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觥未央,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古琴曲,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所谱。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曲调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说的是对远行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深情厚谊。

“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说的是三月的清明。我们这个时代的清明,送别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发微信,而给亲人的祭祀,才是《阳关三叠》里真正的伤别。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

——汉·佚名《孝经纬》

对于清明和送别的关系,《阳关三叠》是最好的诠释,一曲三叹,一言三叠,是对离别感悟的层层递进。千百年来,关于离别的曲,《阳关三叠》总是无出其右。所以,就写写死亡吧,听听“来不及说再见的再见”是怎样一种心情。

谁在古老的虚无里,流下第一滴眼泪?游魂的狂欢,急切地寻觅哪一方净土有我的至亲。有个诗人说,游魂是草木间的仙气、精气聚集成物,是从无到有,游魂却是从有化无,骨肉融于土,游魂扬于尘。你看,清明的祭祀其实是一场奔走的相遇。

清雨微尘,客舍走过三两行人,芳草天涯,一眼万年,都在奔赴一场团聚和离别。宋代一位哲学家张载说:“所谓生死,不过聚散所需,有形为无形所塑,最终须归为无形,这就是鬼魂之归。”先民说清明是“鬼节回家”,所以,每年的清明,游魂是要回家团聚了。

三月本是对应古乐十二律中的阳律姑洗,以示万物去故就新,和风温煦,清洁明净,所以《阳关三叠》虽为蕤宾调,仍在“清和节当春”的序篇撒下一天的清幽芳草香。然后,在这草木深情里,相顾无言,对饮杯酒,仿佛今后再不能相见。

很久以前,王维写这首《送元二使安西》,仅仅是一位朋友的离别,本意并非要谱成琴曲,却在先民的吟唱中得到了长足的流传:离别声里悄悄掩藏着的思念、泪水、茫然,一叠又一叠地宣泄出来。远去的背景,林间的坟茔,从此两地相隔,弥漫在林间的泪水,像雾,像雨,又像风。

后来,李商隐也唱着从前的歌谣,说:“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苏轼也常念此曲,甚至为三叠还是四叠的节奏困惑很久——究竟哪一种叠法更凄凉呢?那些心里缠绕的疼痛、寂寞、束缚,终究吟出这样的深情: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他说“纵使相逢应不识”,即便是每年的清明,迎接游魂回家,早该也不认识了吧。毕竟分别时,韶华光景,轻舞飞扬;而今,尘满面,鬓如霜。太抱歉了,你已经错过了我恋爱、结婚、生子的所有美好。好像分开了很久,又恍然从未走远。只是,人已老去,那一年的离别之苦却从未减半。

春水东流,长亭折柳,从来留不住要走的人。怎知人世间的生死,和春夏秋冬四时无异,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有离别,有重逢。所以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并非他薄情,只因他知晓,思念的花园是谁也进不去的孤独,伤逝之后的彻悟才是生命通达的逍遥。

逍遥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彼岸,所以我们安静地采一束菊,假装豁达地点燃一炷香,说着漫不经心的玩笑话。然后,悄悄地把那深情藏在无人触及的角落,一杯清酒,三叠《阳关》,在夜幕降临时,大声哭泣着,说我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