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定宇教授大讲堂(卷Ⅳ):MATLAB最优化计算
- 薛定宇
- 2920字
- 2021-03-30 21:07:00
2.5 多解矩阵方程的求解
尽管前面介绍的vpasolve()函数能够一次性求出某些方程全部的解,但对一般矩阵方程,尤其是非线性矩阵方程而言是无能为力的,也没有其他MATLAB程序能够求解任意的非线性矩阵方程。
前面介绍了由给定初值求解函数的几种方法,但这些方法很难一次性求解多解非线性方程所有的解,所以应该构建更简单的函数完成这样的任务,本节给出一种求解的思路,并依照该思路编写出MATLAB通用程序,试图得出方程感兴趣区域内全部的解,并再扩展一步该方法,试图得出方程的全部准解析解。
2.5.1 方程求解思路与一般求解函数
由前面给出的求解函数可见,如果选定了一个初值,则可以通过随机数矩阵生成的方式产生一个初始搜索点,得出方程的解。更一般地,可以建立一个循环结构实现这样的操作。由初始搜索点,调用fsolve()函数得出方程的一个解,如果这个解已经被记录,则可以比较这个解和已记录解的精度,如果新的解更精确,则用这个解取代已记录的解,否则舍弃。如果这个解是新的解,则记录该解。
如果这个循环结构设计成死循环,则有望得出方程全部的解。根据这样的思路可以编写出一个通用的求解函数,其实这个函数以前曾经发布了多个版本,这个版本中,特别增加了一些处理,例如,可以尝试零矩阵是不是方程的孤立解;如果找到的根比以前存储的更精确,则替换该根;如果找到的新解为复数,则检验其共轭复数是不是方程的根。基于这样的考虑,编写了下面的求解函数。这个函数有一个特点,运行的时间越长,得出的结果可能越精确。
该函数调用底层公用函数default_vals(),其内容在其他卷中有过描述,为方便起见,这里重新给出。
方程求解函数more_sols()的调用格式为
more_sols(f,X0,a,ϵ,tlim,opts)
式中,f为方程的函数句柄,可以由匿名函数与M函数描述原代数方程;X0为三维数组,用于描述解的初值,如果首次求解方程,建议将其设置为zeros(n,m,0),即空白三维数组,n和m为解矩阵的维数;方程的解被自动存在MATLAB工作空间中的三维数组X中,如果想继续搜索方程的解,则应该在X0的位置填写X;a的默认值为1000,表示在[−500,500]区间内大范围搜索方程的解;ϵ的默认值为eps;tlim的默认值为30,表示30s没有找到新的解就自动终止程序;还可以指定求解的控制选项opts,默认值为optimset。a还可以取为复数,表示需要求取方程的复数根。另外,a还可以给定为求解区间[a,b]。
例2-36 试重新求解例2-10中的一元超越方程。
解 从图2-5给出的曲线可见,该方程在期望的区域内有6个交点,利用编写的more_sols()函数可以求出这6个交点,并在图2-11上直接标注出来。得出方程的解为x1=[1.4720,4.6349,7.7990,10.9601,14.1159,17.2666]。
图2-11 超越方程的全部实根
例2-37 试求解例2-11给出的代数方程在−2π≤x1,x2≤2π区域内全部的根。
解 利用下面自然的方式可以直接求解非线性代数方程,先用匿名函数的形式描述联立方程,这样就可以调用more_sols()函数求取方程在感兴趣区域内全部的数值解。这里将A可以选作13,比4π略大的值,得出的解个数多于在感兴趣区域内的解。
可以提取出感兴趣区域内全部的根,可以发现,总的根的个数为110个,可以将得到的解叠印到图解法的图形上,如图2-12所示。
图2-12 方程的图解法与得出的结果
例2-38 试用数值方法重新求解例2-32中的广义Riccati方程。
解 和以前一样,先输入几个矩阵,然后由匿名函数的方式描述方程,再给出求解命令就可以直接求解方程,得到方程的8个实数根。
继续求解方程则可以得出方程全部的复数根,如果将A设置成复数量。这样总共可以得到方程的20个根,与例2-32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
>> more_sols(F,X,1000+1000i)
例2-39 如果例2-32中的广义Riccati方程变换成DX+XA−BX2+C=0,试用不同的方法求解该方程。
解 如果用more_sols()函数直接求解,则可以得到19个实数根。
如果在复数范围内搜索方程的根,总共可以找到57个根。现在尝试vpasolve()函数的准解析解求解方法,经过5873.8s的等待,可以得到60个根。
两种方法得出的根的数目差不多,不过仔细对比得出的根,如x11的值,可以发现,由后者得出的根有11个位于无穷远处,其幅值大于1010,而前者得出的都是在合理范围内的数值。两种方法得出的x11对比在表2-1中给出。此外,经检验,x11=38的根是第21个根,将其提取并代入原方程,得出误差矩阵的范数为18981334.363,不满足原方程。x11=−1.5146的根是第15个根,也不满足原始方程。由此可见,采用vpasolve()函数求解,即使处理多项式矩阵方程,得出的结果也是不可靠的。
表2-1 两种方法得到的x11值对比
例2-40 试求解非线性矩阵方程。
eAXsinBX−CX+D=0
其中A、B、C和D矩阵在例2-32中给出,试求出该方程的全部实根。
解 可以用下面的语句直接求解这里给出的复杂非线性矩阵方程,已经找到122个实根。用户还可以自己尝试,看看能不能得出更多的实根(根的存储文件为data2_36.mat)。
2.5.2 伪多项式方程的求解
伪多项式方程是非线性矩阵方程的一个特例,因为未知矩阵实际上是一个标量。这里将给出伪多项式方程的定义,并给出求解方法。
定义2-10 伪多项式(pseudo-polynomial)方程的一般数学形式为
式中,αi为实数。
可见,伪多项式方程是常规多项式方程的扩展,求解方法可能远难于普通多项式方程的求解方法。这里将探讨不同方法的可行性。
例2-41 试求解伪多项式方程[5]x2.3+5x1.6+6x1.3−5x0.4+7=0。
解 一种容易想到的方法是引入新变量z=x0.1,这样原方程可以映射成关于z的多项式方程如下:
z23+5z16+6z13−5z4+7=0
可以求出,该方程有23个根,再用x=z10就可以求出方程全部的根。这样的思想可以由下面的MATLAB语句实现。
不过,把这样得出的解代回到原来的方程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根都不满足原有的伪多项式方程。原方程到底有多少个根呢?上面得到的x只有两个根满足原方程,即x=−0.1076±0.5562j,其余的21个根都是增根。由下面语句也可以得出同样两个根。
从数学角度看,这对真实的根位于第一Riemann叶上。其余的解位于其他Riemann叶上,都是方程的增根,但不满足原方程。
例2-42 试求解无理阶次伪多项式方程。
解 由于这里的阶次是无理数,无法将其转换成前面介绍的普通多项式方程,所以more_sols()函数就成了求解这类方程的唯一方法,可以由下面的语句直接求解该方程。可见,该无理阶伪多项式方程只有两个根,位置为s=−0.0812±0.2880j。
将得出的解代回原方程,则可见误差为9.1551×10−16,该解在数值意义下足够精确。从这个例子还可以看出,即使阶次变成了无理数,并未给求解过程增加任何麻烦,求解过程和计算复杂度与前面的例子完全一致。
2.5.3 高精度求解函数
在这里给出的more_sols()函数中,核心求解工具是fsolve()函数,若将其替换为高精度的vpasolve()函数,则可以编写出高精度的非线性函数求解程序。
该函数的调用格式为more_vpasols(f,X0,A,tlim),其中还嵌入了为其设计的底层支持子函数sol2vec(),将得出的解转换成行向量。输入变量f可以为符号型的行向量来描述联立方程,初始矩阵X0指定为zeros(0,n),其中,n为未知数的个数。其他的输入变元与前面介绍的more_sols()函数是一致的。返回的变量X(i,:)存储找到的第i个解。值得指出的是,more_vdpsols()函数的运行速度比more_sols()函数慢得多,但精度也高得多。
例2-43 考虑例2-11中的联立方程,试找出−2π≤x,y≤2π范围内所有准解析解。
解 可以用下面的命令直接求解联立方程:
要检验得出方程根的精度,则首先应该提取出感兴趣区域内的根x0和y0,并对其进行排序,得出的根代入原方程后的误差范数为7.79×10−32,比例2-37中得出的精度要高得多,所需的时间在半个小时左右,也远高于more_sols()函数,用这样的方法只找到区域内的105个根。得出的图形类似于图2-12,不过有几个点缺失。
例2-44 试求解例2-40的高精度数值解。
解 可以试用下面语句求解方程,不过在用符号表达式描述方程时,并不能计算出方程的表达式f,所以不能调用后续的more_vpasols()函数,不能得出方程的高精度数值解,求解这类方程只能采用例2-40的普通数值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