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各种手缝针法基本动作的训练

手缝工艺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手工操作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现代服装的摆、拱、缲、锁、纳、环、撩、板、缝、衍、钩等工艺,女装与童装中的刺绣、盘花纽等都体现了高超的手工工艺技能。因此。我们必须勤学苦练各种手工操作技能,才能适应各种服装缝制工艺的要求。

1.3.1 捏针穿线方法

(1)穿线:就是要把缝线穿入手缝针尾眼中。穿线的姿势是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针,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拿线,将线头伸出1.5cm左右。随后右手中指抵住左手中指,稳定针孔和线头,便于顺利穿过针眼(线头可事先捻细、尖、光,便于穿眼),线过针眼,趁势拉出,然后打结。见图1-39。

图1-39

(2)打线结:右(左)手拿针,左(右)手指一转打结。见图1-40。

图1-40

1.3.2 捺布头缝针

练习捺布头的目的是使制作时的手指、手腕骨动作敏捷、正确有力,这是各种针法的基础。开始练习时会出现不耐烦、手出汗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只要认识到手缝工艺在服装艺术处理方面的重要性,刻苦磨炼就能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

连续针法,俗称缝“吃头”。它的针法简易,是初学者手工缝制的基础。方法是取两块长30cm、宽15cm的零料,上下重叠;取6号针一根,穿上线,两根线头无须打结,并戴上顶针,以针尾顶住。在捏住针、线的同时,右手食、拇、小指放在布上面,中、无名指放在布下面;左手拇、小指放在布上面,食、中、无名指放在布下面,将两层布夹住、绷紧,右手拇、食指起针。

缝针刺入0.3cm后向上挑出,并运用顶针的推力,右手拇、食指扶正针杆,上下稳直地一针接一针地徐徐向前缝制。在连续五六针后,用顶针顶足拔出针,如此循序渐进。待缝线结束时,可将线全部抽掉,反复练习。开始练习时可用双层布,然后可用四层布继续练习,练习数日。要求达到手法敏捷,针迹疏密曲直均匀,得心应手的程度,如图1-41所示。

图1-41

1.3.3 锁纽眼

纽眼分平头与圆头两种。方法是先在衣片上按纽扣直径略放长0.1cm画好位置,沿粉线剪开。衬衫纽孔剪直线型,外衣纽孔剪Y形(图1-42)。锁Y形纽孔时要用衬线,衬线松紧适宜。在离开口边沿0.3cm处用衬线两条,然后从左边尾部起用左手食指与拇指将纽孔布的上下两层捏住,由里向外锁,按纽孔的宽度,由下而上、从左到右锁(图1-43)。锁完一周后在尾部打结,然后将结头引入夹层内(图1-44)。平头纽孔首尾锁法相同。锁眼的要求是针脚整齐,表面平整,不露衣片毛丝,圆头要圆顺。

图1-42

图1-43

图1-44

1.3.4 钉纽扣

纽扣分实用扣与装饰扣两种。钉实用扣时缝线要松,使纽脚长高于衣服止口厚度0.3cm,底脚要小于纽眼直径二分之一。当最后一针从纽眼孔穿出时,缝线应缠绕纽扣脚数圈,绕脚一定要紧、整齐。见图1-45。然后,将线尾结头引入夹层。钉装饰扣时不必绕脚,要贴着衣服钉平服。

图1-45

1.3.5 缲边针法

缲边针法,简称缲法。这种针法用途广,手法也较多,一般用于折边与面料相合之处,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手法。

(1)竖缲针:所谓竖,就是把相折合的边缘竖起来,然后进行缲针(图1-46)。这种针法适用于中西式服装的底边、袖口等。它的特点是面里可以露出少量的针迹,里层只能缲一两根丝绺;线不能太紧,表面不可有明显针迹。

图1-46

(2)平缲针:与缲中式纽襻相同。

在实际应用中,一种是针迹略露外面的针法叫明缲针,用于底边、袖口、袖窿、膝盖绸、裤底、领里等部位;另一种是针迹不露外面,线缝在折边内的针法叫暗缲针,用于西装夹里的底边、袖口等部位。

1.3.6 三角针

三角针俗称花绷。它的针法是从左上到右下,里外交叉,针距斜横均匀成等腰三角形,正面不露线迹。它既能拦住毛边丝绺,又能起到装饰作用,适用于袖口、底边、脚口贴边等部位。见图1-47。

图1-47

1.3.7 杨树花

杨树花是一种装饰用的花型针法,操作时,针步是从右到左。它的花型,根据针数不同的变化常有一针、二针、三针等区别。图1-48的针步是上二针、下二针。绷好的杨树花呈人字形,每个人字形大小相等,松紧适宜,以防将面料抽皱。一般多用于女大衣夹里底边。

图1-48

1.3.8 打线襻

在需要打线襻的部位,把钉纽扣用的丝线线尾结头穿入夹层中,然后在正面打结。用钩针方法:①套进食指中,左手中指钩;②右手拿针,线放松;③用中指将钩住的线拉到根底;④右手将线拉紧。这样反复多次就成为线襻了。见图1-49。

图1-49

1.3.9 纳驳头(攥驳头)

纳驳头前,先把纳针位置画好。斜针宽0.8cm,每针针距1cm,一针对一针,横直基本对齐。纳法:左手中指顶足,拇指将驳头衬向里推松。右手纳针时针脚缲牢面子一两根丝。见图1-50。

图1-50