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种植业标准化技术
- 李倩 滕葳 柳琪等编著
- 6729字
- 2020-08-27 17:52:23
第三节 种植业标准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中国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科技能力不断提高,标准化主体日益成熟,标准化工作也取得长足发展,这些为制定和实施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实现技术标准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GDP增速为6.6%,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经济基础和安全需要意识的提高,为我国农业种植业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同时在不断增加的农业种植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种植业生产技术逐步推广实施,为加快农业种植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供了技术依据。在今后,我国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种植业的创新能力,以核心技术为龙头,以技术标准为手段,从占据农业产业链的单个环节到主导产业的总体过程,逐步形成完整的农业技术标准化的产业链条,从而实现我国农业种植业产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三、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成熟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达到一定的水平,标准化将有力地推动农业全产业的不断升级。
现代农业种植业是一个依靠多元主体发挥作用的经济机制,各层次、各种类和各功能的社会经济组织都应参与进来。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中介组织迅速发展壮大,为我国标准化主体的培育、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但是,还应该认识到我国标准化主体的作用发挥也存在很多的困难,例如行业协会的发展、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问题、相关的法律制约等。
四、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历程
1.原始农业标准化产生阶段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浙江余姚河姆渡、桐乡罗蒙角等原始农业文化遗址的发掘证明,距今6000~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在长江流域开田种稻了。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代甲骨文中已有黍、稷、禾、粟、麦、菽、稻等作物名称,甲骨文中还有田畴、疆、圳、井、圃等有关农业生产、整治土地的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选育了丰富多彩的作物品种,还制造了种类多样的生产工具,如翻土的犁、挖土的铲、播种的耧、中耕除草的锄、灌水的戽斗和龙骨车、收获谷物穗子的镰、将籽和糠粃分开的风车等,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这一时期,人类的祖先在不同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和劳动,使用的器具各具特色。但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融合,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人们从多种多样的器物中选出最适用的一种或几种来,使其形状、大小趋于一致,这种统一化的器物,相当于现代的“标准样品”“标准量具”“标准样块”之类的实物标准,然后人们互相模仿,普遍采用。栽培作物的区域、时间、技术、管理等也是世代相传,成为规范,即种植业的生产技术规程。这是人类最初的、最朴素的标准化——原始农业标准化产生阶段。
2.初级农业标准发展阶段
在经过了世代相传、“师傅带徒弟”式的原始朴素的标准化发展阶段后,我国标准化先行者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掌握的农业技术、技巧、知识记录下来,以期对后人年复一年重复的农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如汉代的《氾胜之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学著作之一,也是作物栽培专著。西汉时代的人们已掌握了对粟、麦、稻、大豆、小豆、大麻、瓜、桑等农作物从种到收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农业技术,并提出了农业生产的总原则——“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旱锄获”,即掌握农时、耕好土壤、施用肥料、灌溉保墒、适时中耕和及时收获等。这些技术要求至今在农业生产上仍然适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二十四节气,是在夏代至商代已使用的阴阳历基础上,经西周时确定春、夏、秋、冬四季的划分,并出现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春秋战国时又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形成八节气,直至西汉时期确立二十四节气而逐步完善的,时至今日仍然沿用,是广大农民耳熟能详、普遍遵守的规则。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最完整的一部农书。该书内容丰富,书中序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从农作物种植起,一直到制醋造酱,凡生活资料的生产,无所不记述)。该书总结了西汉末年至北魏时期500多年间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经验,包括耕耙耱、抗旱保墒、绿肥轮作、用地养地、良种选择和繁殖、林木的育苗和嫁接等。明代徐广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70多万字的农学巨著,其出发点是农政,但重点是农业生产技术知识,内容丰富,堪称我国近古农业生产的一部百科全书。尤其值得提及的是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棉花、甘薯这两种从外国引进作物的栽培经验,例如“精拣核,早下种,深根短秆,稀科肥壅”14字诀的棉花栽培经验,在现代仍然适用。唐代陆羽撰写的《茶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茶书,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茶的起源,茶叶的采制、烹饮等。北宋的《陈蒡农书》,记述了南方稻-麦、稻-豆、稻-菜等一年两熟的复种经验。元代《农桑辑要》对于当时种植苎麻、木棉、甘蔗、胡萝卜具有指导作用,对农畜产品加工、储藏和酿造方法也做了论述。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论及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栽培,食品加工,盐、糖、酵母剂等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并记述了丝绸和棉纺织制品技术工艺,是研究明代农业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文献。清代方观承绘制的《棉花图》,并经乾隆题诗刻成的《御题棉花图》是一套图文并茂的著名图谱,共16 幅,包括从植棉直到制成衣料整个生产和加工过程。这些文献和农书大多记载了围绕如何种好农作物而总结的土壤耕作、抗旱保墒、施肥、培肥地力、种植等技术,并逐步完善、发展。这些文献和农书无不闪烁着标准化的思想,体现着标准化的精神,起着标准化的作用。这一时期为初级农业标准发展阶段。
3.农业标准化近现代发展阶段
原始农业标准化以及初级标准文献的产生及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辉煌时刻。但是到了1840年后的近代,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加上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农村经济濒于破产,农业生产水平下降,农业标准化也无从谈起。1949年以前,虽然也颁布过一些农业标准,但是由于统一性和协调性差,贯彻和实施非常困难,标准化效果自然低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标准化才逐步走向法制管理阶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有关部门制定了《种马饲养标准》《种马统一鉴定暂行办法》《绵羊人工授精工作实施程序》《植物病虫害检验暂行标准》;种植业开展了农作物种子标准化工作;配合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制定了农产品收购销售标准,如粮、棉、油、羊毛、烟草、木材等的标准。1962年国务院发布了《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管理办法》。1963年国家科委进行了标准化十年规划,农业方面规划了农、林、牧、渔的主要种苗质量标准、主要农产品质量的分等分级标准、主要产品的储藏方法标准、有关土壤方面的标准、有关牲畜饲料和兽药的标准。1964年召开农业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标准化工作要“抓住两头,打好基础”的方针——抓住两头就是抓住“种子”和“产品”,打好基础就是搞好基础标准和基础组织建设,指出制定农产品标准必须正确分等分级,贯彻优质优价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标准化的开展。此后制定了一批国家标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我国改革开放后标准化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改革中迅速发展,农业标准化有了蓬勃发展,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制定并实施了一批标准,在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方面也有了一定进展。1985年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在江西省召开了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提出要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农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提高标准水平。为适应农业行政管理生产面向市场的新形势,会议提出对一般农产品、生产技术、管理方法可制定推荐性标准规范,允许制定地方标准,积极开展综合标准化,有步骤地把标准配套起来。会议提出了标准化“七五”计划,决定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仲裁检验工作,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抓好标准化组织机构的建设和队伍培训工作,发挥专业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各地和有关部门分别召开了地方或本部门的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分别成立了全国的、部门的和地方的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有关的农业标准化机构。1989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6. 20世纪90年代农业标准化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步入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农业标准化得到了全面发展。1990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提出对农、林、牧、渔业的产品(含种子类)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以及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的要求应制定标准。1991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以第19号令发布了《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将农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为贯彻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根据地方发展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开展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规定县级以上各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制定农业标准规范,推荐执行。1991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在黑龙江省召开了全国农业标准化会议,这是一次总结“七五”工作成绩和工作经验,继往开来,开创“八五”工作新局面的动员大会。会议总结了各地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情况和经验,提出了“八五”期间农业标准化工作要以科技兴农为中心,以推广科技成果为重点,提出了“加强协作,积极发展;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狠抓实施,注重效益;为科技兴农和发展农村经济服务”的工作方针。这一阶段,制定了大量农业方面的国家标准、行业(部颁)标准和地方标准,如农作物的杂交种及杂交技术标准、农业机械化作业标准、农用地膜技术标准等。林木种子苗木、营林造林标准以及水土保持、天然橡胶、农村能源沼气池型等标准化工作也都取得了进展。农业标准化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拓宽了农业标准化的领域。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也进一步开展。
1992年,《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提出:进一步把农产品推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和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流通为重点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体制;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要以农产品的等级制度为重点,建立主要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并尽早在全国优质农产品基地、食品加工企业、出口产品生产企业和批发市场内实施,通过试点,积极向全面实行农业标准化过渡;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鼓励开拓和扩大国际市场,出口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要符合国际标准,以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求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以开发高新技术为主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试验示范区等。
1996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农业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测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同年10月,该两部局联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国务院领导同志在接见全体会议代表时指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商品化、批量化、规范化、集约化,最终是提高产出率,提高经济效益。要达到这一点,必须实行标准化的管理和监测,并贯穿于整个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业要上新的台阶,农副产品要提高质量,形成批量,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获得较高的效益。在这方面,农业标准化和农业监测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议提出:农业标准化工作以“两个根本性转变”为指针,以加快“两高一优”农业发展为目标,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业监测体系为基础,狠抓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测工作的实施;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典型示范,注重实效。会议制定了《全国农业标准化“九五”计划》,明确了两个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和主要项目、措施,要求:到2000年健全和完善主要农副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体系,以及支撑与服务农业的标准体系;加快农业增产增效技术标准的推广,增大实施规模;加速完善农业监测体系建设,逐年加大对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的跟踪监督,确保有效监控;加强对病、虫、水、火等灾害的监测,确保农业健康发展;加强对主要农副产品流通程序和质量的监督,确保产品质量和有序流通。会后,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对农业标准化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使农业标准化和农业监测工作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农业标准化围绕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农业高科技、农业新技术、农业环境及安全卫生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制定和实施了一批急需的标准,开展了一系列标准化活动。同时一批批以地方主导、以产品为中心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工作也得到广泛开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由农用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及初加工品、农业生态环境检测和监测机构组成的农业监测体系初步建立,并开展了监督检验工作。
7. 21世纪农业标准化的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全球商品与服务贸易的国际大流通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不可回避和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和方向。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承诺5年后农产品国际贸易全部执行国际标准,意味着除遵循WTO《农业协定》的规定外,还必须遵守WTO的《TBT协定》和《SPS协定》,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兽医局(OIE)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当时我国农业技术标准的国际采标率较低。随着关税壁垒的日益打破,非关税壁垒成为各贸易国保护本国产业和消费者权益的主要形式,同时,我国农产品市场也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业标准化工作中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分级标准就变得非常重要,因此加强农业标准的研究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重点工作。这一时期,农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逐步健全,监督检验依法进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大发展,对农业的全面进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对农业技术标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技术标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把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后,农业标准又相继被写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文件。1999年以后,农业部、财政部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并着手编制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加大了农业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工作的力度,并会同农业、商务等部门制定了《全国农业标准2003年~2005年发展计划》;科技部会同质检总局、农业部、卫生部开展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各地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为核心,将农业技术标准发展纳入相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开展了相应的标准研究、制定、示范等工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纷纷采取措施,通过引进、制定和实施标准,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出口创汇。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种植业标准从无到有,从制种、生产技术规程、质保、农产品质量,发展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领域。我国标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为指导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粮食亩产提高到359kg,品种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达到43%。这证明了我国现行技术标准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力量总体布局依然不平衡,难以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新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从农业各产业来看,虽然畜牧业、渔业的总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0%,但对其科技投入远远与产业贡献不相适应;从农业生产环节来看,对农业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投入的科技力量较多,但对高效种养、资源环境、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科技力量投入较少;从农业学科领域来看,对农业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重视较多,但对农业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技术重视不够,科技投入少,科技实力弱;从农业科研类型来看,对农业关键技术开发投入较多,对农业基础性工作和基础研究方面投入较少。总体来看,我国的标准和标准化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不仅原有的标准和标准体系存在水平低、管理落后的问题,而且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存在着相当大的不适当,这些使我国标准化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