一节 人格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看到过这样一些关于人格的描述:“某某人格高尚,具有人格魅力”“电影主人公具有多重人格”“我们要做一个人格独立的人”……但是,人格到底是什么呢?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人格和性格特质。如何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又如何理解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有没有规律可循等,这都是我们关于人格的思考。

一、人格的内涵

人格这个词最早是源于拉丁文的“persona”,本意是指面具,即演戏时应剧情的需要、为表现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所画的脸谱。面具代表了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例如,天使是仁慈、善良、助人的,其行为也与之匹配。面具还会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例如,京剧中的红脸代表忠义,白脸表示奸佞,黑脸表示刚强。这里我们所要探讨的人格,并不是一个人戴上面具后的角色,而是卸下面具后,人的独特心理特征的总和。

《心理学大辞典》对人格的定义是:人格,又译“个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具有动态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需要注意的是,人格不是一个类似于控制人们行为、存在于人们内部的实体,而是一个推论性的概念。

人格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即气质和性格。气质依赖于个体的生理素质和身体特点,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心理活动上典型的、稳定的动力性特征,是不可改变的。依据个体不同的气质特点,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抑郁质、多血质和黏液质四种。性格是个体后天形成的行为特征,与经验和社会适应密切相关,具有社会道德含义。它是个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改变的。气质与性格一起构成了稳定且具有可塑性的独特人格。个体了解自己的气质与性格,有助于帮助自己取长补短,在面对事情时做出更好的选择。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

人格具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和功能性五个基本特征。

(一)人格的独特性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各不相同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每个人的人格都有不同的特点。

人格虽然独特,但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与行为上也有共同性。同一民族、同一群体的人们具有相似的人格特征。

(二)人格的整体性

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由某个特定成分单独运作,而是在自我调节和监控下,与其他部分紧密联系、协调一致进行活动的结果。人格具有能力、气质、性格、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这些特质互相联系并整合为一个有机组织,使人格作为一个整体与个体的生活环境保持一致。

人格的整体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各种心理成分不协调时,就会引发心理冲突,产生各种困难,甚至出现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也是分裂的,其心理和行为就像失去指挥的管弦乐团,虽然没有丧失感觉、记忆、思维和习惯等心理机能,但组合在一起却让人感到非常奇怪。许多大学生经常空虚迷茫,也都与人格的心理成分失调有关。

(三)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景的一致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描述的就是人格的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时代的人格特征往往变得日益巩固,也因为人格具有稳定性,我们可以通过其人格特征来推论个体一生的人格状况。要注意的是,个人行为中偶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不能表征一个人的人格。例如,小明在学校内外都活泼开朗、善于交往,喜欢参加聚会和结识朋友。在某些环境下,他也会表现出安静、与他人保持距离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因此说小明具有安静内向的人格特点,安静是他在某些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人格是一成不变的,不能排除人格发展和变化的可能性。人格变化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特征的表现方式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是特质焦虑,个体在少年时代表现为对即将参加的考试心神不定,忧心忡忡;在成年时则表现为对即将从事的新工作忧虑烦恼,缺乏信心;在老年时则表现为对死亡的极度恐惧。可以发现,人格特征以不同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内在秉性的持续性是有其年龄特点的。第二,对个人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机体因素,如移民、严重疾病等,都有可能影响人格的某些特征的形成,如自我观念、价值观、信仰等的改变。

(四)人格的社会性

人格是社会中的人所独有的,人格的社会性是指个体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社会化、不断习得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形成自我观念和不同的价值观。社会化的内容与个人所处的文化传统、社会制度、种族、民族、阶级地位、家庭有密切的关系。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

人格是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基础上形成的,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格是个体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几种属性或所有属性简单相加的混合物。构成人的本质的东西是那种为人所特有的因素,失去了它,人就不能称其为人,而这种因素就是人的社会性。实际上,即使是人的生物性需要和本能,也受到人的社会性制约。例如,人的食物需要的内容和方式会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五)人格的功能性

“性格决定命运”指的就是人格的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生活方式。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当人格具有功能性时,表现为健康有力,支配着一个人的生活与成败;而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软弱、无力、失控、心理失衡甚至变态。

研究表明,聪明程度相同但人格不同的儿童,在遭遇挫折后的解决办法明显不同。一类儿童倾向于将问题看作一种挑战,在遇到困难时更能采取坚持的态度;另一类儿童倾向于自我中伤,产生消极情绪,在困难中屈服。当两组儿童面临困难问题时,前者能更加专注地思考问题,能对问题提出新的解决策略;而后者则可能怀疑自己的能力,对任务感到厌烦。这说明不同的人格特征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向,进而影响人的行为结果。

三、人格的影响因素

遗传与生理因素、家庭与早期经验、学校与社会文化都会影响个体人格特征的形成。这使得有些人高兴,有些人悲伤;有些人冲动,有些人谨慎;有些人乐观,有些人悲观。

(一)遗传与生理因素

心理学家在同卵双生子的研究中发现,即便是被分开抚养,他们之间的相似性也大于异卵兄弟姐妹,这意味着遗传的作用显著;在脑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也发现人类的一些稳定性行为表现存在生物学基础。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对人格的影响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比较重要。同时,人格的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存在“全或无”的情况,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形成的难易程度。

(二)家庭与早期经验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家庭对人格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在孩子最初的岁月,孩子还没有独立的人格,孩子的心灵完全反映着父母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发生心理障碍,孩子必然受到影响。父母的人格特点在与孩子持续互动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人格的形成。如果父母常常关注子女的生理、心理需要,提供支持、帮助等,子女内化了这些过程,也会表现得比较富有爱心、具有牺牲精神。

心理学家麦肯依就个体童年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影响力做了一个总结,即“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成一切日后的行为”。许多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学家也认为,一个人从出生到五六岁,是其人格形成的主要阶段。早期经验对人格的影响非常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与人格形成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早期经验并不单独对人格产生影响,而是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影响人格形成的。早期经验对人格是否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的成熟,童年的影响会逐渐缩小、减弱。

(三)学校与社会文化

学校与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塑造和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有着巨大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考查某校时,从6个班中随机各抽3名学生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塔尔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表现确实超过班级其他人,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它表明,学生需要老师的关爱,他们会朝向老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在学校,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这个群体里,他们的焦虑不安来自同辈团体的拒绝,在与同伴的相处中,他们学习待人接物的礼节与团体规范,了解什么样的性格容易被群体所接纳。

社会文化也具有塑造人格的功能。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传统,发展出不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性格。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人格特点是有差异的。比如,我们常说的“以人为本”,在中西方文化下就具有不同的意义。西方人本主义理论中,“以人为本”是以“个人”为本,而中华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则是以“社群中的人”为本;西方文化强调表达积极的自我,强调个人的独特性,个人跟社会的界限非常清楚;中华文化强调自谦,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力,集体荣誉大于个人荣誉。

四、人格与健康

人格与健康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一个主要问题。快节奏的社会给大众造成种种压力,面对各种可能危及每一个人健康的压力,大家形成了独特的应对模式。如果说以前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饥饿、灾荒和传染病,那么现在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更多的是个体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一)人格与负面情绪

在人格的“大五”模型中,神经质反映个体情感调节过程,以及个体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和情绪不稳定性(关于人格的“大五”模型和神经质这一概念见本章第二节“大五”人格特质理论)。高神经质个体倾向于有心理压力,不现实的想法、过多的要求和冲动,体验到诸如愤怒、焦虑、抑郁等消极的情绪。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一般人强烈,对情绪的调节、应对能力比较差,经常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高神经质的个体在思维、决策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等方面的能力比较差。相反,神经质维度得分低的人的烦恼较少,比较平静。

压力是人们用来评价和应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过程。人格特征在调节压力源影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研究表明,坚强、挑战性、自觉控制力是抵抗较强压力的重要人格特征。这样的人把生活的改变视为挑战,觉得能对压力事件加以控制,因而感觉不到压力和无助感。还有研究表明,乐观主义也是抵抗压力、维护健康的一个重要人格变量,这样的人对生活有积极的期望,能使自己更好地应对压力,从而可以健康地享受生活。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对压力有较强的抵抗力,虽然经历接二连三的压力事件,仍未崩溃;而另一些人即使经历低水平的压力事件,也会崩溃。

(二)人格与身体疾病

一些人格类型与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譬如美国两位临床医生弗里德曼和罗森曼提出的概念——A型人格。通过临床观察,他们发现A型人格与冠心病有较强的关系。A型人格是什么呢?具备A型人格的个体,具有竞争性强、语言和动作急迫,有时间紧迫感等特征。与之相反的是B型人格,其主要特征是悠闲自得,无时间紧迫感,不喜争强,有耐心,能容忍,等等。此外,还有研究者提出了C型人格,其主要特点是不表现出愤怒情绪,把愤怒藏在心里并加以控制,在行为上表现出与别人过分合作,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在生活和工作中没有主意和目标,不确定性多,对别人过分有耐心,回避各种冲突,屈从于权威,等等。

链接:老年时的性格可能与童年时完全不同

假设在你77岁时,有人组织召开中学同学聚会,你将有机会再次见到那些毕业之后就再也没见过的同学们。他们的外貌当然看起来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的人格是否会有变化呢?他们的人格会和他们当时的人格相同吗?

在过去的研究中,研究者比较个体从青春期到中年、中年到老年的特质变化,发现人格具有趋于稳定的趋势。因此,你可能会认为同学们的人格趋于一致性,并不会发生太多的改变。然而,马修·哈里斯(Matthew Harris)和他在爱丁堡大学的同事们通过一项长达63年的心理学研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表示:“老年人的性格可能与童年的性格完全不同。”

故事开始于1950年。一组研究人员要求教师对苏格兰的1208名14岁的儿童进行人格评估。儿童们参加了智商测试,并且教师对青少年的自信、坚韧性、情绪稳定性、尽责性、独特性和学习的欲望六个维度进行了评定。

2012年,哈里斯和他的团队再次找到了当年在青春期时曾接受过评估的195人(其中174人现已77岁)参加新一轮的评估。和当年教师评估的内容一样,他们需要对自己在六个维度的表现做出评定,并且需要挑选一个他们身边亲密的亲友一起参与评定。研究者们惊奇地发现,参加者14岁时获得评分和在他们在77岁时给自己的评分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14岁时获得的评分也和他们在77岁时从亲友处所获得的评分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由于这个研究长达63年,在实验方法上(教师当年对青少年的评估可能是基于青少年的成绩)和第二批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在2012年时能找到的样本已经是原始样本中各方面表现更高于平均水平的群体)都存在偏差,再加上人格理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各个维度的解释已经与几十年前不同,因此实验结果在信效度上存在一定的欠缺。如果参与者在14岁和再次在77岁时进行一个全面的、现代的人格测量,那么至少在量表的分数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但研究结果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即我们在老年时期的人格与青少年时期的人格不存在任何关系。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早期是人格发展和改变的重要时期,老年也是我们人格发展的时期。经过长达63年的成长,参与者会经历人生中两个时期的重大变化,更不用说在他们整个生活中累积的微妙人格调整了。

小结:

人格是人的独特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即气质和性格。气质依赖于个体的生理素质和身体特点,是个体生来就具有的;性格是个体后天形成的,与经验和社会适应密切相关,具有社会道德含义。人格具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和功能性五个基本特征。人格说明了一个人的心理状况与发展水平,受到遗传与生理因素、家庭与早期经验、学校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心理学派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进行了研究。

思考题:

1.你认为你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受到哪些重要因素的影响?

2.你认为你的人格是否发生过巨大的变化,若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若没有,为什么没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