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久野岛毒剂生产设施

这个工厂里设有代号为德式黄1号、法式黄1号、黄2号、青1号、茶1号、绿1号、红1号的7个毒剂生产车间(图1-9)。其中,德式黄1号、法式黄1号车间生产芥子气(糜烂性毒剂);黄2号生产路易氏剂(糜烂性毒剂);青1号生产光气(窒息性毒剂);茶1号生产氢氰酸(全身中毒性毒剂);绿1号生产苯氯乙酮(刺激性毒剂);红1号生产二苯氰胂。所谓“红”、“黄”等,是一种暗语,分别代表不同性能的毒剂,毒剂装填时在筒壳或弹壳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以便于在战场使用时识别。此外,该厂还设有红筒、绿筒、发烟筒生产车间和2个装填车间。毒剂装筒后即可运往战场。大久野岛生产的毒剂除由上述的2个装填车间装填外,还由1933年在福冈县设立的曾根兵器制造所装填为毒剂弹药,或由广岛市出汐町的广岛兵器支厂装填芥子气炮弹。

图1-9 大久野岛毒剂生产车间

为追求高效率,厂内人员配置井井有条。厂内机构分为总务、工务、会计、检查、医务、车间、技术培训所等7个部分。每个部门根据不同工作又细分为营造的木工、瓦工,以及工厂的化学工、火药工、杂役等24个工种。人员身份分为工人、佣人、雇员、技工4种。此外,工厂还雇用临时工、短工和民工。当中有不少是被强征的妇女和未成年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大久野岛的毒剂生产现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毒剂工厂进一步扩大、改建,厂房车间很快密布于全岛。在“卢沟桥事变”3个月后的1937年10月,大久野岛的职工人数从上一个月的194人猛增至1009人,使毒剂的月生产能力达到:芥子气450t,路易氏剂50t,二苯氰胂50t,氢氰酸50t。此外,还开始制造光气。“毒气岛”进入了毒剂生产的最旺盛时期。

据不完全统计,该厂从建成投产到1945年,曾有6700多人在大久野岛从事毒剂和化学武器生产,共生产了各种毒剂6615t。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该厂还剩有2253t毒剂。如此算来,由该厂生产并调往中国等战场的毒剂为4362t。战争期间,日本对这座工厂是极端保密的,在20世纪30~40年代出版的日本地图上,甚至抹去了这个岛屿,因此后来大久野岛又被称为“地图上消失的岛屿”。当时在工厂中做工的工人大部分来自附近的地区,但在入厂时必须宣誓保守有关工厂的一切秘密,20年内不准离开工厂,甚至在战后也不许把工厂的情况泄露出去。

在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图书馆发现了1张地图,名称栏中写有毒剂工厂的简称“忠海兵器制造厂”字样,并盖有已开始褪色的“对外保密”印章,是1939年(昭和14年)12月印制的。这是在战后历经了48年时才发现的,是一张显示当时大久野岛全貌的地图,在仅有的平地上密密麻麻修建的楼房是一个庞大的毒剂制造工厂群。大久野岛实际上是一个追求高生产效率,军队和生产一体化,集中了当时科学技术之精华的尖端科技工厂。

据不完全统计,曾有6700多人在大久野岛从事各种劳动,这些原来的职工的癌症发病率极高。由于原职工多苦于身患慢性支气管炎等后遗症——不治之症,他们自称为“毒气受害者”或“被毒者”。

然而,大久野岛工厂并不是当时日本唯一的毒剂研究、生产单位。

属于陆军方面的化学武器工厂中另一最重要设施是设在北九州小仓市的“曾根兵器工厂”。1933年开始建立“曾根兵器工厂”,任务是把在大久野岛生产的毒剂充填到各种武器中。在这个工厂中有78座建筑物,可以向炮弹和炸弹中充填7种毒剂和燃烧剂。这个工厂还担负储藏化学毒剂的任务,在其附近的山里开凿了40多座山洞(图1-10)。

图1-10 大久野岛上至今残留的当年最大的库房之一——长浦毒剂库遗址

除此之外,还有海、空军的一厂一所。日本海军从1923年就开始独立进行化学战研究;1943年,驻神奈川县寒川的海军火药厂与海军化学武器厂共同组成了相模制造厂,该厂在战争期间也生产了大量的芥子气、路易氏剂、二苯氰胂、苯氯乙酮等毒剂,到日军战败投降时,该厂仍保有毒剂286t,毒剂炸弹6.6万枚。日本空军于1931年也开始独立进行化学战研究。设于东京立川空军基地的第3空军技术研究所,专门研究航空兵自身使用的化学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