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矿资源绿色加工技术分析手册系列》 序

水溶性钾盐是中国最为紧缺的非金属矿产,现探明储量折合K2O为2.1亿吨(2010年),仅占世界储量约2.2%。而非水溶性钾矿石资源量至少达200亿吨以上,折合K2O超过24亿吨。因此,研究非水溶性钾矿制取钾盐/肥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对于保障我国粮食的战略安全和建设现代化高效农业,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钾盐工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新疆罗布泊盐湖已发展为主要的钾盐生产地。2010年中国钾盐产量334.1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9.9%;而当年钾肥表观消费量707.72万吨,进口量300.19万吨,进口依存度达46.7%。钾肥供给严重受制于国际市场,进口依存度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993年以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资源绿色加工”研究团队,对全国16处代表性非水溶性钾矿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做了系统研究,涉及不同成因类型的钾矿石资源量超过100亿吨;取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中国富钾岩石:资源与清洁利用技术》专著中(马鸿文等,2010);完成了利用非水溶性钾矿资源制取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钾等关键技术攻关;系统建立了非水溶性钾矿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体系,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十一五”期间,取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6BAD10B04)鉴定成果4项,经教育部组织鉴定,制取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钾4项关键技术,分别达到国际先进(2项)和国际领先(2项)水平。

“十二五”期间,本研究团队热切期望,通过实施“非水溶性钾矿制取钾盐/肥清洁生产示范工程”项目,推进其关键技术的集成优化和产业化进程,并形成一定规模的钾盐/肥生产能力。基于相关技术的工程化实施,以及“中国北方非水溶性钾矿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的实施成果,适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在东秦岭地区建立“非水溶性钾资源国家级钾盐/肥化工产业基地”的具体建议。本系列分析手册,即是为满足上述技术工程化实施过程中相关企业的急需而组织编写的。

本系列内容,包括利用非水溶性钾矿资源制取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钾、氢氧化钾和缓释钾肥清洁生产工艺中的矿石原料、中间产物、钾盐/肥产品及主要副产品的分析、检测方法,可望对于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矿物材料学及无机盐化工、精细化工、矿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分析技术人员、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研究生和教师等,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亦期望适用于地质、矿业、化工、建材类高校有关专业作为参考书使用。

  马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