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

自汉唐代以来,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跟周围邻居建立了互通有无的友好关系。千百年来不断地有人走出去,也请进来外人。尤其是北京,本来就曾是好几个朝代的首都。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心脏,又是脸面。脸是要见人的,跟外国打交道的机会就会多,这就造成了各民族、各国文化的融合。反映在建筑上,就有了用途繁杂、风格各异的房子。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几千年来的闭关锁国被洋枪洋炮给轰开了,打破了。洋人带来了面包、啤酒,火车、机器,西服、礼帽,也带来了洋式房子,即本书所提的“洋风”建筑。

关于“洋风”这个词,可能尚在被讨论、有争议的阶段。因为是个新概念,对于洋风是怎样刮起来的,不免多说几句。

早在明末清初之季,就有天主教的外籍传教士在北京地区传教,并在此后兴建了俗称南堂、东堂、北堂、西堂的四座天主教堂。

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外国的文化对中国就有了更多的渗透。但那时清政府还有口热气儿,也就有胆子抵制。这种渗透也就跟雨天屋漏似的,只有点点滴滴的皇家园林和几座教堂而已。圆明园里最早的洋式建筑,恐怕要数远瀛观了。这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取悦他心爱的香妃而建的。以后,我们会再提它。

1900年以后,大批的传教士跟在外国枪炮屁股后头来了,商人、工程师、冒险家、淘宝人、小偷、强盗……乌泱乌泱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的是自己的钱包或信仰或别的什么。而清廷呢,在外国人的逼迫和国人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之下,也醒过点儿闷儿来,开始要改革了。1901年慈禧还在西安流亡着,就发布谕旨,宣布变法。1906年光绪进一步宣布“预备立宪”。一时间学习西方成了最时髦的词语和举动。张之洞大力提倡的“中体西用”被许多有识之士所接受。中国近代的中西建筑文化大融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

这里不免要对我的本家张之洞老先生多说几句。张之洞,天津人氏,1837年生,1909年卒。才活了72岁。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的主要倡导者,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他1889—1907年任湖广总督这18年间,他曾经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重工业。我国最早的现代式步枪汉阳造,就出自湖北枪炮厂(后改名汉阳兵工厂)。他还创办了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等一批轻工业。可以说,他在我们这个农业大国里,为兴建中国的第一批工业立下汗马功劳啊!

不仅如此,他还特重视教育。1890年,他创建两湖书院,1893年创办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1894年邀请外国教官训练江南自强军,又按照德国制式改湖北旧军队为新式陆军。

你说他是洋派吧,可他还特爱国。他曾上奏朝廷,要求铸造“龙洋”,以抵制外国的银子流入中国。

顺便说一声,这位爷办了如此多的实业,要是某些人,还不得办得个脑满肠肥富可敌国啊!可他为官极为清廉,家中只有薄田数亩,即使死后,家人按遗训也没再添置一亩地。

可惜他没在北京当官,这里也就没有留下他的痕迹。

又幸亏当时已经有了中国照相技术,使得我们能看见这位革新派先驱的老爷子那忧国忧民的憔悴面容。

当然,作为几千年封建王朝中心,北京对外来文化从根儿起是比较抵制的。这使得北京的西化程度远小于,也慢于上海、青岛、汉口、天津乃至一些中小城市。那些城市是从格局到个体建筑,几乎全盘西化。有些城市根本就是随着外国人进入而诞生的。而北京城总的格局仍是四平八稳方方正正的帝王之都。只有个别地区,个别建筑建成了“洋式”的。就像咱们如今在饭馆吃饭,基本上是川鲁粤淮之类的中餐,偶尔撮一顿西餐一样。

张之洞像

从城市的总体来看,明清北京城是为皇上建的,它的总体规划主要是为突出王权,至于使用功能,那是次要问题。再说古时候既没火车也没汽车,皇上和大官儿坐轿子,老百姓腿儿着,交通不是城市规划要考虑的大问题。等到外国人开着车来了,发现在这里简直是到处碰壁,于是乎开始拆墙。毕竟方便比古都风貌更为重要。

永定门瓮城豁口

1900年,八国联军的英、美军司令部驻扎在天坛里,而京奉铁路已经修到了南面永定门外的马家堡。为了他们的方便,英国人率先在永定门东侧的瓮城墙扒开了一道豁口,连天坛的墙也给豁开了,把铁路引了进来。老天爷也没把他们怎么着,白给他烧香了。

这样一来,英国人就把原来京奉铁路的终点从马家堡挪到了天坛里边。还嫌不够,1901年又延至了正阳门,以便使馆人员乘坐方便。顺便说一下,马家堡在如今的丰台区,大约是今北京南站的地方。

此外,英军还把东便门南的城墙扒开,修了东便门到通州的铁路支线。

东南角楼城墙豁口

1903年为修环城铁路,又在东南角楼旁开了个口子。

1913年打通了长安街,打开了景山后街,又在故宫两侧捅开了两条大道:南北长街和南北池子。1915年拆除了正阳门瓮城,等等。自打有了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和正阳门火车站,商业中心也从原来的东单西单向离使馆较近的前门等地区扩展。北京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老是有人说北京的城墙是20世纪60年代扒的。要叫我说呢,20世纪60年代叫大扒,全扒。民国时期叫小扒,起始扒却是1902年。

从个体建筑来讲,1900年后开始出现了批量的洋式的或半洋半中的使馆、银行、商店、学校、政府建筑甚至工厂。这样一来,大屋顶一统的天下就被打破,被改变了。

带来这些变化的,或者说设计这些建筑的一部分是洋人,一部分是老海归。我把他们所做的建筑物归为三类:1.洋人做的洋建筑;2.国人做的洋建筑;3.洋人做的中式建筑。后者不在本书讨论之列。

洋人也罢,国人也好,他们在上个世纪初所盖的洋房受到那一时期欧美风气的影响,从风格来讲多为折中的复古主义。就是说有点儿模仿古罗马古希腊的柱式啦山花啦以及繁复的线条等等,但比纯粹古典又简化了些。

教我们西方建筑史的吴焕加先生曾对我说,现代中国建筑设计所遵循的文脉,与其说是国产的大屋顶木结构,不如说更多是来自这些洋风建筑。我认为: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木头不再,也不能再成为主要建筑材料了,取而代之的是砖头、混凝土乃至钢铁,等等。再要用混凝土捏成细小的斗拱,恐怕就太勉为其难了吧。但那会儿有谁打算去外国考察建筑设计,大概是痴人说梦,因此在我国领土上洋式的砖石结构的房子就成了现成的老师或曰模特。

如何给这些林林总总的洋房子排个顺序,让我有点儿头痛:纯粹按建造年代吧,类型太乱;完全按类型吧,建造年代拉得又太长。最后决定主要按类型,同一类型里的建筑物再按建造年代的先后排。这样可能让您对某一时期大概流行什么建筑能有个比较清楚的印象。

好吧,开场锣敲完了,咱们这顿西餐开饭吧。有些不能列为建筑的东西(术语叫构筑物),如长城、古桥,也都很精彩,都是咱们祖宗自主研发的,就给列在本书的后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