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主题发言

努力践行建设一流财经大学的时代使命

樊丽明樊丽明,原上海财经大学校长,现山东大学校长。

上海财经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财经学府。学校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设立的商科。1921年,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创立的上海商科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财经学府,学校由此开创了中国高等财经教育的先河。1932年,学校更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院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姚耐分别担任首任院长、副院长。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来,历代上财人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将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学校坚持“入主流、办特色、上水平”的发展主线,依托“211工程”大学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接轨国际标准、契合国情和校情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办学水平得到了提高,部分经济管理类学科已位居国内前列。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新一轮国家战略,“双一流”是“211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的集成提升。《方案》明确提出:“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吹响了行业类高水平高校建设世界一流高校的进军号。2014年5月,教育部核准的《上海财经大学章程》所确立的学校发展的愿景是:“基于卓越的研究和教学,成为国际知名、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因此,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定位,既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时代使命,也是学校百年来内生式发展的不懈追求。

一、在发展战略上,坚持对标世界一流,全面实施国际化改革

1935年10月,在学校(国立上海商学院时期)新校舍落成典礼上,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王世杰在训辞中就提出,“现在的商学院,与20年前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差不多”,希望商院师生做到既要养成学术风气,又要建立优良校风。可以说,80年多年前学校就有了比肩世界一流同类高校的初心。“十五”时期,学校进一步确立了主动对标世界同类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了以经济学和商学学科为特色优势的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和日本一桥大学为参照系,进行整体比对建设,以探求有特色高水平的办学之路。同时,兼顾当代北美也是世界经济学和商学重镇的现状,学校主干学科比照北美高校排名前列的经济学和商学学科开展建设,在可行的领域和范围借鉴和引入它们的师资管理机制、学术评价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规范和管理办法等。2005年以来,学校以“经济学创新平台”为依托,全面实施国际化改革。其核心是:

(1)实施国际通行师资聘用机制。借鉴国际通行的“tenure track”制度,实施“常任轨”制。为海外引进的“常任轨”教师提供6~8年的成长期,按国际市场价格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完全依据国际同类学科的学术标准考核,3年一小考,6年一大考,合格者即为常任教职。

(2)建立一流学术评价标准。积极接轨国际一流高校的经济学和商学学术质量标准,先后出台经济学、商学领域各学科的国际期刊目录,鼓励教师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强化高端学术研究。

(3)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硕博连读”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推进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金融实验班”等改革,采用国际通行的专业课程设置方式,重点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4)改善现代管理和服务保障。在行政管理、信息技术、后勤服务、设施条件等各个方面建设良好的学术环境,比如优先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实行机关部门假期轮休制度为教师服务,对图书馆员实行国际培训、专业化发展和学科馆员制度,加大力度建设实验室和数据库等。

二、在队伍建设上,坚持海纳百川,着力打造以海外优秀人才为核心的一流师资

一流大学关键靠一流人才,学校长期以来将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并切实发挥其作用作为突破口。早在20世纪20年代,学校就在全球范围延揽贤才。1923年,学校聘请专任师资24人,其中,有留英美经历的15人,美籍和法籍教授各1人,以上共占师资总数的70%,师资队伍拥有国际教育背景的特色十分鲜明。可以说自创校以来,学校就传承了海纳百川、追求一流的传统。尤其是2004年以来,学校抓住承担国家教改试点项目“探索开放环境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的契机,持续探索,建设完善了“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流得动”的师资建设长效机制。

(1)选聘高水平海外院长。学校率先尝试“海外院长非实时全聘制”,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先后聘请10名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领军人才担任院长。以海外院长为牵引,邀请70余名海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形成了具有国际视野与办学能力的管理层和顾问团队。

(2)严格师资选聘和考核。学校授权,由海外院长牵头组织招聘小组,利用国际上成熟的人才市场和招聘渠道,比如美国经济学年会等平台,按照通行的学术标准和程序,先后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海外名校引进300多位优秀博士。

(3)合理培养和使用师资。建立系统化的学术交流制度,举办定期Seminar、不定期Workshop、现代经济学系列讲座、专家座谈会、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为一流人才提供综合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在教学、科研上向优秀海外人才倾斜,如规定引进的海外青年教师可以担任博士生导师或参与指导博士生,配备助教,定期或不定期出国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并积极邀请海外教师参与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体现学术管理上的话语权。

(4)探索渐进式双轨合一。学校借鉴“常任轨”制度,变革“国内轨”教师管理模式,在逐步提高学术标准的同时,探索推出新进教师首聘期退出机制、师资博士后、特聘研究员、讲席教授和讲席副教授、创新团队等制度,促进双轨师资融合发展,实现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升。

三、在人才培养上,坚持精英教育,深入推进卓越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当年,创校校长郭秉文先生以其“三育四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实践,领时代之潮流,开风气之先。他主张通过训育、智育、体育三者并举使学生的才能、体魄、精神、道德和学术诸方面都得以“相当的发达”。坚持通才与专才的平衡,人文与科学的平衡,师资与设备的平衡,国内与国际的平衡。这些穿越一个世纪仍不失前瞻性和开创性的办学理念为学校奠定了追求一流的基因。

学校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培养一流的人才作为立校之本。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学校就明确提出了培养企业家的育人目标,“商科教育之使命,绝非专门培植商业的技术人才,同时应培养富有创造精神、决断力及组织力之企业家”,主张“治商业学科者,不独贵具书本上之学识,尤贵具实际之常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严格训练、专心学问的学风。上海财政经济学院时期,孙冶方院长为1950年毕业生题词:跑出学校门,到实际工作中再去学习;姚耐副院长倡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革高等财经教育”。这些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是对学校一直追求一流的最好诠释。

学校始终坚持精英教育、稳定办学规模,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近年来,利用承担国家教改试点项目“财经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契机,学校全面启动以“立体课程、多元路径、个性体验”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逐步形成“3×3”卓越财经人才培养模式。

(1)宽口径、厚基础。我校过去的人才培养以专业性和应用性见长,知识的覆盖面和素质的全面性有所局限。为此,学校启动实施通识教育改革,设计打造了包括语言与跨文化沟通、经典阅读与历史文化传承、哲学思辨与伦理规范等七大模块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公民意识。

(2)分类型、重体验。积极构筑以“拔尖计划”“卓越计划”和“创业计划”为导向的多元成长路径。其中:“拔尖计划”以各类实验班为载体,致力于培养学术拔尖创新人才;“卓越计划”致力于培养会计、金融、法律等行业精英;“创业计划”以创业学院为平台,致力于培养创业型企业家人才。通过培养过程的“三经历”模式,即社会实践经历、科学研究经历和海外学习实习经历,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3)国际化、复合型。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力度,开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基地班(国际商务硕士)和国际暑期学校,落实海外实习基地,提高学生海外学习实习比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增加选修课、辅修项目和双专业项目,鼓励学生成为“经管+法学”“统计+管理”“新闻+经管”“外语+经管”等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四、在科学研究上,坚持顶天立地,不断提升学术创新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学校创校以来经过10年左右的建设和发展,至中央大学商学院时期,就已成为国内顶尖的商学院。1928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院章第一条就宣称:中央大学商学院是中央大学研究商业学术之最高机关。这是校史资料中发现的最早提出将学校定位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思想萌芽。国立上海商学院时期,学校以“灌输高深商业技术知识,养成企业精神及提倡研究学术风气”作为办学方针,明确提出了学院的两大功能,即商学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而这是符合现代大学理念的。正如蔡元培所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近年来,学校聚焦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导鼓励“中国问题、国际范式”的国际化高水平研究,不断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1)“中国问题、国际范式”。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学校鼓励教师用国际前沿的研究方法和范式进行中国问题的研究。学校教师发表的高质量国际学术论文呈稳步增长态势。理论经济学实现了在《美国经济评论》等五大国际顶级期刊论文发表的全覆盖,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2)对接需求,强化服务。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加强财经特色高端智库建设。近年来,学校向各级政府部门递交专家建议400多份,其中有关粮食安全、第二轮税制改制、营改增、预算法修订等120余份专家建议被采纳或获得重要领导批示。上海市决策咨询成果获奖数位列上海高校前列。学校牵头组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先后参与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及其升级版、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自贸试验区条例和仲裁规则,并作为官方批准的独立第三方机构,参与完成上海自贸区政策与制度创新绩效评估,相关成果得到国家和上海市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

通过一系列改革,海内外优秀人才不断集聚,高水平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全国高校保持领先地位,以经济学和商学为代表的主干学科国际竞争力日益显现。在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2017)中,学校的金融学位列全球前100名、中国第1名,统计学全球前75名、中国第2名,经济学全球前150名、中国第2名,管理学全球前300名、中国第12名。

悠悠百年,薪火相传。面向未来,学校将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学科水平、争取国际学术制高点为目标,心怀定力,专心致志,以创建世界一流学科为引领,重点建设、整体提升,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财经教育建设之路,为早日建成国际知名、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