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8:聚焦新时代西部地区易地搬迁精准扶贫
- 白永秀
- 1284字
- 2020-06-25 05:56:20
3.1 易地搬迁精准扶贫的理论渊源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规定。这是中国致力于贫困治理的出发点,也是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渊源。追根溯源,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是中国早期扶贫实践的核心理论支撑: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下人们可以获得全面自由的发展,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摆脱贫困,最终将达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导的同时,对消除贫困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支持:毛泽东提出消除贫困要重视农民贫困问题(1);邓小平认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与中国经济发展、摆脱贫困之间是紧密结合的(2);江泽民提出扶贫开发应该瞄准到村到户,扶贫资金要落实到村到户,这一思想也是我国扶贫模式从漫灌式到瞄准式的重大转变(3);胡锦涛提出“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全社会参与、合力推进,坚持尊重扶贫对象主体地位、激发贫困地区内在活力(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并逐渐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而形成的。在1992年出版的《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工作期间实施山海协作工程、闽宁对口帮扶、干部驻村等贫困治理的实践经验,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贫困治理模式的深入探索。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期间指出:“扶贫要扶真贫,要把握贫困动态的变化,讲求针对性,使投入的钱真正让贫困户受益,”提出了对贫困治理更加精确化的期许。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5)。之后,随着中央精准扶贫顶层设计的相继出台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对精准扶贫理念的多次阐述,精准扶贫思想体系逐渐完善,成为我国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内涵上是一脉相承的,是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做出的创新贡献。
随着开发式扶贫与参与式扶贫的边际效益日益递减,精准扶贫方略应运而生,就是要通过创新扶贫方式聚焦到特定的贫困群体,注重培养他们的可行能力、提升他们的可持续生计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贫困人口大多来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区大多属于深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的地区,因而这一现实问题就给中国实施精准扶贫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对此,新时代易地扶贫搬迁通过瞄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体,实现空间的彻底切换,使他们脱离原空间、进入新空间,实现空间的更替和升级,改变空间条件、提升空间能量,从而使这些群体实现稳步的脱贫致富。综述可见,易地搬迁精准扶贫的理论渊源主要包含精准扶贫的理论渊源与易地扶贫搬迁的理论渊源两个方面,对此我们通过对相关经济学、社会学经典理论进行归纳与分析,从中提取易地搬迁精准扶贫的理论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