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尔山羊高效饲养技术
- 赵中权主编
- 9803字
- 2020-08-27 22:22:54
第一章 波尔山羊的种质特性
第一节 波尔山羊的起源与生产现状
一、波尔山羊的来源
波尔源自荷兰语“Boer”,意为“农民”。波尔山羊(Boer goat)是南非育成的一个优良肉用山羊品种,以体型大、早期生长快、繁殖率高、产肉多和适应性强等特点而著称于世,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理想的肉用山羊品种之一,有“肉用山羊之父”的美称。现已被广泛地饲养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中国及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
1.波尔山羊的起源
波尔山羊原产于南非好望角地。其祖先有三种来源:一来自Namaqua Bushmen和Fooku部落的山羊(Barrow,1801),二来自印度山羊(Pegler,1886),三来自欧洲山羊(Schreiner,1898)。该品种山羊的无角特性和较高产奶量似乎说明该品种曾受欧洲奶山羊的影响(Anon,1960),而此前也曾报道好望角地区很早就饲养荷兰山羊。而根据南非早期居民的游牧和商业贸易特点,波尔山羊的基因可能确实有多种来源。波尔山羊在品种形成过程中至少吸收了来自南非、埃及、苏丹、印度和欧洲五个国家或地区山羊品种的血液,并以印度山羊品种为主。奶山羊对波尔山羊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因此该品种保留着产奶量高和某些类型无角等特征,最终在南非经过近两个世纪的风土驯化与漫长的杂交选育而成著名肉用山羊品种。
2.波尔山羊的培育与发展
据资料记载,波尔山羊的培育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00~1820年):在南非好望角地区,随着羊场主的居住趋于安定,他们就开始对其所饲养的地方山羊的某些性状有目的地进行选择育种。经过选育,逐渐形成了体型紧凑结实、匀称、被毛短的早期波尔山羊,其中以土种型和无角型居多。
第二阶段(20世纪初~1959年):此时品种已基本定型。显著标志是许多羊场向肉用方向选择,并育成了体型良好、生长快、繁殖率高、体躯被毛短,且头部和肩部有红褐色毛斑的改良型波尔山羊,但仍有大量的普通型和长毛型。
第三阶段(1959年至今):1959年7月南非成立波尔山羊协会,开始了波尔山羊正规化育种。育种协会首先制定了改良型波尔山羊的品种标准,对其外形特征做出明确规定,即被毛白色,头部红褐色并有星型白色毛带,允许有一定数量的红斑;皮肤最好有色,特别是无被毛覆盖处;体质强壮,体型良好;四肢较短,后躯发育良好,肌肉丰满;其次是随着波尔山羊的类型、毛色和体型等外形趋于一致,于1970年正式实施波尔山羊生产性能测定计划,开始逐步进入有目的地选择波尔山羊生产特征阶段。这时波尔山羊具有优秀的肉用体型,且肉质优良。
3.波尔山羊的类型与发展
波尔山羊品种内差异较大,类型较多。根据南非波尔山羊育种协会(网址:http://studbook.co.za/boergoat/stand.html)资料介绍,波尔山羊主要有以下5个类型。
(1)普通型 普通波尔山羊,肉用体形明显,毛短,体躯有不同的花斑,常见的有灰白色、深棕色和棕色的头颈等,多饲养在欧洲农场中。
(2)无角型 无角波尔山羊,毛短,无角,体形欠理想,多为奶山羊的杂交后代。
(3)长毛型 长毛波尔山羊,被毛长而厚,体格较大,但肉质粗糙,此类型羊多在成年时宰杀,生产大羊肉。
(4)土种型 地方波尔山羊,腿长,体型多变,且不理想,体躯毛色多样。
(5)改良型 改良型波尔山羊,是20世纪初由南非开普(Cape)省波尔山羊育种协会于1959年在普通波尔山羊基础上,统一育种计划,起草育种章程和品种标准,经过严格选育形成的。为当前世界各地饲养的主要类型。
二、世界波尔山羊的生产
波尔山羊是全世界公认为最好的肉山羊品种,世界各国在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当地山羊向肉用方向发展中,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成就。到目前为止,先后被引入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加拿大、美国等30多个国家,显示出很好的肉用特征、广泛的适应性、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显著的杂交优势,并在这些国家改良山羊品种及发展肉用羊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南非
南非是波尔山羊原产地。南非地处南半球,有“彩虹之国”之美誉,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陆地面积为121.9万公顷,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陆地上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莱索托、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东面隔印度洋和澳大利亚相望,西面隔大西洋和巴西、阿根廷相望,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水平,南非的经济相比其他非洲国家相对稳定。气候条件适宜山羊养殖。现在,南非大约有500万只波尔山羊,主要分布在4个省,其中改良型波尔山羊约有160万只。1959年,南非成立了波尔山羊育种协会,并制定和出版发行波尔山羊的种用标准。于1970年正式实施波尔山羊生产性能测定计划,开始逐步进入有目的地选择波尔山羊生产特征阶段。测定分5个阶段,包括以下指标:母羊特征、产奶量、羔羊断奶前后的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公羔体重、在标准化饲养条件下断奶后公羔的生长率、公羊后裔胴体的定性和定量评定。
2.新西兰
初期,新西兰的波尔山羊是1986年通过非洲东南部津巴布韦引进的波尔山羊冷冻胚胎、胚胎移植的手段获得的。1994年开始向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出售波尔山羊种羊、冻精及胚胎。
在新西兰,波尔山羊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生产性能,初生公羊、母羊的平均体重分别约为4.0千克和3.6千克,断奶重约为21.9千克和20.5千克,周岁重约为50.2千克和38.4千克,成年重约可达145千克和90千克;断奶前平均日增重分别约为186克和182克,周岁内日增重约为126.6克和96.2克。母羊7月龄即可发情配种,平均产羔率为207.8%。目前,还培育出红棕波尔山羊品系,其特点是体质健壮、体格硕大、性情较温顺。
波尔山羊一般3月龄断奶,6~18月龄出栏。断奶体重公羊约为21.9千克,母羊约为20.5千克。据新西兰波尔山羊育种中心资料,8~10月龄羊屠宰率为48%,成年羊屠宰率为50%~54%,肉骨比4.7∶1(其他山羊为3.6∶1)。
3.澳大利亚
1994年从新西兰的选育群中引进波尔山羊,并同时成立澳大利亚波尔山羊育种协会(BGBAA),1995年10月解除隔离检疫。BGBAA制定了波尔山羊品种标准、性能测定和品种登记计划,其中测定记录的项目主要有标准体重、脂肪厚度和活体眼肌扫描面积等。其种羊等级由新西兰大学的农业商务研究所(ABRI)评定。
在放牧条件下,澳大利亚的波尔山羊母羊一般10月龄左右配种,发情周期为18~21天,妊娠期150天左右;初产羊每胎1~2羔,成年羊每胎2~3羔。初生公羊、母羔的平均体重分别为3.7千克和3.4千克,断奶重约为24千克和22千克,7月龄重约为48千克和45千克,周岁重约为68千克和60千克,成年重约为130千克和100千克;12月龄内日增重接近200克。8~10 月龄屠宰率为48%,1岁时为50%,3岁为54%,4岁时为56%。且澳大利亚波尔山羊更适合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饲养方式。
澳大利亚非常重视利用波尔山羊进行商品羊生产,并提出若干可行性的理由。例如,波尔山羊与牛和绵羊混牧,不会降低草场的载牧量,还有助于控制杂草、改善草场和保护土壤等;根据农民意愿饲养肉用山羊是否立足于其原有羊群的实际情况,研究了用波尔山羊与野化山羊、安哥拉山羊和奶山羊杂交的效果;针对澳大利亚长期利用绵羊生产羊肉的问题,提出波尔山羊生产上的优势,以积极引导山羊肉的国内消费。
近期,澳大利亚波尔山羊协会培育出了黑波尔山羊。
4.美国
1993—1994年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引进波尔山羊,主要用于其肉用山羊(主要为西班牙山羊)的杂交改良,也繁殖纯种。从那时起,爆发了对波尔山羊繁殖育种的研究热潮。目前,随着检疫规定的放宽,也能够直接从南非进口山羊原种,推动了美国波尔山羊养殖的发展。波尔山羊性情温顺、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使其在美国肉山羊商业领域中尤为突出。成年波尔山羊公、母羊体重分别为90.72~154.22千克、86.18~104.32千克。
目前,美国波尔山羊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波尔山羊协会,会员超过7000人/年,登记超过45000头/年。每年整个肉羊产业的价值估计在15000万~40000万美元。
三、我国波尔山羊生产现状及开发利用前景
从1995年开始,我国先后从德国、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引入波尔山羊,分布在陕西、江苏、四川、重庆、河南、山东、贵州、浙江、河北、云南、北京、天津、江西、福建、山西、安徽、湖北、辽宁、广西等20多个省、市、区。经过20余年的饲养与繁殖,与其他引进畜种一样,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波折起伏,大体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引种和初步认识阶段
1995年引进波尔山羊时,全国对其生长性能及其适应性了解甚少,所以开展的工作主要围绕生长繁育性能和适应性观测进行,这方面的报道很多。饲养在江苏的波尔山羊基本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其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与我国地方山羊品种相比已显示出优势;饲养在四川的波尔山羊繁殖性能研究,初产母羊产羔率为156%,经产母羊为203%,平均为188%。特别是用波尔山羊改良当地山羊,杂交优势明显,是改良我国山羊,提高其产肉性能的理想品种。武和平等(1998)对饲养在陕西的波尔山羊进行研究指出,该品种不仅具备良好产肉性能,而且对低产普通山羊的杂交改良效果十分显著;在江苏,杂交一代的初生重、2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分别比当地羊提高了41.4%、64.7%和104%(周欣德,1999);与鲁北白山羊杂交,产羔率为181%,成活率为92%,公、母羔初生重分别比当地羊提高了58.3%和38.7%,3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提高了105.22%和93.91%(李金树等,1998);与江苏徐淮山羊杂交,杂种羊和当地山羊的初生重分别约为2.68千克和1.52千克,断奶重约为15.46千克和8.44千克,只均增收56.16元(赵开飞等,1999);与湖北宜昌白山羊杂交,初生重提高67.8%,2月龄重提高86.7%(侯礼臣,1997);与四川仁寿山羊杂交,在100日龄,杂交一代公羊在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比仁寿山羊提高了77.90%、85.84%、8.54%和7.74%;杂交一代110日龄母羊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提高了90.44%、105.41%、10.16%和10.10%,且板皮面积大(熊朝瑞等,1998)。
经过几年的试验饲养和观察,波尔山羊的优良性能被我国绝大多数养羊界人士所认识,认为引进波尔山羊必将对我国山羊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些工作为波尔山羊的引进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炒种和盲目发展阶段
波尔山羊的优良性能和良好的适应性被人们认识后,一些单位和个人纷纷将投资转向饲养波尔山羊,在我国上下形成了“波尔山羊热”。在这一阶段,“波尔山羊开发公司”“波尔山羊原种场”“波尔山羊庄园”在全国比比皆是。经济实力较大的投资者千方百计不惜重金从国外引进波尔山羊或冷冻胚胎,进行繁殖和扩群;经济实力相对差的投资者从波尔山羊开发公司、波尔山羊原种场、波尔山羊庄园等成群(批)以期货等形式引进种羊。种羊价格不断攀升,动辄每只数万。如刚出生的羔羊卖到1.5万元左右,断奶后能卖到2万~3万元,比进口种羊还贵。在2003年举办的种羊展示拍卖会上卖到13.8万元的天价,杂交羊最高也能卖到6000多元。很多媒体将波尔山羊宣传得完美无缺。
与此同时,波尔山羊的精液冷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如毛凤显用5种国内外较好的稀释液制作波尔山羊冻精,筛选出最好的稀释液,采用正交设计对稀释比例、降温时间、滴冻颗粒大小和解冻温度四因素分三水平进行试验,筛选出效果较好的冷冻-解冻方式,并以最佳方式制作的波尔山羊冻精进行输精试验,一个情期不返情率为65.77%(146/222),说明筛选出的最佳稀释液配方及冷冻工艺完全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并可获得较理想的结果。再如范必勤等以波尔山羊为胚胎供体、当地淮山羊为受体,以黄体酮阴道栓作同期发情处理。采用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激素对供体母羊作超数排卵处理。供体母羊与波尔种公羊首次交配后的3.5天和5.5天分别于输卵管和子宫角回收胚胎。从3头供体母羊共获65枚胚胎,经鉴定分级,其中53枚为可移植胚胎,分别移植至相应同期发情的27头受体母羊的输卵管或子宫内,每头受体移入1~2枚胚胎。经过3个情期以上,其中20头受体母羊未出现返情,受体妊娠率为74%。7头母羊产双羔,9头母羊产单羔,共获23头羔羊。妊娠受体产羔率为80%,移植胚胎的发育率为43.4%。平均每头供体母羊获得纯种波尔山羊羔羊7.7头。上述结果表明,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可用于商业性生产开发以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些技术其积极的一面提高了波尔山羊母羊的利用率,加快了波尔山羊的生产速度,增加了供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波尔山羊的供需矛盾;但消极的一面是由于昂贵的技术费用和对能繁母羊造成的损害,更加大了炒种的费用。
在这个阶段,对波尔山羊的炒作和波尔山羊的实际利用情况看,基本上偏离了引种时的初衷。昂贵的价格决定了波尔山羊“贵族”身份,波尔山羊一直以“生产种羊,实现高额利润”的运作模式循环往复,广大农牧区养羊户买不起种羊,就更谈不上品种改良、提高羊肉产量、改善羊肉品质了。由于种羊市场供大于求和泡沫的破灭,导致种羊价急剧回落,纯种波尔山羊及其杂交后代出现销售停滞、产品积压的局面,更有甚者对波尔山羊赔本抛售或集中屠宰。这一阶段大部分种羊场经营困难,负债累累,举步维艰。部分种羊场破产倒闭。而另一方面广大山羊养殖户急需良种,事实上对波尔山羊需求量很大,但无法对接。
3.价格回落和有序发展阶段
2006年前后,持续低迷的波尔山羊种羊市场有所复苏,种羊销售开始增多。但是价格较低,一般周岁左右的种羊售价在1000元左右。购买者大多为养羊户,购来的种羊基本上用于杂交改良,达到了引入波尔山羊的目的。
在肉用山羊生产中,波尔山羊主要用作杂交终端父本,可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和生产性能。从波尔山羊品种杂交改良情况来看,均表现在后代肉用性状明显改观,初生重、生长发育速度、体尺体重、屠宰率、胴体等,较同龄地方本地山羊显著提高。实践证明,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其他品种山羊,效果十分显著,波尔山羊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杂交终端父本品种。
据闫振富等介绍,此时由于该羊引入我国时间长,其杂交代次的增高,再加上有的种羊场由于资金紧张而养的种羊营养水平差,导致纯种羊和杂交羊难以区分,波尔山羊杂交羊冒充纯种羊充斥市场的现象时有发生,种羊市场十分混乱。此外,由于政府招标采购种羊套用其他商业招标采购商品的办法,以价格决定中标,价格越低越易中标,为低成本生产的杂交羊提供了销售市场,严重地影响了相对高投入生产的纯种羊的推广。同时,用杂交羊作父本改良效果差,也对用波尔山羊改良当地山羊造成了不良影响,挫伤了农民改良当地羊的积极性,规范种羊市场势在必行。
四、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效果
我国山羊生产性能,尤其是产肉性能普遍较差,因此引进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波尔山羊种羊引入后,各地都很重视,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繁殖新技术,如胚胎移植技术、冷冻精液技术、人工授精技术等,加快了纯种波尔山羊的繁殖速度,促进了波尔山羊业在我国的发展。同时,很多省(区)用波尔山羊与当地山羊开展了杂交改良试验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1.波尔山羊在安徽省的杂交改良效果
用波尔山羊、萨能山羊与安徽白山羊杂交,根据任守文等报道(2002),波×安F1 6月龄体重约25.0千克,日增重约123克,与安徽白山羊相比,分别提高119.9%和133.84%;胴体重(12.95±1.68)千克,屠宰率(52.95±5.56)%,与安徽白山羊相比,分别提高143.23%、4.82%。波×安F1 8月龄体重约29.06千克,日增重约108.33克,分别比同龄安徽白山羊提高114.15%和124.52%。说明,用波尔山羊改良安徽白山羊,杂种一代体重、日增重、胴体重和屠宰率都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在6月龄以前表现突出。
用波尔山羊与萨×安F1母羊进行三元杂交试验,F2到6月龄时体重约为20.71千克,日增重约102.06克,分别比安徽白山羊提高80.72%和93.99%,胴体重(13.47±1.48)千克,屠宰率50.69%,分别比安徽白山羊提高62.29%和2.22%。但是,用波尔山羊级进杂交安徽白山羊,其波×波×安杂种羊6月龄体重约27.76千克,日增重约137.33克,分别比波×萨×安杂种羊提高34.04%和34.56%,差异极显著。8月龄时,波萨安F2体重约为24.23千克,日增重约91.21克,分别比安徽白山羊提高78.56%和89.04%;用波尔山羊级进安徽白山羊的F2,即波波安杂种,体重约为37.97千克,日增重约145.54克,分别比波萨安F2提高56.71%和59.57%,差异也极显著。说明在增重方面,波波安杂交组合显著优于波萨安杂交组合。在肉用性能方面,与安徽白山羊相比,波萨安杂种羊在胴体重、屠宰率、胴体产肉量、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内脏脂肪沉积能力等指标提高了,但是肉色变淡,pH值下降,大理石纹变差,失水率较多,肌纤维变粗,反映肉用品质有不同程度下降。在皮用性能方面,波萨安杂种羊在鲜皮重、皮张面积、真皮层厚度等性状方面比安徽白山羊有所提高,但皮张的撕裂强度、断裂伸张率、皮肤均匀率、毛纤维密度等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2.波尔山羊在四川省的杂交改良效果
根据王志全等报道(2001),用波尔山羊与简阳大耳羊杂交,F1杂种羊,6月龄时体重公羊为(30.82±1.49)千克、母羊为(27.19±1.51)千克,周岁时体重公羊为(49.20±2.42)千克、母羊为(41.04±2.30)千克,成年时体重公羊为(68.03±3.21)千克、母羊为(52.07±2.26)千克,分别比同龄同性别的简阳大耳羊提高52.2%、49.81%、63.46%、51.38%、54.02%和44.52%,差异都极显著(p<0.01)。同时屠宰4月龄波×简F1杂种羊,可获胴体约10.14千克,获净肉重7.84千克,分别比同龄简阳大耳羊提高45.06%和51.06%,差异极显著(p<0.01)。
用波尔山羊级进波×简F1,获得的波×波×简F2羊,6月龄时体重公羊(31.22±1.46)千克、母羊(27.59±1.66)千克,8月龄时体重公羊(38.17±1.70)千克、母羊(33.34±1.86)千克,周岁时体重公羊(50.95±2.50)千克、母羊(41.97±2.43)千克,成年时体重公羊(71.33±3.67)千克,母羊(54.63±3.12)千克,与同龄同性别的波×简F1相比,体重均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3.波尔山羊在山东省的杂交改良效果
据张树村报道(2005),用波尔山羊与山东省沂蒙山区的黑山羊杂交,杂种F1体重,6月龄体重公羊为(36.22±3.73)千克,母羊为(35.76±2.18)千克,比同龄黑山羊分别提高59.63%和62.84%;周岁体重F1公羊(61.34±2.36)千克,母羊(60.37±2.68)千克,比同龄黑山羊分别提高60.87%和75.09%。杂种F1周岁羊屠宰结果,胴体重(26.28±3.75)千克,净肉重(20.33±3.10)千克,屠宰率(52.25±4.76)%,胴体净肉率77.36%,上述指标比同龄黑山羊分别提高131.95%、133.14%、12.48%和0.4%。说明,杂种F1在生长发育和主要肉用性状指标方面,与当地山羊相比具有显著优势。
4.波尔山羊在云南省的杂交改良效果
据文际坤等报道(2001),用波尔山羊与云南省曲靖市的鲁布革黑山羊杂交改良试验,波×鲁F1 6月龄体重公羊为(25.24±3.89)千克,母羊为(23.06±3.83)千克,比同龄的鲁布革黑山羊分别提高17.45%和12.38%;8月龄体重公羊为(29.24±4.14)千克,母羊为(28.38±3.12)千克,分别比同龄的鲁布革山羊提高21.68%和12.57%;11月龄体重公羊为(36.53±4.45)千克,母羊为(35.43±4.49)千克,分别比同龄的鲁布革山羊提高19.81%和13.56%。肉用性能测定结果,8月龄F1羯羊胴体重(15.03±1.25)千克,净肉重(11.20±1.68)千克,屠宰率47.70%,胴体净肉率为76.71%,与同龄鲁布革羯羊相比,胴体重提高31.84%,净肉重提高41.59%;11月龄F1羯羊胴体重(19.07±2.80)千克,净肉重(15.47±2.20)千克,屠宰率51.0%,胴体净肉率82.17%,与同龄鲁布革羯羊相比,胴体重提高55.93%,净肉重提高57.86%。经测定,波×鲁F1羊肉的pH值为(6.14±0.17),失水率为(14.14±3.99)%,熟肉率为(59.08±1.63)%,剪切值为(2.86±0.28)千克,与鲁布格山羊肉对应指标相比,差异不显著。经品味鉴定,波×鲁F1肉品的香气、香味、膻味、嫩度和多汁性与鲁布格羊肉品种相比,无明显差异。
5.波尔山羊在贵州省的杂交改良效果
沿河县是贵州白山羊的中心产区,该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乌江流域下游,与重庆市接壤,平均海拔780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1175毫米,相对湿度75%,全年无霜期311天,年均日照1190小时。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黄豆、花生、薯类、油菜等,农作物秸秆丰富,并有红(白)三叶草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型人工牧草地82.87公顷。1999年引进波尔山羊公羊作父本,在黑水乡农户中与沿河白山羊母羊杂交。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采用白天放牧,夜间适当补饲优质草料和配合颗粒饲料,加强幼羔的护理和培育,7日龄后投喂优质牧草诱导采食,20日龄后补饲颗粒精料;定期统一用阿丙达唑驱虫、双胛脒水溶液洗浴和预防接种;保持圈舍、环境清洁卫生,保证清洁饮水。
6.波尔山羊在广东省的杂交改良效果
为了提高雷州山羊的产肉性能和商品率,刘艳芬等(2002)引入波尔山羊、奴比山羊和隆林山羊为父本,对雷州山羊进行杂交,试验从1999年年初开始,至2000年年底结束。各试验组羊按常规方法放牧和管理,羊舍采用高架楼式床面,舍外设运动场,白天归牧后在运动场饮水、休息,每天清扫羊舍内外,每周消毒1次,定期驱虫和药浴,春秋两季接种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羔羊4周后随群放牧。试验结果指出,6月龄波雷杂种一代羊体重公羊(19.25±2.98)千克,母羊(19.21±2.94)千克,分别比对照组雷州山羊提高83.75%和74.0%,8月龄波雷杂种一代羔羊体重公羊(24.33±3.20)千克、母羊(24.42±3.13)千克,比对照组雷州山羊分别提高47.45%和93.04%,效果相当显著。但试验者认为,波尔山羊引种成本较高,而且毛色为白色,短期内被群众接受有一定困难;努比羊的杂种生产性能虽略低于波尔山羊的杂种,但努比羊引种成本低,后代毛色为黑色或红棕色,群众易于接受,便于大面积推广。
7.波尔山羊在甘肃省的杂交改良效果
为提高河西山羊的产肉性能,甘肃省张掖地区畜牧站从1999年开始,从陕西麟游县购进波尔山羊冻精,并在全区山羊较为集中的14个乡村进行杂交,杂种羊与当地山羊编号后混群粗放饲养。根据张永东的资料(2003),波尔山羊杂种一代羊(共获F1 996只),体格高大,结构紧凑,背腰平直,体躯近似圆桶形,四肢健壮,发育良好;杂种羊毛色因母本而异,其中白色者占61.5%,杂种公羊显父本性状所占比例较高,为85.0%。6月龄体重F1公羊约为27.36千克,母羊约25.75千克,分别比对照组河西山羊提高45.8%和64.5%,同时一代杂种羊对当地生态经济环境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耐粗饲、易管理、食草性广、行走能力强、抗逆性好等。
8.波尔山羊在陕西省的杂交改良效果
陕西省是波尔山羊引入我国最早的省区之一,也是我国波尔山羊业目前发展最快和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武和平等(1998)对饲养在陕西的波尔山羊进行研究指出,该品种不仅具备良好产肉性能,而且对低产普通山羊的杂交改良效果十分显著。以麟游县为例,1998年以来,该县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实施特色产业战略,坚持把发展以波尔山羊为主的畜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突破口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高标准起步,高科技推动,大力实施波尔山羊产业开发,使全县畜牧业出现前所未有、快速发展的势头。2002年,全县羊只饲养量23.6万只,比1997年增加4倍,畜牧业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1.6%,农民人均养羊收入占纯收入的56.3%。根据万博荣等的资料(2001),波×奶F1杂种羊8月龄体重(37.42±2.31)千克,比同龄地方奶山羊提高50.28%,F1杂种羊12月龄体重(46.50±2.83)千克,比同龄奶山羊提高31.91%;波×奶F1周岁胴体重(23.63±1.84)千克,胴体净肉重(18.43±1.87)千克,骨肉比为1∶4.35,屠宰率为51.92%,胴体净肉率为77.99%,与对照组同龄奶山羊相比,胴体重提高33.2%,胴体净肉重提高47.2%,差异极显著。几年来,麟游县用波尔山羊改良地方奶山羊13万只,生产杂种羊15万只,其中F1 9.4万只、F2 4.5万只、F3 1.1万只,并在2002年8月15~17日成功地举办了“2002首届中国麟游波尔羊节”。
9.波尔山羊在重庆市的杂交改良效果
在以农户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下,用波尔山羊与南江黄羊、川东白山羊(简称本地羊)杂交,研究其杂交效果和生长育肥潜力,为波尔山羊的推广和提高本地山羊产肉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彭祥伟等的研究资料(2002),波×南F1杂种羊体重,4月龄为(20.20±2.26)千克,6月龄为(27.19±2.56)千克,8月龄为(34.67±4.70)千克,分别比对照组南江黄羊提高31.77%、30.58%和34.90%;波×本F1杂种羊体重,4月龄为(19.18±3.92)千克,6月龄为(24.96±4.44)千克,8月龄为(33.05±4.66)千克,分别比对照组本地山羊提高136.50%、122.66%和116.30%;屠宰7月龄杂种羊结果,波×本F1杂种羊宰前活重约为27.30千克,胴体重约12.90千克,屠宰率为47.25%;波×南F1杂种羊宰前活重约为24.60千克,胴体重约12.25千克,屠宰率为49.80%。波尔山羊体格大,与南江黄羊和本地山羊杂交能否顺利产羔,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经两年多近百窝母羊产羔统计,即使和中等或中等偏小的母羊配种,仍能顺利产羔,没有发生难产现象;同时成年波尔山羊、纯种后代或杂交后代,对丘陵灌丛草(坡)地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好攀岩、越障、识险避险能力,合群性好,食谱广,牧速中等,步履稳健,性情温顺,适宜于舍饲和放牧饲养。
波尔山羊的引进和推广无疑会对我国肉山羊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国多年的引种经验和畜牧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各地在引种时,应正确认识波尔山羊的生产性能和杂交利用优势。如在马拉维与东非小型山羊杂交,发现其产羔率只有139%,羔羊死亡率却高达24.5%,平均日增重为73.8克。对波尔山羊适宜杂交代数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杂交代数增加,产羔率和羔羊一岁体重下降,羔羊死亡率增加。所以,应进行波尔山羊在各引种地的适应性、杂种后代生长发育状况及杂交适宜代数等方面的研究,以便正确发挥波尔山羊对我国养羊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